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262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第1-2张有葫芦的幻灯片)图片提问:

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

它叫什么呢?

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教师对着葫芦图片口述葫芦生长过程: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今天我就告诉你们:

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学习14课(师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

2、(教师出示第2张后半部分有阅读提示的幻灯片)a自读课文,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字词在书中圈出。

b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c找找课文描写了怎么样的葫芦?

二、认读字词:

教师引语:

刚才你们都认得“葫芦”,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它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

1、(教师出示第3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葫芦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花谢花开,学生试读。

2、教师教读词语,并(出示第3张幻灯片中生字拼音)学生正音跟读。

3、学生再读词语(齐读)。

4、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学生认读:

自言自语、每天、一棵树、挂住、慢慢地、奇怪。

三、学法指导:

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能熟读词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记忆“挂”和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师生一起编成顺口溜:

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

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小青蛙。

2、教师指导难字“挂”的书写方法,学生在书中练习写字,然后同桌评比书法,最后教师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展示。

3、(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指导学生生字的变化记忆方法:

a、加一加,变一变

胡+()=葫户+()=芦

滕+()=藤射+()=谢

牙+()=蚜丁+()=盯

令+()=邻台+()=治

b、说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语

忄____()氵____()

目____()阝____()

爪____()尸____()

四、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课文指导阅读提示:

这个人要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

请你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读课文后自主交流。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意图:

自主交流从阅读提示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4、学习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

(1)(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葫芦图片后熟读句子: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2)教师指导幻灯片中的葫芦引导学生再次注重红色字体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葫芦的(可爱),多么可爱的葫芦!

(3)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感叹句的语气。

(赞美)

(4)教师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

(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背诵段落:

()的丝瓜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小葫芦哇!

过渡:

这么可爱的葫芦,同学们喜欢吗?

种葫芦的人呢?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a、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

b、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

教师让学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教师出示阅读温馨提示:

请小朋友们当当侦察员,在课文的2—3自然段中找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的答案。

(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后再读课文)

a小组合作探究:

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知道那个人想: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b教师询问: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

请大家把这两句读一读。

c、教师再次询问:

那个人要的是什么?

不要什么?

(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朗读指导: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d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教师小结:

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

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呢?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

6、学习第三段

a、种葫芦的人这样做,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

请大家读第三段。

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

“什么?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明白那个人不要叶子的句子)

b、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

学生展开想象同座互说,教师指名说。

C、那个人听了别人的劝告吗?

学生回答说没有,(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句子: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学生知道正是那个人固执己见才会有葫芦落下来的结果。

d、学生再读语句后师生小结: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

就是因为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

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叶子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e、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采用课后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中设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7、学习第四自然段。

a、(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b、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伤心)

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c、教师引导学生情景表演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后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种下的葫芦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①人的表情不一样:

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

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③葫芦不一样:

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d、过渡:

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同学们真爱思考,请你想一想后质疑:

指名交流。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看“葫芦落下来的原因“的示意图就知道了。

(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弄明白葫芦落下来的原因)

f、教师引导学生看“葫芦落下来的原因”示意图后说出明白的道理。

通过文中两幅图画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

”进行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我会续讲看图讲故事: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过了一些日子,(  )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  )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  )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  )的小葫芦。

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这时他想起,赶快,后来小葫芦慢慢    ,一个个都长得比   。

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指导(教师出示第18张幻灯片)

a、我会选:

  只  个  朵  棵

一()邻居  一()葫芦

一()小花 一()蚜虫

b、我会连:

挂了小花雪白的小葫芦

开了蚜虫可爱的南瓜

生了绿叶细长的小花

长了小葫芦圆圆的葫芦藤

2、课外作业指导(教师出示第19张幻灯片):

a、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道理。

b、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七、板书设计:

长出葫芦藤

长出绿叶

开出小花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

我要的是葫芦↓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

结小葫芦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叶子生蚜虫

葫芦全落了

八、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注重以下几点: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读、个别情景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

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的内容,想象说一说:

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什么吗?

你觉得种葫芦的人第二年种的葫芦和今年有什么不同,请你根据老师的提示续讲故事。

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

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因此,教学中我采用角色换位提问:

“你要是那个邻居,你会怎么劝告种葫芦的人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