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31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五月检测

语文试卷

2015.5.2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

《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

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

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

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

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

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

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

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

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

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朱熹《论语精义》曰:

“……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

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

圣人亦不敢忘天下。

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

“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

晨门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

”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

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

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

一种文化的自信。

B.“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

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C.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

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

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褒奖了孔子坚

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

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孔子在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前一般都能根据形势预知最后的结果,但在“知其不可而为之”

精神的内驱下,他也绝不退缩。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

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

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

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C.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

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

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

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

处事不回①,为宰相元载所忌。

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

“此国耻也。

”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

德宗立,崔祐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

改詹事,听致仕。

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公卿以下咸祖都门,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

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

尝曰:

“吾曹异日当交二郗之间矣。

”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潞州幕府。

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徙。

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

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岨山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

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观察使。

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②,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

士美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

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数十斛,潞人困甚。

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

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

“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

”亦罢之。

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挠,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

“敢后者斩!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宪宗喜曰:

“固知士美能办吾事。

”承宗大震惧。

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

以疾召拜工部尚书。

后检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

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生平与人交,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节选自《新唐书•郗士美传》)

【注】①不回:

正直。

②偃蹇:

骄傲,傲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九龄、李邕数称之数:

多次

B.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署:

代理

C.未冠为阳翟丞冠:

帽子

D.士美即斩以徇徇:

对众宣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

先有功/

B.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

先有功/

C.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

先有功/

D.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

先有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称赞。

他12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的父亲郗纯

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

B.郗士美才干突出,深受领导重视。

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担任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

李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赖。

C.郗士美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

他在担任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

困乏的私厨制度。

D.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

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斩首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

然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8.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5分)

9.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诗人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连用五个比喻进行分析论证,最后通过“

,”两句直白地阐明了学习的意义。

(2)在《师说》一文中,韩愈一反时俗,将地位的贵与贱、年纪的长与少排除在外,强调道之

有无才是择师的唯一标准,即:

,。

(3)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

,”三句就体现了其教化主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丑兵

莫言

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

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

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

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

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

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

“哎,老卡(卡西莫多),艾丝米拉达没来找你吗?

”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

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脖圈!

这是什么脖圈哟!

黑不溜秋,皱皱巴巴,我撇了撇嘴,转过脸来。

小豆子看到我的脸色,端着饭碗猴上去。

“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

”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

“把脖圈撕下来!

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

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

“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两个肩膀一个劲地哆嗦。

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

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

刚开过动员会,连队就像开水般沸腾起来,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还写了血书。

下午,我到猪圈去,想看看这个全连唯一没写请战书的丑兵。

丑兵正在给一只老母猪接生,浑身是脏东西,满脸汗珠子。

看着他这样,我原谅了他。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

他浑身湿漉漉的,赤脚穿着一双沾满粪泥的胶鞋,帽子也没戴,一个领章快要掉下来。

他说:

“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还是挑女婿?

”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说:

“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

我也要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思绪万千,向丑兵住的房子——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走去。

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连声说:

“副连长,快坐。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筐子里:

“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他沉吟了半晌说:

“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间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拿出一叠手稿:

“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

他长得丑,小时天花落了一脸麻子,后来他牺牲了……”他把手稿递给我,我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梁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久久地不放开。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丑兵却杳无音讯。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

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

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

我问:

“你是谁?

”他瓮声瓮气地说:

“老卡。

”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

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

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我拼命地呼叫:

“老卡!

老卡!

”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

“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郭排长看不起丑兵,小豆子他们嘲笑丑兵,丑兵王三社就自暴自弃,迫不得已向连里要求到

生产组喂猪,最后连里批准了他的这一要求。

B.丑兵原谅了曾嘲笑过他的小豆子、郭副连长等人,主动请缨,获准参战,为救战友,光荣

牺牲,使读者对丑兵不觉产生无限深沉的感怀和崇敬之情。

C.小说中的“我”对丑兵的态度经历了厌恶、愧疚、惦念、感动几个心理过程,“我”渺小的形

象与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D.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主动请战的

情节就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丑兵参战的决心。

E.这篇小说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歌颂了以丑兵为代表的当代最可爱的人,语言活泼,运

用比喻修辞,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富有表现力。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丑兵”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6分)

(3)根据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结合全文分析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原则。

(6分)

(4)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麻城有龟山,武汉也有龟山。

因一山大,一山小,故传说武汉龟山是麻城神龟之子,沿路

爬行至江边镇守长江。

虽流传较多,实乃。

(2)《语文•必修三》说,《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

我认为这

个说法是,算是对其艺术成就的精确评价。

(3)体育周比赛,我们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当教练,去请别的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老师来当场外

