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53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益林建设规划.docx

公益林建设规划

前言

天然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存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调节器。

天然林还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社会公益功能,它的生态公益性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发挥公益效能为主要目的,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影响和改善来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坚持不懈地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天然林资源。

永川区处于长江中上游,是长江流域县之一,拥有44万亩的生态公益林资源,建设好永川区的生态公益林将对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

永川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试点到正式实施,又到健康稳步实施,采取了调减天然林木材产量、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妥善安置和分流富余人员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无论从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是从人员分流安置、林业产业发展等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工程进展顺利。

天保工程以其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08年,永川区按计划共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7708.6公顷,其中在封3866.6公顷,解封3842公顷。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永川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随着永川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的建设力度势在必行。

受永川区林业局的委托,重庆市永川区富森林业调查设计队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永川区林业局、永川国有林场、各镇街的配合下,对2009-2010年需实施封山育林区域进行了实地踏查并调阅了永川区相关资料,经过科学论证、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了《重庆市永川区2009-2010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永川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7′31″至106°05′07″,北纬28°56′16″至29°34′30″之间。

东接璧山县、江津区,南连合江、泸县(二县均属四川省),西接荣昌、大足县和双桥区,北与铜梁县毗邻,全市南北长70.75公里,东西宽44.45公里,距重庆市63公里,幅员面积1575.68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永川区地处川东南平行岭谷褶皱区,华蓥山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00-1025米。

以丘陵地貌为主,占幅员面积83.5%,低山面积占幅员面积16.5%。

境内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有五条山脉:

东面云雾山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西北巴岳山由铜梁大足延伸入永川;西南面阴山与巴岳山鱼贯相接,向南延伸;箕山由北斜向西南抵市境中部,主峰薄刀岭1025米,为永川区最高峰;南面黄瓜山体呈厢形,顶部平缓。

3、气候

永川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夏长,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年均气温18.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2℃,最热月七至八月,平均气温28.3℃。

全年无霜期317天,日照时数1298.5小时,年均降水量1042.2mm,年均相对湿度83%。

4、土壤

永川区土壤按成土母质不同分四个亚类,八个土属,35个土种。

岩性主要有灰棕紫色砂泥岩、暗紫红叶岩、棕色砂泥叶岩、石灰岩、砂岩。

其中,沙溪庙灰棕紫泥占耕地总面积的74.18%,自流井暗紫泥占耕地总面积的14.88%,另外还有部分红棕紫黄壤、冲积土等。

5、水系

永川区属长江干流水系和涪江水系,长江从南端朱沱入境,松溉出境,流程21.5公里。

境内主要河流6条,流程共250公里,年均流量1.2-6.4立方米/秒;临江河(永川河)流程74公里,小安溪流程65.6公里,圣水河流程25.6公里,大陆溪河流程34.4公里,九龙河流程28.4公里,龙溪河流程22公里。

区内有孙家口、关门山、上游、卫星湖4座中型水库和132座小型水库,总库容达1.6亿立方米。

6、森林植被

永川区植物共有101科263种。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

常绿阔叶林,残存小面积,主要组成树种有樟科的樟属、楠属、山胡椒属,壳斗科的栲属、石栎属、青冈属和山茶科的木荷;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樟、栲、青冈、栎属、枫香、槭、桤木、光皮桦、合欢、野樱桃、山胡椒、木姜子等;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樟、栲、青冈、木荷、光皮桦、栎类、枫香、马尾松、杉木等;以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柳杉、柏木等单一或混交组成的暖性针叶林;以楠竹、慈竹、苦竹、硬头黄、料慈竹、刺楠竹、斑竹为主组成的单一或混交竹林。

就分布范围和面积而论,以马尾松和竹林最广最宽。

林下植物常见种和指示种有里白、华里白、鳞毛蕨、紫箕、金粉蕨、海金沙、荚迷、八爪金龙、杜鹃、芒、南烛、兔儿风、悬钩子等。

(二)社会经济现状

1、行政区划与人口

截止2007年底,全区总户数341080户,总人口1095040人,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非农业人口285220人,比上年增长3.3%,农业人口809820人,比上年增长0.3%。

