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55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艺术 劳技.docx

第七章体育卫生艺术劳技

第七章体育卫生艺术劳技

第一节体育

学校创建初期,为使学生适应抗战之特殊环境,决定将童子军课改为战时军事体育课。

宗旨是:

锻炼体魄,锻炼意志。

课时安排:

每周2节。

设兼职体育教师1名。

体育设施:

操场,利用碧沼寺前小块空地作为田径场,仅可供一个班级上体育课用。

球类,在操场边山坡下辟建简易篮球场一个;用两张八仙桌搭成乒乓球桌一张,球拍由学生自制。

除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开展体育活动以外,晴天5时起床,穿草鞋,背背包,在山间小道上行军一小时。

1942年10月,学校在万市五凤郎家临时校址与东安、福光、古城高小联合举行了一次秋季运动会。

1945年2月,战时军事体育课重新改为童子军课,同时设立体育课。

两者教学活动均在操场进行,而前者则以操练为主,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

1946年9月,童子军课被取消,体育课照常进行。

建国初期,学校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组织学生参加早操和课外活动,并逐步添置体育器材。

1953年,毛泽东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学校体育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1954年,学校推行了少年广播操。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开始迈向正规化。

文革时期,体育教育同样经历了挫折,体育课一度被军体课所代替。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体育教育才恢复正常。

并“视体育为强身之本”,逐步确立和完善以下培养目标:

锻炼身体,使肌体得到充分发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发扬团结友爱精神;训练生活基本技能;养成卫生习惯,重视个人和环境卫生。

学校体育教育活动有:

开设体育课每周2节;晴天举行晨跑、课间操;每天下午安排一节课外活动;每年举行两次校运动会(达标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不定期举办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场地、设施和各种运动器材的配置都达到了省一级重点中学水平,体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课程与师资

1949年起,体育课按每周2课时开设。

“文化大革命”中的体育课改称“军体”课。

1977年恢复原来名称。

体育课的教材,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以课本要求进行教学。

1985年起,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

除体育课外,学校将每天一节课外活动、每天一次课间操、三次眼保健操列入课程表。

1992年,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996年男、女分班选项教学。

1949年至2001年,体育课教学一直都有专任体育教师任教。

1978年后,教师按6个班一个体育教师的比例配备。

1996年起实行男、女分班教学后,实行分项分类教学,教学现场体育教师配备的比例是:

二班三教师,四班五教师。

1997起,学校扩大,体育教师配备比例为五班八教师,六班八教师。

到2011年,学校有12位专职体育教师。

(二)场地设施

1948年校址迁回县城内圣庙时,只在小黄山脚有一块泥地作操场,篮球场一个。

1973年至1974年,搬平小黄山千余平方米,造田径场。

1990年投资5万元,建成200米6跑道标准煤渣跑道田径场;旁边建有篮球场5个(其中灯光球场一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台7张;各种体操器材也有所增加。

1999年,投资50万元,挖去黄山西北一隅,将原田径场扩建为300米环形煤渣跑道田径场,总面积约为14000余平方米,其中篮球场4个,灯光球场1个,乒乓球台5张,单杠6副,双杠6副,肋木4间,云梯1架,爬杆5根等。

另外,教学楼南面建有一座多功能大礼堂,供雨天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使用。

1990年以来,学校建有体育室一间,放置各种体育训练器材。

1998年,体育器材已按省二级重点中学标准配备,价值近8万元。

2000年后我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最高时已达52个班。

为适应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北侧征地近50亩筹建体育中心。

中心分两期工程,一期为建造体艺馆,二期为建体育中心。

体艺馆:

位于校园北面,背靠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该工程于2002年3月21日开工建造,2004年10月8日竣工。

总建筑面积6292.16平方米,底层为停车场,第一层为舞台、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第二层为健身房、形体房,第三层为音乐教室、舞蹈房、钢琴房等,同时还可供全校教师学生集合、演出、报告用。

