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375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土钉墙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停车场位于XX地铁2号线西端梅园站西北端,滨湖区荣巷街道青龙山社区,位于既有的青龙山路与青龙山交叉路口的西南地块内,场地紧邻青龙山。

停车场地块地势南低北高,用地范围地面标高有明显的差异。

北部约在13m~14m,中间约为7m~9m,南部约有6.5m~6.8m。

场址有较多村民住宅和企业。

XX地铁2号线在线路西端设青龙山停车场,负责其配属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任务,停车场隶属于查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停车场规模为:

停车列检库规模近期为14列位、远期为22列位,双周三月检库规模远期为2列位。

停车场西北面现状为青龙山,东面紧临青龙山路,南面是梅园公交停车场,西面为住宅区和原球墨铸件厂,北侧为垃圾处理厂。

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施工场地条件所限,停车场不同区域采用了重力式挡土墙以及桩锚式挡土墙结构,施工时放坡部位及填土后放坡段采用Ф18--Ф28砂浆锚杆和C25网喷混凝土支护。

二、地质概况

根据XX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地铁2号线青龙山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30.00m以浅地基土可划分7个工程地质层。

地基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1层杂填土:

杂色,局部为耕表土,局部为建筑垃圾,较松散,厚度不等,局部缺失。

层厚0.30~5.40m,层底标高3.60~19.99m。

③1层粘土:

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

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振反应。

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1.00~16.50m,层底标高-5.72~15.97m。

③1A层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局部揭露,层厚1.60~1.80m,层底标高-1.40~5.50m。

③2层粉质粘土:

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局部缺失,层厚0.70~5.50m,层底标高-9.30~-1.57m。

⑥1层粘土:

灰黄色,硬塑,含铁锰结核。

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层厚1.70~11.60m,层底标高-16.67~-5.37m。

场区内均有分布。

⑥2层粉质粘土:

灰黄~灰色,可塑,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层厚0.90~9.90m,层底标高-18.17~-10.15m。

⑪4层残积土:

棕红色,以粘性土为主,硬塑,具氧化铁染斑块,夹岩石碎块,粒径大小不一,多在10mm以上,最大粒径80mm,碎石成份以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砂岩为主,颗粒含量为总质量的11%。

层厚0.30~19.60m,层底标高-21.67~16.55m。

场区内局部分布。

⑭2层强风化石英砂岩:

灰白~棕红色,有暗褐色铁锰质渲染,大部分矿物严重风化变质,失去光泽。

原岩结构构造清晰,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

风化裂隙发育,将岩体切割成2~20cm的块体,呈干砌块石状,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块球体核心风化轻微,具明显的不均一性。

本层未穿透。

⑭3层中风化石英砂岩:

棕红色,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局部为泥岩。

干钻不易钻进,柱、块体长度5~20mm,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节理、裂隙较发育。

为硬~极硬质岩,岩体完整性为较破碎,本层未穿透。

⑮2层强风化角砾岩:

棕红色,岩体大部分变色,组织结构基本破坏,矿物部分变异,形成次生矿物,岩体破碎成干砌石状,完整性差,用镐撬可以挖动。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青龙山停车场挡土墙施工图。

二、二零一一年12月进行的现场踏勘。

三、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S11/464-2007

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四、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做好施工前三通一平工作及临时设施的搭建。

1.2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时到位并调集处内的骨干力量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力量。

1.3正式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组及处技术质量科配合,采用GPS卫星定位仪、全站仪、DS3水准仪,根据设计图纸,交桩记录,复核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以及基准红线。

及时完成对本工程原地面地形的复测工作,并报监理、业主抽测确认。

同时在沿线每隔200m左右在坚硬不沉降,不易受施工干扰的地点,设置临时水准点并需经过闭合测量及监理复测检验后方可使用。

同时为本工程所有的分包商、专业分包商和其他承包商等的工作提供所需的基准定位轴线、定位标高、控制轴线和控制标高,并在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时,提供主要轴线和其它控制或定位点,同时负责做好协调工作。

