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74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柳州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英文序号填入相应的答案栏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以此为决心开展禁烟运动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杨靖宇D.邓世昌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后,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输入的危害。

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亲赴广州收缴鸦片,并提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表达了禁烟的决心,A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B不合题意;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战争。

C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国那段屈辱、苦难的岁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符合题意;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等国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

B不合题意;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等国签订《天津条约》,C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3.“人类的一个大奇迹,……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式的仙境……”雨果笔下的奇迹,在一场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了(如下图)。

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结合课本所学,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B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4.近代史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成为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C符合题意;英国、俄国、美国等国也不同程度割占中国土地,但不是侵占中国土地最多。

AB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点睛:

程度型选择题又叫最佳型选择题。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本题的提示词:

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近代史上因为中国的落后,西方列强不断侵占中国土地,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1851年洪秀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上称为

A.维新变法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公车上书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史称太平天国运动。

B符合题意;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A不合题意;1898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掀起反帝爱国运动,C不合题意;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掀起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6.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下列三幅图片。

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A.创办近代工业B.建立新式学堂C.建立新式海军D.成立翻译馆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兴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A符合题意。

教育方面,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和翻译机构,BD不合题意;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C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点睛:

图片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细致全面地观察图片,注意图片的出处、注释、提示和题干的限制语等内容,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的信息;将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可知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汉阳铁厂是洋务派的民用工业,由此得出是创办近代工业。

7.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的实业家。

其中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名重一时的“东南实业领袖”是

A.左宗棠B.曾国藩C.张之洞D.张謇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清末状元张謇在中国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D符合题意;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企业。

ABC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8.下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时局图》,图中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

漫画反映的是

A.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D.列强在北京划定使馆区

【答案】B

9.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每次入侵,总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思或反抗。

甲午战争失败后,一批志士仁人发起了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B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失败后,C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

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该条约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D.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

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允许帝国主义派兵占领铁路沿线要地,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符合题意;中国开始沦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南京条约》,A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条约,使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B不合题意;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马关条约》,C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11.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符合题意;领导洋务运动有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A不合题意;康有为、梁启超推动了维新变法,C不合题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领导新文化运动,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2.确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A.《中华民圉约法》B.《清帝退位诏书》

C.《天朝田亩制度》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符合题意;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圉约法》,进一步开始独裁统治,A不合题意;《清帝退位诏书》从此中国最后一个皇帝退出了历史,B不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文献。

C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13.下列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人们见面打招呼时称呼的变化。

这一变化体现了

A.博爱思想B.平等思想C.自由思想D.爱国思想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的场景和文字,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力,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符合题意。

博爱思想、自由思想、爱国思想在图片中没有体现。

AC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

图片中的场景是解题的关键。

左图中两人见面要下跪,称“老爷”,而自己被称为“奴才”,很明显体现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图二两人不再下跪,见面握手,称“先生”反映了人与人平等。

1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畅,齐欢畅!

”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为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除军阀”“国民革命”,结合课本所学,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决定北伐,目的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清朝统治,A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是为了打到日本帝国主义,C不合题意;解放战争是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5.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

A.井冈山B.三湾C.瑞金D.延安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识到城市是反动势力的统治中心,敌人力量强大,农村广阔,广大农民有革命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A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在三湾进行改变,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不合题意;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C不合题意;延安是敌后抗日根据地,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6.在以下史实中,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A不合题意;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开始长征,B不合题意;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1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某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活动。

以下对长征精神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信仰坚定,意志坚强B.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D.抗日救亡,匹夫有责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红军在长征途二万五千里,途中遇到了重重艰难险阻,逃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称为长征精神。

A符合题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是学习中体现的精神,B不合题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工作精神的体现,C不合题意;抗日救亡,匹夫有责是抗日精神的体现,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8.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罄竹难书。

“这里”是指

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

【答案】D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

所以“这里”是指南京。

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点睛:

本题的关键理解题意,“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日军的暴行在这里罄竹难书”,所以“这里”是太平天国和日军都到达的地方,选择两者的共同点。

19.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答案】C

.........

2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这标志着

A.全面内战爆发B.战略反攻开始C.战略大决战到来D.渡江战役开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4分,共60分)

21.请将下列左边的历史人物(或群体)、中间的历史事件以及及右边的口号(或主张)用线段将他们连接起来。

李鸿章辛亥革命自强、求富

孙中山西安事变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陈独秀洋务运动民主、科学

青年学生五四运动三民主义

张学良新文化运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答案】李鸿章———-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青年学生————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张学良————西安事变————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一些比较开明的地主阶级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故李鸿章——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的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

故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故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发动五四运动,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故青年学生——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故张学良——西安事变——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2.运用图表整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在图表中完成相关任务。

(1)请将下表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战役名称

开始时间

主要战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解放了①全境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④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基础。

②战役

1948年l1月

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③战役

1948年l1月

华北全境解放

(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内容的填写。

①渡江战役战线长达千里。

东起江苏的

西至江西的

②渡江战役胜利后,大势已去的国民党仓皇逃往_。

【答案】

(1)①东北;②淮海;③平津。

④人民解放(或解放)。

(2)①江阴;湖口。

【解析】

(1)依据表格中战役名称“辽沈战役”,结合课本所学,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①填东北;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与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②填淮海;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和平解放了北平。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故③填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基础。

故④填解放。

(2)依据图片中的文字“渡江战役形势图”,结合课本所学,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巨大的能量,以它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会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代表全国的50多位党员……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1)根据材料一,说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次“大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是哪一年在哪里召开的?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

上海。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五四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巨大的能量”“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2)依据材料二“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可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

会议期间,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

(3)依据课本所学,回答中国成立的意义即可。

点睛: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说说”,即从材料一中找出相关词句,概括出相应的答案;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判断”,从材料二中找出相关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确定答案;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表达的信息从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二:

自事变发生后,在东北三省,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鳊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十余支抗日游击队,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

面对日本侵略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1931年。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2)实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

(3)中国共产党坚定而正确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或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帮助和支持。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故“十四年抗战”从1931年开始。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开始十四年抗战;1937年日本炮轰宛平城,发动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分析问题“根据材料二,概括”即从材料二找出相关词句,概括答案。

依据材料二中“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等,概括出相应答案:

实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

(3)依据材料三“面对日本侵略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由此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材料三“终于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