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076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电和磁.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电和磁

专题9电和磁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7.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8.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9.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命题方向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考对本专题知识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一般是:

磁现象、磁化、磁场及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和磁感线的关系,地磁场和磁偏角,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原理、交流电,电话的结构和原理,交换机的作用,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原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另外,“磁极性质、磁感线方向以及磁体周围小磁针的N、S极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关系”“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等方面的作图是中考作图题中的主要内容。

本专题有许多探究实验,对其中运用到的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以及对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技能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趋向。

本专题以填空、选择、实验、作图、科学探究题等题型为主,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大约6—10分。

考试重点

一、磁现象和磁场

学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磁体、磁性、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的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感线和磁场的方向,地磁场的方向。

其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重点考查知识,认识磁场的“转换法”、表示磁场的“模型法”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复习这个考点时,要注意从生活中简单的磁现象入手,掌握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等概念,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地磁场和磁偏角,理解磁场、磁感线及放入其中的小磁针N极指向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一关系解答好有关小磁针指向、磁场(磁感线)方向和磁极判断的试题。

本考点试题类型以填空、选择和作图题为主,分值一般为2—4分。

【例1】(2005江苏徐州)如图9-1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图9-2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9-1

图9-2

解析:

本题结合数学图象考查条形磁体两个磁极间的磁性强弱变化。

A图表示磁性逐渐减小,B、C两图均表示磁性逐渐增大,D图表示磁性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于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几乎感受不到,所以准确答案为D。

本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会用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的技能目标。

答案:

D

二、电流的磁场

学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受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的影响,电磁铁的构成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其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研究电磁铁”两个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相似,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和它的绕法有关。

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心,构成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考查通电螺线管N、S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绕线画法、电流方向(电源+、—极)的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是热点考题。

复习时,要从几个探究实验入手,切实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影响问题的因素,加强对实验结论的应用。

从近年中考来看,这部分知识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等多种题型,其中出现实验探究或综合题的比率较高。

【例2】(2006四川乐山)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9-3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图9-3图9-4

解析:

本题是考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性质、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三者之间关系的作图题。

由图9-3可知,小磁针左端为N极,通电螺线管上部磁感线由右向左,判断出通电螺线管右侧为N极;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源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

此类试题的终端考查一般为: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画螺线管的绕法、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标出电流方向)、画出磁感线的方向、标出小磁针的N、S极。

试题类型以作图题和选择题为主,有时也有填空题。

涉及的知识点有: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小磁针N极的指向)、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螺线管的绕法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解答此类问题,一般以小磁针N极的指向(及磁场的磁感线方向)为突破点,再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安培定则进行解答。

答案:

如图9-4所示

【例3】(2005江苏泰州)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以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9-5所示的简易实验。

图9-5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图(a)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b)所示的情景。

比较图(a)和(b),可知__________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3)如图(c),将导线绕在两枚铁钉上,构成两个简易电磁铁串联的电路。

从图(c)的情景看出,在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________(填“多”或“少”)磁性越强。

解析:

本题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为题,着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两个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当制成简易电磁铁后,因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直接利用感观比较磁性的强弱。

利用电流产生的磁效应,将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比较转为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多少的比较,直观明了。

连接电路后,比较(a)、(b)两图,电磁铁线圈匝数一样多,只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b)中电流大,吸引的大头针多,磁性较强;在图(c)中,甲、乙串联,保证通过甲乙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等,甲线圈匝数较多,吸引的大头针多,磁性较强。

这道题是对新课程“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目标的落实。

答案:

(1)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或“大头针”)

(2)a大(3)电流多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电动机

学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改变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两种方法,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换向器的作用,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复习这个考点,关键是把握好两个实验:

一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演示实验,由此实验得到:

磁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其中之一发生变化时,受力方向发生变化,二者同时改变时,受力方向不变;二是“让线圈转起来”探究实验,由此实验可以直观的得到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更深刻的理解好换向器的作用。

这一部分内容在中考中一般考查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的关系,题型以选择、填空、实验为主,分值一般为2—4分,以电动机为载体,考如何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这类问题将是今后中考命题的趋势。

【例4】(2006山东)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可以()

A.适当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B.升高或降低电源电压

C.对调电源两极或对调磁铁的两极D.对调电源两极同时对调磁铁的两极

解析:

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有两种方法:

一是只改变电流方向,二是只改变磁场方向。

改变的电流的大小、升高和降低电源电压(实际也是改变电流的大小),只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A、B错,对调电源两极同时对调磁铁的两极,不能改变电动机转向,D错。