1.4技术负责人员向施工人员交底,了解图纸要求,阐述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二、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导线和水准点复测,试验人员对土源等施工用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技术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开工报告的编制,确保工程全面开工。

2现场准备

2.1、场地清理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杂草、房基、垃圾等,并且外运。

2.2、施工临时排水系统

本工程处于多雨地区,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地面、地下水都能顺畅、及时排除,施工时结合排水管的施工,基坑低洼积水处,人工开挖引水沟,将水引入集水槽,确保基坑范围内无积水,为雨后快速复工创造条件,基坑转角处开挖积水槽,设水泵随时抽出积水,确保坑内无积水。

2.3、施工用水及排水

施工用水接驳口由业主提供,业主将在施工围闭范围内提供一条4寸供水管作为施工用水,前期施工用水可在进场后通过与供水部门协商从原有供水管网接入临时用水接驳口,接口至施工场地内用水管道由施工方自行解决。

施工用水采用DN100的镀锌钢管引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给水主管采用DN80的镀锌钢管沿场地四周布置,供施工和生活用水,给水主管路沿线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给水站,各装一只DN25待接管的阀门。

施工方进场后应布设好场地内排水系统,确保场区内施工、生活用水、雨水能顺利疏排。

施工排水必需经三级沉淀后才能排入附近下水道。

2.4、施工用电

业主提供630KVA临时箱变两处,施工现场设立一处总配电箱,现场用电采用(3*120+2*30mm2)主电缆架空或暗埋接入总配电箱,现场生产、生活用电从总配电箱引出,沿围挡架空布置,每隔50~100M设置一个分配电箱,便于就近接驳。

另外配备2台250KVA发电机组作为工程备用。

2.5、管线搬迁

根据施工总体筹划,本工程管线搬迁实际情况逐步进行。

2.6、临时设施及场地硬化

根据场地条件、施工安排、场内运输组织做好临时设施、临时排水及道路的布置,场区内的临时房屋、内外地坪、道路、仓库、加工厂、材料、余泥堆放场、基坑四周等必须进行场地硬化。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一、基坑开挖

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施测挡土墙定位线和原始地面高程,做好测量成果记录。

在基坑开挖期间,设专人检查基坑稳定,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向设计、监理、业主通报,出现险情时要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

整个护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作边坡变形观测记录,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

二、土钉墙施工

1、土钉墙施工工艺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2、土钉墙施工方法

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工艺

分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坡→定位→初喷混泥土底层→土钉成孔→安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片→焊接连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养护→下层土方开挖

2.1、土方开挖: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流程,严禁超挖,土钉施工看似简单,但有其独特的机理,是一个稳定性随基坑开挖、土钉支护而动态变化的边坡问题,基坑开挖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土钉植入并发挥作用时才能又使稳定性提高,因此稳定性随开挖过程是起伏变化的,通过分层开挖,开挖一层,土钉植入一排并发挥作用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应将边坡稳定性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土钉支护成功与否,与土方开挖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对土方开挖提出严格要求:

(1)土方开挖应与土钉布置相协调,分层挖土,分层厚度与土钉竖向间距一致,不得超挖:

(2)应分段挖土,分段土钉施工,分段长度一般为20-30m;

(3)机械挖土时,严禁超挖或造成边坡松动。

基坑的边坡宜采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削坡,以保证边坡的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度;

(4)尽量减少土坡暴露时间,对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应立即进行支护本工程土方开挖根据土钉墙要求每二层土钉为一开挖面进行。

第一层土方开挖过至二层土钉标高下0.5m以内,其余各层开挖深度同上,每层分段开挖长度原则上不大于40M。

2.2、人工修坡:

在挖掘机施工基本完成斜坡面后,采用人工修坡对松散的或干燥的无粘性土进行铲除,并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修置平整,坡面平整度控制在+20mm以内。

2.3、定位成孔:

成孔作业前,按设计位置测量和确定孔位。

采用轻型土钉钻机按设计5俯角快速成孔,成孔结束前用清水循环对孔中泥浆进行清洗和置换,使土钉孔径不小于Ф80,成孔深度及倾角符合设计要求。

2.4、安放土钉:

