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78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7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1、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欣赏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茉莉花》音乐录像。

2.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录像中这段音乐的名字吗?

师:

你们见过茉莉花吗?

茉莉花长的什么样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可以过来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

(出示茉莉花图片)

生:

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

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茉莉花》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

师: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歌曲的情绪是优美的,抒情的,婉转的。

师:

对,今天我们学唱的《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旋律没有大起大落,充分表现了江南民歌委婉、柔美的特点。

2.介绍歌曲《茉莉花》。

师:

同学们,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茉莉花》这首歌,不过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而是叫做“鲜花调”,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调。

3.学唱旋律。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

(2)视唱曲谱。

(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

4.学唱歌词。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讲解歌词,挖掘情感。

(“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生动的表现出茉莉花的特点。

(3)随音乐《茉莉花》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艺术表现

1.全班跟随《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

怎样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来演唱歌曲,根据旋律的走向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标记,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可以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完整。

四、相关文化

师:

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茉莉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茉莉花》对比填空课件)

师:

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师:

那河北民歌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师:

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名为《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

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生动恰当地表现出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便享誉全世界。

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五、课堂小结

纯洁、优雅、清丽、芳香的茉莉,我们都很喜爱,应该说它寄托了我们向往幸福、追求美满的浪漫主义情怀,而民歌《茉莉花》,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切,看着茉莉花,唱着茉莉花的歌,想着茉莉花的美,让我们不由地开始净化心灵、呵护自然、憧憬明天。

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沏上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让我们在萨克斯独奏《茉莉花》的音乐声中再来品一品茉莉花那令人回味的暗香……

2、知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读谱演唱歌曲《知了》; 

2、认识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3、初

步学会划拍唱谱; 

过程、方法:

 

1、通过发声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2、通过旋律的教唱,让学生根据旋律唱出歌词。

 

情感态度价值:

 

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初夏,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知了》。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用具:

电子琴、电脑。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1、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见到的知了的样子。

 

2、 读歌词想画面。

 三、发声练习: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模仿知了的叫声:

“知·了知·了 ”)        

 1=b’B 2/4 

         3·56116︱ 5·6 5‖       

2、划拍唱谱练习:

 

 1=b’B 2/4 

    3·56116︱ 5·6 5‖   

四、学习歌曲《知了》:

 

1、师范唱第一声部; 

2、利用电脑让学生聆听《知了》。

同学们边听边想画面,感受初夏听闻知了声的欢快心情。

 

3、教唱歌曲的旋律:

   

 A:

“×·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是多了后面的一个附点。

我们可以学一学马儿跑时的马蹄声  “de•de de•de ”或者是学知了的叫声。

       

 B:

让学生随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哼唱。

 

4、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根据老师的弹奏,让学生试着唱歌词。

 

5、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划,有感情的唱一唱歌曲。

 

五、小结:

 

这是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了水乡初夏的美景。

让我们随着知了的鸣叫,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3、杨柳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通过欣赏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4、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

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准备:

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你可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

江苏扬州

1、诗句

师:

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

《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

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

你们谁去过扬州?

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生:

……

师:

谢谢你的介绍!

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播放《茉莉花》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师:

扬州美吗?

生:

美!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

怎么样?

陶醉了吧?

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

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

有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

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

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

(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

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

说得真好。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生跟音乐用"lu"哼唱一遍。

3、体会强弱

师:

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

(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

可以是除草、割麦)

师:

看一下拍号。

(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演唱时注意要有所体现。

(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再轻轻地哼唱(可以哼鸣、也可以唱谱)。

4、了解歌名与歌曲内容之间的关系

师: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歌词,找找歌曲题目与内容之间有没有关系。

(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

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

歌曲最早的歌词的确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本课中的杨柳已经和歌词毫无关系了。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

(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5、难点解决

师:

有难唱的地方吗?

生:

……

师:

(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师:

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三、表现新歌

师:

同学们唱得不错!

《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生:

……

师:

不错!

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

《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师:

我找着了一首用正宗的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你们来品味品味。

生:

(听录音)

师:

觉得扬州方言有什么特点?

