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33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 含答案 精品.docx

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3含答案精品

学案1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背景

(1)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由于上书未被理睬和清廷的倒行逆施,孙中山放弃改良尝试,走上革命的道路。

2.形成

(1)过程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并在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②1895年10月,兴中会在广州发动起义。

(2)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始。

[知识归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1)政治上:

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2)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上: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上: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主观上: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探究点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下图是19世纪末革命党人绘制的一幅图。

图中的熊代表沙俄;虎代表英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肠子代表德国。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

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思考

据上述材料,回答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孙中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知识点二 三民主义的提出

1.提出

(1)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内容

(1)民族主义

①内容: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②局限: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真正独立的内容。

(2)民权主义

①内容: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

②局限:

没有触动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社会阶级基础,即推翻封建地主士绅阶级的统治。

(3)民生主义

①内容:

基本原则是“平均地权”,目标是通过实行“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悬殊和社会革命。

②局限: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希望用改良的方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地位及作用

(1)地位: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2)作用

①它集中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

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团结广大革命力量、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教材互补]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富特色、最具创意的部分,其思想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

孙中山还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

这些都说明孙中山的思想渊源于多元的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熔铸创新。

(岳麓版)

[关键点拨]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

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深度点拨]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民族主义: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

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生主义: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易错提醒]

“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

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需求。

探究点 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光复我民族国家。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材料三 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

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当时对民族主义的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涵有何变化?

答案 

(1)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

(2)没有明确反帝;把满族排除在中国之外(把国内的民族问题与外国侵略相混淆)。

(3)从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1.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2.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

(1)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其经济纲领中最重要的、最先进的方案。

(2)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知识点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都告失败,使他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新的力量。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

(1)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影响下,改组中国国民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

(2)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

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求得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要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影响:

同中国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轻巧识记]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比较辨析]

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

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清朝统治,具有狭隘性。

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

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而旧三民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

[易错提醒]

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

探究点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材料一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材料二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思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和成因。

答案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而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途径,是具体方针;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总之,二者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2)地位: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成因: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1.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1)内容新

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

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

(1)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4)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国民革命的主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5)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课堂小结

1.中华民国国歌唱道: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 C

解析 “吾党所宗”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十六字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内容。

2.漫画所示三民主义内容中,属于民权主义的是(  )

A.“创立民国”B.“平均地权”

C.“耕者有其田”D.“节制资本”

答案 A

解析 A项属于民权主义的内容,B、C、D三项属于民生主义的内容。

3.电视剧《走向共和》片尾曲唱道:

“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

”其中,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求索成果主要是(  )

A.迈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掀起中国第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C.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D.在中国实现了共和制

答案 C

解析 “迈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的是指林则徐等抵抗派,“中国第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指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实现了共和制”不符合历史事实。

排除A、B、D。

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是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的功绩。

4.《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社会主义”译为“民生主义”。

其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思潮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C.宣传社会革命D.阐释民权主义

答案 C

解析 把握材料中的“民生主义”即可判断选择C项。

5.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  )

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体现的重要原则是“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是一致的,故选D。

6.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

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答案 D

解析 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映出其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反帝的内容,因而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

[基础达标]

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所列的各种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是采用改良的办法,结果这些努力都失败了,由此表明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2.下列思想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含义一致的是(  )

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

C.马克思主义D.凯恩斯主义

答案 A

解析 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述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3.下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中的插图。

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组成,请分析判断竹叶所示的主义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  )

雄鸡一唱天下白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图片中可以看出竹叶之下是“雄鸡独立”,意指在民族(竹)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独立。

4.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此话反映了他主张(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B.创立民国

C.社会革命D.关注民生

答案 B

解析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指的是以民主共和制代替君主专制,因此他说“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反映了孙中山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创立民国的强烈愿望。

5.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  )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族、民生、民权

C.民生、民族、民权

D.民权、民生、民族

答案 A

解析 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民族”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民权”指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制度,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民生”指进行社会改革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6.下图所示会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通过了宣言

B.确立了三大政策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提出节制资本

答案 C

解析 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在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其最大成果。

7.孙中山说: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故选D。

8.“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引文强调:

只要反帝就可以享有自由和权利,把反帝作为必要条件。

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答案 C

解析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革命对象(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和革命目标(民主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最低纲领基本上一致。

10.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平均地权

答案 C

解析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共二大中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者最基本的相同点是C项。

A、B、D三项在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没有体现。

[能力提升]

11.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

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

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

D.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宣传洪秀全,称其为“民族英雄”,是号召人们进行排满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二者在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12.孙中山说:

“譬如坐汽车的与开汽车的,坐汽车的是主人,他有的是权,不必有能……开汽车的是雇员,他有的是能……但是他并没有开到哪里的权……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出一个目标来,就像坐汽车的一般。

”此话反映了孙中山(  )

A.主张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

B.宣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

D.主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人民是民国的主人”反映了孙中山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故选C项。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

13.孙中山曾说:

“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不好的……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的表述体现了孙中山主张实行改良。

14.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后来他找到的“新力量”是(  )

A.地主阶级B.西方列强

C.共产党与工农阶级D.国民党

答案 C

解析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因此,他找到的“新力量”应该是共产党与工农阶级。

15.1924年,孙中山说:

“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从时间上判断,1924年,孙中山已经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实行新三民主义。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

材料二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

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

至于对外的责任,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先生在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及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答案 

(1)推翻满洲政府,确立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强公认,建立平等外交。

(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原因:

主观上是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客观上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