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51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核心讲义文档格式.docx

②因循式教学:

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识,知道“如何教”,但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知道“教什么”、

“如何教”,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教。

③策略式教学:

不仅知道“教什么”、“如何教”,还可以根据主客观的不同,有效的教。

是优秀的教学水平。

关注微信公众号:

题宝典获取更多考试资料

1、大学的年龄特点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埃里克森理论说明大学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

①确定自我同一性

②建立亲密关系(亲密情感与亲密行为)

2、大学生的生理变化

①体:

身高体重急剧变化。

②力:

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

③脑:

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最发达状态。

④性,性萌芽和性成熟时期。

3、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①适应准备阶段

②稳定发展阶段

③走向成熟阶段

4、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1)时代变迁特色

社会转型:

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文化转型:

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技术进步:

印刷时代向传媒时代转变

2)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观

性别角色观的变化、择偶婚恋观的变化(自我中心趋向、道德弱化趋向、重利价值趋向)

3)大学生的生活观念

消费观念的变化:

网络消费突出、追求超前消费、消费态度不理智,攀比、消费结构多样化,旅游享乐消费上升

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方式自主化、交往方式社会化和便捷化、休闲方式网络化、消费方式多元化。

4)大学生的文化倾向

传统文化观念的变化偶像崇拜的变化

道德观念的变化

5、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

1)大学生的感知觉特征

①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②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③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

2)大学生的记忆特征

①意义识记占优势

②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

③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④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

3)大学生的思维特征

①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

②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③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④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6、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

①稳定性与波动性

②丰富性与狭隘性

③强烈性与敏感性

④外显性与内隐性

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特征

①动机的迫切性

②内容的多样性

③目的的单纯性

④心理的差异性

8、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

①自我认知逐步清晰

②独立自主性逐步发展

③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三章高校教师心理

1、高校教师角色的形成过程

①角色认知阶段

②角色认同阶段

③角色信念阶段

2、高校教师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促进职业认知,加强职业认同

②树立榜样示范

③积极投身实践

3、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①有崇高的职业道德②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④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⑤有渊博的专业知识⑥有特色的教学能力

⑦有独立的科研能力

4、教师威信在教育教学中作用

①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认知

②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5、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影响因素

1)客观条件

①教师的社会地位

②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③学校领导、党务、行政机关管理部门的价值取向

④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2)主观条件

①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

③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

④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⑤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6、高校教师的认知特征

1)基本能力

①敏锐的观察力

②准确的记忆力

③丰富的想象力

④优良的思维力

⑤集中的注意力

2)教育能力

①教学设计②教学监控③语言表达④组织管理

⑤因材施教⑥自我教育⑦教育科研⑧教育机智

7、高校教师的教育信念对教师的重要性

①教育信念为教师提供教育行为的动力

②教育信念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

③教育信念激励教师不断超越“有限性”

8、如何塑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呢?

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②关爱学生、尊重友善

③诚实守信、严于律己

④信任、理解和宽容

⑤提升综合实力、志存高远

9、三种不同水平教师比较

新手性、熟手型、专家型

10、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内部途径

①教学观摩②微格教学③教学反思科学研究⑤终身学习

2)外部途径

①加强岗前培训②强化职中训练③组建合作团队

11、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提升

①树立正确的教师人才观

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③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

④教师应注重塑造积极的品质

12、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以及预防。

1)具体表现

①情感衰竭②非人性化③低成就感

2)预防

①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②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真诚对待每个教师

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④正确面对压力,积极自我调节

⑤寻找专业支持和帮助

历年真题:

1、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

(P13)

(1)威信效应:

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

“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

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

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之亦然。

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

启示: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四章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

1、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①学习者必须产生某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②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学习者反复经验引起的。

2、学习的类型

主体不同:

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内容不同: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方式不同:

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3、学习的基本原理

(1)学习的联结理论:

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再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实验首创者,著名的猫实验,学习即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三条主要学习定律:

①准备律:

在学习者进行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他对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会感到烦恼。

②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③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满意或烦恼的结果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前苏联,狗实验)主要原理有:

①保持与消退:

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

②泛化与分化:

在一定条件反射形成后,主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它刺激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

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把一切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属于应答性条件反射,即强化物伴随条件刺激物,但强化物要与条件刺激物同时或在其之后出现,这样条件反射才能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是有机体必须先做出适当的反应,然后才能得到强化,即R-S(反应—强化)形式。

(2)学习的认知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①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②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2)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①学习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

②学习者自发的控制和积极的预期是制约学习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③反馈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后来被称为“认知-发现说”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由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过程所组成

③强调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④提倡使用“发现法”:

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4)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①学习方式的分类:

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

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②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原因:

教师有意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效率比较高;

尽管有意义接受学习受到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经验到教授教学中去,弥补不足;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学习教程的主要目的。

③学习的实质:

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

另一方面使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④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两大条件:

内部条件,学习者表现出有意义学习的态度倾向;

外部条件,所要学习的材料本身要符合逻辑规律,能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相吻合,在学习者的认知视野之内。

⑤知识的同化:

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班杜拉提出

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是导致学习者产生模仿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复制阶段、动机阶段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①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观

②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①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

②师生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应在将自己当作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热情和习惯。

③教学观: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自主建构和创新知识。

4、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①学习要求更为全面

从学习目标来看,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增强体质,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

从学习水平来看,不仅要识记和理解知识,还要分析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评价和应用。

