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72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docx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

第一课《班级管家小助手》

一、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分析

1、 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

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3、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大多数软件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有点乏味,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又会造成学生毫无目的性的状况,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视频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然后设置录入和修改数据范本的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调整列宽与行高,及对工作表的标签改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数据表范例的基本操作,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入excel软件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设置录入数据范表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通过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掌握数据的录入与修改,列宽与行高的调整,以及数据表标签名的更改。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教师:

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

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启动excel的方法

提问:

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

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的窗口

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

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

布置任务一:

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

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

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调整表格列宽

提问:

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

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

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

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

我们可以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

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

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布置任务二:

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初一运动会”。

思考:

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

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

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

提问:

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

该如何操作?

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

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综合练习

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 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 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 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

上机操作。

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3.教学评价

(一)选择题

(1) excel是一种_____

         a.系统软件       b.程序语言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

(2) 以下_____不是excel的功能?

        a.制作表格          b.各种复杂运算及分析 c.数据管理          d.图像处理

(3) excel的电子表格文件也称为_____

       a.工作袋文件          b.工作簿文件          c.工作表文件           d.工作夹文件

(4) excel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_____

       a.ppt                 b.wps                  c.doc          d.xls

(二)判断题

(1) 第一次新建excel电子表格文件时,标题栏内显示的缺省文件名是“sheet1”。

(2) 在excel工作表中包括了许多行与列,其中列标号为1、2、3…,行标号为a、b、c…。

(3) 在excel工作表中行标号为1、2、3……,最多可以到65536行。

4、教学资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第三课《小管家秘籍

(二)——修改单元格》教学设计

 

Ø教学内容:

 对于单元格的各种编辑操作,是学生学习Excel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

教材通过在第2单元中录入的5.1班学生信息表”的修改为任务驱动为主线展开,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操作,又辅以“小博士”和“说说看”很好地处理了本节课难点,即清除与删除命令的区别。

Ø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修改“5.1班学生信息表”,掌握插入、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

②理解“清除”命令与“删除”命令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5.1班学生信息表”的变更为主线,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特别是实用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信息技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Ø教学重点:

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

Ø教学难点:

清除与删除命令的区别。

Ø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小组竞赛法、评价交流法

Ø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5.1班学生信息表

Ø课时安排:

1课时

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

在实际工作中,数据经常会发生变化,碰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对相应的Excel工作表的内容进行修改。

修改工作表主要通过“编辑”和“插入”这两个菜单中的命令来实现。

生:

认真听课

(设计意图: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师:

(演示)在讲到“编辑”和“插入”菜单同时,教师分别打开这两个菜单命令。

生:

学生观察菜单中更详细的命令集合。

(设计意图:

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3、师: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

(引入任务)还记得在第2单元中录入的“5.1班学生信息表”吗?

因为各种原因,班上的部分同学的信息发生了改变,下面,我们来帮他们修改一下。

生:

回顾在第2单元中录入的“5.1班学生信息表”。

(设计意图: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内容。

2、探究课本P34“做一做”。

师:

引导学生明确任务。

生:

独立操作。

师:

巡视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自学,对编辑数据有初步的了解。

3、师:

在巡视中观察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并让其中的学生进行讲解操作过程。

生:

听讲,并对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

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

并改正。

(设计意图:

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

补充学生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复制单元格的内容、清除所选单元格区域中的内容、向下填充。

4、师:

要求操作慢的学生补充,操作完成的同学思考问题:

清除与删除命令的区别?

生:

没做完的学生补充操作,做完的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操作慢的学生完成练习,掌握所学。

5、师:

讲解。

三、自主练习

(一)明确任务

1、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巩固练习”第7题。

师: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教师协调每组选一份调查表,操作快的同学在完成的基础上可完成其它选题。

(二)独立完成

生:

独立完成指定题目。

师:

巡视并指导。

(设计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让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全班交流

1、师:

引导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自己的作品。

其它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

生:

交流作品。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师:

(总结)我们欣赏了部分同学的作品,这些同学都能够运用这节课上学习到的编辑数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进步。

四、总结

1、师: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师:

引导学生学习本节所获得的知识。

五、课外拓展

小组合作,参考“5.1班学生信息表”,录制一份本班学生信息表。

 

Excel行、列的插入教案

 

课题:

Excel行、列的插入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读屏软件的帮助下熟练地用键盘快捷方式插入行和列。

2、理解在Excel表插入行、列在生活中具体的应用。

3、会用插入行、列单元格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在表格中插入行、列的用处。

教学难点:

在读屏软件的帮助下熟练在需要的位置插入行、列单元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学习成绩老师都知道,今天要给你们看一张成绩表,这张成绩表是我的同学的成绩,现在给同学们看看老师们的成绩。

展示成绩表。

低视力的同学观察,同时教师将表格内容读出来。

提问低视力的学生,如未发现则告知该表没有学号为1的学生。

过渡:

同学们,这个表有错误,忘记录入1号同学的成绩了。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将1号同学的成绩录入。

2、正式上课

插入行:

提问:

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将1号同学的成绩录入?

引出在第2行上方表格中插入行。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选定A2,或用Ctrl+G打开定位后,在引用位置中输入A2。

1)通过快捷键alt+I+R插入行,

2)通过快捷键alt+I后,插入“行”在第一个选项,直接按enter也可以。

3)插入是第四个菜单项,按tab后,再按向右的方向键至“插入”也可以。

插入的行在A2上方,原先的A1不变,原A2下移一行。

用鼠标选择A2,点击插入行。

练习:

将表格发给学生,完成任务插入1号的任务,将表加上标题“成绩表”

请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并说说是怎样完成的。

总结:

选中那个单元格插入行后,则在他的上方插入一行。

该行本身下移。

要点:

1)明确要在哪儿插入行。

2)正确定位。

3)Alt+I+R是快捷方式。

插入列:

过渡:

同学们,老师还想在学号前面加上班级,告诉别人这是哪个班的成绩。

同学们想一想该怎么做?

引出在A列左方插入列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1)通过快捷键alt+I+C插入行。

2)通过快捷键alt+I后,插入“列”在第二个选项,按向下方向键选中“列”后按enter。

3)插入是第四个菜单项,按tab后,再按向右的方向键至“插入”也可以。

插入的列在A左面,原先A列右移一行。

用鼠标选择A2,点击插入列。

练习:

将表格发给学生,完成任务插入班级的任务,将“写字”前面加上“语文”一列。

请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并说说是怎样完成的。

总结:

选中那个单元格插入列后,则在他的左方插入一行。

该列本身右移

要点:

1)明确要在哪儿插入列。

2)正确定位。

3)Alt+I+C是快捷方式。

3、总结练习

综合练习:

将课程表加上标题“课程表”;在第二第三节课之间加上“下午”;加上缺失的周二课程;课程为语文、语文、数学、数学。

并请同学说说要点。

 

第五课《激烈的选拔赛》

▼概述

  1.学科:

信息技术  班级:

四年级、

  2.课时:

一节课(40分钟)

  3.学习内容:

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数据的排序

  4.价值和重要性:

数据的排序是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的方法之一,掌握这个方法对今后的学习(EXCEL的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做重要的前铺作用。

同时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学会用EXCEL操作如何对电子表格上的数据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完成对数据表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同时在学习电子表格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探究学习数据的排序方法,体验运用电脑解决数据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演练过程体验用过程体会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的快捷与方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excel 2019表格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

  难点:

理解“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以及用函数RANK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名。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四年级学生一般处于11=12岁这个年龄,此阶段正是叛逆期,具有叛逆性,易受外界影响从而导致成绩两极分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可塑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从而此阶段也是思想态度塑成的关键阶段。

  2.认知结构分析——八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电子表格的有关知识,包括单元格,单元格区域和工作表等概念和实操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电子表格学习的经验。

   认知能力分析——八年级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对片面,零碎的材料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

   学习动机分析——对计算机普遍感兴趣,但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3.同时,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课运用情景带入的教学方法引入课题,同时利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运用问题情景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引入课题。

用口头言语对主要的概念进行讲述,在以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述和操作,学生在听完相关知识点讲述后,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

最后用微视频的方法对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详细解说,从而达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效果。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引入课题的问题情景用具(乒乓球、乒乓球拍、计时器或手机),PPT课件,一个5分钟微视频。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本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一、新课引入

准备工具:

五个乒乓球拍和五个乒乓球。

进行课前小游戏,选出五名学生,五名学生进行原地拍打乒乓球的比赛,然后登记这五名学生的拍打次数。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引发探究欲望