(……)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

我们一起学一学?

(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

有一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我觉得你们要向这句话作一次挑战:

"唱的比说的好听!

"行不行?

生:

行!

(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

哎呀乖乖隆地东,不错啊你们!

(用扬州方言说)

师:

再唱一遍。

师:

你们唱得很开心啊?

(是的)现在我要请你们同桌来讨论一下,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生:

那一大

段衬词。

师:

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师:

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

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

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生:

……(1、领唱、齐唱;2、加动作演唱;3、加上一些打击乐器唱)

四、拓展延伸

师:

同学们唱得真好!

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生听歌曲

师提问:

1、这首江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2、两种演唱形式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3、和《杨柳青》相比,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有哪些新鲜的地方?

你喜欢吗?

为什么?

生再听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感受、体验合唱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

都知道了什么?

生:

扬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扬州方言的特点;衬词能烘托气氛;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4、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本课“水乡”这一特定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二、知识技能方面:

1、通过对比聆听,分辨出《采茶舞曲》这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2、分析歌曲中两部分在描写内容的不同以及情绪上的对比,从

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分析歌曲两部分情绪不同的原因;

3、通过听、辨、唱,使学生简单了解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4、学会采茶时的基本动作,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感受采茶姑

娘的辛勤劳动,表现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愉快情绪。

5、 感受聆听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采茶舞曲》。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辨、想、说、唱、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次与角度,让学生来欣赏《采茶舞曲》,去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江南风景

与生交流: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的风景吗?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这就是我国江南一带的风景。

从这段录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江南的水特别多,因此,江南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被称为“水乡”,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2、 师生问好交流

二、欣赏《采茶舞曲》

1、 导入:

① 聆听越剧

导语:

“刚才我们欣赏了江南水乡的风景,你觉得那里的风景怎么样啊?

(美)江南水乡不仅风景美,那里的音乐也非常地美。

那今天啊,田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江南地区的戏曲,请同学们来听一听。

(播放〈十八相送〉)

② 简介越剧

师:

“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段戏曲是什么剧种啊?

对,我们所听到的那段戏曲是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的—越剧。

那你觉得这段越剧给你的感受怎样的?

(生自由说)

越剧

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柔美、流畅、婉转动

听的。

③聆听分辨

师:

“好多地方的民歌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下面我就要考考同学们,请听下面两首歌曲,你能分辨出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吗?

A讨论

师:

“你觉得是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采茶舞曲)同学们都觉得是吗?

恩,同学们的分辨能力很强啊!

那你为什么觉得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采茶舞曲》给我们的感觉和越剧一样,都是那么的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所以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B导入课题

师: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具有越剧风格的〈采茶舞曲〉。

2、 二次聆听

① 感受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情景画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从歌曲中你仿佛都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②说说看到的画面,并学做采茶动作,了解简单的茶文化以及歌曲表现的内容

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

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茶农采茶的劳动场景。

那同学们,你能模仿一下茶农采茶的动作吗?

谁能来做一下?

我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时,要把动作美观一些,夸张一些,请同学们来看田老师来做一下(师做:

手心朝上,大拇指和中指采,翻一下手腕表示把采下的茶放到竹筐里)你能跟我一起做吗?

(师带着生做上下左右采),同学们的采的可真认真啊!

快把你采的茶叶放下吧。

刚才我们一起模仿了茶农采茶的动作,茶农采下茶,经过加工、制作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喝的茶了。

说到茶,我国可是茶的故乡,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品牌的茶叶吗?

(生说)对,有福建的铁观音,苏州的碧螺春,还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表现的就是西湖边一群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情景。

3、 分析歌曲情绪对比以及从歌曲创作手法上分析造成歌曲前后不同情绪的原因

①教师范唱,生带着问题聆听(范唱注

意前边柔美一些,第一句可伸手,第二部分可背手点头、

踮脚)

师: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出示两部分歌谱),下面老师来唱一唱,请同学们仔细、安静地听一听,看一看,这两部分从描写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情绪上又有什么变化?