本工程土钉均采用Ф18、Ф22、Ф25、Ф28螺纹钢筋,在现场按设计长度截断或焊接。

土钉每隔2.5m焊接一组Ф8钢筋制作的对中支架,土钉使用的钢材均应有监理公司见证情况下取样并送至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其原材料抗拉强度及相关机械性能要求和焊接强度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5、注浆:

注浆质量是保证土钉拉拔力的关键,工程中采用低压慢注、间歇注浆、逐渐加压的注浆方式。

采用柱塞式压密注浆机注浆。

土钉孔用强度为MU30的水泥浆进行注浆。

注浆压力控制在0.2-0.6Mpa之间,使浆液充满孔内并适度扩散到周围土体中为宜,注浆材料选用普硅32.5水泥,配置成水灰比为0.4-0.5水泥净浆,渗水比较严重时加入2-3%左右的膨胀剂,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要求浆液初凝前用完,注浆过程中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并要求始终将注浆管头置于水泥浆液中。

2.6、绑扎与焊接:

本支护采用Ф8钢筋按150mm×

150mm的方格网用扎丝绑扎,网筋绑扎完成后即加焊竖向加强筋Ф16、横向加强筋Ф20加强连接筋,加强筋和所有土钉头必须全部焊接到位,加强筋需压紧已绑扎好的网筋。

钢筋网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及时请监理进行隐蔽验收。

2.7、喷射混凝土面层:

喷射砼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或遇砂层时“先喷后锚”,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不小于0.5Mpa。

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距离控制在1.0~2.0m,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在5-10min,喷射厚度80±

20mm。

混凝土配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喷射砼的配合比为水泥:

砂:

碎石=1:

1.85:

1.85,水泥采用普硅42.5级水泥,掺入速凝剂比例控制在2-3%,按要求留置喷射混凝土试块,要求喷射砼的强度等级≥C25,砼喷射完毕终凝后,应及时喷水养护,日喷水不少于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3d。

3、土钉墙施工要点

3.1、土方开挖及边坡修整后及时进行初喷作业,以确保边坡稳定;

3.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位放样,孔深偏差及孔位偏差均控制在±

50mm;

3.3、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及安装土钉钢筋,确保锚固力满足边坡稳定要求;

3.4、加强注浆浆液的配比控制,施工前先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最终配比方案;

3.5、粘结砂浆需版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配置的砂浆必须在初凝前用完。

第五章施工监测措施

一、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1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执行。

1.2、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检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1.3、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和施工场地条件布设精密导线控制平面控制网。

1.4、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应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工程闭合差应在±

8mm之内。

施工前应对工程控制网进行符合。

2、施工控制测量

2.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施工场区内按精密导线网布设。

精密导线点应沿本标段的实际地形选定,以GPS网为基础布设成符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网;

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临标段的贯通,导线测量所用的控制点至少要贯通联测到相临标段所用的控制点两个以上,利用贯通平差后的控制点对建筑物的轴线进行测设。

精密导线技术精度要求:

导线全长3~5Km,平均边长350m,测角中误差≤±

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

15mm,相临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8mm,方位角闭合差≤±

5,导线相对闭合差≤1/35000。

本标段拟布设一条趋近导线,导线点沿2号线车站沿线路两侧交错布设,可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但必须选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可靠,而且能与附近的GPS点通视,平均边长为60m,最短边应大于30m,导线测设时按左右角同时观测,加强检核条件,应符合精密导线的有关技术精度要求。

3、高程控制测量

地面高程控制网应是在城市二等水准点下布设的精密水准网。

水准点的密度和精密导线点大致相同,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固的地方,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应沿本标段施工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网点,特别是在基坑附近应设置2个以上水准点,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精密水准测量的每一测段应采用往测和返测的观测方法,宜分别在上午、下午,也可在夜间观测,当往测和返测两次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如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

施工时的高程测量控制,利用复核或增设的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引测到基坑内,并在基坑内设置水准基点,且不能少于两个,当采用悬挂钢尺向基坑内传递高程时,每次应应错动钢尺3~5cm,施测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使用,通过基坑内和地面上的水准基点对施工进行高程测量控制。