非农业人口比重由上年的25.5%上升到26.05%。

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567127人,女性人口527913人,人口性别比107.4:

100。

到200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92.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1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96人。

全年出生人口18415人,死亡人口97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1‰。

永川区辖19个镇、3个街道、45个居委会、211个村委会。

2、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据永川2007年统计公报,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

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16584元,比上年增加2906元,比上年增长16.6%。

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工业增加值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9:

40.5:

45.6调整为14.3:

41.5:

44.2。

年末全部职工平均工资202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2元。

3、农业

按现行价计算,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农业增加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

种植业实现产值1749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林业实现产值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养殖业实现产值151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6.9%。

4、工业

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实现利税11.3亿元,比上年增长72.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4。

5、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1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其中,建设与改造完成投资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各类投资中,全年完成国有投资12.6亿元,增长30.2%。

工业生产带动投资,投资促进生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1.5亿元,增长50%,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6、城市建设

据永川区规划局统计资料,永川主城建成区面积31.2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1.5万人。

规划到2015年城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

7、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随着城市规模的拓展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全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18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7%,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321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7%。

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21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固定电话用户31.4万户(含小灵通),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宽带网用户2.9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8.5%、24.2%和26.1%。

8、旅游和招商引资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特色旅游亮点纷呈。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7年全区利用内资总额达到22.25亿元,位居重庆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第1位。

9、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年末全部职工平均工资20240元,比上年增长27.6%。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44元,比上年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664元,比上年增长16.7%。

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比上年增长22.8%。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7.1平方米。

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城区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98.5%和68%。

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

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二级标准,茶山竹海旅游风景区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稳定达到国家二类混合区标准。

(三)封山育林现状

2001年-2007年,永川区共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7708.6公顷,其中在封3866.6公顷,解封3842公顷。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永川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随着永川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实施大城市的建设目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生态环境需进一步得到改善,因此加大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的建设力度势在必行。

表一在封及解封统计表

单位:

公顷

年度

在封

解封

分布区域

封育

效果

2001

1333.3

永川国有林场、板桥镇、金龙镇、中山路办事处、胜利路办事处

良好

2002

908.7

永川国有林场、来苏镇、大安镇、双石镇、南大街办事处

良好

2003

1600

永川国有林场、中山路办事处、南大街办事处、吉安镇、仙龙镇、金龙镇、大安镇、青峰镇、临江镇、双竹镇

良好

2004

933.3

永川国有林场、胜利路办事处、金龙镇、陈食镇

良好

2005

933.3

永川国有林场、中山路办事处、胜利路办事处、金龙镇、红炉镇、朱沱镇、陈食镇、临江镇

良好

2006

1333.3

永川国有林场、中山路办事处、南大街办事处、胜利路办事处、三教镇、吉安镇、仙龙镇、金龙镇、大安镇、青峰镇、临江镇、双竹镇等

良好

2007

666.7

永川国有林场、中山路办事处、南大街办事处、胜利路办事处、金龙镇、临江镇

良好

合计

3866.6

384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为载体,大力改善永川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统一设计,合理安排,集中封管,重点突破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对城市周边、长江沿岸、小安溪河沿线、重点水库、森林公园等重点规划,加大投入。

对封育地块打破地域界线,进行统一设计,集中专人管护,切实提高封山育林质量。

充分发挥国有森林资源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重点建设突破。

2、注重实效原则

坚持注重实效原则,切实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改善永川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就业。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原则

充分考虑封育小班的具体立地,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在布局上优先考虑生态位置重要的地段,以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辅助人工抚育管护手段。

4、建管并重原则

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切实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抚育管理工作,将管理、抚育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巩固封山育林成果。

(三)规划依据

1、《封山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2、《重庆永川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3、《2007年永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财基字[1999]92号);

5、《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

6、《永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7、《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

8、《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三、规划范围和标准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包括永川区城周生态屏障区、小安溪河沿线、重点水库、长江沿岸、森林公园等生态重要地段。

(二)规划标准

规划中,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块实施封育:

