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781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docx

第三册长春版语文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三十一课时巩固1~6的乘法口诀

课本练习十三第3、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背诵下来。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熟记并背诵1~6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2.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比一比,看谁最快摘到。

3×6=1×6=6×6=

6×4=4×3=3×5=

5×2=6×2=6×5=

2.游戏。

老师拿卡片,学生说算式。

教学回顾:

3.在 里填上“+” 、“-”或“×”。

3 3=64 3=125 6=30

3 3=92 6=126 4=10

.

4.夺。

6×64×5

4×6

6×55×32×4

5×24×33×6

5.解决问题。

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

想一想:

7只小猫钓的鱼,比40多还是少?

二、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第三十二课时用数学

   课本练习十三第5、11题

教学目标:

1.根据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实际问题。

2.会根据实物图和“”提出要计算的问题。

3.能够解决用文字叙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能根据实物图和“”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从文字信息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要解决问题的数据。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许多有趣的符号,它们不但有趣,而且还能帮我们解决许许多多生活中的问题?

你们想和它们一起学习吗?

二、练习

1.看图列算式

教学回顾:

2.应用题。

(1)有两袋巧克力,每袋5块,一共有多少块?

(2)有两袋巧克力,一袋6块,一袋3块,一共有多少块?

三、数学游戏。

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只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张嘴,…只眼睛…条腿。

……

四、总结

这节课,你感觉怎么样?

第三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课本第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复习1~6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把1~6的乘法算式卡片摆出,排列成有规律的表。

体验探索的快乐。

3.通过整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4.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发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并把1~6的乘法算式卡片有规律地排列出来。

2.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

1~6的乘法口诀,算式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些同学学得好。

二、创造情境,发散思维

1.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看图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加法和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3+3+3+3+3=15

乘法算式3×5=15(5×3=15)指名回答这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2.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

分别背诵1~6的乘法口诀。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口诀表排列的规律。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3.用数学。

一共折了多少颗     ?

三、巩固练习,形成应用。

1.猜一猜 遮住了几?

3×6=2×6=5×5=5×3=

3×3=2×3=6×4=3×4=

4×1=4×2=1×6=6×6=

6×5=   3×5= 2×2=4×4=

2.66页第2题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

教学回顾:

第三十四课时观察物体

课本第67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不同。

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多种不同的物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六个面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体,玩具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你们知道路旁的人为什么笑吗?

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1.导入:

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除了用摸,还有什么方法?

2.分组观察玩具小汽车。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3.显示三个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观察恐龙的情境,并给出三幅不同形状的图形)问:

小亮他们也在观察玩具,他们看到的是恐龙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4.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5.还可以从什么方位观察恐龙呢?

分别看到恐龙的什么部位呢?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观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到手形状是不同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

将每小组成员的数学课本堆成一摞,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

最后在书上进行连线。

2猜一猜。

显示手提电脑的背面图,这是什么呢?

能想出什么好方法,让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物体吗?

(3)观察下列图形,分别从前、后、左、右进行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四、课堂延伸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并说一说从不同位置都看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能说说吗?

教学回顾:

第三十五课时对称

课本第68页例2

教学目标:

1.观察大量实物的图片,初步认识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对称。

2.会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图片,剪刀,彩纸,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

出示不同的树叶,请同学们观察,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

出示图片:

蜻蜓、蝴蝶、京剧脸谱等。

通过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说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两边都一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二、剪一剪,自主探究

1.尝试:

你可以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吗?

     学生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2.交流:

让剪得对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剪的。

3.怎要剪一件衣服,使它是对称的?

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

4.操作:

凭自己的想象随便剪一剪,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只要剪出来的图形是对称的就可以了。

5.展开:

让剪得好的同学把作品巾在黑板上。

6.探讨:

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对称呢?

     说明,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叫对称轴。

     找出你剪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三、巩固提高

  

1.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呢?

圆呢?

