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82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练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x

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产生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题3分,共12分)

白起者,郿人也。

善用兵。

秦以郢为南郡,迁白起为武安君。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

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

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

“武安君禽马服子乎?

”曰:

“然。

”又曰:

“即围邯郸乎?

”“赵亡则秦王矣,武安君为三公。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

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

“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

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

武安君言曰:

“邯郸实未易攻也。

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

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

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

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

“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良久,曰:

“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厚币:

带着厚礼

B.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益:

增加,多

C.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隙:

隔阂

D.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怨:

埋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如因而割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见犯乃死,重负国

D.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6.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项是()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④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⑤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⑥武安君言曰: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③⑤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

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龁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

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第Ⅱ卷

8.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0分)

(1)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3分)

(2)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3分)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分)

(二)古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7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

,“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具体阐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任选一题)(6分)

10

(1)①、,谈笑间,。

②、,可以无悔矣,?

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④、吾所以为此者,。

(2)、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比权量力,。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④、,,江南游子。

三、现代文阅读

失群的红叶

柯灵

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

一个孩子到我房里,手里握着一束红叶,临走时送了我两片,还告诉我这是从龙山上师范学校的后园里采来的。

我欣然,把红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

这是一种枫类植物。

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叶缘有整齐的锯齿,精致得像最细致的工笔画。

颜色似殷似赭,红得惹人怜爱。

我把玩许久,珍重地放在书桌上的白瓷小盘里,聊当案头清供。

过不了几天,红叶褪了色,不经意地萎谢了。

我怅然,这么美的东西,不想生命这样短促,真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破彩云散”。

我若有所失,心里虚飘飘地没有着落。

于是我爬上龙山,跑到师范学校后园。

园在半山,视野宽旷,园里百卉零落,秋意沁人。

在山坡高处,找到了那棵红树,只见它独立擎天,满树离离,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在满眼萧索中,特别引人注目。

但树根四周,也飘落了不少叶子。

我徘徊树下,流连忘返,最后拾了许多落叶回来,仔细地夹在书本里。

三天以后,我翻书检点,叶子还是枯了,失去了光泽,但不曾皱缩,比那白瓷盘里憔悴支离的一双好得多。

我忽发遐想,试图以人力挽回自然,找来水彩颜料,在失色的红叶上涂抹了一层浓浓的胭脂,乍一看去,居然红艳如生,能够以假乱真了。

我索性妄想巧夺天工,在玻璃窗上贴上淡青透明的绸纹纸,再把落叶参差错落地粘在纸上,构成一幅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

我怡然,坐在窗前,不觉一时莞尔自得。

从此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

每天清晨,醒来撩开帐子,只见晨光熹微,这些红叶的剪影,就会投入我惺忪的双眼,向我道早安。

有时深夜凄清,从外面奔波回来,满屋静悄无声,却有那晕黄的灯光,把红叶的素影投射窗外,似对我含笑相迎,我亲切地进了屋,如倦鸟归林,打叠起浮浪的心情,怡然上床寻梦。

而今风雪连天,早到了凛冽的严冬。

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

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灌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

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

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

想是园丁把落叶扫到一处,点把火烧了,好待来年化作春泥,给那峥嵘的老红树添点肥料。

回到屋里,依然在窗前兀坐,对着窗上的红叶,我怅然。

如果红叶有知,听到同伴的消息,想到自己的遭遇,它们对我是抱怨,还是感激?

它们既从土里来,自应回到土里去,它们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该是它们的不幸,至少是委屈。

——我终于感到歉然。

11.根据文意,指出“失群的红叶”“打叠起浮浪的心情”中“失群”“浮浪”的含义。

12.本文围绕“红叶”,抒写了作者多种情感。

请对这些情感及产生的缘由作分点解说。

(5分)

13.文中多处描写红叶,生动可感。

以第5段为例,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

14.作者借“失群的红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对红叶“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这一境遇,你有什么看法?

