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934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OMLAB光纤直放站培训.ppt

2010年10月,GSM-R光纤直放站维护培训,COMLAB,目录,一、COMLAB光纤直放站产品介绍二、COMLAB光纤直放站应用案例介绍三、COMLAB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介绍四、COMLAB网管系统介绍及结合网管故障介绍五、COMLAB光纤直放站现场维护、故障处理介绍,一、COMLAB光纤直放站产品介绍,一、COMLAB光纤直放站产品介绍,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于北京中瑞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致力于中国铁路通信系统方案及服务国内隧道直放站GSM-R覆盖方案引领者成功实现国产化供货保证备品备件保证已建立起一支本地技术服务队伍24小时电话技术支持设计咨询服务现场安装督导、调试开通,1.COMLAB简介,高可靠性产品设计,COMLAB的产品MTBF远远超过一般项目要求,高可靠性产品设计,真实的模块冗余热备份冗余的内置电源模块(AC-DC,DC-DC各2套)2个PA3个光模块,在高速铁路项目上,我们提供的产品包括内置的UPS和电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高可靠性产品设计,当其中一个基站故障时,系统仍然能继续工作。

高可靠性产品设计,标准大气压10kPa的条件下还能达到IP65保护级别国内厂家的抗气压级别一般只能达到标准大气压3kPa,高可靠性产品设计,内置漏缆监控功能,高可靠性产品设计,将直放站必备的附件集成在设备内部内置3dB电桥,设备直接提供两路射频输出内置CDMA频段滤波RU内部的CDMA滤波功能可以去除与GSM-R频段相近的CDMA频段信号,保证所放大信号的纯净度。

内置DCBLOCKRU端具备3kV的直流阻隔能力,有效预防感应直流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

高可靠性系统组网,真正的交织组网每个MU用2根馈线连接到1个基站上MU用光纤以星型方式连接到RU上每个RU都连接2个MU用2根光纤连接主用MU用1根光纤连接备用MU相邻两个RU之间用漏缆连接每个RU同时对外发射2路信号(分别来自主用MU和备用MU)主用MU的信号比备用MU信号高6dBm,服务高铁直放站网管OMC-T,直放站网管设备OMC-T1、管理容量大于100个直放站近端机、400个直放站远端机。

2、查询和配置管理功能3、故障管理功能4、数据传输接口5、日志管理:

可查看系统、直放站操作维护及告警的所有历史信息。

6、备份数据: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手动备份,以保存数据的完整性。

7、提供功能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8、提供上级网管接口。

服务高铁项目,直放站设备提供环境监控功能(直接连在直放站上即可工作,不需添加额外的电源、传输设施):

温度、湿度烟感水浸门禁,二、COMLAB光纤直放站应用案例介绍,二、COMLAB光纤直放站应用案例介绍,丘陵和路堑地段,丘陵和路堑地段,电波传播预测难度较大。

丘陵地段的弱场区经常为独立短段分布。

如果单纯提高天线高度或缩小基站间距并不能带来较好覆盖效果,即个别弱场区段电平仍然无法提高,而且有可能带来同频干扰,所以在丘陵地段弱场区实际运用中都采用光纤直放站进行覆盖。

短隧道(100mL2000m),长度小于1000m的孤立隧道,在隧道一端洞口外设基站或光纤直放站,隧道内敷设泄漏同轴电缆进行覆盖,漏缆末端加天线。

如下图所示。

中等隧道(2000mL6000m),中长大隧道宜采用基站加光纤直放站加漏缆进行覆盖。

基站都安装在隧道进、出口,隧道内安装光纤直放站,泄漏同轴电缆贯穿全隧道。

如下图所示。

长大隧道(6000mL20000m),对于特别长大隧道,需要在隧道内增加逻辑基站,实际的站址放置于隧道外。

如下图所示,蓝色圆圈中的基站2与基站15即为逻辑基站。

隧道群,对于隧道群,可以看做是一个或多个长隧道。

采用光纤直放站+泄漏电缆+天线来覆盖连续的隧道群。

1、当隧道间开放空间超过2km时,隧道可被当作不同的隧道群来设计;当隧道间距小于2km时,这些隧道被当作一个隧道群处理。

2、隧道群内隧道间距小于500米时,可使用泄漏电缆覆盖隧道间开放空间,在满足覆盖要求的情况下,以减少直放站远端机的数量。

3、隧道群内隧道间距大于500米时,使用天线覆盖隧道间开放空间。

隧道群,大型站房内、地下通道、调度所等,大型站房、地下通道内,有旅客服务、公安等业务需求时,GSM-R系统应对上述区域进行覆盖。

大型站房宜采用室外型基站、光纤直放站、吸顶全向天线或泄漏同轴电缆进行覆盖;地下通道宜采用漏缆进行覆盖;室内覆盖应考虑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规定的辐射电平,站台内设计尽量避免站台内切换。

三、COMLAB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介绍,二、COMLAB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介绍,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泄漏电缆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检测泄漏电缆的完好性;漏缆及接头损坏或断开后,形成覆盖盲区,造成GSM-R无线信号中断,监测系统能够检测漏缆是否正常完好,实时对漏缆故障进行告警。

