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877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0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建设用地布局31

四、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调控对策32

第七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42

一、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42

二、加大土地整治力度45

三、强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52

四、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管理54

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58

六、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60

七、严格保护文物用地63

八、合理安排旅游业发展用地65

第八章保障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用地67

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7

二、重大工矿建设工程76

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80

第九章加强市(区)土地利用调控86

一、西安市86

二、铜川市87

三、宝鸡市89

四、咸阳市90

五、渭南市92

六、汉中市93

七、安康市94

八、商洛市96

九、延安市97

十、榆林市99

十一、杨凌示范区100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02

一、建立和完善规划管理体系102

二、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103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105

四、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106

五、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107

六、建立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08

附表

附表1:

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109

附表2:

规划目标指标表………………………………………………………………110

附表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111

附表4: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表…………………………………………112

附表5:

建设用地规划控制表…………………………………………………………113

附表6:

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占补计划表……………………………………………114

附表7:

园地指标规划控制表…………………………………………………………115

附表8:

林地指标规划控制表…………………………………………………………116

附表9:

牧草地指标规划控制表………………………………………………………117

附表10:

土地整治计划表………………………………………………………………118

附表11:

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表…………………………………………119

附表12:

独立工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表…………………………………………129

附表13:

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139

附图

附图1:

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165

附图2: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66

附图3:

陕西省土地利用分区图………………………………………………………167

附图4:

陕西省土地利用区域调控图…………………………………………………168

附图5:

陕西省土地整治规划图………………………………………………………169

附图6:

陕西省土地利用重点管制图…………………………………………………170

第一章总则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主动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要求,制定《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

确定全省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目标;

明确全省土地利用结构和时间空间布局;

强化关中、陕南、陕北三大经济地带土地利用任务;

解决跨市(区)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

完善全省建立健全科学用地、管地的体制与机制。

《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守则》、《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及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步设想等。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

《规划》范围是全省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规划》是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环节,是统筹陕西省辖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配置土地资源、调控经济发展、指导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

《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由陕西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背景

一、基本概况

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介于东经105°

29′-111°

15′,北纬31°

42′-39°

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

全省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设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10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市、区),1665个乡(镇、街办),省会设在西安市。

陕西是中国周、秦、汉、唐等14个王朝建都之处,被誉为“中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陕西省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

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风沙滩地、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岭山地、汉中-安康盆地、大巴山地等6个地貌类型。

全省以秦岭为界,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长江水系主要有汉江、嘉陵江、丹江、仁河等;

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延河和无定河等。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省自南向北形成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气温带。

陕西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储量大,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1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58种,全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超过42万亿元,居全国之首。

2005年底全省总人口372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4%,人口密度为182人/平方公里。

农业人口2777万人,非农业人口为94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4.65%和25.35%,户均3.5人。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3675.6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

人均GDP9899元。

固定资产投资1982.04亿元,占全国的2.2%;

财政收入529.02亿元,占全国的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2.41亿元,进出口总额45.2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

二、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

2005年末,全省土地总面积20579460公顷(30869.19万亩)。

其中农用地面积18481671公顷(27722.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81%;

建设用地799000公顷(1198.50万亩),占3.88%;

未利用地1298789公顷(1948.18万亩),占6.31%。

1、农用地。

耕地面积为4088900公顷(6133.3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9.87%;

园地面积为686667公顷(1030.00万亩),占3.34%;

林地面积为10285333公顷(15428.00万亩),占49.98%;

牧草地面积为3117333公顷(4676.00万亩),占15.15%;

其他农用地303438公顷(455.16万亩),占1.47%。

2、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658400公顷(987.6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0%;

交通水利建设用地面积为102257公顷(153.39万亩),占0.50%;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38343公顷(57.51万亩),占0.19%。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74436公顷(111.65万亩)、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523934公顷(785.90万亩)、工矿用地面积60030公顷(90.05万亩),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36%、2.55%、0.29%,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1.31%、79.58%、9.12%。

3、未利用地。

水域面积196125公顷(294.19万亩)、滩涂沼泽面积96333公顷(144.50万亩)、自然保留地面积1006331公顷(1509.50万亩),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95%、0.47%、4.89%,分别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15.10%、7.42%、77.48%。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率高、农用地比重大。

全省土地利用率高达93.72%,其中农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89.81%。

农用地中林地面积最大,园地面积最小。

林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9.98%,森林覆盖率为37.5%;

而园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4%。

耕地中以旱地和坡地为主。

全省旱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3.50%,坡度大于15°

的坡耕地占35%以上。

2、建设用地比重偏小,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全省建设用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8%,比例远低于中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小,农村居民点比重大。

城镇建设用地仅占城乡建设用地的11.31%;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79.58%。

3、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分布差异明显。

受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等影响,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

关中以耕地为主,林地、牧草地面积较小,显现以种植业为主的用地特点,其中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呈现城市型用地特征;

陕南的盆地、平坝区以耕地为主,山区则以林地为主;

陕北耕地、牧草地面积比重大,部分县园地面积比重较大。

(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1、耕地持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随着全省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全省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据统计,全省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5140470公顷(7710.7万亩),减少到2005年的4088900公顷(6133.35万亩),9年间减少了1051570公顷(1577.36万亩),年均减少126840公顷(190.26万亩)。

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与农村争地、工业与农业争地、生态与经济争地现象仍将持续,耕地减少不可避免,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2、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大,土地低效利用依然存在。

随着西部大开发逐步推进和建设西部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长迅速。

近几年,全省建设用地每年都以平均1000公顷(1.5万亩)的速度增长,而且今后建设用地增长的幅度还将继续扩大。

另外,全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在逐年提高,但一些行业、地区浪费和粗放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城镇建设轻挖潜、重扩张、各类开发区内“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零散,土地利用率低。