请作简述。

(6分)

第II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烦文缛节 谄媚(chǎn)国粹不可强夺(qiǎng)

B.脍炙人口亲戚(qī)磕头礼节甚倨(jù

C.白璧无暇脑髓(suǐ)霎那应有尽有(yīng)

D.枯躁无味专横(hè

ng)骸骨欲毋行(wù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B.在前不久我校举行的“十佳青年教师希望之星”竞选暨颁奖大会上,老师们的才艺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在笑声中,大家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C.10月26日,在黄冈市遗爱湖公园上演的“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黄冈篇《激情大别山》,给观众带来了如诗如画的视听体验,一曲唱罢,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D.《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高二年级话剧大赛一等奖。

祝英台的扮演者在一笑一颦之间,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地展示了角色娇憨深情的内心世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消息称,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浓度与驾驶安全密切相关,危害性大,减少一次酒后驾驶行为,就能减少一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B.4月20日在河北电视台举行了“河之北”——经典河北诗文诵读晚会,闫肃、张家声等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使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10岁的成都女孩姚启凤特别很喜爱芭蕾,但因家境贫寒,颇有天赋的她上不起培训班,父亲便

每晚将一张捡来的毯子铺在成都大慈寺门前的路灯下,让女儿在上面练功。

D.曹禺逝世15年,如今我们依然怀念曹禺——不仅因为我们一直沉醉于曹禺作为戏剧诗人的特殊艺术魅力中,还因为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

18.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C.元杂剧中,“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

“外”“净”

“正旦”都是角色名称。

“端正好”“滚绣球”都是曲牌名。

“正宫”“南吕”都是宫调名。

D.词萌芽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新诗体,有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按照表达感情的风格上的不同,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19.不完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原创)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长乐王回深父张良出,要项伯

B.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召有司案图秦王还柱二走

C.畔主背亲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无能为也已

D.怀其璧,从径道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蒲苇纫如丝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何以汝见为?

信义安所见乎?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1、选择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原创)

A视事三年(官员到职工作)久之(衬音助词,无义)衡乃拟《两都》作《二京赋》(打算)

B会武等至匈奴(适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为降虏于蛮夷(做)

C君因我降(因为)卧起操持(拿着)卒廷见相如(通“猝”)天雨雪(下)

D臣等不肖(不才)置币遗单于(钱)徒见欺(白白地)既其出(自己)

22.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

(4分)

心正则笔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微博传播信息有一个“传播环理论”,即一个高转发帖子的“传播环”大约有四轮,由轴心到外环的传播比大约是:

二环5%,三环55%,四环25%,五环15%。

其中二环为粉丝转发,三环为粉丝们的粉丝转发,四环是粉丝们的粉丝加泛粉丝,五环是随机粉丝。

帖子发出后的首轮传播峰值(以转发10000次计)大约是30分钟之内的前10分钟或后10分钟;

而第二轮峰值(第三转播环)在发表后的第30分钟到5个小时的区间内。

5小时之后,会形成一个小长尾。

要想达到“高转”,必须有“大号”(微博名人)参与其中,否则,一般性帖子很难转出3000次以上。

如果“大号”在三环上介入转发,也会在四环上发生威力,但属较少情况。

“大号”一般分成三类:

一是精英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是佼佼者;

二是媒体类,掌握各种消息,自成意见领袖;

三是草根类,他们常年活跃于互联网,非常出名。

无论哪一类,这些“大号”在信息传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根据上面的文字,简明概括实现微博信息传播最高峰值的几个关键因素。

(不超过40字)

24.请仿照下面任意一个例子,写一段话。

(4分)

例:

(1)“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食”字是“人”字下面一个良心的“良”,人若无良心,天下无安“食”。

“三鹿”、“双汇”的案子就让人惊心。

(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若只知樵山渔水,不知养护,“靠”字明明白白“告”知你,“非”能久也!

舟曲泥流、滇池污色就让人痛心。

五、写作:

(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

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

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

①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④不少于800字。

衡水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1.B(枝蔓状城市指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成的城市体系;

据第二段,应是“市区”即主城区)

2.D(据末段,应指美国的大落杉矶都市区和波士顿城市区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全球化城市”,是今后的演变趋势,不属于“后现代演变”)

3.C(A有些方面差别缩小,有些方面差别不可能消失;

B文中毫无依据,第二段只说这些弊端“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并未说城市后现代演变就能铲除;

D劳动力低廉化文中无据)

4.D5.D6.B7.B(秦王派应侯去请武安君在王龁率军攻打邯郸之前)

8.

