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877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9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9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9页
亲,该文档总共1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分一分

数一数

5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2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7课时)

分与合

加法

3

讲讲算算

(一)

减法

讲讲算算

(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

(15课时)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的排列

加减法

(一)

加减法

(二)

6

讲讲算算(三)

加进来,减出去

数墙

四、识别图形

(2课时)

物体的形状

五、整理与提高

(9课时)

分彩色图形片

推算

比较

加倍与一半

大家来做家加法

大家来做家减法

组算式

数学游乐场

三、教学进度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仅供参考)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93~97

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①p2分一分P3①数一数P4-7①

学习准备期

910~914

数一数P8-9①数一数(1—4书写)P10①数一数(5和10书写)P11-12①

917~921

数一数(0和6书写)P13①数一数(7—9书写)P14①几个与第几个P15-16①

4

924~928

比一比P17-18①数射线P19①机动①

101~105

庆祝国庆

108~1012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②合并①

7

1015~1019

练习①添加①讲讲算算

(一)①

8

1022~1026

练习①减法求剩余①求部分①

9

1029~112

减法练习①讲讲算算

(二)①练习①

10

115~119

加与减①在数射线上做加法与减法①10的游戏①

11

1112~1116

连加、连减①加减混合①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①

12

1119~1123

十几就是几和十①20以内数的排列①加减法

(一)①

13

1126~1130

加减法

(二)进位加法②退位减法①

14

123~127

退位减法①讲讲算算(三)乘火车①加进来,减出去①

15

1210~1214

数字的墙①四、几何小实践物体的形状②

16

1217~1221

五、整理与提高分彩色图片①推算①

比较①

17

1224~1228

加倍与一半①大家来做加法表①

大家来做减法表①

18

1231~14

组算式①数学游乐场②

庆祝元旦

19

17~111

期末综合复习、考查

20

114~118

四、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6、培优补差

培优

补差

简况

1、(思维发展较好。

2、(学习认真、扎实)

3、(学习认真但主动性不强)

1、(智力发展水平滞后,学习习惯养

成困难,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差,智力发展慢)

3、(智力发展缓慢)

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引导,使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断提高数学能力,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体验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

成为

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措施

1、经常性的谈心;

2、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辅导;

3、多提供一些开放题目让他们去思考;

4、让他们有选择地完成课堂作业,以

便有更多的时间去扩展。

1、加强课堂提问;

2、建立帮学助学对子;

3、注重平时个别补差;

4、家校联系,共同教育督促;

5、注意情感激励,让他们体验成功,

增强自信心。

第一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

10以内的数

单元目标:

1、1~10以内的数的印入,计数与表达,通过听来确定声音的次数,声音有先后的次序,将手摸到的物体个数记录下来。

2、会按功能分类并给予标记,并会按形状、颜色、大小、形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将分的过程与理由说一说。

3、学会数目的各种表达方法,加强数字书写练习。

4、描述、搭建、计数与交流,数学交流。

5、对5~10的认识,5与10关系的认识,并了解零的意义。

6、利用双色片来掌握10以内数的分拆。

7、会用1~10各数进行编号,认识和学习使用序数词,掌握序数的书写方法。

8、通过两两配对和通过数数指导学生进行集合的比较,并能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大小的比较,并会用“》”“《”“=”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9、认识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单元重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发散的思维方式,积极交流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学具掌握学习的习惯。

3、掌握数的大小与多少。

单元难点:

1、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并会进行不同的分类,将出分类的理由。

2、数射线的初步认识。

教学进度:

课时序

内容

课本页次

1—2

3—7

4—14

15—16

9—10

17—18

 

课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表示。

2、逐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

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的模型。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学习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德育渗透

爱护教室,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准备

教室里挂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小学生刚进入小学,教室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本页展示的是教室的各种教具学具,教室中的小主人在从事各种活动,这一情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一说”这一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并不是正式教学数数、读数。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信息交流

1、揭示课题

师:

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

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二、自主探究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学具表示“1”

教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可以怎样表示出来?

(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

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

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一台电视机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

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

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

(6)讨论:

“1”像什么?

教学:

像根小棒1、1、1。

(7)小结

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

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学具怎样表示?

用数字又怎样表示?

(学生可动手操作)

(3)小组交流。

(4)讨论:

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

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

2、3、4、5分别像什么?

像只鸭子2、2、2;

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

秤钩秤钩5、5、5。

(6)小结

不管有几件物品,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

(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动物园”情景图中的信息。

(天空中有6只小鸟,河里有7只小鸭,山上有8只小猴,两边有9棵大树,草地上有10个小朋友在跳绳)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用学具表示它的数量。

3、小组交流。

4、以8只小猴为例,讨论:

如何摆学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数量?