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片面追求建设新村、荒芜废弃老宅基地的现象。

3、土地利用布局不尽合理,区域统筹不够协调。

全省三大区域土地利用不甚均衡。

陕南、陕北土地面积占全省的73.04%,但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39.6%;

关中土地面积占全省26.96%,却聚集了全省60.40%的人口。

关中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用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而陕南、陕北人口密度低,城镇分布稀疏,土地利用率低,区域土地利用协调不够,空间互补性差,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补充潜力有限。

据调查,全省近期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仅300多万亩,而且多分布于生态脆弱的陕南、陕北地区,不仅开发利用的成本高,而且与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矛盾,耕地补充的潜力十分有限。

5、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陕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80%的耕地和70%的人口分布于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6%。

全省年均输入下游江河的泥沙量9.2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量的五分之一,全省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每年达341万吨。

陕北长城沿线土地沙化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另外土壤盐碱化和“三废”污染在局部地区也较为严重。

三、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修订,是根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相关文件精神,依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1996年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为基数,在深入分析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并科学预测土地利用供需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

199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一)规划主要指标实施情况

1、耕地保有量。

根据《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全省1996年末耕地面积为5140470公顷(7710.70万亩);

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56000公顷(84.00万亩),生态退耕及灾毁耕地指标为473340公顷(710.00万亩),补充耕地指标为140000公顷(210.00万亩)。

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4751130公顷(7126.70万亩)。

根据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2005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88900公顷(6133.35万亩),规划实施的9年间全省共减少耕地1051570公顷(1577.36万亩),每年平均减少116841公顷(175.62万亩)。

2、耕地占补平衡。

1997-2005年,全省通过土地整治共补充耕地面积55593公顷(83.34万亩)。

其中:

土地整理补充耕地23096公顷(34.64万亩),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3153公顷(19.73万亩),土地开发补充耕地19344公顷(28.97万亩)。

同期全省各项建设共占用耕地43625公顷(65.43万亩),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累计多补充耕地11968公顷(17.91万亩)。

3、生态退耕与灾毁。

据统计,1997-2005年9年间全省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面积826906公顷(1240.36万亩),因灾损毁减少耕地面积44340公顷(66.51万亩),二者共减少耕地面积871246公顷(1306.87万亩)。

4、建设占用耕地。

根据上轮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至2010年,国家下达全省建设占用耕地指标56000公顷(84.00万亩)。

据统计,1997-2005年的9年间,全省各项建设实际占用耕地43625公顷(65.43万亩),每年平均4850公顷(7.28万亩)。

(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社会效益

(1)宏观调控作用明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规划实施有效地发挥了土地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同时,又防止了土地资源浪费、避免重复建设等,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保障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效保护基本农田。

在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和人口增长需要增加耕地的双重压力下,通过实施规划,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耕地数量,并提高了耕地质量,保护了基本农田,从而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规划期间,全省年均产粮110亿公斤,全省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形成了“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品种调剂、总量基本平衡”的格局。

(3)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规划实施中,优先保障了国家和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工业项目、民生项目以及生态项目的用地需求,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全省城镇化率由1996年的26.8%上升到2005年的38.0%,年均增加1.12个百分点。

(4)土地资源配置合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原则,妥善处理全省土地利用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达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目的,避免了在土地利用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提高了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2、经济生态效益

(1)土地综合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据统计,全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国内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59.08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178.67万元;

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700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4063万元;

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值从1600万元提高到3100万元。

(2)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全省林地面积从1996年的9398910公顷(14098.37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0285333公顷(15428.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45.67%提高到49.98%。

森林覆盖率从1996年的31.75%提高到2005年的37.26%。

全省退耕还林面积达735130公顷(1102.7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从13.7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6万平方公里,治理保护面积累计达到4.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30.18%,荒漠化面积减少了1257平方公里。

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和平、发展与合作一直是世界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迅速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加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趋势更加紧密。

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包鄂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生态补偿示范区规划》,为陕西迎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陕西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加大解决资源约束力度,加强能源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陕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有利于做大做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

国家在战略上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陕西科技优势,在核心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国内外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资本、技术及产业加速向资源富集、科技发达、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陕西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有利于促进产业扩张和结构升级;

国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为改变陕西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别带来新的机遇。

近年来,陕西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突破,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同时,陕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以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农业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为陕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二)面临挑战

1、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

为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提出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和陕西5837万亩耕地保护的历史重任。

2、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压力增大。

全省正处于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阶段,满足现有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必须占用一定的用地空间。

另外,全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城镇外延扩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特别是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平原地区相当一部分优质耕地,增加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压力。

3、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管理难度加大。

我国相对薄弱的土地资源正承受来自三方面的巨大压力,即人口增长对耕地保护所形成的压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所形成的压力。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大,各业用地矛盾加剧,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一些重要土地资源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4、经济建设和发展趋于多极化和多元化,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省经济已呈现多极化的增长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减弱,经济增长开始向中西部适宜开发的区域拓展,这必然要求扩大这些地区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不断呈现多元化,加之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加快,对长期建设发展用地预测的难度加大。

特别是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国际化,将有力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用地的结构调整转化加快,势必对统筹各业、各区域土地利用提出新的挑战。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各项任务,通过编制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全省土地利用格局,调控土地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用地协调发展,维护公众利益,保障用地供给,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章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正确处理近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既要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又要认真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陕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落实基本国策的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努力增加耕地面积。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省粮食自给的目标,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各类建设用地必须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合理控制建设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防止用地闲置浪费,促进用地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增加建设用地产出效率。

(三)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

根椐全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特征和格局,优化配置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引导省域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城乡用地和区域统筹,促进关中、陕南、陕北三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科学合理安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用地,优先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