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39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

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成效明显,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1.68%。

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总量的47.2%。

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面启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共荣获国

提升,县城环境容貌明显改观;

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由42.6%提高到50%。

过去的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280亿元,年均增长32.9%。

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去年总产达到518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蔬菜、畜牧、果品产业稳定发展,肉、蛋、奶产量逐年增加。

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由58%提高到62%。

五年累计新建农村公路4982公里,完成32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改造变电站94座,新增沼气用户21.9万户,解决了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行政村基本实现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

新民居建设扎实有序推进,566个开工建设,建成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的示范村。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东方热电、宝石集团、化肥集团等7家国有大型企业成功重组。

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浦发、兴业、东亚等6家银行机构落户我市;

政府性融资平台与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分开;

五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小额贷款公司25家。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相继挂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66家乡镇卫生院和30家社区卫生机构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沃尔玛、家乐福、大连万达、广州恒大等国际国内商业巨头、地产巨头纷纷前来我市投资置业。

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石洽会、石家庄国际动漫节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107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22.1亿美元。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每年都办好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8元,年均增长12.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5元,年均增长9.6%。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6万人次。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进一步提高。

扶贫、救灾、救济力度加大,19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公共财政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年均增长25%以上。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

文化精品力作成果丰硕,五年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24个;

市广电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83个,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新建和改造县级医院20个、乡镇卫生院188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1%。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建成全民健身路径757条,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连续四届在省运会取得金牌和总分“双第一”。

援建四川平武任务圆满完成,支援新疆巴州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计生惠民行动深入实施,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

“六城同创”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统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执政为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五年。

“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75件、政协委员提案2602件,结案满意率达到97.8%。

五年共削减行政许可项目136项,削减率达到53.5%。

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专项资金治理,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食品药品安全最放心城市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集中开展市县乡三级干部大接访活动,一大批信访积案和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三位一体”大调解和城中村拆迁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大力推进平安省会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卓有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连年下降,全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各位代表!

奋斗创造辉煌,成就令人振奋。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直、省直机关驻石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家庄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宏观环境看,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财政刺激转向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土地供应门槛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

从我市发展的实际看,主导产业的战略支撑能力不够强,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大企业、大集团相对较少;

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较低;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

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乡一体化步伐不快;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奋力开启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征程。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

展望“十二五”发展大势,世界经济的大变革和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为我市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

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在深度变革和调整中恢复增长,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的趋势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东企西扩”、“南资北移”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三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开发区域,我们面临的有利政策环境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借力京津、对接发展。

四是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省会“三年大变样”成效凸显,聚集要素、聚集财富、聚集产业的平台大幅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厚积薄发,加速腾飞。

五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建设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乘势而上、率先发展。

“十二五”,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机遇难得,稍纵即逝;

条件难求,犹豫不再。

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全力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加强改革开放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优化发展环境四大举措,倾力建设正定新区、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五大重点工程,努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省会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领先地位,加快向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6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纲要(草案)》提出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高于全省水平,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这些指标既是非常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又体现了和谐发展、惠及民生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着眼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力争发展的步伐再快一些,各项指标完成得再好一些,争取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立足新起点。

省委省政府对石家庄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引领带动冀中南的殷切期望,云川书记对我市提出的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城市建设管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等七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都赋予了我们必须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石家庄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瞄准新目标。

石家庄的发展历史证明:

敢于跨越赶超是全市人民的风格;

“三年大变样”的实践彰显:

勇于追求卓越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境界。

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放宽视野,瞄准先进定坐标,面向全国比发展,奋起直追,奋力赶超,加快跻身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方阵。

——走出新路子。

深入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形成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创造新辉煌。

始终锁定目标,牢牢扭住重点,举全市之力、汇全球之智、聚四海之财,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谋求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创新活力更足、生态环境更美、民生福利更高的现代一流省会城市。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后五年集中抓好八项战略任务:

(一)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按照高端引领、集约发展、政策聚焦的思路,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高起点、规模化的先发优势,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高起点、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冶金等五大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

