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441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Word格式.docx

4.2.3

⑴、是否制定并实施形成文件的程序?

⑵、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批准人是否经过授权?

⑶、如何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⑷、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使用文件都得到控制?

⑸、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都得到识别,并对发放进行控制?

⑹、当需要保留作废文件时,是否进行适当的标识?

无标识的作废文件是否得到回收或处理?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编号:

年月日

4.2.4

⑴、是否制定并实施记录控制文件程序?

符合/基本符合/

不符合

⑵、对记录采用什么方法标识?

并便于检索和识别?

⑶、记录贮存、保护都采用什么方法?

是否做到保存完好?

⑷、是否按记录不同用途规定了保存期?

⑸、是否按照文件程序,对记录进行处置?

5.1

⑴、本条款应通过标准的其他条款5.2、5.3、5.4、5.6 

、6.1等实施后获得证据。

⑵、应在综合各项审核结果的基础上,做出管理承诺是否达到的结论。

5.2

⑴、从最高管理者处,了解对顾客和市场需求的认识,并通过产品要求的识别予以证实。

⑵、从最高管理者处,了解顾客满意和抱怨的信息,并结合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予以证实。

不符合

⑶、从最高管理者处,了解在组织内是如何转化顾客需求,并通过设计开发、生产、服务提供等过程信息予以证实。

⑷、从最高管理者处,了解为获得顾客满意,组织都要采取哪些措施?

并与持续改进活动证据相结合。

5.3

⑴、是否有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

是单独形成文件,还是在质量手册中?

⑵、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质量方针是否与宗旨保持一致?

⑶、质量方针是否体现了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⑷、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是否存在包容关系?

质量目标是否在质量方针框架内形成?

⑸、在员工中抽样调查质量方针如何在组织内沟通并得到理解?

⑹、管理评审是否对质量方针评审

年月日

共页第页

5.4.1

⑴、质量目标是否在质量方针框架内制定?

 

⑵、质量目标是否在相关层次和职能上展开?

层次和职能部门目标与总目标是否协调?

⑶、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内容?

⑷、质量目标是否是可测量的?

目标实现程度如何?

⑸、对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是否在管理评审中得到评审?

5.4.2

⑴、最高管理者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按标准要求实施?

有何证据?

⑵、策划内容是否满足标准4.1条款和质量目标要求?

⑶、策划的结果,都形成了什么证据、质量手册或其他文件?

⑷、企业是否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1

⑴、是否有组织内职责、权限的规定?

⑵、各部门、岗位人员职责、权限是否规定,是否明确?

抽样调查落实情况?

⑶、现场审核中有无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或部门间职责互不协调情况?

5.5.2

⑴、管理者代表是否有授权决定?

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

⑵、管理者代表是否行使其规定的职责?

⑶、管理者代表在何时何地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过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并提出改进要求?

⑷、在确保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方面,都做了什么工作?

5.5.3

⑴、组织对内部沟通过程是如何规定和实施的?

⑵、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沟通事项,在不同部门进行检查,沟通是否落实,是否有效?

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沟通,都有哪些部门和岗位负责,是否明确?

是否落实?

5.6.2

⑴、管理评审输入的计划

⑵、各部门管理评审的报告

5.6.3

⑴、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并在其出席下作出决定?

⑵、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标准要求的各项内容,并形成记录?

⑶、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方面都有哪些变化?

管理评审做了哪些决定?

⑷、在质量管理体系充分性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

⑸、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

⑹、是否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了评审?

⑺、评审作出哪些决定,是否涉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有关产品改进,有无实施措施,并形成记录?

6.1

⑴、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有效性的需求?

⑵、资源配置能否满足顾客要求的需求?

⑶、组织如何确定并识别所需的资源?

6.2.1

⑴、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涉及哪些岗位?

⑵、组织是否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任职条件作出规定?

6.2.2

⑴、对于质量有关岗位人员的能力如何考核、评定?

是否保存考核、评定的记录?

⑵、都采取哪些方法解决人力资源需求?

⑶、如何评定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有何证据?

⑷、如何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⑸、是否保存了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6.3

⑴、是否确定与提供了为达到产品符合性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⑵、有无由于基础设施配置不满足而影响到产品符合性?

⑶、基础设施是如何维护的?

有何实施维护的证据?

6.4

⑴、组织是否有工作环境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是否符合?

