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88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docx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

历史ⅲ岳麓版高考每课名题练习4、宋明理学(各地高考重点整理、教师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共0分〕

1、〔2017年12月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23题〕“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

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

”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

A.陆王学派B.程朱学派C.浙东学派D.洋务派

【答案】A

【点拨】考查对心学的理解。

关键信息是:

“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可知是指心学。

【结束】

2、〔2017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范校5题〕以下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那么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那么以心为最高概念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答案】D

【点拨】

【结束】

3、〔2017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7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点拨】钱乘旦先生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选B项。

【结束】

4、〔2018年1月德州市期末17题〕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

【答案】D

【点拨】

【结束】

5、〔2017年9月兖州摸底3题〕台湾作家柏杨认为:

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

【答案】D

【点拨】

【结束】

6、〔2018年1月三明市期末18题〕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注重精神文明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017年11月辽南协作体期中31题〕“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

【答案】C

【点拨】此题考察宋明理学。

引文属于王阳明主张,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分析,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表。

【结束】

8、〔2017年12月山西诊断3题〕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以下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那么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

【答案】A

【点拨】考查理学。

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故要格物致知,选择A项。

【结束】

9、〔2017年12月台州调研19题〕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点拨】①是客观唯心主义,是朱熹的观点,故排除;④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故也应排除;两者思想的本质都是唯心主义,所以②是共性,两者都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③是共性;因此正确选项是B。

【结束】

10、〔2018年1月三明市期末2题〕《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B

【点拨】

【结束】

11、〔2018年1月南阳市期末16题〕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C

【点拨】

【结束】

12、〔2017年12月洛阳市一模3题〕右图为《三教图》。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表达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答案】B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故应排除A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是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故应排除D项;题干中所示“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故应排除C项;而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此题正确选项是B。

【结束】

13、〔2018年1月永州市一模10题〕《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点拨】

【结束】

14、〔2017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14题〕以下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A.“苟此心之存,那么此理自明”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17年11月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19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多元化

【答案】A

【点拨】

【结束】

16、〔2018年1月泰安市期末20题〕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

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核心内容D、关心社会进步为核心内容

【答案】B

【点拨】

【结束】

17、〔2017年9月湛江调研3题〕“一事不穷,那么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那么阙了一物道理。

”该言论反映了〔〕

A、孔子的“为政以德”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朱熹的“格物致和”D、黄宗羲的“工商皆木”

【答案】C

【点拨】从题干要求明显可以看出为对事物的理的探究,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结束】

18、〔2017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6题〕“《明会典》: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明代婚娴观理学色彩浓厚B、明代婚姻观具有保守性

C、明代政府鼓励寡妇守节操D、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

【答案】D

【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于寡妇守志不改节者,明朝政府给予“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的鼓励;这种“守志”“不改节”的婚姻观显然具有保守性;宋明时期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道德,明朝政府的这一做法正是理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怨的表达。

但从材料来看,明朝政府对寡妇改嫁并没有完全禁止。

故正确答案是D。

【结束】

19、〔2018年1月滨州期末17题〕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宋明理学。

从材料中“天良”“良心”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

【结束】

【结束】

20、〔2017年11月德州期中28题〕周敦颐在《通书》说:

“礼,理也;乐,和也。

阴阳礼而后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后和,故礼先而乐后。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存天理,灭人欲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先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B

【点拨】

【结束】

21、〔2017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3题〕“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与这种说法相符合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材料中强调的是“理”是万物的根本,“理”构成里社会道德关系,朱熹提出了“理”是三纲五常形成的哲学基础。

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王夫之具有反封建思想。

【结束】

22、〔2018年1月长沙一模11题〕“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

【答案】A

【点拨】

【结束】

23、〔2017年12月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22题〕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B

【点拨】考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关键信息是:

“不能涉世”即儒家的思想在于涉世,即研究社会现实。

【结束】

24、〔2017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10题〕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

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

”以下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答案】C

【点拨】

【结束】

25、〔2017年12月北京顺义区4题〕一位理学家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表达以下哪一种理论观点?

