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653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docx

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生物基础》《养殖基础》《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

《生物基础》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农林牧渔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生物体细胞结构和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和生物遗传、变异、进化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种植基础》《养殖基础》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农林牧渔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对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与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农林牧渔专业类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种养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研究技术等基础知识为主线,将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掌握生物体的细胞结构、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和用具,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生物绘图基本技能等。

3.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解释与生物科学有关的自然现象。

4.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热爱大自然,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

学时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分类

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2.认识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

3.知道生物的分类方法、分类单位和命名规则

2

植物和动物

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理解主要类群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常见代表种类

4

微生物

1.了解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理解细菌、真菌、病毒等常见微生物的特点和常见代表种类;

3.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1.知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3.能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4.掌握蛋白质的构成和功能;

5.掌握核酸的构成和功能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能比较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能比较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5.知道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4

细胞的增殖

1.理解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与过程;

2.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能借助显微镜正确识别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3.能比较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4.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与意义

3

生物的新陈代谢

酶和ATP

1.说明酶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2.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1.知道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过程,解释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并能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知道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作用与分类,理解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和利用;

3.了解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变化过程,分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4.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学会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8

高等动物的新陈代谢

1.掌握动物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和方式;

2.理解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变化;

3.理解动物能量代谢的过程

4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及其关系;

2.知道常见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减数分裂

1.理解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不同;

2.掌握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能区别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3.知道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3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掌握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2.熟悉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3.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植物的无性繁殖

3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掌握动物的有性生殖的过程;

2.熟悉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3.知道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的物质基础

1.知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3.知道基因和遗传信息、性状之间的关系;

4.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4

遗传的基本规律

1.熟悉孟德尔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掌握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与验证,理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了解连锁和互换定律

6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知道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与类型;

2.掌握生物的伴性遗传机制和实例

2

生物的变异

1.知道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2.熟悉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4.了解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了解基因工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掌握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2.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3.熟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掌握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反射的结构基础,知道反射的类型及应用;

2.理解高等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了解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过程,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4.知道昆虫常见激素的类型与作用;

5.能举例说出动物激素调节在生产中的应用

6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证据

1.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1.了解进化论形成的基本过程;

2.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能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进化

4

实验或实训

生物调查

1.了解当地常见动物种类与养殖规模、常见作物种类与种植规模;

2.能对当地常见人畜、植物病害类型的调查与统计

(说明:

根据专业、条件、学生兴趣等的不同,选择动物、植物中的一个方面进行)

2

显微镜的使用

1.掌握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会制作生物的临时玻片;

3.会绘制光学显微镜视野下的生物示图

6

植物无性繁殖

会植物扦插、嫁接或压条等人工繁殖基本操作

2

植物杂交实验

能根据季节,会玉米或其他异花授粉作物杂交中的花粉采集、授粉、套袋、挂牌等基本技术

2

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

能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促进剂,观察其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效果

2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结合生物基础知识与日常生活常识,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养成正确的农林牧渔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

2.注重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生物科技进步史与生物基础知识更迭的思考,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参观、调研等活动,丰富和完善师生生活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理解“物质→结构→功能”的内在规律,遵从“细胞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调节”知识主线,将细胞功能知识贯穿于其他各知识模块,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模具、标本、学案等教学设备和资源辅助教学。

4.将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融入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奋发进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注重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养成。

(二)评价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教学评价与相关的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相结合。

3.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教材编写应当融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于一体,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注意介绍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成就,参照农林牧渔类相关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生物科学知识的要求,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

3.教材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新颖,增强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同时兼顾继续学习的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师应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专业交流和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2.注重发挥现实生活与生产的教育作用,跟踪企业技术进步,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

3.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学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可组织教学研究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发适合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合理利用“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

七、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

(开发人员及单位:

刘世发,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卞和保,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孙永,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桂珍,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张颖,江苏东辛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

《养殖基础》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生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农林牧渔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常见动物品种识别、饲料种类及营养、畜禽繁殖、畜禽疫病防治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养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农林牧渔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营养观念、良种意识、现代繁殖技术运用等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畜禽养殖、动物选种选配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养殖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动物养殖所需的解剖生理、营养饲料、繁殖和疫病防治等基础知识为主线,将动物养殖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动物体的基本构造,理解动物生理规律和繁殖特点,具备基本的畜禽生产和疫病防控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了解国内外养殖业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理解常见畜禽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

2.了解常见动物品种,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了解饲料的营养特点与利用,理解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

3.掌握畜禽养殖与繁殖、饲料加工、兽医临床诊断治疗、饲料和兽药营销等基本技术。

4.树立爱护动物,绿化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的职业理念。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国内外养殖业的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养殖业生产概况

1.了解国内养殖业生产概况;

2.了解国外养殖业生产概况

2

养殖业发展趋势

1.了解国内养殖业生产发展趋势;

2.了解国外养殖业生产发展趋势

常见畜禽内脏器官和功能

畜禽体基本结构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2.了解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了解畜禽体表主要部位名称;

4.熟悉动物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

4

畜禽内脏器官

1.掌握猪、牛消化系统组成,了解其他常见畜禽消化器官及体内位置;

2.了解常见畜禽呼吸系统组成及体内位置;

3.了解常见畜禽泌尿系统组成及体内位置;

4.熟悉猪的生殖系统,了解其他常见畜禽生殖系统组成及体内位置

10

畜禽内脏器官生理

1.掌握猪、牛消化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了解其他常见畜禽消化器官的生理特点;