4、施工放样测量

我公司可根据GPS卫星定位仪进行直接测量定位。

当GPS卫星定位仪没有信号时,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

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利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放样点的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的理论坐标与检测X、Y值相差均在±

3mm以内,方可指导施工,对于本标段首先放样出围护桩和挡墙中心线以及线路中心线,以便检核。

待基坑开挖完后需向基坑内传递坐标点(不少于两个、可利用基坑底板进行水平基点埋设),是从基坑边向基坑内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

定向测量拟利用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且全站仪配有弯管目镜,要求其垂直角小于20°

,导线定向的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定向边中误差应在±

8″之内。

二、桩点安置和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测量桩点的安置

1.1、测点选在通视良好、不受施工扰动的地方。

1.2、导线和水准控制点用不锈钢或铸铁制作,导线点有明显的十字标志,水准点表面为圆球状。

1.3、软土中,做为钢钉的测量标志应嵌入大小合适的混凝土块中,并保证永久固定。

1.4、次一级的测量标志,经工程师同意后,用钢管或木桩制做。

1.5、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说明。

1.6、埋设在地下的测量标志用混凝土管或框架保护,并加盖防止泥土和雨水弄脏的装置。

1.7、测量标志如有损坏,应立即恢复。

三、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和施工环境的限制,站场施工要形成流水作业,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

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工程情况、技术要求、测量规范、测量操作规程、测量方案、测量基本知识、测量重要意义的培训。

2、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

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3、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4、建立测量复核制度,严格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

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

5、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

6、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

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8、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

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

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

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

9、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

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

10、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人员交底,测量交底应简单明了以方便施工。

11、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

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和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

四、施工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及意义

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基坑稳定、判断外围建筑及山体是否安全、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控量测,达到以下目的:

1.1通过监测,了解土压力及变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地段和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1.2通过监测,了解基坑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1.3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施工引起的地表隆陷,以及地层应力重分布、地层变位对建(构)筑物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的安全。

1.4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调整下步施工。

1.5将现场量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及时反馈,以优化设计,达到工程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1.6通过现场监测信息反馈和施工中的地质调查,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优化施工工艺,达到工程优质、安全施工、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基坑、地下管线、周边构建物、山体边坡。

监测仪器:

GPS卫星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

监测频率:

正常情况下3天一次,特殊情况1天一次。

测点布置:

基坑周边

3、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3.1、通过测点位移—时间曲线的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结构位移变化规律。

3.2、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剧增长现象,表明支护体系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密监视,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

3.3、测点实测变形量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变形量均应小于允许变形量。

当位移变形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变形量已接近允许变形量,或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施工参数。

3.4变形速率趋于零,同时桩体内力及地层土压力变化也趋于稳定时,可根据这两个数据判断结构已处于最终稳定状态。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周报表,并按期向有关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同时附上相应的测点位移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

五、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监控量测资料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与管理,当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及时进行处理分析,绘制相应图表,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确定工程技术措施。

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其位移变化速率和管理基准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周、月汇总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

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反馈的方法和内容通常包括监测资料的采集、整理、分析、反馈及评判决策等方面。

1、数据采集

通过现场监测取得的数据和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搜集、记录等。

本监测项目采用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有的仪器(如水准仪、测斜仪等)需人工读数、记录,然后将实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有的仪器(如全站仪)则自动数据采集,并将量测值自动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整理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原始观测值的检验、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并将检验过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数据分析

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学、物理模型,分析各监测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以便对工程的安全状态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决策。

绘制测点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

如果位移的变化随时间而渐趋稳定,说明该处地层处于稳定状态,支护系统是有效、可靠的。

如果绘制的曲线中,出现了反弯点,这说明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长现象,表明支护体系已呈不稳定状态,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进行处理。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六、监测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监测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特点建立专业监测组织机构,成立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组,成员由多年从事相关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较高结构分析、计算能力的工程师担任组长。

监测组分为现场监测和信息反馈两个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进行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

2、监控量测流程

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之一被置于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之中,具体包括了监控、预测和反馈等几个主要阶段,监测工作流程示意于下图。

七、监测质量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