漏缆故障主动报警;当漏缆监控模块检测到漏缆出现故障时,主动向网管中心(OMC)发出告警漏缆传输损耗检测检测泄漏电缆的传输损耗,传输损耗是泄漏电缆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出此值,可以灵活地设置漏缆告警门限阀值以此分析、判断出漏缆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1、漏缆监控模块内置在设备内部2、每台RU设备内置TX和RX模块3、漏缆监控模块在RU设备上行模块内部,光纤直放站漏缆监控,1、电缆监控器频率频道:

频道:

1-79,ch1=868.025MHz,间隔=25kHz2、发射功率:

-15dBm3、接收最低门限值-60dBm4、功能屏蔽值:

-60.4dBm,四、COMLAB网管系统介绍及结合网管故障介绍,四、COMLAB网管系统介绍及结合网管故障介绍,网管监控系统,光纤直放站网管系统在铁路通信质量管理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COMLAB公司开发的网管软件OMC,按照铁道部技术标准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六部分:

中继传输设备统一监控管理系统要求开发编制而成,满足铁道部对直放站设备进行统一网管的要求,以及对其他各类设备网管监控的兼容性,并具备持续升级潜力。

其特点包括如下内容:

1、采用高效率管理系统平台。

2、采用人性化设计,具备友好、易用的图形化界面。

3、实现在网络上每一个单一的单元的通信。

(包括告警上报和参数设置)4、具备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

5、具备权限管理功能,不同的用户组对某些线路拥有不同的数据访问和修改权限。

6、近端机MU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OMC网络。

远端机和近端机之间通过光纤相连接。

网管监控系统,为保证OMC的最佳操作,下面的网络条件必须满足:

1、每一个给定的RULAN接口在不同的子网中。

(IPA=子网A,IPB=子网B)2、相应的MU必须在相应的子网A或子网B中。

3、OMC服务器需要两个网络接口,并且在不同的子网中(A和B)。

4、在MU/RU两侧的子网,在任何地方,禁止由同一路由交换机控制。

网管介绍,操作管理中心(OMC)通过按线路、线路段、直放站系统、近端机、远端机的不同级别进行在网设备管理。

监测系统的操作界面如下:

1、一条列车线路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线路区段。

2、一个线路区段通常包括一套或多套直放站系统。

3、一套直放站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近端机和远端机。

网管介绍,用附加的图标和颜色表示组件的任意一种操作模式和一种报警状态。

报警状态的严重性以逐渐递增的方式显示。

网管介绍,OMC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网管介绍,OMC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介绍,结合网管故障介绍,

(1)网络非冗余不可用脱管每台远端机RU的MOXA有两个网络口,分别设置了IP通过主、从2个链路连接到MU再连接至OMC网管,其中任何一路网络中断就会出现网络非冗余告警.处理流程:

网管告警:

网络非冗余1、连接故障模块MOXA,此时其中一个IP可以连通(ping数据包)另一个不通。

2、确定是主网络还是从网络不通。

3、现场处理时,先到MU查看光模块状态灯以及交换机状态灯状态,电脑连到MU的交换机,连接(PING)故障RU的IP地址,判断网络链路是否连通。

4、如不通则将网线连到光模块网口再连接(PING)故障RU,如能ping通则是这根网线问题将其更换即可,如还不通则把此模块光纤换到附近正常模块判断模,如果能通则是此模块故障更换模块。

如不能通,这时可以排除MU端问题。

5、RU端查看模块状态灯再将网线连至交换机连接(ping)RUIP和网管IP,如果RU端ip不通则更换交换机到MOXA的网线,网管端不通则更换交换机到模块端网线,此时故障即可解决。

网管告警:

网络不可用1、网管检查能否连通设备IP。

2、现场检查设备是否掉电,如没掉电查看传输至MU交换机网线是否亮灯3、用电脑检查能否ping通网管IP。

4、如:

不通检查交换机至传输网线、检查传输至网管是否连通。

结合网管故障介绍,串口服务器(MOXA),两个网口能连接两路网络,网络原理示意图,近端机光模块及光纤接口,结合网管故障介绍,

(2)网管告警:

MU电源非冗余MU电源监控由前端模块接收每个电源的+12v,当监测有电压时为正常状态,无电压时为告警状态告警现象及分析:

MU电源非冗余告警一般原因是电源模块坏,或监控线接触不良,或前端模块坏.处理流程:

1、网管查看电源模块状态,确定电源模块告警。

2、MU电源告警一般为电源模块坏或监控线接触不良造成。

3、软件读取PS=3则一般为前端模块坏4、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端,确定电源模块好坏。

5、然后测量电源监控线,如有电压,是前端模块坏.更换模块即可。

结合网管故障介绍,(3)网管告警:

RU电源非冗余RU电源监控是由预置功放模块的12V电源回路监控的,当电源模块正常工作时线路闭合,当模块坏时整个回路断开.这时为非冗余告警状态。

告警现象及分析:

RU电源非冗余告警一般可能出现的原因是监控线松动,或电源模块坏,或预置功放模块坏。

处理方法:

1、在网查看电源模块状态,确定电源模块1或2故障。

2、电源故障正常为电源模块坏或监控线接触不良造成。

3、RU设备有两套电源系统.打开RU机盖看电源模块状态灯是否是绿色,并测量每个电源的输出是否正常。

4、如输出都正常,检查电源的监控线是否接好,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档测量是否联通。

5、如证明电源及监控线都正常.此时可能是预功放问题,需更换预置功放.,结合网管故障介绍,(4)网管告警:

RU链接非冗余告警现象及分析:

RU的光模块通过光纤与MU光模块相连,如果光纤光衰较大,或RU或MU光模块损坏都会造成告警。

处理流程:

1、查看网管状态读取MU、RU两端模块状态,判断网管显示故障模块。

2、现场光功率计测量光路,测试光纤收光功率正常应该大于1dBm。

3、现场查看光模块RX、TX灯状态,是否红灯告警。

4、将故障模块与正常模块光纤倒换连接,看告警有无消除,如消除则是此模块坏,如没有消除告警则需到另一端设备处同样以此操作来确定故障模块。

5、链接告警首先检查测试光衰,如光衰正常则倒换光线确定RU端还是MU端模块坏。

结合网管故障介绍,MU整机设备正视图,RU整机设备正视图,结合网管故障介绍,(5)网管告警:

下行功放告警告警现象及分析:

PA下行功放模块在冗余RU设备中双备份模块,两块模块定时交替工作,一个模块出现故障,告警显示下行功放告警。

处理流程:

1、用网管查看功放工作状态,查找对应下行功放模块故障,如:

模块1故障或模块2故障。

2、现场更换下行功放模块,由于现场时间紧,建议更换整机。

结合网管故障介绍,(6)网管告警:

下行预功放告警告警现象及分析:

PRA下行预功放模块出现故障,在网管中显示下行预攻防失败,通常为模块故障。

处理流程:

1、用网管查看预功放工作状态,状态OK正常,状态红色为故障2、更换预攻防模块。

五、COMLAB光纤直放站现场维护、故障处理介绍,五、COMLAB光纤直放站现场维护、故障处理介绍,近端机,电源模块指示灯状态说明,指示灯状态与故障排查,电源模块故障判断当我们通过电源模块指示灯状态观察到电源故障时,我们首先要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入输出电压,以快速判断故障点。

测量仪器:

万用表(建议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方法:

第一步:

测量输入电压是否正常用万用表负极接地,在这里我们推荐接在电源模块的DC-端子;用万用表正极接电源模块的DC+端子.此时在万用表应该可以显示出输入电压,如果电源电压显示在-48V-54V范围内,我们就认为它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进行第二步操作.如果此时电源电压超过这个范围,我们需要首先检测电源系统供电,直到输入电压正常了为至。

指示灯状态与故障排查,第二步:

测量输出电压在第一步操作中,我们已经确认了输入电压是正常.在这里我们需要测试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用万用表的正极负极分别接在电源模块DC12+和DC12端子,观察此时在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是否为+12V,如果此时数值不是+12V,我们就可以判断电源模块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新的电源模块.如果此时数值为+12V,但设备还是无法加电,说明主板有过载,需要返厂做进一步的检测.,远端机状态与故障排查,由于远端机一般位于隧道内,用于维护的时间很短,我们一般采用整机更换的方法,为此我们首先要判断是远端机设备的问题还是电源系统,光传输系统,射频系统问题。

为此我们分为以下三部分来测试分析和排查故障:

电源系统检测光传输系统检测射频系统检测,远端机-电源系统检测,电源系统检测测试仪器:

万用表(建议使用数字万用表)现象分析:

采用双电源模块+备用电池的方案,通过网管就可以快速发现故障所在点,网管上通常会有二种告警。

(1)电源模块告警,远端机内部有一个电源模块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整个远端机。

(2)市电告警,此时需要检查电源供电系统。

远端机-光传输系统检测,光传输系统检测测试仪器:

功率源,功率计现象分析:

上采用2块主光模块+1块从光模块的方案,网管上通常会有几种告警。

(1)主链路告警此信息表示主光链路有1路断开。

(2)主备链路同时告警主光链路2路均断开,从光链路在工作。

(3)从链路告警从链路断开测试方法:

测试近端机和远端机的光发和光收,光强度应该控制在1-5dBm之间,如果光发正常,光收小于1dBm,此时认为光衰过大,需要测试光传输通道,否则光模块坏,如果近端机光模块坏,可以更换模块,如果远端机光模块坏,需要做整机更换。

远端机-射频系统检测,射频系统检测测试仪器:

频谱分析仪现象分析:

采用双功率放大器的方案,如果有一个功放坏,网管会有相应的告警信息,此时更换远端机即可。

如果功放工作正常,电平强度不够,需要检测远端机射频端口电平,如果有输出,需要检查馈缆驻波比判断故障点;如果无输出,更换远端机。

远端机更换流程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