指导,实在是。

A.不刊之论不情之请不经之谈B.不情之请不经之谈不刊之论

C.不经之谈不刊之论不情之请D.不经之谈不情之请不刊之论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对于

别的鲤鱼,这真是一个奇迹。

B.根据那褐色的三角形的鳍和那摆来摆去的尾显示,他认出这是两条铲鼻鲨。

C.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研究者

们的看法是否定的。

D.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中掌握

我们的命运。

1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如何斗移

星转、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

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

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

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A.⑤④①③②B.⑤③④①②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⑤②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

因为它是艺术创作,①。

我们

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经过

拨乱反正,②,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

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

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

因此,③。

16.下面是《红楼梦》中关于“黛玉之死”的一段话。

请你展开联想,补充省略号省掉的内容。

外,划线句子曾被红学专家们认为是“妙不可言”,请揣摩其丰富的意蕴,尝试品析其精妙之

处。

(6分)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

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

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

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

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

“宝

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紫娟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

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1)补充省略号省掉的内容,注意语言得体。

(2分)

(2)简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4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新年伊始,各媒体纷纷盘点2014年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高居榜首。

这句话一经

传播,网友们便掀起了一波造句热潮:

“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有闲就是任性”……

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据《现代汉语大

词典》,任性:

①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②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

某种不正当的目标;③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1.B(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而题目中表述的对象是“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则只是原因之一。

2.D(A“也褒奖了孔子……的精神”错,原文是“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

”B项“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强加因果关系。

C项是孔子在做之前,可能已经预见最后的结果,而不是一般都能预见。

3.C(A“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错,应为“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B“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错,应为“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

4.C(冠:

弱冠,成年)

5.B(“大破贼”的结果是“下三营环柏乡”;“时”,当时,交代其他军队情况。

据此排除C、D。

“最先”是取得功劳的情况。

6.A(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错误,赞赏他的是萧颖士、顔真卿、柳芳,不包括他的父亲。

7.

(1)当遇到元载那里请求迅速论处李琮的罪行,元栽载没有听取,于是郗纯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到东都。

(“即”、“处”、“不纳”、“辞疾”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子通顺1分)

(2)士兵护卫官衙府门,本来就是应尽的职贲,怎么能大大肆花费作为私恩?

(“牙”、“固”、“安得”、“为”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子通顺1分)

附录翻译: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

父亲郗纯,字高卿,参加进士、拔萃、制策科举考试都取得高等级,张九龄、李邕多次称赞他。

自拾遗七次升迁做到中书舍人。

他处理事务正直,被宰相元载所忌恨。

当时鱼朝恩用牙将李琮代理两街功德使,李综依仗势力凶暴蛮横,在禁中当众污辱京兆尹崔昭,郗纯说:

“这是国耻啊。

”当即到元载那里请求迅速论处李琮的罪行,元载没有听取,于是郗纯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到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来任官。

德宗即位,崔祐肃任宰相,召郗纯担任大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他不接受宫职,以年老请求退休。

改任詹事,听任退休。

皇帝召见他,褒奖赞叹很久,賜金紫,世人崇尚他的名节。

郗士美十二岁时,精通《五经》《史记》《汉书》,并且都能背诵。

父亲的友人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他讨论,曾经说:

“我们以后应当交往于二郗之间了。

"郗士美未成年时担任阳瞿丞,为李抱真潞州幕府佐僚。

因为他有才干,先后在王虔休、李元那里任职,都留用不迁徙。

很久才晋升房州剌史、黔中经略观察使。

溪州賊向子琪率领八千人依据山险进行剽劫,郗士美讨伐平定他们,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

升任京兆尹,天子多次向他征询。

郗士美出任鄂岳观察使。

当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他的儿子伊宥留守,很傲馒,母亲死在京城他不发丧,想要巩固他的权位。

郗士美知道这伴事后,派幕府属吏到他的境内,伊宥出迎,于是把他母亲去世的事情告诉他,当即为他置办行装,伊宥十分惶恐地上了路。

郗士美改任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担任昭义节度使。

昭义自李抱真以来都是武臣担任节度使,私厨每月花费米六千石、羊一千头、酒几十斛,潞州百姓很困乏。

郗士美到任以后,全都废除,拿出俸钱购买物品自己供给。

另外,卢从史在位时,每天准备三百人的饭菜来慰劳卫兵,郗士美说:

“士兵护卫官衙府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