(1)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赶到黄河里淹死。

(“与……战”“河”“沉”各1分,“沉”的活用可以通过译成“把”字句体现)

(2)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打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

(“绝”“应”和状语后置各1分)

(3)略

译文:

白起,是郿地人。

他善于用兵。

秦国把郢地设为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前273),白起进攻魏,俘获了赵、魏将领,斩敌十三万人。

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赶到黄河里淹死。

昭王四十八年(前259),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

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到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劝说丞相应侯说:

“武安君擒杀赵括了吗?

”应侯回答说:

“是。

”苏代又问:

“就要围攻邯郸吗?

“是的。

”于是苏代说:

“赵国灭亡,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武安君当封为三公。

武安君为秦国攻占夺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军队,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

如果赵国灭亡,秦王君临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无疑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

即使不甘心屈居下位,可已成事实也就不得不屈从了。

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

”听了苏代这番话应侯便向秦王进言道:

“秦国士兵太劳累了,请您应允韩国、赵国割地讲和,暂且让士兵们休整一下。

”秦王听从了应侯的意见,割取了韩国的垣雍和赵国的六座城邑便讲和了。

武安君听说这些情况后,从此与应侯有了感情裂痕(嫌隙)。

九月,秦国曾再次派出部队,命令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

当时武安君有病,不能出征。

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部队。

武安君进言道:

“邯郸委实不易攻下。

再说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

现在秦国虽然消灭了长平的赵军,可是秦军死亡的士兵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

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打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

这个仗不能打。

”秦王亲自下令,武安君不肯赴任;

于是就派应侯去请他,但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赴任,于是称病(不起)。

秦王(只好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没能攻下来。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领数十万士兵攻击秦军,秦军损失、伤亡很多。

武安君有了话说:

“秦王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

”秦王听到后,怒火中烧,强令武安君赴任,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

于是(秦王)就免去武安君的官爵,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

武安君已经上路,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

秦昭王与应侯以及群僚议论说:

“令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的样子还不满意,不服气,有怨言。

”秦王就派遣使者赐给他一把剑,令他自杀。

武安君拿着剑就要抹脖子时,仰天长叹道:

“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

”过了好一会儿,说:

“我本来就该死。

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

“随即自杀。

9、

(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

“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

“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

“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或: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三)默写答案略

三、现代文阅读

11.“失群”:

被人为加工后的红叶与被烧成白灰化作春泥做肥料的红叶境遇不同;

“浮浪”:

散乱、飘荡、放纵、无约束。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①孩子送我两片红叶而欣然;

②红叶褪色萎谢而怅然;

③把红叶加工构成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而怡然;

④知道红叶同伴的消息,对着窗上红叶而怅然;

⑤想到自己用红叶修饰小窗而歉然。

(5分,各1分。

意思符合即可)

13.采用拟人的写法,通过“投入”“向我道早安”“似对我含笑相迎”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表现了作者的怡然自得。

(3分。

有具体分析且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4.思想:

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其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看法:

有明确的看法并作深刻的分析,言之成理。

(6分。

第一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

第二问4分,符合要求,有欠缺酌扣)

15、B16.选D项。

丝丝入扣:

比如周密细致,有条不紊,多指文章或艺术表演等。

A项不绝如缕:

形容局面危急或者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B项付诸东流:

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江水,比喻前功尽弃或者希望落空。

C项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透耳朵,一般形容人的名声非常大。

用来形容掌声不合适。

17选B项。

18.选B项,《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选D

20.选D项(没有特殊用法;

状语后置句)

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21、B

22.仿写时不仅要注意修辞、照应句式,还得注意句子内部逻辑关系。

首句是一个紧缩句,阐明了心与笔的关系。

以下分别是朝代、人物、人物精神品质概括和人物的主要事迹;

最后以反问的形式点出该人物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仿写部分前后应是因果关系。

示例:

①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

②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