折一折,画一画。

  

2.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

3.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

在里打“√”。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教学回顾:

第三十六课时镜面对称

课本第69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体验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2.设计让学生亲自照镜子的多种活动,体验、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知道照镜子时,镜子内处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发生改变,而左右发生对换。

重点难点:

体验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教具准备:

图片,镜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欣赏桂林山水图。

桂林的山水美吗?

美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

桂林的山清水秀,湖面像一面大镜子,把岸上的美景都清晰地倒映出来了。

岸上的山和水面的倒影也是对称的,它们是相对水平平而后对称,我们把它叫做镜面对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新知。

出示例3两幅图。

图上有哪些现象?

你见过吗?

(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

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

湖面或镜面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展开讨论,集中在班上交流。

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对称。

三、实践应用

1.做一做。

想象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

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

验证,分别指名上台照镜子。

其余学生看后说一说镜子里的人的反映。

教学回顾:

2.游戏。

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说话,笑,做动物等等,看一看镜子里的人是怎样动作的?

3.讨论交流:

通过照镜子活动与游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不放镜子,你知道哪个不可能是镜子里的图形吗?

在□里画“×”

5.71页第5题

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

圈出来。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十七课时练习十五

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设计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重点难点:

1.掌握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方格纸,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回顾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你能简单地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吗?

二、巩固练习

 第1题:

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汽车的表象,再连线。

 第2题:

分别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折一折。

讨论交流:

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再书上画出对称轴。

 第3题:

看图说明题意:

讨论交流,怎样在方格纸上面对称图形?

 第4题:

指名说出图意。

根据图像的一半,猜猜整个图像合起来是什么?

三、综合练习

画出下面对称图的对称轴

教学回顾:

四、总结

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有关轴对称、镜面对称的知识?

第三十八课时7的乘法口诀

课本第72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乘法含义和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自主探索编出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和游戏中记忆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重点难点:

编口诀,记口诀。

教具准备:

七巧板,49个 ,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1~6的乘法算式)

2.口答

 (1)6×3读作(  ),表示(  )个(  )相加。

    5×5读作(  ),表示(  )个(  )相加。

 (2)4+4+4+4+4+4写成乘法算式是(  ),用口诀是(  )。

我们已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活动准备

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活动,每拼完一种后,互相交流展示。

在书上填表格。

学生做完后,边提问,边在黑板上填写。

2.自主探索

教学自编口诀。

1个拼图里有1个7,怎样用乘法表示?

(1×7=7,7×1=7)你会编口诀吗?

(一七得七)

2个拼图,3个拼图,……7个拼图里各有几个7?

怎样列乘法算式?

怎样编口诀呢?

学生在书上独立试填。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      ……     ……

7×7=49  七七四十九  7×7=49

整理找规律,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口诀前两个数字表示什么?

口诀的后面部分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试记口诀,采用对口令,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进行。

2.发展性练习。

出示一张日历,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日历是怎样编排的。

3.看图例算式

根据小鱼图列2个算式。

××

4.按口诀写算式或按算式写口诀。

二七十四六七四十二

5×7==35

7×5==35口诀: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回顾:

第三十九课时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课本练习十六第3~11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

2.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背诵7的乘法口诀,指名背,分组背。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口算卡片)

 3.口答。

4个7相加是(      )。

一个因数是3,另一因数是7,积是(    )。

(  )×3=21  5×(  )=35

(  )×7=14  7×(  )=49

二、巩固练习

1.连灯笼

2.比一比,谁最快。

7×3=7×5=7×6=

7×4=7×7=7×2=

7×1=

教学回顾:

3.比一比,谁最快摘到

7×5 = 7×3 =  7×6 =

 

6×4 =  5×2 = 7×2 =

4.猜一猜  遮住了什么?

二七    四  二十八

三七        七三十五

六七        七四十九

 

5.

7角    7角  7角

7角  7角  7角

×=()元()角

6.

一共有多少个?

三、总结

你能说一说这节课的感受吗?

第四十课时倍的认识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重点难点:

对乘法中“倍”的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圆,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例2主题图,引导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摆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

每个小朋友分别摆了多少个正方形?

用了几个4根小棒?