设备设施齐全,总投入资金近920万元。

现为富阳市教育系统最大的单幢体艺馆。

体育中心二期工程:

包括塑胶跑道(400m)田径场、2个室外灯光篮球场、一个网球场、十层看台、连接老校区与体育中心道路桥梁、供电房、围墙及体艺馆西、北两侧的广场等。

总面积23333平方米(其中看台、供电房、女厕建筑面积为1740平方米)。

该工程于2003年12月25日开工建造,2004年5月25日竣工。

投入资金700余万元。

建成后的体育中心除日常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外,还分担了一些市、镇一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等比赛活动,周末节假日向社会开放。

球类中心:

该中心位于学校小黄山脚(北侧),原为300米煤渣跑道田径场,现改成6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9张乒乓球台的球类活动中心。

以上全部采用丙烯酸地面。

在球类活动中心周边配有体操(单、双杠、肋木、爬杆)室外健身器材,建有球类器材室两间等。

用于球类教学、训练、比赛、学生课外活动、出操、升旗等。

占地面积8972平方米,该改造工程于2004年5月10日开工,2004年8月31日竣工。

总投入资金135万元。

现有体育设施、器材

设施:

(1)田径场:

新建400米8跑道塑胶田径场一个。

(2)篮球场:

室外丙烯酸地面篮球场8个(其中灯光球场2个),室内木板地面球场1个。

(3)排球场:

室外丙烯酸地面排球场8个

(4)足球场:

68×104m标准足球场一个,內植草皮。

(5)羽毛球场:

室外丙烯酸球场6个,室内木地板球场2个。

(6)乒乓球场:

室外丙烯酸地面、水泥磨砂乒乓球台19张,室内木板地面红双喜乒乓球台6张。

(7)网球场:

室外丙烯酸地面球场1个。

器材:

(1)田径器材,按省一级重点学校标准配齐所有田径教学、比赛器材。

(2)篮球:

橡胶篮球60只;牛皮篮球120只。

(3)排球:

软式排球60只;三星兰华排球60只。

(4)足球:

红双喜足球50只。

(5)乒乓球拍:

50付。

(6)羽毛球拍:

120付。

(7)单杠12付,双杠12付,爬杆13根,云梯3架,肋木10间。

(8)体操垫:

大体操垫12块,小体操垫60块。

(9)网球拍2付。

(10)杠铃6付。

(11)路径器材(室外训练器):

慢跑机(双人)2台,(单人)1台,太极揉推器1个,臂力训练器1个,跑步机2个,扭腰器1个,健骑机3个,划船器3个,仰卧起坐器2个,四位组合蹬力气2个。

(12)室内健身器:

(澳瑞特)跑步机10台,档位自行车3辆,漫步机2台。

(三)体育活动

1.按课程表进行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

早操、课间操以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为内容,从50年代第一套广播体操开始到1998年的中学生广播操

(二),先后已推广了10套广播操。

2007年响应国家阳光体育的号召,课间操进行跑步,每人每天达到1000米。

课外活动从50年代起,一直排入课程表(“文革”期间10年除外),由体育组按场地设备,活动内容安排到班,以班为单位按活动轮流表进行活动,器材由体育委员向体育室领取,用后按时归还。

2.课余体育活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周六、周日或假期,自愿结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外出踏青、爬山、游泳或开展球类、棋牌活动。

3.1954年,国家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

学校即推行“劳卫制”体育锻炼。

1975年,学校试行《国家体育锻炼准备条例》。

从该年起,学校群体活动坚持以“达标”为中心开展活动。

1985年,学校达标率为94.5%,被评为县达标先进学校。

1986年学校被评为省、市、县三级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1987年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验收合格,总分达86.5分,是年,学校被评为省群体先进单位。

1989年,学校被评为省“达标”先进集体,杭州市群体先进单位;童世昌老师被评为全国“达标”先进工作者。

1990年4月,学校被县少儿文体基金会评为“县群体优胜单位”。

7月,在杭州市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学校被杭州市政府命名为“杭州市群体工作先进集体”。