小结:

要充分运用“5”的作用。

5、学生用这种方法重新摆学具。

6、讨论:

你喜欢的物品的个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组交流:

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8、讨论:

6、7、8、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

像个哨子6、6、6;

像把镰刀7、7、7;

像个葫芦8、8、8;

6字倒写9,9,9;

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家里的物品的个数,看谁数得多?

说一说

一二三四五

12345

六七八九十

678910

教学反思

1、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按一种标准(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能说明分类的依据。

按类整理好自己的书包,玩具等。

彩色图形片

从思维角度讲,类概念形成早于数概念,所以分类的学习应早于数概念的学习或与数概念学习同时进行。

一、情境引入: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

明天就要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整理好,谁来帮助他?

生:

(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

剩下的玩具汽车盒足球怎么办?

(放到玩具棚里)

2、师小结:

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

图上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怎样?

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述,并尽可能完整回答:

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

按什么分?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

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3、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

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

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

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

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5、观察图4

两副图怎么是一样的?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

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三、拓展巩固:

我们全班有多少小朋友?

你可以按一种标准说说分的结果?

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穿衣服的颜色分……

分一分小卷子

分一分

颜色

按功能分

状态

大小

数一数

(1)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2、能“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的声音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

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多媒体,鼓,三角铃,快板,笛子

1.数一数,连一连。

这里要求学生使用对应的思想进行计数并领会个数、数字(阿拉伯数字与中国数词)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第二个任务是数的多种表达,这里有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中国数词的、用小圆片的。

2.指着数

这里强调在数数过程中要注意手指所指的物体与口中所念的数词要一一对应,即上文所说的“手口一致”。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这一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数数。

3.听着数

听觉是人的本能,听觉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听着数也是数概念形成的一个部分。

一、数一数,连一连

1、观察,书有几本?

铅笔有几支?

2、你是怎样数的?

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

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

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

反馈交流。

师板书1~10的数字。

二、指着数

1、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

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

学生模仿。

2、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

3、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

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

三、听着数

(一)引入

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再来一次。

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

板书:

听着数。

(二)游戏

1、击鼓:

教师击鼓,学生记录,学生汇报

2、敲三角铃:

(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

3、吹笛:

一生吹,其余记录,一生板书,核对

4、拍桌子:

一生拍,其余记录,学生板书,核对

5、玻璃弹子丢入玻璃缸内:

一个学生丢,汇报,讨论

讨论:

到底是5下还是3下?

为什么?

6、拍手:

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三)生生互动,做练习

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用记号计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来指着数,听着数。

练习册P2.3.4

回家找家里能敲打的物体,和父母互相听着数。

数一数

(2)

1. 

熟练掌握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

2. 

能用“小圆片、数字”来表达各个数。

3.指导学生会正确书写“1、2”。

数字的书写。

指导正确书写“2”。

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田字格、双色片、投影、学具(数字卡片1—10、汉字卡片一—十)

写数字时注意书写格式,学生初次写字,握笔不熟练,经常写错,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橡皮。

如书写前先想好后再认真落笔,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

使用时,一手轻压纸张,一手来回轻擦至干净,擦完后将橡皮屑轻弹至一边。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小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许多的东西,有些什么呢?

老师想知道香蕉有几个?

你能从卡片中找出数吗?

生(有的举数字3、有的举汉字三、有的双手同时举出。

哦!

这些都表示3。

大家做的很好!

(同理把其他的物品说出数量)

小练习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看看书上第1题,你看懂些什么?

说说看!

我看到2本书用圈圈起来了,然后连到了数字2上。

找一找其他相同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圈起来。

数一数它们的个数,然后与下面的数字连起来。

全班操练,教师巡视,分别纠错,然后核对。

二.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1.投影出示3个米老鼠以及它的记数方法

你看懂了什么?

3个红圆点,数字3,都能表示米老鼠有3个。

2.师:

根据这个表格的形式,请你把其它的空格填完整。

学生小组交流

哪副图你有困难请告诉老师。

3.认识3~5,我们来比一比第8页上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师当场巡视面批)

三.指导写数

1.认识“田”字格

在写数字时,要写在“田”字格的右半部分。

2.数字1,要稍斜一点,笔道要直。

1象什么?

1象小棒,有点斜。

(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说)

那么2又象什么呢?

2象鸭子。

(师补充,脖子长,全班跟读)

老师示范书写

3.让学生书空,做书上的练习。

四.巩固练习(可以用练习册P8~9)

1.圈一圈,连一连(练习册第4、5页的第1题),老师面批。

2.填表(练习册第4、5页第2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总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