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36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 第八单元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docx

高三政治一轮专题检测第八单元第十九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十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

最新考纲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本课概览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1)地位: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________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

人口、领土、______和______。

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

(3)基本权利:

________、平等权、自卫权、________。

(4)基本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__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

注意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但不能说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______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3)形式:

具有多样性,基本形式是______、合作和______。

(4)决定性因素:

__________。

国家间的__________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注意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但不能认为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国家力量影响而不决定国际关系。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必要性: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内容: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要求: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______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高频考点一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核心突破

1.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它作为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两大特征。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基本权利

独立权:

①含义: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举例:

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

①含义: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②举例:

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

①含义: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②举例:

进行防御和自卫等。

管辖权:

①含义: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②举例:

对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等。

(2)基本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提示 在国际社会,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否则,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3.正确理解政权、主权和人权的区别

含义

内容及侧重点

政权

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

侧重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谁,代表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

主权

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在国际交往中侧重强调国家这一属性

人权

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

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它需要物质、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一国内政

提醒 

(1)主权和政权有时并不一致,如港、澳、台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组织(立法院、行政长官等),即政权,但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因此,它们都不是主权国家,而是地方行政区域。

(2)主权和人权相辅相成,主权是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1天津文综·2

2009广东单科·16

2009江苏单科·16

对于主权国家,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主权的重要性、某国的做法尊重或者侵犯了主权国家的哪项权利,或者履行或没有履行主权国家的哪项义务。

命题点1 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训练1 (2009·广东单科)2008年11月胡锦涛在访问古巴时强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斗争。

这体现了(  )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命题点2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训练2 (2011·天津文综)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说明我国(  )

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误区警示

易错点 对主权国家的权利辨识不准确

提醒 独立权是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训练3 2011年1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强调指出,中国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平衡人民币汇率。

美国财政部长也指出,人民币汇率调整不是要不要做的事,而是非要做的事。

美国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  )

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高频考点二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核心突破

1.国家利益的一般原理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通常情况下首先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掌握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3)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要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从公民角度看,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图解

3.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

更正

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如果存在利益对立就不能实现合作;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就不会出现冲突

任何国家间都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因此国家间经常会同时存在合作与冲突

为了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

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一致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为了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国可以牺牲本国国家利益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牺牲本国的国家利益。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1上海文综·18

2011浙江文综·32

2010天津文综·11

2010浙江文综·32

对此考点主要采用主观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点相结合,分析说明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原因,着重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命题点1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训练4 (2011·上海文综)在2010年11月召开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强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这表明(  )

①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和平问题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 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都应承担相同的义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命题点2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训练5 (2011·浙江文综)在中国和挪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接近尾声时,挪威政府默许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给了中国一个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服刑人员,两国贸易谈判很快中断,中挪关系陷入低谷。

这表明(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误区警示

易错点 对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区分不清

提醒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但不决定国际关系。

训练6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强调,两国领导人支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二十一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

这表明(  )

①中美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 ②中美奉行一致的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潮流 ④国家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关注利比亚重建

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内战不断,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法英美等国借此打击利比亚军事基地。

在耗时5个半月的空袭后,大量无辜平民在空袭中丧生,国家的基础设施已面目全非。

西方国家认为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利比亚重建国际会议2011年9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

组织者表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决定利比亚的民主建设道路和制定经济重建时间表。

但一些国际关系专家认为: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胜利者希望得到利比亚未来石油合同中最大最好的一块;此次会议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个不良信号——由以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国际会议开启一个国家的重建过程,令利比亚重建这一内政问题国际化。

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利比亚重建国际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阐述了中国的有关主张:

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中方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同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重建家园。

1.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重建是利比亚的内政问题,应该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国际社会不应该横加干涉。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国在利比亚重建问题上的主张,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中国主张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有利于保护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西方大国施加军事压力改变外国政权,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4.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支持在联合国的主导下进行利比亚重建。

5.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中国与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

1.利比亚重建国际会议于2011年9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

组织者表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决定利比亚的民主建设道路和制定经济重建时间表。

但一些国际关系专家认为: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胜利者希望得到利比亚未来石油合同中最大最好的一块。

专家的观点说明

(  )

A.实施国际援助是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应尽的义务

B.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因此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可以无所不为

C.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利比亚重建国际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阐述了中国的有关主张:

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中方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同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重建家园。

上述主张主要说明(  )

