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87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强化11解答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

说出两种即可:

(1);

(2)。

7.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10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

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8.如图所示,是一棵百年银杏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

要求:

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9.小民同学在测密度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两只量筒中的一只,于是他想,若能用废旧的透明塑料饮料瓶自制一只量筒,就可以避免实验是打碎尴尬.于是他选择一个饮料瓶,借助必要的器材制作简易的量筒。

(1)小民应选择形状进行制作,因为。

(2)制作的过程如何?

10.如图是一个带有橡皮塞的直玻璃管.某次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个“直玻璃管”变成量筒(规格:

500mL)使用,你会制作吗?

现有以下器材:

规格为100mL、500mL的标准量筒各一个、A4纸一张、剪刀一把、刻度尺一把、2B铅笔一支、橡皮一个、小刀一把、胶头滴管一个、浆糊些许、水若干。

11.小刚和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用天平和玻璃杯自制一个分度值为10ml量筒。

(1)在量筒的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难实现的是:

(2)经过认真思考,他们分别在粗细均匀玻璃杯上,设计出初步的制作方案:

小刚的方案:

用天平称出100克水一次性倒入玻璃杯中,在玻璃杯上画出水面的位置,用刻度尺将其分为相等的1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分度值为10ml

小明的方案:

多次用天平称出10克水,逐次倒入玻璃杯中,并依次画上10、20、30、40、50,60,70,80,90,100的刻度线,这样就制成了分度值为10ml的量筒;

两种量筒相比较,你认为按谁方案制作的量筒在测量过程中对实验的影响会小一些,理由是什么?

12.小明想测一小块石蜡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了石蜡块的质量,然后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石蜡块,将石蜡块放入量筒,但是他发现石蜡块不是沉入水中,而是浮在水面上.这样从量筒中水面两次到达的刻度求出的差是石蜡块的体积吗?

如果不是,你能帮小明想想办法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13.小明同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决定自制一个量筒,他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一个玻璃瓶,用标准器具量出200mL的水倒入瓶中后,液面正好在图中的刻线处,请你用手边的学具帮他完成后面的操作,使自制量筒的量程为0-200mL,分度值为10mL。

14.在暑假中的某一天,小明家来了7个客人,小明拿出一瓶体积为2升的果汁,他家的玻璃杯的容积为245毫升,如果给每个客人都倒满,他自己能否喝一杯?

15.15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用数学知识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西方人早了1000多年。

祖冲之究竟用了什么数学方法推算出了这样精确的结果,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记载。

学习了科学测量的一些知识之后,你能否借助于简易的器材和一把刻度尺来“量出”π的值。

第2章观察生物

16.假如有人问你:

“什么是生物?

”你该怎么回答呢?

请举例说明。

(从生物的特征角度回答)

17.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

(2)请说明判断依据。

18.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

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图。

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19.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

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生活正常,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

(1)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有一个黑点,很影响观察,请你想办法帮助王小明判断黑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制作临时装片时,如何才能避免在盖盖玻片下留有气泡?

22.以下是某位同学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步骤:

步骤一:

先将水和食用琼脂加热成溶胶状,然后将部分胶状琼脂倒入小塑料袋.未用的琼脂应保温,否则胶状琼脂会因冷却而凝固.

步骤二:

当塑料袋中的琼脂即将凝固时,将一个海棠果脯放入袋中,然后再注入另一部分琼脂溶胶.

步骤三:

用线扎好塑料袋口,待琼脂溶胶凝固,动物细胞模型就做好了.

据此回答:

(1)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果脯、琼脂各相当于动物细胞的什么结构?

(2)如果你想尝试着制作一个类似的植物细胞模型,你准备怎么做?

23.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什么过程?

(2)④表示什么过程?

(3)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

(4)人体内的骨和血液分别属于图中的哪种组织?

24.当你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

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

再把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说说甘蔗茎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25.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26.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最近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的第一人.她所研究的项目是从种子植物青嵩中提取青嵩素,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从而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对青嵩这种植物的认识和了解,并说出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7.海金沙是一种观赏植物,它有根、羽状复叶、地下茎,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推测它属于什么植物?

28.观察如图所示图片,请写出鸟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9.如图为一幅简图,请利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用简炼的生物学语言回答有关问题:

(1)找出该图中最高等的动物并写出理由。

(2)图中昆虫与其它动物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0.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请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人类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他原因

8%

(1)哺乳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都比较复杂,属于地球上的高等生物,列举一些哺乳动物。

(至少写出三种)

(2)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鸟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假如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

31.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至少2例)

32.读下列材料及图资料提问题。

材料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正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正圆球.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材料B:

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33.实践活动题,如何制作简易地球仪。

(1)写出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

(2)写出制作简易地球仪的制作步骤。

(如果需要,可以自己绘制示意图)

34.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分别向东、向西排列,它们的度数大小有什么递变规律?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分别向南、向北排列,它们的度数大小有什么递变规律?

35.利用所学知识计算:

(1)在1:

5000000的地图上,用直尺量得图上距离为2.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在比例尺为1:

300000的地图上,已知文山到五珠的实地距离为120千米,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3)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用线段式、数字式表示出来。

36.绘图题。

假如我们的教室长20米,宽15米,请你试绘你班教室平面图(考场教室也可)。

比例尺选择合理适当;

方向符合教室实际方向;

自行设计图例绘出讲台、门、窗、学生课桌排列(可减少数量)等地理事物。

37.根据方位的描述,画地图。

学校门在东方,食堂在教学楼的东南方,男生宿舍在教学楼的南边,图书室在教学楼的西北部,教师宿舍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和北方,厕所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和西北方。

3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图中M半岛分布大量含有多种海洋生物化石的石灰岩.该半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超过35米。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M半岛平原形成过程。

39.

