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354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

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

为什么?

(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

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二)国家的性质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

(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

P4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少数敌对分子)说明:

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大家属于人民吗?

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

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

民管理国家的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

提问:

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

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举例:

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4、看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

(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

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

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

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1、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小结:

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

(P7写一写、说一说)

3、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

(2)讨论:

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什么权利?

(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4、司法保障的含义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本课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反思:

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过程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

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

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

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

(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

(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

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

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

其危害是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

结论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

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

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5、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

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

(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

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结论4: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

(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教师反馈: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

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重点: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

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

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课前调查法;

设疑讨论法

★授课过程导入新课:

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

”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

哪项是法定义务?

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朗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

(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

   

案例分析:

小珊应该纳税吗?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组辩论(甲方认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

乙方认为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基础上,在班上交流见解。

(辩论中论述精彩的学生加5分,参加辩论的加3分,获胜团队每人加1分)

3、教师小结(相关链接)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因为这还是爱国的表现。

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相关链接)

(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1、学生朗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教师作简单分析。

2、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法律履行哪些义务?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

(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履行法定的义务,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呢?

(三点见书)

二、我们的道德义务

(一)道德义务和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分析小龚的案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

2、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3、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4、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链接)

5、列举各种义务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法定义务,哪些是道德义务?

(二)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案例分析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受不能仅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2、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义务。

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公民履行义务,是每个人责无旁贷。

本节主要讲述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反思: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重点和难点重点:

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

马克思说过: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

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

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

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

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

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

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

(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

(三)实践活动:

1.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2、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一)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3、教师小结——

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

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4、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5、实践活动:

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3、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怎样来忠实的履行公民的义务了吗?

(三个结论)

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

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逐步形成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

尊重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尊重权利,增强法律意识,远离暴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

什么是人格权?

怎样用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了解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调查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何疑问,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讲解;

相关知识的贮备和拓展。

如:

有关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本课和各框的教学主题;

收集相关的案例与素材。

学生准备:

向老师提出自己在“人格权”方面想要了解的问题;

反思自己是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的;

反思自己是否有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收集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案例。

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

引言导入,学生阅读引言中的3个情景,简要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在这个方面还有哪些疑问。

(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兴趣,利于教学。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珍惜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

板书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一、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一)看图例案例回答问题:

1、请同学观察三副图,编一个情景剧本。

恶作剧的可以让学生表演;

2、补充最近煤矿爆炸新闻(北京讯)就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强调煤炭生产安全之际,山西却发生煤矿爆炸事故,吕梁交城县煤矿在3月8下午6点半左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至9日下午3时为止,已确认有16人死亡,11人仍然下落不明,伤者6人已送医院抢救。

事发当时井下有83人工作,54人成功脱险。

中国有三分之一的煤炭产于山西,山西也因矿难频发而出名,官方数字显示,2004年各类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75起、死亡497人。

3、以上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格权的重要性

(三)相关链接人权知识

(四)人格权的构成及其特点特点: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相分离。

(五)相关链接封建和新中国对于人格权的维护情况

(六)生命健康权的地位——首要地位

(七)相关链接健康和其他利益的比较(请学生齐读后,谈对健康问题的看法)

(八)通过对书本三个情景问题分析,引出人身自由权

1、分析三个情景,提问上述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

2、了解人身自由的作用、具体内容、侵权行为

二、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一)分析雇佣童工的案例

1、阅读案例

2、提问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二)未成年人的生命受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具体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并共同讨论作为未成年人受害者应如何依法维权。

(三)相关链接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规定以及雇佣童工的危害

(四)国家法律(提问哪些法律?

)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

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讲我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而本课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因此,对学生讲述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

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觉悟目标:

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

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2、本课安排依据

(1)学生所处的情况:

在道德、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也不难看到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一些权利并未得到真正的维护和落实,如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善意恶意的会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的歧视,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

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伤害等现状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无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违法的行为。

因此,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明确他们的人格权受法律的保护,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课标的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中指出: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逻辑分析和课时安排本课线索:

围绕我们的权利——侵害权利的行为表现——侵害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来讲述。

具体为:

法律权利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人格尊严权名誉权侮辱、诽谤等如是违法行为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轻者承担道德责任)肖像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肖像;

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隐私权(第五课内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4、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确我们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及侵害人格权必须承担的道德、法律责任。

5、教学具体活动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难点:

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