1、无林地和疏林地

a)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每公顷30株以上或阔叶母树每公顷60株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母树和阔叶母树,则按针叶母树除以30加上阔叶母树除以60之和,如大于或等于1则符合条件;

b)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每公顷90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每公顷600株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a)项;

c)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树每公顷60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树每公顷450株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a)项;

d)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每公顷600个以上或灌木丛每公顷750个以上;

e)有分布较均匀的楠竹每公顷100株以上,大型丛生竹每公顷100丛以上或杂竹覆盖度10%以上;

f)除上述条款外,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等经封育有望成林(灌)或增加植被盖度的地块;

g)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Ⅰ、Ⅱ级树种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的地块。

2、有林地和灌木地

有林地中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林地。

灌木林地中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

(三)建设规模

规模: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10万亩,其中永川国有林场6万亩,中山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胜利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南大街街道办事处0.4万亩,朱沱镇0.5万亩,板桥镇0.3万亩,三教镇0.3万亩,金龙镇0.4万亩,大安镇0.3万亩,双竹镇0.3万亩,松既镇0.3万亩,青峰镇0.4万亩。

四、规划期限和目标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年,即2009年至2010年。

(二)规划目标

到2010年,永川区所有生态位置重要地区均实施封育,大量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大改善永川区的生态环境,展示永川区建设大城市的风采。

五、立地类型及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永川区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把永川区主要划分为五个立地组、十八个立地类型(详见表二),并按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主要造林树种,供在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时参考。

表二立地类型及造林类型表

立地组

立地类型

主要造林树种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丘陵紫色土

1

丘陵中上部薄层紫色土型

111

栾树、枫香、刺槐等

丘陵部中厚层紫色土型

112

香樟、杜英、天竺桂、尾巨桉、双季米国槐等

丘陵谷坝中厚层紫色土型

113

广玉兰、竹子、经果树种等

低山暗紫色土

2

低山顶脊部钙质紫色土型

211

刺槐、栾树等

低山坡部中、厚层钙质紫色土型

212

刺槐、栾树、桃、李、核桃等

浅丘、平坝水稻土

3

浅丘、平坝水稻土型

311

竹子、尾巨桉、经果树种、花木等

低山黄壤组

4

低山顶、脊部薄层冷沙黄壤型

511

枫香、木荷、马尾松等

低顶脊部中、厚层冷沙黄壤型

512

枫香、木荷、马尾松、杉木等

低山上部中、厚层冷沙黄壤型

513

杜英、大头茶、木荷、马尾松、杉木等

低山中部薄层冷沙黄壤型

514

杜英、枫香、木荷等

低山中部中、厚层冷沙黄壤型

515

木荷、香樟、竹子等

六、封育类型及封育方式

(一)封育类型

1、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类型

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以及母树、幼苗幼树、萌蘖根株等情况,永川区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有以下5种封育类型:

a)乔木型:

因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疏林地以及乔木适宜生长区域内,达到封育条件且乔木树种的母树、幼树、幼苗、根株占优势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应封育为乔木型。

b)乔灌型:

其他疏林地,以及在乔木适宜生长区域内,符合封育条件但乔木树种的母树、幼树、幼苗、根株不占优势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应封育为乔灌型。

c)灌木型:

乔木适宜生长上限,符合封育条件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应封育为灌木型。

d)灌草型:

立地条件恶劣的陡坡、岩石裸露的宜林地段,宜封育为灌草型。

e)竹林型:

符合楠竹、丛生竹或杂竹封育条件的地块。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类型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应培育成乔木型。

 

表三按封育类型统计表

单位:

万亩

封育单位

封育类型

小计

乔木型

乔灌型

灌木型

灌草型

竹林型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0.4

0.4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0.3

0.1

0.4

胜利路街道办事处

0.3

0.1

0.4

板桥镇

0.3

0.3

三教镇

0.3

0.3

金龙镇

0.3

0.05

0.05

0.4

大安镇

0.3

0.3

朱沱镇

0.5

0.5

松既镇

0.3

0.3

双竹镇

0.2

0.05

0.05

0.3

青峰镇

0.4

0.4

集体小计

3.6

0.2

0.1

0

0.1

4

永川国有林场

4

0.3

0.3

0.08

1.32

6

国有小计

4

0.3

0.3

0.08

1.32

6

合计

7.6

0.5

0.4

0.08

1.42

10

(二)封育方式

根据永川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两种封育方式:

1、全封

边远山区、水库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恢复植被较困难的封育区,宜实行全封。

2、半封

有一定目的树种、生长良好、林木覆盖度较大的封育区,可采用半封。

表四按封育方式统计表

单位:

万亩

封育单位

封育方式

小计

全封

半封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0.4

0.4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0.4

0.4

胜利路街道办事处

0.4

0.4

板桥镇

0.3

0.3

三教镇

0.3

0.3

金龙镇

0.1

0.3

0.4

大安镇

0.3

0.3

朱沱镇

0.5

0.5

松既镇

0.3

0.3

双竹镇

0.3

0.3

青峰镇

0.4

0.4

集体小计

0.1

3.9

4

永川国有林场

0.68

5.32

6

国有小计

0.68

5.32

6

合计

0.78

9.22

10

七、封育年限

根据封山育林技术规程,结合永川区具体设计情况,各种封育类型封育年限见下表:

表五封育年限表

封育类型

年限

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

乔木型

6

乔灌型

5

灌木型

5

灌草型

4

竹林型

5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

5

八、封育措施

(一)封禁措施

1、设立警示标志

封育单位应明文规定封育制度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公示。

同时,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主要交通路口等树立坚固的标牌90块,标明工程名称、在封区四至范围、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

封育面积100hm2以上至少设立1块固定标牌,人烟稀少的区域相对减少。

2、人工巡护

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置管护机构和专职或兼职护林员,根据永川区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确定专职护林员50名,兼职护林员45名,共计95名。

在管护困难的封育区在山口、沟口及交通要塞设哨卡5个,加强封育区管护。

3、设置围栏

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机械围栏5500米,栽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10000米,进行围封。

(二)人工辅助育林措施

1、无林地和疏林地育林

a)对封育区内乔、灌木有较强天然下种能力,但因灌草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

b)对封育区内有萌蘖能力的乔、灌木幼树、母树,可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以增强萌蘖能力。

c)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补植或补播。

d)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或价值较高的乔、灌树种,可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育林

a)对封育区树木株数少、郁闭度和盖度低、分布不均匀的小班,采取林冠下、林中空地补植补播的人工促进方法育林。

b)对树种组成单一和结构层次简单的小班,采取点状、团状疏伐的方法透光,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

(三)灾害防护措施

在封育年限内,按照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火、病、虫、鼠等灾害的防治措施,避免环境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做好相应的预测、预防工作。

九、建设任务

(一)建设任务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10万亩,其中永川国有林场6万亩,中山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胜利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南大街街道办事处0.4万亩,朱沱镇0.5万亩,板桥镇0.3万亩,三教镇0.3万亩,金龙镇0.4万亩,大安镇0.3万亩,双竹镇0.3万亩,松既镇0.3万亩,青峰镇0.4万亩。

有林地封育8万亩,疏林地封育0.54万亩,灌木林地封育0.4万亩,无林地封育1.06万亩。

 

表六封山育林按地类统计表

单位:

万亩

封育单位

始封地类

合计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无林地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0.2

0.1

0.1

0.4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0.3

0.05

0.05

0.4

胜利路街道办事处

0.3

0.03

0.07

0.4

板桥镇

0.25

0.05

0.3

三教镇

0.3

0.3

金龙镇

0.25

0.06

0.05

0.04

0.4

大安镇

0.25

0.05

0.3

朱沱镇

0.5

0.5

松既镇

0.3

0.3

双竹镇

0.2

0.05

0.05

0.3

青峰镇

0.35

0.05

0.4

集体小计

3.2

0.34

0.1

0.36

4

永川国有林场

4.8

0.2

0.3

0.7

6

国有小计

4.8

0.2

0.3

6

合计

8

0.54

0.4

1.06

10

(二)年度计划

2009年,完成国有林场4万亩,中山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胜利路街道办事处0.4万亩,南大街街道办事处0.4万亩,朱沱镇0.5万亩,松既镇0.3万亩,合计6万亩封山育林建设任务。

2010年,完成国有林场2万亩,板桥镇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