A.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B.世界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我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商讨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于2011年9月1日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代表在会议上发言,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中方提出了4点主张:

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这符合利比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

利比亚今后的政治安排要充分照顾不同派别、部族和地域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

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方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同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重建家园。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

1.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在首都朱巴举行仪式,正式宣告独立,国名“南苏丹共和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些地区组织的代表、部分国家领导人等出席了庆典仪式。

独立,对南苏丹而言,最具有意义的是拥有自己的(  )

A.军队、法庭、监狱和法律B.阶级、政党、议会和政府

C.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D.国体、政体、政党和政权

2.2011年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这表明(  )

①人权高于主权 ②国际交往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等③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2011年10月4日,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方投了反对票。

中方表示,叙利亚问题是该国的内部事务,应由叙利亚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妥善解决。

中方反对这一草案,是因为草案违背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________的原则

(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C.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D.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4.2011年7月21日,中国——东盟高官会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达成一致,这有助于推动这一地区未来的务实合作,缓解相关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如何弱化主权问题纷争等仍面临挑战。

材料说明(  )

①我国已经形成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导地位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据此回答1~6题。

1.2011年6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海问题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南海问题的核心,是南海周边有关国家围绕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争议和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应该通过有关当事国之间的直接谈判解决。

南海周边国家关注南海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是因为(  )

A.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C.主权是区分国家与地区的根本标志

D.主权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2.2011年6月9日上午,中国渔船在南海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到越南当局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并导致其中一艘渔船的渔网与在现场非法作业的越南油气勘探船的电缆缠绕在一起,越方船只不顾中国渔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国渔船倒行长达一个多小时。

越南当局的行为(  )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②侵犯了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侵犯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④必将使中越两国从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11年7月27日,当日播出的新闻联播播报了我国新改造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的有关照片,并特意强调这艘航母的出海时间将视具体实验情况而定,与南海局势无关,主要用于近海防御。

材料主要说明(  )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由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建造航空母舰情理之中

C.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D.我国拥有航空母舰可以更好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4.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决议,称中方在南海地区示强,各方应采取多边、和平手段解决有关争议,并支持美武装力量为维护南海自由通行采取行动。

美国的做法(  )

①是在行使国家的权利 ②其实质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侵犯了别国的主权 ④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没有履行义务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5.一位政治家曾经说过:

“我们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不做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我们要独立和主权。

”主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A.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B.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组织的成员

C.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6.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都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

这是由于(  )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这句国际关系史上的经典名言,说明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据此回答7~12题。

7.“和而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的重要国际理念。

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

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

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悖的利益

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8.针对各国争夺南海油气资源的状况,我国政府多次重申“主权归我”的方针,视南海为“核心利益”的一部分。

这直接说明(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径

9.2011年8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后,一些先前不与我国合作的国家发来贺电并称愿意与我国合作。

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与我国合作,是(  )

A.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B.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C.为了世界的共同发展D.由我国外交政策决定的

10.胡锦涛主席2011年8月19日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时指出,中美双方应该登高望远,超越国情差异,把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好、发展好。

我们愿同美方一道,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落实双方达成的保增长促稳定共识,深化双边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这表明(  )

①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②中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③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④世界进入G2主导的时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2011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表示对泰国连续3个月的洪涝灾难感同身受,决定在已提供的援助基础上,再向泰国政府提供救灾援助,同时要求泰方依法严惩湄公河杀害中国船员的凶手。

这表明(  )

①我国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之一 ④我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盘根错节的国际大棋局中,如何“协和万邦”,成为中国外交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我国(  )

①既维护自身利益,又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 ②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目的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题组分类及练后反思

题组

题号

错题

错因

主权国家

1、2、3、4、5、6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7、8、9、10、11、12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2011年6月8日~9日,中国海军共11艘护卫舰从东海经冲绳本岛与宫古岛间的公海水道驶向太平洋。

中国国防部明确表示,这是中国海军的年度计划内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准则,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日本朝野上下对中方的这一举动非常“紧张”,一些右翼更是极力渲染“中国威胁”。

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相当于总参谋长)称:

“我们对此高度关注,将根据需要实施警戒监视。

”日本《产经新闻》认为,日本政府应联合美国及一些“遇到同样问题”的东南亚国家,一起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从国家的视角,谈谈对中国海军在太平洋演习的认识。

(6分)

(2)日本对中方的太平洋演习非常“紧张”,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应如何应对?

(10分)

14.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