故选C。

答案:

C

【例5】(2005江苏徐州)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_______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

王鹏同学按照物理教材的要求安装了一台如图9-6所示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中A处的两个半圆铜环称为_______;若要这台电动机反向转动,则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图9-6

解析:

电动机的制成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了一个铜制的半环—换向器,在电动机每旋转半个周期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电动机连续转动起来。

要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需使线圈的受力方向发生改变,根据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特点,可以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答案:

磁场换向器改变磁场(电流)的方向

四、电磁继电器

复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扬声器的构造及其发声原理。

复习本考点知识,我们应该注重三点:

一是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即工作过程);二是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一些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三是扬声器的发声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类试题。

在近年中考中备受青睐,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论述题、实验作图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分值2—6分不等。

图9-7

【例6】(2006河北)图9-7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

解析:

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通常有两个电路:

一个是控制电路,电磁铁位于其中;另一个是工作电路。

分析这类起自动控制作用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通常从自动控制的元件或装置开始,按照以下思路:

控制元件或开关处于什么状态→控制电路的通断→电磁铁有无磁性→是否吸引衔铁→工作电路的通断。

本题温度报警器的原理是:

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液面上升,当与导线接触时,左边控制电路接通,电流通过螺线管,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右边的工作电路接通,电铃发声。

可知,选项C错误。

答案:

C

【例7】(2006湖北黄冈)图9-8甲是周小平同学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格所示。

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为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

电流表0—30mA量程接入电路,图9-8乙是电流表表盘。

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图9-8

(1)该同学将电流表改成了温度表,通过计算并标出表盘上25℃的位置。

(2)为了节省电能,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多大电阻?

(3)为了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调节方便的措施。

(改变电阻除外)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当温度为25℃时,热敏电阻R电阻值R1=390Ω,通过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I1=

=0.015A=15mA,电流表盘上25℃的位置在15mA处。

(2)若30℃空调启动,热敏电阻R电阻值R2=360Ω,此时继电器中电流I2应恰为15mA,有I2=

,有R总=

=400Ω,需要串联的电阻R′=R总-R0-R2=400Ω-10Ω-360Ω=30Ω。

(3)空调在不同的温度下启动,控制电路均需要达到15mA的电流。

由于控制电路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要保持电流不变,有两种方案:

一是电路中串联变阻箱,二是将改变电源电压,更换为电压可调的电源。

据题意,应采用第二种方案。

答案:

(1)如图9-9所示

(2)30Ω(3)将电压为6V恒定不变的电源更换为电压可调的电源

图9-9

五、电磁感应及发电机

学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发电机的构造、原理及其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交流电的周期、频率。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复习本考点,应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主线,通过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理解“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三个关键词的含义,知道改变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知道发电机是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应用。

本考点是中考的热点,几乎每套中考试题都有关于电磁感应的试题,分值约2—3分,结合图形以及磁场方向的命题将是今后考查的趋势。

【例8】(2006山东济宁)李明利用如图9-10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把装置中的直铜线ab通过导线

图9-10

接在量程为3A的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当让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

B.铜线ab太细,换用铜棒进行实验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C.ab运动方向不对,应将ab改为向左运动

D.ab运动方向不对,应将ab改为上下运动

解析:

本题是对“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实验过程的考查。

本题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电流表没有明显偏转为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该探究实验过程的掌握。

一般来讲,电流表没有偏转的原因应是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或者开路。

但是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电路连接正确,导线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应该有感应电流,排除C、D。

导体粗细对实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排除B。

可能的原因只能是感应电流太小,而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太大(3A),无法使指针有明显偏转。

故选A。

这类考查探究实验过程的题目,只有学生平时认真参与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出现的故障,全面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准确解答。

本题真正体现了“注重过程教学”的新课程理念。

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已经成为中考重点之一。

答案:

A

【例9】(2005安徽芜湖)要改变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B.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C.改变导体的粗细D.改变导体所处磁场的强弱

解析:

由于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只改变其中一个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改变,A中正确;若改变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或改变导体所处磁场的强弱,可以改变磁场电流的大小,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故B、D错误;导体的粗细与感应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故C错。

答案:

A

六、电磁波及信息传递

学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是:

电话的结构和原理,交换机的作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原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本考点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及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技性,能很好考查学生的“STS”意识。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复习时应注意紧扣教材,狠抓双基,把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系统掌握。

这一部分内容的中考题型多以填空、选择题为主,分值约2—3分。

【例10】(2006山东济宁课改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解析:

固定电话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广播和电视都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用于加热食物的微波是电磁波家族的成员。

