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43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L494开关电源要点.docx

TL494开关电源要点

闽南师范大学

TL494开关电源设计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

班级:

XXXXXXXXX

*********************

2013年6月7日

 

1设计任务要求.............................................................................2

3.2数据的测量......................................................................11

6附录............................................................................................12

 

摘要

本设计基于TL494设计一个开关电源。

随着开关电源在计算机等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人们对电源的效率、体积、重量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体积小等优势在很多方面逐步取代效率低、体积笨重的线性电源。

本课题介绍一种基于PWM技术的全桥式开关电源,通过双端驱动的集成电路—TL494输出的PWM脉冲控制主开关的导通来控制直流输出的。

关键词:

PWM、全桥电路、开关电源、TL494

 

1、设计任务

1.1任务:

1.电源容量

输入:

直流15~24V。

输出:

电源电压5~12V(可调),纹波小于100mVP-P,最大输出电流2A(限流型2.2A保护)。

2.工作频率

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为30~40kHz。

3.控制电路

采用TL494脉冲宽度调制控制集成电路。

1.2实现方案:

TL494包括开关电源所需的全部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振荡器、脉宽调制器、脉冲发生器、两只相互交替输出的开关管和电流保护电路。

故采用TL494构成开关电源。

 

2、电路图的设计

图2TL494控制的带软启动的开关电源电路

2.1工作原理分析

2.1.1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图3: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图图4: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出波形

 

 

当输入控制脉冲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式(2.1.1)

当输入控制脉冲为高电平时,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式(2.1.2)

根据电感充放电特点

得,

式(2.1.3)

为占空比。

2.1.2TL494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1、TL494的时序

当锯齿波电平<死区时间控制电平时,死区时间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当锯齿波电平<反馈/PWM输入电平时,PWM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死区时间控制电压和反馈/PWM输入电压,二者中较高的电平控制触发器时钟宽度。

当输出控制电压=H时,Q和时钟信号均为0时,Q1基极获高电平导通,/Q和时钟信号均为0时,Q2基极获高电平导通,两管轮流导通,称为推挽工作方式。

当输出控制电压=L时,时钟信号为0时,Q1和Q2基极获高电平导通,两管同时导通,称为单端工作方式。

2、功能描述

含有控制开关式电源所需的主要功能块。

线性锯齿波振荡器(3V),频率用两个外部元件RT和CT设置,近似Fosc=1.1/(RT*CT)

输出脉冲宽度由“死区时间控制”和“反馈/PWM比较器输入”两个信号中电平较高的一个控制,控制信号电平与电容器CT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实现脉冲宽度的调整。

控制信号电平线性增加输出晶体管Q1和Q2的导通时间线性减少。

“输出控制”=5V为推挽输出,最小死区时间为48%;=0为单端输出,最小死区时间为96%。

3、工作条件

条件

符号

最小

典型

最大

单位

电源电压

VCC

7.0

15

40

V

集电极电压

VC1,VC2

--

30

40

V

集电极输出电流(每个三极管)

IC1,IC2

--

--

200

mA

误差放大器输入共模电压

Vin

-0.3

--

VCC-2

V

反馈/PWM比较器输入端电流

Ifb

--

--

0.3

mA

基准输出电流

Iref

--

--

10

mA

计时电阻

RT

1.8

30

500

计时电容

CT

0.0047

0.01

10

μF

振荡器频率

Fosc

1.0

40

200

kHz

2.1.3电路图原理

1、稳压原理--输出电压负反馈。

若某种原因导致输出电压过高,则误差放大器1同向端电位升高,反馈/PWM端电位上升,Q1管导通时间减少,占空比减少,结果输出电压减少。

最终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R14和R15中点电压为5V。

R6/R7为误差放大器1的静态放大倍数,影响控制精度。

C4和R5影响误差放大器1的动态放大倍数,抑制瞬变,如图5所示。

 

2、闭环输出电压调整系数

记输出电压反馈系数为:

F=R15/(R15+R14)

TL494误差放大器1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k=R6/R7

则TL494反馈/PWM比较器输入端电压为

  

若TL494锯齿波电压的幅度为

,则有

3、过载保护--过载时,降低输出电压使负载电流保持在保护值。

不论开关管T2是否导通,流过负载的电流都经过R13(由上向下),R13的下端电位为负,当负载电流达一定值时,误差放大器2的反相端电位为负,误差放大器2的输出(即反馈/PWM端)为正,Q1管不导通,输出电压降低,如图6所示。