第一个同学摆1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第2个同学摆2个正方形用了2个4根。

2个4可以说成4有2倍,也就是说第2个同学摆图形用的小棒是第一个同学的2倍。

二、活动探索,进一步体验。

1.教师叙述题意,边出示例3,学生在桌上摆圆片。

  要求:

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一行的4倍

2.交流讨论,第二行要摆几个圆片?

你是怎样想的?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3.及时反馈,加深理解

做一做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是第一行的5倍

教学回顾: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做一做:

看,小动物们玩得多开心哪!

你会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吗?

列算式:

×==(只)

2.红绳:

5米

蓝绳:

蓝绳是红绳的()倍。

蓝绳的长是()米。

3.按要求画图。

(1)第一行画2个,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

第二行:

(2)第二行画3个,第一行画的的个数是第二行的5倍。

第一行:

第二行:

4.教室里有6个黄气球,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3倍,红气球有多少个?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十一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本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思维模式。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圆,三角形各20个,例4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4=5×2=7×7=6×4=

4×5=1×3=6×2=3×7=

5×5=6×6=4×7=2×3=

2.先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

○○○○

 第二行摆:

 第一行的7倍

第二行摆()个4

第二行摆()个○

二、探究新知

教学回顾:

出示例4主题图,引导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扫地:

擦桌椅:

看线段分析:

问:

扫地的7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求擦桌椅的有多少人?

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列算式:

7×2==14(人)或2×7==14(人)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再写算式

第一行画6个,第二行画 的个数是 个数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

算 式:

2.解决问题

(1)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

客车有8辆,卡车有多少辆?

(2)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

是故事书的7倍。

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

四、总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四十二课时7的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练习

课本练习十七第5、7~9题

教学目标:

1.巩固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熟练、正确进行计算。

2.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进行计算,正确解答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想不想和我一起探索数学王国中新的奥妙呢?

二、练习

1.×

 

 

2.列式计算

(1)7的6倍是多少?

(2)5的4倍是多少?

3.红气球的个数是蓝

气球的5倍。

红气球

有多少个?

教学回顾:

4.比一比谁最快。

7×6+7    7×4-47×2+7

 7×7-7   7+6+75×7+5

5.出示第6题线段图

同桌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根据图意在书上列算式解答。

算式:

7×3==21(只)

6.饲养小组去年养6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

今年养多少只兔?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算式:

6×3==18(只)

7.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50-7×()= 22 4×6 +() = 60

5×()+35= 70 7×()+25= 45

三、总结

这些练习你会做了吗?

第四十三课时8的乘法口诀

课本第80页例5

教学目标:

1.用类推的方法学习8的乘法口诀。

2.通过情景图,自学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记住口诀。

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重点难点:

经过编口诀的过程,记忆口诀。

教具准备:

情景图,口算卡,64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1.激趣。

播放录音。

听,这是什么声音?

2.观察画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敲大鼓的有多少人?

吹小号的有多少人?

敲小鼓的有多少人?

军乐队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

如果不用数,怎样才能很快知道各有多少人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数轴图,问:

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按照小狗跳格的规律完成后面的空格吗?

编排8的乘法口诀。

谁能说一说7(或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有什么规律?

请大家参照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规律和小狗跳格图的连加结果,以小组为单位编制8的乘法口诀。

交流你们是怎样编排的?

黑板上板书口诀。

你能看口诀写出相应的算式吗?

整理归纳,比较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问: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积各有什么规律?

在乘法口诀中,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与实际应用

试记口诀。

1.

×==

2.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先得到    。

8×34×8

8×67×8

5×88×2

3×88×8

3.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

个数(9除外)相乘,

很快地说出得数。

5.每人2只手,4人有几只手?

每只手有5个手指,8只手有几个手指?

× ==()

×   == ()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回顾:

第四十四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

课本练习十八第3、6~8、10~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8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口算(出示卡片)

8×1=  4×8=  5×8=  8×7=

8×3=  8×2=  8×8=  8×5=

8×4=  3×8=  8×6=  5×8=

第一行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用哪一句口诀?

二、巩固练习

1.

4

×8

2

×7

3

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