故B说法不正确。

答案:

B

【例11】(2005江苏徐州)叫声、气味是动物常用的信息,而人类拥有一些特有的信息,如______________。

电磁学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采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率约为2×107Hz,对应的波长为________m。

由计算机联成的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作用的实例是: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人类相互传达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驿站快马,现代人使用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等方式,都在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传递着自己的信息。

在当今社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通信系统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进行视频点播,可以通过网络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上网和朋友聊天(如QQ聊天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在目前,由于电子邮件可以把文字、照片、语音及任何信息变成数字文件,又具有速度快、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已经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通信方式。

由于电磁波的波速等于光速是3×108m/s,这种电磁波的波长

λ=

=15m。

答案:

语言(图像、符号)15电子邮件

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

1.(2006重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磁场时,用磁感应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在研究问题时常用的科学方法。

A采用了“类比法”,B、D采用了“理想化模型”法,C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2006浙江嘉兴)如9-11所示,金属棒ab在蹄形磁铁中按箭头方向运动,ab两端用导线和开关按图示状态连接在电流表上。

其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的是()

图9-11

答案:

A

解析:

在图B、D所示的电路中开关没有闭合,电路开路,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在图C中导体向左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3.(2006浙江宁波)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如9-12所示的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转轴上绕线,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

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小灯泡发光,该现象中()

①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②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③电动机是电源④转速越快,灯泡越亮

图9-1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常规情况下电动机在电路中作为用电器存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而在本题中它充当了发电机。

外力使“电动机”转动,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小灯泡发光,是“磁生电”现象;当“电动机”旋转加快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灯泡变亮.故②③④正确,①错.本题在考查对知识掌握的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是否能够认真审题,克服惯性思维的影响。

4.(2006辽宁大连)如9-13所示,动圈式话筒的膜片与线圈固定在一起,线圈套在磁铁上。

当我们对着话筒讲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也一起振动,于是线圈中产生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

则下列电器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的是()

图9-13

A.电动机B.发电机C.电磁铁D.电铃

答案:

B

解析:

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膜片带动线圈振动,使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磁铁和电铃则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所以与动圈式话筒原理相同的是发电机。

5.(2006江苏淮安)电磁波给人类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

长期使用如图9-14所示的通信设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是()

图9-14

答案:

C

解析:

无论是摇柄电话、拨号电话还是按键电话,在工作时都是通过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接听时,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后,携带声音信息的电流变成了声音,在它们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而手机(移动电话)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它的天线把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又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长期使用移动电话,电磁波会对大脑及心脏等人体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6.(2006四川绵阳)电视信号包含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信号从电视台发射机到电视接收机的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信号是加载在电流上的,图像信号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B.图像信号是加载在电流上的,声音信号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C.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都是加载在电流上的

D.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都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答案:

D

解析:

在电视广播中,单独的声音信号、图像信号都无法在空中传播,它利用了高频电流产生的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其过程是:

摄像机把图像、话筒把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由扬声器把声音信号转换为声音。

因此,在电视信号从电视台发射机到电视接收机的传递过程中,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都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7.(2006四川眉山)如图9-15所示,四幅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图9-15

A.图甲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B.图乙实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研究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图丁研究的是电流的磁效应

答案:

B

解析:

图乙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8.(2004黑龙江宁安)在①录像机用的录像带②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③VCD播放用的光盘④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来源于教科书的示意图,考查了磁性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及生活的有机联系。

录音带统称为磁带,计算机所用软盘也称磁盘,录像带与录音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以上三种都是磁记录载体,都用到了磁性材料。

光盘一般是由塑料、铝层和防护漆三层构成,没有磁性材料。

本题考查了学生是否具有“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意识。

9.(2005山东青岛)假如磁体的磁性消失了,以下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A.石块也会浮在水面上B.轮船的罗盘将失去作用

C.从手中脱落的书会停留在空中D.电磁起重机可以吸起比原来更多的钢铁

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要知道磁性和磁化现象,能将“磁性物质”及其属性与日常生活的用途联系起来。

假如失去了重力的作用,将会发生A、C,假如磁体失去磁性,将会发生B,假如g<9.8N/kg,将会发生D。

10.(2005安徽芜湖)如图9-16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9-16中的电磁铁()

图9-16

A.a端是N极,磁性增强B.a端是S极,磁性增强

C.b端是N极,磁性减弱D.b端是S极,磁性减弱

答案:

C

解析:

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结合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绕法可知b端是N,当P向右移动时,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选C。

11.(2005浙江嘉兴)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