5-8分钟

二、新课讲授

从小游戏引入新课——EXCEL的排序。

讲授排序的概念和功能等基本知识。

随后运用问题作为例子进行详细讲述excel排序的步骤。

问题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排序,到运用关键字进行排序。

联系实际及问题进行讲述,教师边讲边操作。

8-10分钟

三、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发放练习让学生对以上的知识点进行实际操作,时间为5-10分钟。

问题顺序由浅入深,前两题为以上讲课的重要知识点,操作的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其方法。

最后一题为探究题,目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为下一个知识点做导引。

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8-10分钟

四、学生演示

练习完毕,教师选两个学生对布置的练习进行操作,并指正错误,或者表扬,注意提醒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探究题可以提问一下做得比较优秀的学生,讲出其操作方法。

学生演示可以暴露一般学生容易出错或做得相对较好的地方。

教师以此作为突破点进行讲解。

10分钟

五、探究学习

教师对探究题做出两种解题方法,一种结合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解题,另外一种方法可以通过5分钟视频的方法进行讲解(此方法可对下节课做出相关的引导。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讲解,生动形象,也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

8分钟

六、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等。

 

3分钟

 

▼教学评价

  后期补上。

▼教学反思

  后期补上

第六课《运动会上显身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四节《数据处理》的第三部分内容:

常用函数。

数据运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将它从第四节的内容单独抽离作为本单元第2课时的授课内容,在学生已经对Excel已有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数据的求和运算,重点介绍利用公式和Sum函数求和。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参与学习的是七年级学生。

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几乎不开课或很少开课,因此他们对Excel函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空白,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缺陷,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公式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2)能熟练应用函数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3)能使用“自动填充”快速填充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数据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

(2)能通过相关的学习指导、学习资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自主学习。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

(3)培养学生利用Excel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公式、函数和自动填充求和的方法。

难点:

函数的使用和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合作法。

六、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生成绩统计表.xls、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八、学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查看“学案与练习评测表”的内容,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

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学案与练习评测表”中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小组合作互助的意识。

 

九、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展示成绩表)

 “同学们,我们第一次的测验成绩出来了,总分还没算出来,今天大家帮帮老师把我们的总分算出来,你打算怎么算呢?

 “算总分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要选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今天教大家一个秘密武器:

Excel软件,Excel能够迅速准确地算出总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处理—excel求和。

”(展示标题)

板书:

Excel求和

积极讨论。

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任务驱动

(展示任务一)

任务一:

启动Excel,在A1单元格中输入“1+2”,在B1单元格中输入“=1+2”,观察有何不同。

小结:

计算结果不同,关键在于代数式不相同,多了个“=”,强调公式是以等号开始的代数式。

启动Excel,按要求进行操作,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通过一个易于接受的例子,逐步过渡到本课重点。

任务二:

打开D盘中的“学生成绩统计表.xls”

(1)在J3单元格中输入“=83+68+82+88+81+49+65”求1号同学的总分,在J4单元格中输入“=C4+D4+E4+F4+G4+H4+I4”求2号同学的总分。

(2)把C3单元格中的数值改成60,把C4单元格中的数值改成80,观察J3和J4单元格中的数值有没有变化。

板书:

1、公式

小结:

运用公式计算,要引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引用单元格数值,更改数值后计算结果才能自动更正。

请更正J3单元格的内容。

巡视指导

按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发现修改后J3单元格中的数值没变,J4单元格中的数值变了。

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除了用公式外还可以使用SUM函数算出总分”

介绍SUM函数。

任务三:

使用“插入函数”算出3号同学的总分。

怎么使用“插入函数”求和?

有哪位同学愿意操作给大家看看?

(操作步骤可参考“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请学生演示任务,边操作边说出操作步骤。

师生共同小结出入函数的步骤。

练习:

使用sum函数算出3号同学的总分,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板书2、函数     

巡视指导

小结:

当数据量大时使用函数比公式便捷。

小组内协作学习,结合学案完成任务。

观看同学操作,知识归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互助意识,尝试成功的喜悦。

了解并掌握Excel中“插入函数”的操作步骤,了解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优缺点。

想一想:

除了插入函数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更快捷的方法呢?

(自动求和∑)

演示操作:

介绍自动求和的使用。

任务四:

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

想一想:

还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呢?

“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