 

4、软启动--上电时输出电压由低到高建立,需要一定时间。

上电时,C5充电需要一定时间,死区电压由高逐渐变低,Q1管的导通时间逐渐增大,输出电压逐渐升高。

2.2器件参数的选择

1、滤波电容:

RLC=(3~5)T,整流滤波后电压VIN=18~28.8V,RL~18V/2A=9Ω,T=10mS,2200uF/35V电解电容可满足要求。

最常用电解电容:

1.0、2.2、3.3、4.7、6.8及相应十百千uF,耐压有6、16、25、35、50、63、100、120、250、400V。

2、开关管:

开关速度<1uS,耐压>2(VIN)max,电流>2(IO)max

TIP127(100V/5A、Darl-L、hFE>1000、tr和td<1uS)满足要求,内带保护二极管可不带RC吸收回路,需带散热器。

3、输出电压:

VO=5V*(1+R14/R15)~12.1V

根据技术要求取R14=5KΩ,R15=3300Ω

4、保护电流:

Imax=(Vref/R11)*R12/R13~2.2A

根据设计要求取R11=7500Ω,R12=330Ω,R13=0.1Ω

5、电感量:

6、续流二极管:

快恢复二极管,反向偏压=(VIN)max-VSTA-VO,峰值电流<2(IO)max,FR307~3A/1kV满足要求。

7、输出电容:

一个工作周期共向输出电容充电荷⊿Q~0.5(IO)max(0.5TOSC)

纹波0.5⊿VP-P=⊿Q/CO,

 CO=(3~5)(IO)max*TOSC/2⊿VP-P

 CO=C6=1000uF能满足要求

注;产生纹波的两个因素:

1.输出电容容量有限;2.开关过程产生的过冲,这部分较难滤除。

8、软启时间:

~100mS。

3、系统测试

3.19V时各工作点的波形

在空载通电的情况下,TIP127升温不明显,5脚的输出波形如3.1所示,续流管阴极的波形如图3.2所示,8脚的输出波形如图3.3所示。

脉冲过冲略大于稳态值。

在输出电压一定时,增大输入电压时,占空比变小。

图3.1空载时的5脚和8脚输出波形

图3.2空载时5脚和续流二极管阴极的输出波形

图3.3半载时5脚和8脚的输出波形

 

 

图3.4半载时5脚和续流管阴极的输出波形

 

 

图3.5满载时5脚和8脚的输出波形

 

 

图3.5满载时5脚和续流管阴极的输出波形

 

3.2数据的测量

输入电压

(理论)

输入电压

(实测)

输出电压

输入电流

效率

纹波

空载

半载

满载

半载

满载

半载

满载

半载

满载

15V

15.14V

12V

11.95V

11.91V

0.95A

2.01A

83.1%

78.3%

11.9mv

15.2mv

15.45V

9V

8.93V

8.88V

0.69A

1.53A

83.8%

75.1%

12.4mv

14.8mv

 

21V

21.8V

12V

11.93V

11.88V

0.66A

1.42A

82.9%

76.8%

19.1mv

18.6mv

21.8V

9V

8.92V

8.88V

0.55A

1.12A

74.4%

72.7%

12.6mv

13.8mv

 

4、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是制作TL494开关电源,包括设计电路、作出原理图和PCB图、焊接、调试等工作)。

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践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电路板的调试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很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

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

对本学期课程设计的评价:

趣味性强,不仅锻炼能力,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互动学习,将知识融会贯通。

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动手焊接以及参与其他的各个流程,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

5、参考资料

[1]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黄俊主编:

《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清华大学,杨荫福、段善旭、晁泽云主编: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附录

附录一:

元器件清单

器件

号型和大小

数量

芯片

TL494

1

电容

102

2

104

1

332

1

电位器

5KΩ

1

三极管

PNP

1

续流二极管

FR307

1

电解电容

10uF

1

100uF

1

1000uF

1

2200uF

1

电阻

2KΩ

1

4K7Ω

3

10KΩ

3

47KΩ

1

47Ω

1

15MΩ

1

330Ω

2

3300Ω

1

7500Ω

1

0.1Ω

1

插槽

D16

1

附录二:

仪器设备清单

测试仪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1

万用表

GDM-8135

1

示波器

RIGOLDS2102

1

附录三:

原理图

附录四;PCB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