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068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7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必修2学案下.docx

生物必修2学案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0。

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回顾:

DNA是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复制依靠模板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做到精确复制,然而是不是DNA的复制不会出错呢?

二、基因突变:

1、实例: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分析患病原因:

 

能引起基因改变的除了替换还有和

2、总结定义: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

 

特点:

普遍存在,可诱变可自发;随机不定向发生;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意义:

一般虽对生物个体而言是有害的,但却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定义:

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本质:

在受精作用的时候,来自父方和母方的自由组合在一起的染色体伴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而结合自一起,所以子代的基因是父母双方各半基因的重新组合。

发生变异。

3、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1、说说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怎么患的?

2、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各有哪些重要意义?

课时作业:

1.基因突变大多数都有害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形成的大多是隐性基因

B基因突变破坏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均衡体系

C基因突变形成的表现效应往往比基因重组更为明显

D基因突变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有显著和副作用

2.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中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应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却有不相同的,其原因可能是()

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B联会时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该洋葱不是纯合体

3.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

A遗传信息改变B遗传性状改变C遗传密码改变D遗传规律改变

4.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5.如果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血液输给一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该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也不患病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

C只有细胞核中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同源染色体上成以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7.人类能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每台一次分裂B四分体时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有丝分裂间期

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错误的是()

A一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不同

D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5。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1)

一、回顾: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改变基因,使性状发生改变,但这些都是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或碱基的改变引起,是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

二、染色体变异

1、看课本85页图5-5以及86页的图5-6回答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有哪些情况?

 

2、看课本86页第2段回答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哪些分类?

 

3、染色体组——是一组特殊的染色体,它们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1、了解染色体变异有哪些情况?

2、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并能举例说出。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2.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体

3.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B幼苗成活率高

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4.在生产实践中,欲获得无籽果实,可采用的方法有()

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人工诱变

单倍体育种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诱导

A

B

C

D

5.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能产生正常配子,也能结出有子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6.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敲除基因猪”。

从变异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异是()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变异D不遗传变异

7.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本西瓜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6。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2)

一、回顾:

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很多可以人为控制,所以在育种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做法。

二、1、看课本87页内容回答

单倍体:

例如:

多倍体:

例如:

二倍体生物有:

三倍体生物有:

四倍体生物有:

注:

多倍体植物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而且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所以多倍体植物在产量和品质上优越于单倍体。

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1)低温处理

看课本88页内容,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

 

(2)秋水仙素处理

原理:

3、单倍体育种

优势:

例如离体花粉培养出的单倍体植物经过人工诱导变为多倍体,每个基因都是纯合子,在实践生产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大大节约了育种时间。

4、看课本89页内容,想想无籽西瓜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为什么用秋水仙素?

为什么用四倍体做母本?

和二倍体做母本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四倍体母本和二倍体父本所产生的后代无籽?

如何利用增加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培育高产量高品质的新品种植物?

课时作业:

1.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

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B4种C8种D16种

2.将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组()

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XXY的不色盲儿子,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细胞中?

父亲色盲,母亲不色盲,生了一个XXY的不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细胞中?

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并色盲的儿子,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细胞中?

A精子、卵、可能性在精子和卵中

B精子、可能在精子和卵中、卵

C卵、精子、可能在精子和卵中

D卵、可能在精子和卵中、精子

3.水稻和每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现在三枚没有注明的单倍体水稻、二倍体水稻和四倍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使用分辨试经较高的显微镜就能将这三张装片区分开来,贴上标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片须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瑞在高倍镜下观察

B应分别观察中期细胞,作为比较和区别的依据

C观察到一个细胞含24条染色体,它也可能是单倍体或四倍体装片

D若观察到细胞都为长方形,很可能尚未找准分生区细胞

4.将基因型为BB和bb两株植物杂交,F1和F2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现将F1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后再和F1杂交,问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比值和杂交后子代基因型种类分别为()

ABb:

Bb=1:

1和2种BBB:

bb=1:

1和2种

CBB:

Bb:

bb=1:

4:

1和4种DBB:

Bb:

bb=1:

2:

1和6种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1。

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一、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以及伴性遗传的时候,了解到不少遗传病,例如白化病、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那么人类的所有疾病是不是都与基因有关系?

遗传病到底有哪些种类呢?

二、阅读课本90页黑体字部分。

1、人类遗传病指

可分为

三大类

(1)单基因遗传病

例如:

(2)多基因遗传病

例如: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例如:

注:

简单了解苯丙酮尿症和21三体综合症。

2、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

我国遗传病的发病率高达20%——25%,但我们可以通过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加以检测和预防,减少发病风险,增强人口素质。

产前诊断的手段有:

3、人类基因组计划(拓展了解)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吗?

人类基因组计划什么时候由哪些国家完成的?

1、你了解哪些人类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发病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但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影响

D遗传病是经遗传因素发挥作用的传染病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

你认为有道理的指导应是()

A不要生育B只生女孩子C只生男孩D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3.苯丙酮尿症是一咱发病率较高的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

A患者常染色体缺少一个B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

C体内的苯丙氨酸转变成了酪氨酸D缺少正常的基因P

4.下列各种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病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B抗维生素D佝偻病C三体综合征D夜盲症

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由多对基因控制

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发病率极低

A

B

C

D

6.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C3/16D1/4

7.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

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时吗?