1983年度至1999年度体育“达标”合格率从90.3%上升至99.95%,优秀率从8.3%上升至38.43%,并多次获杭州市、富阳市“达标”优胜学校及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开始体育“达标”改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同年接受杭州市的检测,成绩名列杭州地区第四名。

4.军事训练。

1986年,学校开始举行停课军事训练。

军训按部队编制,将各年级学生编为连、排、班组织,由中村部队和地方人民武装部派员对学生进行队列、射击、内务训练,并进行实弹射击考核。

现每届入学新生进行四周停课军事训练。

(四)运动竞赛

1.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为中心的群体活动

学校群体活动自70年代起就开展得有声有色:

环城越野赛、公路接力赛、一二·九越野跑、班级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拔河、跳绳、象棋等各类比赛,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几次。

比赛项目因时而定,教职工、学生全面参加。

这种活动面广、参与率高,很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从1984年至1990年,学校曾连续两次被评为省、市、县三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校田径运动会、教职工运动会

一年一次的校田径运动会于每年下半年举行(至2011年共举行了54届)。

1987年4月,学校举行首次教职工运动会。

运动会设有田径、球类、棋类、拔河以及趣味体育比赛等16个项目,分男、女(老、中、青)个三个组进行比赛。

至1996年,教工运动会先后进行了四届。

1999年,由陈莉等6人组成的教工健美操代表队荣获富阳市一等奖。

我校教工篮球队于1994年起参加富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园丁杯”篮球赛,曾多次夺得冠军。

无论校田径运动会、教职工运动会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精彩”的开幕式。

届时邀请县(市)领导、各社会团体、家长代表前来观看。

将开幕式作为向各级领导、社会汇报学校体育成果和校风、校貌、校纪的一项举措。

2010年成功承办了39届富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3.运动队训练

50年代起(“文革”年代除外)学校均选拔尖子运动员组建校男、女田径队、篮球队及乒乓球、排球、举重、中国象棋、健身操队等校运动队,由体育教师任教练员。

校运动队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早自修前和课外活动,每天2小时左右。

这些运动队的成立既能提高学校的运动水平,也为参加省、市、县级比赛创造了条件。

因此,学校曾多次获得富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女子篮球队成绩突出。

健身操队连续三年拿到富阳市一等奖。

由于体育水平的提高,从1982年至2000年,学校已为北师大、华师大等知名高等院校输送了47名体育系新生。

进入新世纪后,我校体育专长生人数增加,各项考核成绩稳步提升,为全国各知名高等院校输送的体育系新生也大大增加。

(详见附表1)

艺术体操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

以文艺社团兴趣小组的形式组建艺术健身操队,是我校体艺相结合的一个特色项目。

在学生自愿、兴趣的前提下,由学生报名,指导老师面试选拔,选出了30余人组建健身操队进行形体训练和排舞、体操节目的排演,一直坚持每周两次形成常规。

健身操队十余年来参加各级各类的健美操、排舞、艺术体操等比赛十余次,多次获取富阳市第一名。

 

附1体育科高考录取情况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录取学校

82届

徐培清

汪苏霞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83届

胡军贤

邓春贤王亚红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大学

84届

吴益强赵金华

杭州师范学院

85届

钟建成

杭州师范学院

86届

谢红艳钟建新

杭州大学

87届

何金

杭州师范学院

90届

程友军

缪建军

杭州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1届

罗学强

洪萍陈文忠

杭州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2届

孙炜陈莉黄芬孙权宏

汪方明徐烨

杭州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3届

任志华

李鹏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教育学院

94届

黄春来

白俊

杭州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5届

谢炎军周广

章祖强

许宝芳应强

杭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6届

潘建芬

闻宁吴侃章丽亚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杭州师范学院

97届

金萍华

王益民

华东交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98届

霍黎碧叶峰

罗红群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99届

寿勇强

钟明

成都体育学院

宁波大学

2000届

陈立剑

邵建强

袁志杰黄俊

张洪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西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2001届