2.了解常见畜禽呼吸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

3.了解常见畜禽泌尿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

4.掌握母猪生殖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了解其他畜禽生殖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

10

常见动物品种识别

常见畜禽品种识别

1.了解常见家畜主要品种类型,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

2.了解常见家禽主要品种类型,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

4

常见犬猫品种识别

1.了解常见犬主要品种类型,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

2.了解常见猫主要品种类型,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

2

常见淡水鱼品种识别

了解常见淡水鱼主要品种类型,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

2

饲料种类及营养

动物营养与供给

1.了解饲料的养分组成;

2.掌握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特点;

3.理解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6

饲料的营养特点与利用

1.熟悉饲料的国际分类法;

2.能识别常见的饲料原料;

3.了解粗饲料、青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等种类的营养特点

8

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

1.了解饲养标准的意义及其内容;

2.了解配合饲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3.了解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及常用方法

6

畜禽常用繁殖技术

动物的生殖生理

1.了解不同家畜发情的基本规律;

2.了解受精的主要环节、特点及异常受精的种类;

3.清楚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熟悉胎膜结构与胎盘类型;

4.知道分娩的预兆及发动机理

4

繁殖与控制

1.了解雌性动物发情鉴定的常用方法;

2.了解雄性动物的采精方法;

3.熟悉人工授精技术的优越性及主要技术环节;

4.知道妊娠诊断的方法及应用;

5.了解母畜分娩的接产要求和难产母畜的助产技术;

6.了解家禽繁殖新技术

8

畜禽疫病常用防治技术

畜禽防疫基本知识

1.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特点,知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2.能进行防疫计划的制订;

3.了解动物疫病的扑灭过程,掌握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

6

畜禽防疫技术

1.理解消毒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消毒方法;

3.理解免疫接种的含义;

4.掌握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8

畜禽给药技术

1.知道常用投药方法;

2.掌握常用注射给药技术

4

畜禽养殖技能训练

饲料原料识别

1.能通过实物识别饲料原料;

2.能通过图片识别饲料原料

4

动物品种识别

1.能通过动物活体识别动物品种;

2.能通过动物标本或图片识别动物品种

4

注射器的使用及药物配制

1.能准确识别金属注射器各部件名称;

2.能规范、熟练安装注射器;

3.会调试注射器;

4.能完成药物的稀释、吸取

6

免疫接种

1.会进行疫苗的稀释;

2.能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

3.能进行刺种免疫

4

动物解剖

1.能独立完成鸡的解剖,解剖过程规范,动作熟练;

2.能准确指认出鸡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及免疫器官

6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3.根据不同畜禽解剖生理特点和不同季节饲养管理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

积极运用虚拟仿真、微视频、动画、图片、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建立校内实验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等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专业体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5.充分利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平台,让学生能详细的预习、复习,并能随时针对学生的留言进行答疑。

6.将养殖行业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中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职业操守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评价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作用。

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实训基地人员、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以及专业建设指导机构等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2.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全面评价。

通过随堂测验、阶段测验、方案评析、操作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形式多样的评价内容,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也要评价设备使用、观察判断、检验分析、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规范操作状况,更要评价其爱岗敬业精神与意志的养成。

3.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

2.教材编写要引用农林牧渔类动物疫病防治员、家畜繁殖工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3.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要注重将养殖基础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模块;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考虑学生的发展差异。

4.教材结构、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图文并茂,语言简练清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自主学习。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师应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理念。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紧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常规工具书、拓展阅读材料等课程文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注重发挥校外场地、设施、工具、仪器等物质资源的作用。

3.共同开发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模拟试卷等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

七、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

(开发人员及单位:

孙强东,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戴乐军,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李明,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祁恒佐,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卞红春,盐城市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

《种植基础》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生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农林牧渔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生产的外部环境、植物生产的土壤基础、植物生产的营养条件、常见植物及育苗技术、植物生产常见病虫害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种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农林牧渔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植物育苗技术、生产环境调控、常见病虫害防治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农艺工、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种植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种植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主线,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植物种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土壤改良、培肥和施肥,能识别常见植物,会常见植物的繁殖技术和主要植物病虫害防治,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了解种植业生产概况、发展趋势,以及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

2.理解农业气象要素及农业小气候特点,掌握主要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土壤改良和培肥的基本方法;理解植物生产的营养条件,会测土配方施肥。

3.能识别常见植物,掌握常见植物的繁殖技术;了解植物病虫害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

4.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安全素养。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国内外种植业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种植业生产概况

1.了解植物的起源、分类及其分布;

2.了解国内外种植业生产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2

种植业发展趋势

1.了解种植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2.了解国内外种植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

1.了解植物细胞基本知识及基本结构;会制作植物细胞的玻片,能进行常见植物细胞的形态观察;

2.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

8

植物组织

1.了解植物组织的含义及分类;

2.理解植物组织的特点与功能,能用文字或图表比较各组织区别;

3.了解植物维管束和组织系统

植物的营养器官

1.了解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类型及生理功能,能归纳其结构与功能的异同点;

2.理解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的含义,能区分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

植物的生殖器官

1.了解植物花、果实、种子的组成、类型及发育过程,能识别各生殖器官;

2.知道植物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途径,理解种子生产的意义

植物生产的外部环境

植物生长发育

1.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含义,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植物营养生长与环境的关系,能根据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的营养生长;

3.理解植物生殖生长与环境的关系,能根据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的生殖生长;

4.理解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