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华北重要服务外包生产基地、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和环渤海地区会展名城。

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5%。

实施现代农业增效计划,按照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着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二)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功能协调配套、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推动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

中部区域,通过思想上聚力、政策上给力、执行上发力“三力同加”,努力实现产业大集聚、功能大提升、资源大配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工业,把结构调优、总量做大、实力做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领跑”全市经济发展。

东部区域,通过配强班子、下放权限、政策聚焦、设施配套“四管齐下”,以大上工业、上大工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十几亿、几十亿、甚至超百亿的大项目、大企业,发展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园区,强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

西部区域,通过优化班子、规划先行、交通突破、政策扶持、环境提升“五措并举”,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三)围绕构建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力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

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通过完善领导体制,明晰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循环化工、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将东部产业新城打造成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

加快建设大西柏坡,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环境为平台,突出精品建设,推进综合开发,重点实施总投资411.8亿元的86个大西柏坡综合开发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强力引擎、全省新经济板块增长极。

做大做强空港工业园,坚持大航空、大产业、大功能开发理念,加快机场、口岸、物流、加工、园区等综合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业和临空特色产业,加大机场改扩建力度,扩大空港规模,提升空港功能,增强空港辐射,努力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首都主要分流机场和备降机场。

加速开发南部工业区,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做大做强新型建材、清洁燃气、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尽快建成全省新型建材化工基地、传统产业循环改造示范区和市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四)围绕繁荣、舒适两大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

按照省委省政府“五个体现”的总体要求,今后三年投入3527亿元,围绕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繁华地标打造等8个方面,集中实施80项重点工程,掀起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

高起点规划城市,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高站位、开放性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实做到“四规统一”,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

高标准建设城市,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快正定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3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初具规模,为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改造提升老城区,大力度推进功能调整和布局优化,高标准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改造,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聚集人气的中心商务区和城市新地标。

切实加快城中村、破旧小区、低矮建筑及影响观瞻地段改造升级步伐。

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内外贯通、立体交叉、畅通快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高效能管理城市,以“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彩”为标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工程,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主城区与组团县(市)同城化步伐,切实做到基础设施同建共享,管理标准全面对接。

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辛集、平山、新乐向中等城市迈进,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9%。

坚持群众自愿、规划先行、类型多样、培育产业、政策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30%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

以大力发展工业、做大做强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国百强县榜上有名,一半以上县(市)进入全省30强行列。

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机遇,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坚持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推动更多的“石家庄制造”向“石家庄创造”转变。

坚持把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人才规模优势构筑发展优势,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七)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倾力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引领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为重点,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突出培植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民俗演艺等重点产业,打造北方动漫原创企业及衍生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石家庄报业、广播电视、文化演艺等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文体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体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以上。

突出培育地域特色文化,依托大西柏坡建设,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正定古城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古郡红都、魅力新城”的文化标志,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亮点、文化景观看点、文化产业卖点,把石家庄的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努力打造城市功能与文化品位相得益彰的魅力城市。

(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和谐石家庄。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实施八大工程。

扩大就业工程,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50万人次。

增收富民工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一批全国名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各项教育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医疗健康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启动“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安居保障工程,切实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确保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租得起房。

社保扩面工程,以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扩大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药安全,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最放心城市。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四位一体”大维稳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平安省会建设水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与主线、突出跨越与赶超、突出统筹与重点、突出民生与民心,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利润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集中力量实施高端医药产业园、华药新型制剂、现代中药产业园、卫星导航、通用航空、矿山机械等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产业的大提升。

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今年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50项,力促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

做大做强产业聚集区。

着眼规划设计上档次、基础设施上水平、项目集聚上规模,突出抓好东部产业新城建设,年内力争实现规划编制、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三到位。

力争用三年时间,将高新区、良村开发区、循环化工园区分别打造成千亿元级的规模。

强力推进24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年内全部实现“七通一平”,确保11个聚集区跻身省级行列。

做大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