(1)读下面两段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二: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的?

(2)有人预言:

几千年后,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消失.试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学说来解释这种现象。

40.学了海陆的变迁一节之后,某同学知道中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忧心忡忡,总担心地震来了怎么办,现在请您告诉他几种(不少于3种)地震发生时的防护方法。

41.参照图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地理“怪”现象:

(1)河流应该分布在陆地上,可是在我国东海的海底,人们却发现有陆地河流河床的痕迹。

(2)今天的东非大裂谷将来有一天会变成大的海洋你相信吗?

为什么?

42.20世纪60年代初,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比如南美洲和非洲原来可能是同一块大陆,我们能从哪些方面证明呢?

列出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地理现象。

43.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海陆分布变化的重要学说.请用大陆漂移学说中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观察澳大利亚大陆的漂移情况,思考:

为什么在今天,澳大利亚有袋鼠、鸭嘴兽、考拉等独一无二却非常古老的物种?

(2)鸵鸟是一种不会飞翔的动物,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亲缘相近的鸵鸟呢?

(3)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这与什么有关?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境内出现局地强降水及冰雹天气,并引发特大暴雨、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灾害造成15个乡镇3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16万亩,毁坏耕地6000亩,国道G2线多处中断,因灾死亡24人,失踪37人,紧急转移安置2183人。

材料二 图1为我国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1~12月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的次数统计图。

图2为我国珠江和黄河位置示意图。

(1)两地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几月?

(2)请推测一下,长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会出现在几月。

(3)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什么?

(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防治和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5.仔细读一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四川汶川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发生里氏8.0级地震。

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

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

灾情发生时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量楼房瞬间倒塌,大量人员被埋入废墟,二是人员伤亡及其惨重,三是破坏极其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严重破坏房屋595..25万间,倒塌房屋546.19万间,造成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重灾区一些乡镇和绵阳北川夷为平地.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四川省个市(州)有19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

重在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涉及6个市州、66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2792万人。

地震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往往大灾面前容易形成灾害链,通俗地说,就是祸不单行。

比如,地震发生了,诱发了滑坡;

滑坡,损毁了公路,阻断了交通;

滑坡形成堰塞湖,一些堰塞湖防范不够,一旦溃坝,对下游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们要注意灾害链的影响,防范在先,才能取得抗震救灾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造成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灾等威胁人畜生命安全的各类灾害。

材料三:

专家介绍,对四川灾区群众来讲,当前要掌握一些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知识:

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避灾场所和新房应离开滑坡和泥石流区相当距离。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

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

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深入睡时造成的损失更大。

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

①这次地震造成的危害有什么特点?

②地震发生后引发次生灾害有哪些?

③如果地震在你身边发生,你将如何自救、科学避险?

请提出4条合理的建议。

第4章物质的特性

46.石油公司对成品油的垄断和控制,曾经造成全国大面积油荒。

运油的油罐车一次能最多装满12t密度为0.8×

103kg/m3的90#汽油。

90#汽油的价格为7.4元/升。

求:

(1)运油车的油罐容积是多少m3?

(2)有些加油站外竖立“每车限装200元”的标志牌,则每车一次所装的汽油质量为多少kg?

47.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已宣布,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

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

(钢的密度ρ钢=7.9×

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

103kg/m3)

48.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

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

已知ρ酒精=0.8×

103kg/m3,问: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

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

(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49.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

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

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50.“五·

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51.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

如图所示,质量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

15cm×

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52.如图A是鸣翠湖某区域湿地的实际形状,怎样知道它的面积S呢?

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

如图B所示:

①将缩小n倍的湿地图形画在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硬纸板上;

②剪下画在硬纸板上的“地图”,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M图;

③在相同硬纸板上再剪一个形状规则、面积为S样的样品,称出其质量m样;

④根据上述已知量、测得量算出湿地的实际面积S。

请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湿地实际面积S的表达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

53.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

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

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1)一辆哈飞宝汽车每行驶100km,耗油6L,93#乙醇汽油密度约为0.75×

103kg/m3,这辆小汽车百公里耗油质量是多少千克?

(1L=10-3m3)

(2)省发改委每年6~8月份的汽油价格作出微小调整。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怎样变化?

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上调”还是“下调”?

54.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

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

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

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19.3g/cm3和8.9g/cm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

5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马铃薯,俗名土豆。

因其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

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

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

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

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马铃薯品种

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淀粉含量/%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千克-1)

0.40

0.42

0.45

0.50

0.60

(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象。

(2)从图象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    。

(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填“是”或“否”)。

(4)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填品种号)。

56.我市引进的小麦新品种颗粒饱满,出粉率高,小红猜想这种小麦的密度可能较大,为此,她请教了相关专家,专家说:

“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种小麦的密度比水的大,具体的数值还需要你自己去测定”。

于是,小红找来了天平、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麦的密度,要求:

(1)写出测量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麦密度的表达式。

(3)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需注意什么事项?

(写出一条即可)

57.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测得矿石的质量是0g;

(2)因矿石体积较大,她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为   cm3;

(3)矿石的密度为多少?

58.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带近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

m-3

1.3×

103

2.5×

8.0×

4.5×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耐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