②讨论解决问题

           描写内容     情绪

第一部分:

 江南美景    优美抒情

第二部分:

 采茶场景    欢快活泼

③从歌曲创作手法上分析造成歌曲前后不同情绪的原因

师:

“为什么这首歌曲前后两部分带给我们如此不同的情绪感受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

请同学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师唱),在前两句中,你看有什么音乐记号?

旋律上是一字多音还是一字一音啊?

在演唱时我们要唱的怎么样?

(连贯圆滑起来)你能唱一唱这两句吗?

(生唱)唱起来很悠长,感觉那么优美;再来看第二部分,师唱前两句,这里出现了什么记号?

(顿音)要唱的怎么样?

你能唱一下吗?

显的活泼欢快。

4、 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①学生演唱歌曲

师:

“茶农在劳动的时候,常常是边采茶边唱着歌,也让我们来当一次茶农,有感情地唱一下这首采茶歌吧!

②讨论分析

师:

“同学们是用普通话来演唱的,那我们所听到的《采茶舞曲》是用什么语言来演唱的?

(方言)具体来说是江南一带的方言。

那你觉得用普通话了来唱和用江南方言来唱哪一种更能表现江南民歌的韵味呢?

(方言)对,可以说方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民歌的风格。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是用江南一带的方言来演唱的,让人一听感觉就是江南一带的歌曲风格。

那么柔美、流畅、婉转动听。

5、模仿方言演唱歌曲

①师:

“我们还是再来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采茶舞曲〉吧。

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找一找,歌曲中的哪些字最明显的能听出江南地区的方言来?

(播放《采茶舞曲》)。

②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师点击屏幕出现字词。

一起说说屏幕上的字词在歌曲中的发音是什么。

④方言演唱

师:

“下面我们跟着歌曲一起唱一下,听到屏幕上的字词我们试着用江南的方言来唱一唱。

(播放歌曲范唱)

三、 表演“采茶

舞”

① 师跳“采茶舞”

(师):

“歌曲确实非常的美,每当听到这首〈采茶舞曲〉,我都忍不住地想要跳起舞来,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好,下面我就为同学们跳一段“

采茶舞”,我给同学们提个要求:

请仔细看,你能记住哪些动作?

② 说说记住的动作并分析动作含义,生可跟着一起做一下几个动作,坐着做

③ 跟音乐一起表演

(师):

“好,让我们也当一回茶农,感受一下他们辛勤的采茶劳动吧。

同学们请起立。

我来看看茶农们都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要上山采茶了。

表演完毕:

“今天的采茶劳动结束,小茶农们辛苦了,快坐下休息一会吧。

四、 聆听感受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

师:

“同学们的舞姿实在是太美了。

每一个同学都那么投入地在表演这首〈采茶舞曲〉。

这首〈采茶舞曲〉是一首原汁原味的江南民歌,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首描写采茶的歌曲,你听一听,这首歌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1、 播放《采茶歌》

2、 讨论:

“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更具有现代的气息啊?

因为这是一首通俗歌曲。

节奏感非常的强。

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五、 欣赏器乐演奏曲〈采茶舞曲〉

1、 导语:

“我们刚才欣赏的描写采茶的音乐作品都是以歌曲的形式来表现的,其实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有的作曲家就把〈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改编成了一首器乐演奏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 讨论

师:

“这首器乐演奏曲〈采茶舞曲〉和歌曲〈采茶舞曲〉在速度上有没有不同?

情绪变的更加的—活泼欢快!

六、 小结语

师: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江南地区的戏曲——越剧,聆听了根据越剧的音调改编的歌曲〈采茶舞曲〉,还学跳了采茶舞。

让我们再一次跳起采茶舞,在我们优美的舞姿中结束这节课吧!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教学设计

1、《小小足球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

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手拿足球):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

足球。

师:

你们喜欢踢足球吗?

生:

喜欢!

师:

同学们说说关于足球你都知道什么?