A.理在气先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

【答案】C

【点拨】

【结束】

26、〔2018年1月黄冈市期末26题〕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答案】B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项和C项只是心学的观点,D项只是理学的观点。

B项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正确选项是B。

【结束】

27、〔2018年1月珠海市一模14题〕“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以下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正确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理学思想。

朱熹在儒家思想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

A项中儒家学说不是自然科学,主要谈论社会伦理,只有适应或不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不存在科学不科学的问题。

D项中两人都有贡献,没有大小之分,甚至说孔子要比朱子的贡献更大些。

B项不符合史实。

【结束】

28、〔2018年1月日照市期末5题〕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

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

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答案】A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张载这四句话的理解,以及对宋代历史的了解情况。

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为天地立心,是宋代学者希望通过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使天地生化万物的心显立起来,故A正确;为生民立命,是学者们希望通过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使生民的生活有所依循,从而得以护持生命,说明不了政府重视市民阶层,故B项不正确;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学者们要续先秦儒家的学脉,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没有联系,故C项不正确;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学者“开出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并不是一种现实存在,故D项错误。

【结束】

29、〔2018年2月济南月考3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万物本源D、抗衡佛老

【答案】C

【点拨】

【结束】

30、〔2018年1月绍兴市期末6题〕荀子说: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那么可,不用那么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那么可,不用那么死,谓之争……传曰:

‘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以下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主张的是

A、韩非“法不阿贵”的思想B、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C、朱熹“道统论”的思想D、顾炎武“众治”的思想

【答案】C

【点拨】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从道不从君”即依从正确的原那么而不依从国君,这与朱熹“道统论”的“正君心”思想是一致的,选择C。

【结束】

31、〔2017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7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点拨】钱乘旦先生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选B项。

【结束】

32、〔2018年1月湖州市期末20题〕他的思想在生前曾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死后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他主张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D、致良知,知行合一

【答案】C

【点拨】考察对理学的理解。

朱熹的思想体系中社会政治理论主张,“三纲五常”以构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而这恰恰是宋代开国者的软肋。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臣夺君权,恰恰是朱熹的攻击所在,所以宋代统治都一直叱其是“伪学”;另一方面,朱熹认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正君心正百官是儒家干预政治的主要手段,这种潜在的分君主权力的意识恰恰是宋代统治者始终都在防范的,因此,宋代统治者打击朱熹的言论理所当然。

朱熹死后,统治者将朱熹的思想体系略加改造,强调对君主的尊崇,而且朱熹的思想有利于统治者驾驭百官和控制民众,略加改造后成为统治者有效的思想武器。

【结束】

33、〔2017年11月蚌埠市期中15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

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使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答案】D

【点拨】

【结束】

34、〔2018年1月漯河市期末18题〕普罗泰格拉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荀子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答案】C

【点拨】

【结束】

35、〔2018年1月商丘市期末19题〕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

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

”以下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答案】C

【点拨】

【结束】

36、〔2017年11月沂源县期中24题〕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那么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以下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答案】B

【点拨】该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宋到明清,理学逐渐深入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

【结束】

37、〔2017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6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从材料“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表达了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但“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那么说明理学束缚了人们的视野,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应选B项。

【结束】

38、〔2017年12月浙江五校联考3题〕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

‘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

'〔朱熹〕日:

‘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表达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C、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理学思想。

根据材料“尽是尊君卑臣之法”分析,A想为,秦朝的制度是君尊臣贱,表达了二者关系的批判,A项没有从该句出发分析。

C项中朱熹思想主要是维护封建专制的。

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表达。

【结束】

39、〔2018年1月无锡市期末3题〕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

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

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程朱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客观唯心主义主要指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项和D项指心学;B项是朱熹的方法论;C项强调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理是世界的本源应该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结束】

40、〔2018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3题〕王守仁〔阳明〕说: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④表达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41、〔2017年11月沂源县期中22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D

【点拨】商朝和西周实行宗法制、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唐朝国家强盛、宋朝思想上理学盛行,D项符合题意。

A项中唐朝不属于民主政治,新思想萌发出现于鸦片战争后;B项中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出现,“政治腐朽”也无法表达;C项中“经世致用”思想出现于明末清初。

【结束】

42、〔2017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22题〕“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这句话应该出自

A.朱熹B.王阳明C.黄宗羲D.顾炎武

【答案】B

【点拨】

【结束】

43、〔2018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2题〕〔宋绍兴年间,官员张登〕曰:

“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

‘利'字,只当以‘义'字对。

”因详言义利之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B、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那么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A

【点拨】

【结束】

44、〔2017年10月大同市调研4题〕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吹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甲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气而后有理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B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风吹幡动!

”和所学史实这里甲徒强调的“风”是物质,A项和D项属于程朱理学,而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