陈钰梅邵红星程远吕杰等

上海体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2002届

方金良袁永良等4人

严丽志

杭州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2003届

吴洁张阳付声波余东燕

周峰方理锋应梁赵迎灿

宁波大学

台州学院

2004届

蒋澄楼春方优明章丽花等

杭州师范大学等

2005届

江杰等10人

湖州师范学院等

2006届

刘森应志杰应桃丽等8人

台州学院

宁波大学

2007届

杜智峰袁志龙颜泽等

上海体育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2008届

郑晨等3人

湖州学院

台州学院

2009届

李顺羊杰喻彬胡震华等10人

上海体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2010届

楼晓峰张柯傅圣裕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附2部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受测统计表

年度

参加学生数

达标率

优秀率

综合得分

备注

1983

820

90.3

8.3

228.4

1984

1000

94

10

246.9

获富阳县全能学校称号

1985

1147

94.5

4.8

229.3

1986

1151

95

5.9

227.7

1987

1074

96.8

16.8

264.9

获富阳县全能学校称号

1988

1034

98.3

20.6

288.6

1989

945

97.3

16.3

270

1990

921

98.9

31.4

297.4

富阳市达标通讯赛第一名获杭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1991

798

99.08

23.43

289.6

1992

698

98.77

26.39

292.77

1993

610

97.39

24.71

279.68

1994

915

96.97

17.60

260.08

1995

1148

98.99

17.66

276.13

1996

1185

99.44

36.77

320.25

获杭州市达标先进单位称号

1997

1170

99.54

38.41

321.70

富阳市达标通讯赛第一名

1998

1174

99.55

38.37

316.74

1999

1327

99.53

38.43

328.89

富阳市达标先进单位

2000

1678

98.2

31.1

2001

2111

98.8

30.4

2002

2549

98.7

30.2

2003

2536

98.0

28.4

2004

2661

98.6

27.9

2005

2889

99.1

33.4

2006

2953

98.3

32.5

2007

2992

99.0

10.0

2008

2779

99.3

12.1

杭州地区体质健康测试抽测第四名

2009

2677

98.5

10.3

2010

2614

99.4

12.7

 