⑵、有无由于工作原因,对产品(服务)质量造成不良结果?

⑶、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作环境有何要求,是否符合?

7.1

⑴、查每个产品、项目、合同,生产和服务提供前是否进行了产品实现策划?

并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⑵、策划中是否明确了产品目标和要求?

是否针对目标、要求的实现采取了措施?

⑶、产品实现策划是否实施?

有效性如何?

⑷、在每次内审时,是否对产品实现策划进行了审核?

7.2.1

⑴、抽样检查每项接收的合同(可以书面的或口头的)是否都明确了顾客要求,隐含的要求和必须履行的要求?

⑵、组织附加要求包括哪些?

是否已经明确?

⑶、用什么证据表明以上四种要求均已识别?

7.2.2

⑴、组织对产品要求的评审是如何规定的?

是否按照规定实施?

⑵、对产品要求评审结果及所引起的措施和记录抽样审核,评审时机、有关人员职责、评审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⑶、由于评审引起的措施是否已实施并达到要求?

⑷、对口头定货如何进行评审?

有何记录?

⑸、当合同等变更时,组织是否做到了相关文件修改,并通知到所有相关人员?

⑹、有无向顾客作出公开承诺的文件,发布前是否经过评审?

7.2.3

⑴、是否明确规定了与顾客沟通过程?

⑵、是否按照规定与顾客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⑶、用什么方法和形式保存了与顾客沟通的信息?

⑷、对顾客抱怨和投诉是否进行了处置?

由谁负责完成?

效果如何?

7.3.1

⑴、是否针对每个设计开发项目(包括无产品改进)都进行了策划,并形成了文件?

⑵、抽样检查是否每个设计开发策划文件(如设计开发计划)都规定了设计开发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活动内容和有关人员职责、权限?

⑶、从事设计开发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⑷、对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接口如何管理,是否确保有效的沟通?

⑸、策划结果是否由于设计开发进展而修改?

7.3.2

⑴、查设计输入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包括产品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组织附加要求等?

⑵、设计开发输入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评审,并形成记录?

查设计输入评审记录。

⑶、设计输入是否充分适宜,有无不完整、不清楚或自相矛盾之处?

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已采取有效力措施。

7.3.3

⑴、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满足了设计开发输入的要求(与设计开发对照)?

⑵、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符合组织的规定,内容是否完整、齐全,并经过授权人批准?

⑶、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中是否包括了接收准则,并规定了有关安全和使用的必须产品特性?

⑷、可采用抽样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设计开发项目的设计输出进行审核。

7.3.4

⑴、查组织规定,要在任何阶段进行设计评审,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评审?

⑵、抽查设计评审记录,是否在规定阶段进行?

参加人员是否包括所有部门代表?

⑶、设计评审中都识别出哪些问题,作出采取哪些措施的决定?

⑷、有关评审中决定的措施是否实施,是否有效?

7.3.5

⑴、组织对设计验证有什么规定?

用什么方法、何时由何人负责进行?

⑵、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

查验证记录。

合/基本符合/

⑶、验证中确定的任何必要措施是否实施?

是否有效并形成记录?

7.3.6

⑴、组织对设计和开发确认规定在何时、何地由谁负责,采取何种方法进行?

⑵、是否按照组织规定进行了设计开发确认?

并形成记录?

⑶、确认记录是否表明该项设计开发产品已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

⑷、对确认中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否有效实施并形成记录?

7.3.7

⑴、组织对设计开发更改是如何规定的?

⑵、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更改,包括适当时应对设计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确认以及实施前得到批准?

⑶、查设计更改及任何必要措施记录,如有更改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7.4.1

⑴、查对采购产品,包括外购和外包的控制是如何规定的,是否根据对随后产品实现的影响决定对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⑵、是否制定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

并按照准则进行选择、评价?

查评价记录。

⑶、对已选择的供方是否按规定在预定时期重新评价,评价后都引起哪些措施?

对供方是否实施了动态管理?

7.4.2

⑴、采购信息都出现在哪些采购文件中?

如采购合同、订单、计划等,抽取适当数量采购文件查阅采购信息规定是否完整、准确?

包括采购产品规格、型号、数量、标准以及其他要求。

⑵、如没有相应采购文件,采购信息都是如何规定和控制的,有何证据?

⑶、采购信息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如何控制的?