生:

……

师:

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有关足球的歌曲《小小足球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范唱录音〕

二、学习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

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的、热烈的……)

第二次放范唱。

师:

仔细听一听歌曲中的球赛场面是什么样的?

第三次听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连放两遍范唱)

师:

这首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师:

谁再来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完整的唱一唱。

〔放范唱〕

学生跟着范唱完整演唱歌曲。

师:

不错,你们学的真快!

我们试着跟一跟伴奏好吗?

〔放伴奏〕

生:

好。

(生随伴奏演唱。

三、攻克歌曲难点:

(课件出示)

师:

这首歌曲所描述的足球赛一共有几次射门呢?

(生;两次)第一次射门成功了吗?

(生:

没有)不但没进球而且还摔了个大跟斗,球员和我们啦啦队员的心情怎样啊?

(生:

失望、遗憾、伤心等)所以我们可以用“哎呀呀”这样的语气词加上旋律来唱出来。

1、师弹出旋律,学生加词演唱

师:

大家请看这个符号的名称是什么?

(休止符)它表示休止半拍、停顿半拍,我们可以在这儿快速地换一口气再让下一个“呀”字,千万别把这个字丢掉。

2、学生试着再次演唱

师:

这一遍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准确唱出来,可是我从同学们的歌声中却没有听出没进球的遗憾和失望的情绪来,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3、加入情绪再次演唱

师:

这一遍唱得非常好!

让我们再回到歌曲的球赛中去,第二次射门球进了吗?

那球员和啦啦队员的心情怎样呢?

(生:

高兴、兴奋)确实是这样,大家都笑出了声音,现在让我们用语气词“哈”加上同样的旋律来唱唱。

4、学生演唱“哈哈哈……”一句

师:

还能再高兴点儿吗?

5、学生加入情绪演唱。

师:

同学们我们不知不觉已把歌曲中最难唱的一句学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完整演唱一遍歌词吧!

四、跟琴试着演唱歌词。

五、强调有问题的乐句(课件出示)

师:

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一句旋律唱得不准确,现在让我们做着手势先来唱一遍这一句的乐谱。

1、师生一同做手势放慢速度演唱歌谱

2、加上歌词演唱

师:

非常好,这句已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喊的口号“射门”后面有一个一小节的小间奏,你们觉得此时像在表现什么情景?

(生:

球踢出去下落的情景)我们可以在心里数着空两拍再演唱下一句。

3、试着从“凌空一倒钩”一句连一次。

六、再次完整跟琴演唱歌曲,强调表情、状态。

七、完整随伴奏拍手演唱歌曲。

八、分成男、女同学来演唱。

男同学演唱时,女同学用身势动作伴奏;女同学演唱时,男同学用身势动作伴奏。

师:

男同学和女同学演唱和伴奏都非常好!

看来同学们都已学会了歌曲,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精彩足球比赛喽!

同学们可以和现场的小朋友们一同演唱歌曲。

九、观看《小小足球赛》Flash并随范唱演唱歌曲。

师:

足球比赛精彩吗?

边看比赛边唱歌曲大家唱得更有激情了!

现在我想请两名同学来随着歌曲来表演踢足球,谁愿意来试试?

十、拓展:

了解足球比赛啦啦队助威时使用的乐器(课件呈现)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特别有意思的音乐课,大家学会了一首有关足球的歌曲,名字叫《小小足球赛》,还了解到了啦啦队员使用的助威乐器,那老师想问问大家,怎样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呢?

师:

不光是足球比赛中球员的配合非常重要,我们班集体也同样需要同学们团结一心,互相配合,和睦相处,才能使我们班集体成为最优秀、最有凝聚力的集体。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共同努力吧!

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边唱歌曲边出教室吧!

(播放歌曲范唱)

2、《运动员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价值观目标:

加深对运动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演唱主题,快乐编创,增强节奏感。

3、认识与技能目标:

体验《运动员进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的情绪和感觉,进行编创节奏的练习。

教学难点:

三个声部

的节奏能够准确合奏在一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我首先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都参加过运动会,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你喜欢的运动明星是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运动员有关的乐曲《运动员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