年份

届别

成绩

备注

1974

第二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1975

第三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1976

第五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1978

第七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1979

第八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1980

第九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1

第十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84

第十三届

团体总分第五名

1985

第十四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6

第十五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参加富阳县第一届优秀队员田径对抗赛团体第一名

1987

第十六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参加富阳县第一届优秀队员田径对抗赛团体第一名

1989

第十八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0

第十九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杭州市七县市中小学运动会夺2金、1银、1铜

1991

第二十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1992

第二十一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3

第二十二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4

第二十三届

团体总分第一名

金牌总数第一名

5月22日杭州市13届全民运动会中,叶仙海同学在青少年部甲组70公斤举重比赛中获第一名

1995

第二十四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1996

第二十五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7

第二十六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8

第二十七届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9

第二十八届

金牌2、银牌3、铜牌4

2000

第二十九届

金牌3、银牌3、铜牌4

2001

第三十届

团体总分第二名

2002

第三十一届

金牌1、银牌2

破男子跳远市记录

2003

第三十二届

金牌2、银牌1

2004

第三十三届

金牌2、银牌3

2005

第三十四届

团体总分第四名

2006

第三十五届

金牌1、银牌2

2007

第三十六届

金牌2

破女子跳远市记录

2008

第三十七届

金牌2、银牌3

2009

第三十八届

金牌2、银牌1

2010

第三十九届

团体总分第四名

附3参加市(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表

附4参加市“三好”杯篮球赛获奖情况

年度

男队

女队

1984

第二名

第三名

1985

第三名

第二名

1986

第三名

第二名

1988

第二名

第一名

1990

第三名

第二名

1993

第二名

1995

第二名

第四名

1997

第二名

第二名

1999

第六名

第二名

附5富阳市直属中学教工“园丁杯”篮球赛

年份

名次

2001年

第四名

2003年

第一名

2005年

第二名

2006年

第三名

2008年

第一名

2010年

第二名

附6参加“春江杯”接力赛跑成绩

年份

届次

队别

名次

1982年元旦

第三届

男子

2

女子

1

1983年元旦

第四届

男子

1

女子

1

1984年

第五届

男子

3

女子

2

1985年

第六届

男子

2

女子

2

1986年

第七届

男子

5

女子

1

1987年

第八届

男子

2

女子

3

1988年

第九届

男子

4

女子

4

1989年

第十届

男子

3

女子

3

1990年

第一届迎春越野赛跑

男子

4

女子

2

1991年

第二届

男子

3

女子

1

附7男女田径校纪录

成组别

项目称

男子

女子

成绩

姓名

时间

成绩

姓名

时间

100米

11″2

应晓武

2010.11

13″4

郎春儿

1996.10

200米

23″3

应晓武

2010.11

28″2

陈莉

1991.11

400米

53″6

刘森

2005.10

1′8″

泮建芬

1994.10

800米

2′07″4

刘森

2005.10

2′34″6

潘玉凤

1984.11

1500米

4′11″

严会松

1987.10

5′32″

汪苏霞

1982.10

3000米

10′30″2

张剑

2007.10

12′54″

潘玉凤

1984.11

100米栏(男)

100米栏(女)

15″3

谢炎军

1994.10

18″2

王爱红

1982.10

4×100米接力

46″3

高三(3)

2005.10

57″9

高三(3)

1991.11

跳高

1.90M

喻彬

2008.10

1.42M

陆晓青

2003.10

跳远

6.30M

吕杰

2000.10

4.95M

潘亦靖

2008.10

三级跳远

13.37M

田青

2006.10

铅球

12.98M

任志华

1991.11

9.52M

孙武英

1991.11

铁饼

32.74M

吴强军

1996.10

27.87M

李玲娟

1989.10

标枪(竹)

54.54M

陈永华

1988.10

36.64M

泮瑛

1995.10

五项全能

2585分

白军民

1996.10

2046分

章丽亚

1994.10

注:

“校纪录”指校内运动会纪录。

 

附8校男女田径最高纪录

成组别

项目称

男子

女子

成绩

姓名

时间

成绩

姓名

时间

100米

11″1

应晓武

2010.11

13″

陈莉

1992.5

200米

23″2

应晓武

2010.11

27″

陈莉

1992.5

400米

53″3

刘森

2005.11

1′4″6

泮建芬

1994.11

800米

2′02″5

刘森

2005.11

2′30″5

潘玉凤

1986.5

1500米

4′11″

严会松

1985.5

5′5″2

潘玉凤

1985.6

3000米

9′33″8

刘晓明

2003.11

11′40″3

潘玉凤

1985.6

110米栏(男)

100米栏(女)

15″3

谢炎军

1994.10

17″6

邵咏梅

1985.5

4×100米接力

45″6

应晓武金志刚林杰

王仟杰

2010.11

55″3

郎春儿

陈晓敏

潘建芬

凌群

1994.11

跳高

1.90M

喻彬

2008.10

1.45M

张璐

2000.11

跳远

6.66M

余臻

2007.11

5.20M

徐丽

1999.5

三级跳远

13.37M

田青

2006.10

铅球(男6Kg)

(女4Kg)

12.98M

任志华

1992.5

10.50M

李玲娟

1990.5

铁饼(男1.5Kg)

(女1Kg)

33.70M

周广

1995.5

30.50M

李玲娟

1990.5

标枪(金)

53.74M

周广

1995.5

36.80M

洪萍

1990.10

五项全能

2706分

王仟杰

2010.11

224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