⑷、抽查近期采购产品,有无由于采购信息不充分而形成的采购不良品?

并采取了纠正措施?

7.4.3

⑴、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是如何规定?

是否形成了文件?

⑵、是否按照规定进行采购产品的验证,包括外购产品,外包产品?

⑶、如有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要求,用什么形式将这种安排作出规定?

并按规定实施?

查相关证据。

7.5.1

⑴、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是如何策划的?

是否对影响过程的相关要素:

人、机、料、法、环、测都作出了控制规定?

策划是否形成了文件?

(可与7.1对照)

⑵、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都获得哪些有关产品特性的信息?

⑶、哪些过程有作业指导书(包括工艺文件操作规程等),是否按照要求实施?

⑷、是否采用了适宜的设备,设备是否按规定维护,处于完好状态?

⑸、是否获得和使用了所需的监视与测量装置?

监视与测量装置是否完好,测量装置校准状态是否在有效期内?

⑹、是否按规定进行监视和测量,有无形成记录或证据?

⑺、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放行活动,有无相应记录或证据?

⑻、交付和交付后活动是否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

交付后活动是否达到顾客要求?

查顾客反馈信息。

二方审核检查记录编号:

7.5.2

⑴、查是否识别并控制了特殊过程?

有无未纳入控制的特殊过程?

⑵、是否制定了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

并按准则要求评审特殊过程?

⑶、与特殊过程相关的过程是否经过认可?

⑷、与特殊过程相关的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并具有上岗资格?

⑸、过程确认是否形成记录,查记录是否有确认的内容?

⑹、是否有何时进行再确认的规定,是否按规定实施?

7.5.3

⑴、组织对产品标识、状态标识都有什么规定?

⑵、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追溯性要求?

对可追溯标识如何规定?

⑶、是否在适当时对产品进行标识?

查现场、仓库、场地标识状况;

⑷、查从原材料到成品各过程的状态的标识,并与检查记录对照验证;

⑸、如有可追溯性要求,查相应要求是否是唯一性并可以追溯。

7.5.4

⑴、是否识别组织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顾客财产,并按照其用途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

⑵、是否控制和爱护顾客财产?

⑶、供组织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是否做好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

查证有关记录或证据。

⑷、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加以处置?

查有关记录。

7.5.5

⑴、对搬运、包装、贮存、保护等防护工作组织是如何控制的?

是否作出规定?

⑵、查搬运过程是否按照规定实施?

特别是有保鲜保质要求的食品,有防止损伤的精密产品、大型超重产品等。

⑶、查库房或贮存场地是否按规定做好产品防护、标识以及入库、发货等。

⑷、包装产品是否按规定使用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并在包装物上附有必要的标识。

7.6

⑴、组织是否识别和区分其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⑵、对监视和测量活动如何控制,以达到与监视和测量活动要求相一致?

⑶、是否对测量设备都在使用前或按周期进行了检定或校准?

用于检定和校准的测量标准能溯源到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查阅有关记录。

⑷、当不存在可用于检定和校准的测量标准时,组织对这种测量装置是如何校准的,都采取哪些措施并行成记录?

⑸、从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维护、调整、校准人员,都进行过哪些培训?

有无上岗资格的要求和证明?

⑹、如何识别测量设备的校准的状态?

并通过现场观察验证其有效性。

⑺、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查阅有关记录。

⑻、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是否在使用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

查确认证据。

8.1

⑴、组织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是如何策划的?

都在何处做了规定?

⑵、在策划时是否包括了统计技术的应用?

如包括,查统计技术应用情况。

⑶、是否按照策划实施了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⑷、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本标准条款a,b,c的要求?

(可以结合8.2、8.4、8.5条款)查证相关证据。

8.2.1

⑴、对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是如何规定的?

查有关规定。

⑵、顾客满意的监视信息如何获得?

查来自顾客满意的各种信息,包括顾客投诉。

⑶、对获得的信息如何分析,得出顾客满意程度结论如何?

⑷、对顾客意见或抱怨信息,组织都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8.2.2

⑴、是否按要求建立了内部审核形成文件的程序,并按照程序实施?

⑵、是否对内审进行策划、并制定了审核方案,包括审核准则、审核范围、审核频次、审核方法?

⑶、内部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有相应能力而且经过授权人员批准?

查相关证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