为什么?

 

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

为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

第六章第一节杂家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有关内容,这些都可以改变生物体基因,形成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当做优良品种。

育种方面还有哪些做法呢?

二、1、杂交育种

定义:

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本质:

通过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把优良基因集中。

优点:

获得优良性状,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缺点;1、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不会出现新的性状。

2、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所以要去除杂合子。

3、育种过程复杂,进程缓慢,时间长。

例如:

P:

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

              

      F1:

    高产\抗病(挑选品种)

             (自  交)

      F2:

在分离的性状中挑选出高产\抗病

             (连续自交)

                  

      Fn:

直到几乎不发生性状分离时,可以把高产、抗病作为新品种,集合了高产和抗病两个优良性状。

2、诱变育种

定义: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优良性状。

实质:

发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优点:

育种时间短,可以产生新性状。

缺点:

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决定了没有明确的目标。

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哪些特点?

 

课时作业:

1.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2.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育种D多倍体育种

3.基因突变发生的特点是()

A广泛存在,突变率低B广泛存在,突变率高

C稀少存在,突变率低D稀少存在,突变率高

4.关于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不正确是()

A提高变异频率B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C提高后代的生活力D后代变异性状稳定快

5.将基因型为AaBB的雪梨嫁接在基因型为AABb的豆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结出的果实基因型是()

AAaBBBAaBbCAaBB和AABbDAABb

6.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①提高突变率②获得无籽果实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纺锤体的形成⑤获得单位体重株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⑤D①③

7.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家作物品种,适于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用于在潮湿地区种植。

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B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择基因D导致基因重组

8.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加倍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2。

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与应用

(1)

一、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1、基因工程

定义:

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分子水平的施工需要的工具:

阅读课本102-103回答基因工具本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基因剪刀

 

基因针线

 

基因的运载体

 

3、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2、基因工程需要的“工具”指什么?

如何起作用?

 

课时作业: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字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运载体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仅存在于细菌细胞中能瞬息万变我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复制

D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处独立地进行

3.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A只需DAN连接酶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只需限制酶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A普通棉的突变基因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D苏芸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5.下列各项中,说明目的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

A棉株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

C酵母菌中产生了干扰素D抗病毒基因导入土豆细胞中

6.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微生物中很少分布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7.下列各项中,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A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人工诱导多倍体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3。

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2)

一、回顾:

基因技术是对生物从分子水平的定向改造,用到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质粒、病毒等运载体。

那么基因工程有什么作用呢?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

1、作物育种

优点:

高产、稳产、抗逆性获得、品质优良。

你能说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2、药物研制

优点:

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摆脱受原料来源限制。

你能说说现在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药物吗?

在谈谈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制造出来的.

 

3、基因工程其它方面的用途

环境保护——处理重金属、污水中的有机物、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和石油污染。

你还知道基因工程的哪些作用?

4、转基因食品与食品安全。

你对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了解,你是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

 

1、基因工程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作用?

 

课时作业:

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下进行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2.1976年,人类首次获得转基因生物,即将人的生长抑制素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

这里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3.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将编码毒素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再让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B②③C

D

4.科学家成功地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细菌。

这种技术的基本操作原理

(1)从人体细胞中分离胰岛素基因,一般选用人胰岛素的细菌,这种细胞的基因与人体其他不同的体细胞引比较,主要有哪些区别?

 

(2)“DNA重组“与孟德尔规律中的基因重组有哪些主要区别?

(3)人胰岛素基因能在细菌细胞内发挥控制合成胰岛素的作用。

请分析这种现象的遗传学基础。

(4)为什么要把人胰岛素基因转入细菌细胞内,而不转入牛或羊的细胞膜内?

请分析研究这项技术的应用意义。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10。

第七章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主要观点: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进化来的

②生物是由到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和。

(进化原因)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意义:

1、科学地解释。

2、科学地解释生物的性和性。

3、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给予致命打击,为主义提供有力武器。

(三)两个进化学说的比较

拉马克:

进化原因: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和。

达尔文:

1、接受“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但他认为有的变异可遗传,有的不可遗传。

2、进化原因:

是内因,适应性的形成强调的结果。

(四)局限性:

1、未能对作出科学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水平。

3、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深入到,认清

2、摒弃

3、研究的对象已经从为单位,发展到以为生物进化的单位

形成以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课时作业: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有()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是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A.abcB.bcdC.abdD.acd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适者生存B.过度繁殖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

4.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

5.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孟德尔C.拉马克D.摩尔根

6.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7.下列哪一项符合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论述()

A.变异——生存斗争——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B.生存斗争——生物变异——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C.环境变化——生物变异——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D.生物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8.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其缺陷不包括()

A.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不可能形成新物种。

9.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大风。

达尔文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

请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昆虫与海风是关系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作用

(3)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14。

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

概念:

生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