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99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 第一部分 现代篇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版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2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12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铺面·知识纵横构建———————   

(对应学生用书第76页)

[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能、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理线·知识时序重组———————   

(对应学生用书第76页)

一、政治上——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文化大革命”:

由领袖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2.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苏建交:

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

③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二、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工业化建设:

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三大改造:

从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正确探索: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探索失误

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

②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纠正失误: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国民经济的劫难

①劫难: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②调整与整顿:

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3.社会生活的变迁

(1)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2)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建成。

(3)《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挥了重要宣传功能。

三、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科教文化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①原子能技术: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技术: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挫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4.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动乱中的教育:

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抓点·知识主题串讲———————   

(对应学生用书第78页)

主题一 政治上: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体验——真题诊断]

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20世纪60年代外交发展:

(2016·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

[品悟——知识深化]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时段

战略

表现

20世纪

50年代

联合苏联“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20世纪

60年代

反帝反修两条线

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

“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0世纪

70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

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

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运用——针对训练]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

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导学号:

07604058】

A.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B.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D.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

B [A项与“中法英文对照”信息不符,排除;1958年后,中苏关系恶化,1972年前后,中法、中美以及与西方的关系持续改善,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故B项正确;C项与国际地位提升有关,但无必然、直接的关联,排除;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依旧是美苏两极对峙,故D项错误。

]

主题二 经济上:

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第1步攻高频考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起步

[体验——真题诊断]

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一五”计划建设:

(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A [材料关键信息:

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

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

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

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成就:

(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

[品悟——知识深化]

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经济方面

(1)举措: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2)依据: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2.政治方面

(1)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依据: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3.民族关系方面

(1)举措: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依据: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1)举措:

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依据: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运用——针对训练]

1.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

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1954年“全苏式”,再到1959年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制造。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B.中国承担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

C.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外交“一边倒”局面日益巩固

C [材料中反映的是军事装备的变化,不能直接体现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武器装备的转变,不能体现出中国在国际上的责任和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武器装备由采用各国的武器,到使用苏联的武器,再到使用自己研发的武器,反映出中国在军事装备上实现了自给,是中国国防力量加强的表现,故C项正确;从中国使用苏联武器到使用中国自己研发的武器可知,不能反映中国外交“一边倒”局面的加强,故D项错误。

]

2.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加到10533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1%。

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

这表明(  )

【导学号:

07604059】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B.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C.计划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B [材料未涉及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比例,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根据“中央直属企业增加”“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等信息可知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不能说明经济建设均衡发展,故D项错误。

]

[第2步补教材盲点]

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体验——真题诊断]

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导学号:

07604060】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

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

]

2.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

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

]

[品悟——知识补缺]

全面认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原因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

第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一五”计划展开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

第三,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

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

第四,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

战争年代,我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

除此之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

2.含义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3.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

1949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

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

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

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4.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5.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运用——针对训练]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这主要表明(  )

A.“三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重视市场机制

C.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

D [材料中并未涉及三大改造且在1954年前后三大改造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党和政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极为重要的举措,是对市场或货币关系的充分重视与利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刻意强调“一五”计划,更未体现出以苏联为师的特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在此时获得了宪法的认可和保障,故D项正确。

]

2.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

这反映了(  )

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

B.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

C.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

D.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 [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出现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汽车命名的问题,没有说这两辆汽车的下线对工业化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两辆汽车的名称“解放”和“红旗”可以得出这两辆汽车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故C项正确;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体验——真题诊断]

3.以唯物史观隐性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改革:

(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

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

[品悟——知识补缺]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经济制度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经济结构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运用——针对训练]

3.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

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

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A.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C [“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不能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A项错误;“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不能完全体现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故B项错误;“……历史错误。

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一系列错误可知,只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失误的根源在于脱离自己的国家实际,故C项正确;材料“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不属于民主法制问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