从学习内容上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

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学习。

②学习的实践应用性更强:

学以致用。

③学习空间更为广阔:

打破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产学结合”。

④学习自主性更强

5、知识的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6、专业知识学习的准备阶段

①知识基础的准备②学习动机的准备③学习时间的准备④学习空间的准备

⑤身心发展的准备

7、专业知识学习的感知阶段

①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②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

强度律:

被感知的事情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

如:

音量大小、板书字体大小、光线强弱、教具的大小等。

差异律:

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

如:

板书或课件的颜色、线条、重点难点记号等。

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活动教具、模型,多媒体工具的使用。

组合律:

空间、时间、形态、颜色等方面构成一个整体效果,以便易于被学生感知。

对比律:

对比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官时,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的颜色对比、人物对比、形状对比、环境对比等。

8、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阶段

大学生知识理解的基本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9、如何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

①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提供丰富的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自觉概

(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

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

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0、专业知识学习的巩固阶段

1)记忆:

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

节。

2)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情景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7+-2)和长时记忆。

3)影响知识识记的主要因素

①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②材料的性质和长度③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④编码组块化⑤识记的信心⑥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

4)知识遗忘的过程与原因

衰退理论、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同化理论、动机理论、提取失败理论

5)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

①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②复习时间的适宜:

一般来说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③复习次数的适应与过度记忆法:

复习次数越多,记忆的效果越好。

150%的学习程度所获得的记忆效果较佳而又较为经济。

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⑤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11、技能

1)技能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

2)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操作技能练习的心理特征

①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②利用线索的减少③动觉控制的加强④运动图式的形成⑤错误不断减少⑥预见和应变能力增强4)心智技能练习的心理特征

①心智技能的对象脱离具体支持物

②心智技能的进程压缩化

③心智技能应用的高效性

5)操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认知阶段、操作分解阶段、操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6)心智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7)大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指导

①明确操作技能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②给大学生以正确的操作示范

③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④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8)大学生心智技能的教学指导

①促进学生程序化知识的形成

②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③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④指导学生科学练习

往年真题:

1、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作用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及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②有助于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等。

3、学习迁移的分类

①迁移的效果:

正迁移和负迁移

②迁移的层次: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③迁移的顺序: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②相同要素说③经验概括说④关系转换说⑤认知结构说

5、学习迁移的教学促进

①丰富知识经验储备②积极进行心理准备

③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④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⑤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A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

B遵循“综合贯通”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以及章节间的横向联系。

⑥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把握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习的迁移。

6、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主要包括: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7、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

1)认知策略的教学指导

①复述策略②精加工策略③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指导

①计划策略②监控策略③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的教学指导

①时间管理策略②学习环境管理策略③学习工具利用策略④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⑤利用他人支持策略

1、教师的教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生迁移?

2、举例说明感知规律在迁移中的应用。

(1)强度律。

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

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当,音量太低,大学生会听不到或听不清;

音量太高会引起他们疲劳,降低教学效果。

教师板书的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不要太小;

线条不能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

(2)差异律。

根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教学中,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以及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对象能被清晰地感知。

凡是要求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

如重要的地方,教师的声音应大些;

大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笔画或字形较复杂的词,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教师的讲解应抓住事物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演示直观教具时应注意背景与方位的选择;

深色教具应选浅色为背景,浅色对象应选深色为背景,增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3)活动律。

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的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应多采用活动教具,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

可以多采用活动黑板、活动卡片、活动画报、活动模型

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提高大学生的感知效果。

(4)组合律。

根据知觉的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

在教学中,要使作为大学生感知对象的事物组合得当,使他们易于产生清晰的知觉。

教师的板书应力求从空间距离上进行合理的布局,位置顺序排列适当,大小主次适当,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

教师讲课或朗读课文,顿挫应适当。

言语太快,没有适当的停顿和间歇,不易听清楚;

言语太慢,停顿间歇太大,会割裂讲述内容的完整性。

在制作和使用模像与直观教具、绘制挂图时,要线条明晰,行距适中,颜色分明,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并注意拉开距离或者加上不同的色彩。

(5)对比律。

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第六章大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1、道德与品德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实践中通过群体的努力逐步形成的,独立于个体的存在;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体在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依赖个体的存在。

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由社会道德衍生出来的,脱离社会道德的母体就无从谈起个体的品德,品德的发展受到社会道德的制约,社会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品德心理结构

二分法: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行为

三分法: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四分法: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个体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

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评价自己活他人的思想、行为时所

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

在道德行动过程中所做出的意志努力。

道德行为:

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动机支配下对社会、他人乃至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

3、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

①皮亚杰:

“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

自我中心阶段(2-5)、权威阶段(6-8)、可逆性阶段(8-10)、公正阶段(10-12)

②科尔伯格:

研究方法:

“两难故事法”

第一级:

前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以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一:

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

阶段二: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道德定向。

第二级:

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和他人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阶段三: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阶段四:

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

第三级:

后习俗水平:

个体不仅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也能认识到准则的相

对性和人为性,在考虑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履行自己所选择的道德准则。

阶段五:

社会契约的定向。

阶段六: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2)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提出

3)道德价值观辨析论:

代表人物:

拉斯、西蒙、哈明——《价值观与教学》

4、大学生品德形成与教育策略

①态度定势的形成:

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如赞成与反对、喜爱与厌恶。

②道德观念的明晰:

人们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