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64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docx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

《小马过河》教案六篇

《小马过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中出现的“小”“马”“牛”等字。

  3.引起小朋友的思考:

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

  活动准备

  1.图画书《小马过河》,绘画用纸,笔等。

  2.“小,马,牛”等汉字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阅读前设疑,引导幼儿回忆。

  

(1)教师提问:

小马是要去干嘛?

他在路途中遇到了谁?

  

(2)教师逐一出示“小,马,牛”等汉字卡片,请幼儿认一认,并想一想,做一做故事中角色的相应动作。

  (3)将幼儿分成若干份,合作排序故事的先后顺序。

  2.讲述后设疑,引导幼儿反思。

  

(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内容。

  

(2)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

围绕这个问题向幼儿提问。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编,如果小马要再次过河,他还敢不敢过了?

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办?

《小马过河》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理清叙述的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情况。

  3、能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训练说话

  1、今天学的课文叫《小马过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

  2、听范读,划出生字新词;思考问题: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组织学生讨论:

  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

你看应该加在哪里?

(磨房前面)

  〈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4、学习字词。

  读生字新词——正音。

  提醒学生注意易写错的字——字形。

  生字组词,并抄写。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和写。

  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说话。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索并回答问题: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

每次的结果怎样?

  2、梳理课文脉络。

(板书:

过不了河蹚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

  三、指导朗读,练习复述

  1、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情况?

(第3--6段)

  2、指导朗读。

  

(1)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

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小马吃惊地问:

‘水很深吗?

’”

  

(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

  “老牛说:

‘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

‘小马!

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

  〈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略有不同,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3、练习复述。

  

(1)按故事发展的顺序,给下列词语排队编号:

  回家问松鼠

  问老牛为难连忙立刻

  

(2)指导复述。

  要求把编了号的词作为提示语,有顺序地复述,用自己的话通顺地复述。

依据复述要求,进行评议。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经过,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因而指导要到位,训练要充分。

  4、找近义词。

  让学生从编号的词语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连忙、立刻)

  你是怎么从这对近义词中体会到小马自己不动脑筋,光听别人的话的?

  四、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抓住“难为情”一词,让学生说说“难为情”是什么意思。

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难为情”?

并演示:

“难为情”时,你是什么样子的?

做给大家看看。

  2、学生自读第7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省去这个字。

(板书:

动脑筋、试一试)

  (3)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4)默——不遗漏或写错标点符号。

  五、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了。

  2、讨论:

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觉得河水怎么样?

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不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

  〈四种答案(略)〉

  学生兴趣高,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其间教师以肯定学生的某些意见的方式作为引导,最后的结论如何做也须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定。

  3、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

  

(1)说“高度”

  

(2)说“深度”

  (3)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

  六、朗读全文,小结收获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小结收获。

让学生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作适当处理。

  中年级阅读教学以段的训练为重点。

这堂课较好地按照“重点训练+常规训练”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既突出了段的训练,又注意了词句训练,朗读、默读、背诵训练和说话训练。

教师善于抓住教材特点,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教学十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提高全班学生的水平。

《小马过河》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课文的第7自然段,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也就是童话要

  揭示的道理。

  教具:

  课件

  教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小马过河》

  2.质疑

  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听,看一看你提出的问题在故事中能找到答案吗?

  2.听后你又知道了什么?

  三.理清课文层次

  过渡: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可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那就是: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

  

(一)自读课文,思考后同桌讨论

  

(二)两次的结果怎样

  四.精读课文重点段落

  

(一)放动画片(1——6自然节)

  1.师生看动画片

  2.训练题

  ①读句子填空

  老牛说河水(),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跑到河边。

  松鼠说河水(),淹死过他的伙伴,不能趟过去。

小马()收住脚步

  ②看图思考讨论

  同是一条河,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他们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③思维拓展

  假如你是小马,你该怎么办?

  

(二)放动画片(7自然节)

  1.师生边看边思考:

  小马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

  2.理解句子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三)最后一节

  小马照妈妈的话下水实践了一下,结果怎样?

  五.感情朗读课文

  1.说明:

老牛的话要读出毫不在意的语气,松鼠胆怯、很在意的语气,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的语气

  2.列举三者对话进行练读

  3.随光碟练习朗读

  4.学生自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难老牛:

河水浅能趟过

  (第一次)松鼠:

河水深不能趟过

  妈妈:

水深浅试一试

  实践下了河水不深不浅

《小马过河》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遇事自己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师:

同学们,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

你是怎样克服的?

  生各抒已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3.开火车读词游戏

  深浅拦住甩甩尾巴仔细低下头

  4.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5.猜字游戏

  6.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

老牛说:

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而小松鼠却说:

水深得很哩!

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2.“同样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

他们说的对吗?

”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1)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抓住“为难”“立刻”“吃惊”“连忙”“难为情”等词语以及小马过河时想的、说的话,老牛、松鼠说的话,小马和老马的对话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3.师: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

  生:

回家问妈妈。

  师:

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展开讨论。

  4.师:

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克服了困难,把麦子驮到了磨房。

那小马送完麦子从磨坊回来后,心情怎样?

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说一说,写在小本本上。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复述课文,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

  2.拓展阅读:

  故事《小猫刮胡子》、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小马过河》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

低愿突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

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怎样过河?

结果是什么?

11)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袋:

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

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

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

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

撇,竖提,横,斜钩,点。

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

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部首是:

厂字头。

  突:

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

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愿意知道突然口袋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小马过河》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

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

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重难点: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的头饰。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

”(出示课题)

  

(2)教师讲述: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飞快地向磨房跑去。

  (3)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来看录像,边看边思考:

小马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的结果怎样呢?

”(放录像)

  (4)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3.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量词。

  一(座)马棚一(间)磨房一(只)松鼠

  一(匹)老马一(条)小河一(棵)大树

  一(匹)小马半(袋)麦子一(头)老牛

  过渡:

这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1——6自然段,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回答事物之间联系。

(教师连线)

  一(座)马棚一(间)磨房一(只)松鼠

  一(匹)老马一(条)小河一(棵)大树

  一(匹)小马半(袋)麦子一(头)老牛

  2。

(出示老牛、小马图):

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指导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4(出示松鼠、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5.指导感情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

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

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

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马呢?

并说出你的理由。

  6思维拓展:

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看板书质疑问难。

  2、看图讨论:

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

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

它们谁说的对?

  回答:

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因为松鼠(),所以它说()。

  3.思维拓展:

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4.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三)自读课文第七段

  (1)、找出不懂的词语。

  难为情——课文写谁难为情?

它为什么难为情?

难为情的话怎样读?

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2)、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

  (4)、小马趟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5)、看图回答问题:

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呢?

(按“因为小马既不像(),也不像(),所以()。

的句式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

课文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

  五、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答案。

  六、古诗欣赏: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兴趣作业:

  1.讲一讲:

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

妈妈听。

  2.写一写:

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

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