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97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tut V152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V.300-V.399

欲了解更详细信息,请查阅ITU-T建议书目录。

ITU-TV.152建议书

摘要

传统上,话音频带数据业务量一般由电路交换系统和设备传送。

随着网际协议(IP)传送优化网络的出现,以及由于其可观的增长和无处不在的性质,越来越多的话音频带业务量预计会通过IP网络传送。

考虑到话音和话音频带数据业务仍是电信业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有必要确保高质量的话音和话音频带数据业务,无论是部分使用IP或者全部使用IP都如此。

本建议书规定了连通GSTN网络与IP网络的设备所需的程序,用于将已调制话音频带数据(VBD)作为已编码声音内容令人满意地、透明地通过IP传输。

本建议书是对ITU-TV.150.0和V.150.1建议书中调制解调器中继和话音频带数据内容的补充。

来源

ITU-T第16研究组(2005-2008)按照ITU-TA.8建议书规定的程序,于2005年1月8日批准了ITU-TV.152建议书。

关键词

回声消除器,IP传真,网关,互联网网关,网际协议,IP网关,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IP调制解调器,服务质量,语音编码,TDM,TDMIP网关,IP文本,IP文本电话,文本电话,VBD,话音频带数据,话音网关,IP话音,VoIP。

前  言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从事电信领域工作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是国际电信联盟的常设机构,负责研究技术、操作和资费问题,并且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电信标准化,发表有关上述研究项目的建议书。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WTSA)确定ITU-T各研究组的研究课题,再由各研究组制定有关这些课题的建议书。

WTSA第1号决议规定了批准建议书须遵循的程序。

属ITU-T研究范围的某些信息技术领域的必要标准,是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作制定的。

 

本建议书为简要而使用的“主管部门”一词,既指电信主管部门,又指经认可的运营机构。

遵守本建议书的规定是以自愿为基础的,但建议书可能包含某些强制性条款(以确保例如互操作性或适用性等),只有满足所有强制性条款的规定,才能达到遵守建议书的目的。

“应该”或“必须”等其他一些强制性用语及其否定形式被用于表达特定要求。

使用此类用语不表示要求任何一方遵守本建议书。

知识产权

  国际电联提请注意:

本建议书的应用或实施可能涉及使用已申报的知识产权。

国际电联对无论是其成员还是建议书制定程序之外的其他机构提出的有关已申报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有效性或适用性不表示意见。

  至本建议书批准之日止,国际电联已经收到实施本建议书可能需要的受专利保护的知识产权的通知。

但需要提醒实施者注意的是,这可能不是最新信息,因此大力提倡他们查询电信标准化局(TSB)的专利数据库。

国际电联2005

  版权所有。

未经国际电联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目录

1范围1

2参考文献1

2.1规范性参考文献1

2.2资料性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2

3术语和定义2

4缩写3

5惯例4

5.1建议书版本4

6VBD运行模式的定义5

6.1VBD运行模式的最低要求5

7VBD支持和VBD编解码器选择及其他增强功能的VBD的协商5

7.1使用会话描述协议(SDP)协商6

7.2VBD在H.323系统中的使用15

8RFC2833调制解调器/传真/文本电话事件的使用18

9VBD激励18

10音频模式和VBD模式之间的转换程序19

11使用状态信令事件(SSE)指示远程端点转换为VBD模式的可选程序21

11.1SSE的声明2121

11.2V.150.1网关到VBD模式的转换21

11.3非V.150情况下到VBD模式的转换21

11.4来自VBD媒体模式的转换22

11.5安全—非强制性的24

附件a—卖主定义信息25

ITU-TV.152建议书

1范围

本建议书规定了话音频带数据(VBD)在IP话音(VoIP)网关和媒体网关上的实施规则。

术语“VBD”的引用仅适用于某些通过RTP传送有效数据载荷的话音频带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

本建议书规定的VBD程序仅能应用于VBD网关中。

V.152网关仅能保证与其他支持V.152协议的网关互联。

VBD的通信能力不排斥VoIP会话的其他任何能力,如音频信号的传输,基于RFC2833的电话事件,ITU-TT.38建议书传真中继,RFC2793文本中继和ITU-TV.150.1建议书中的调制解调器中继,等等。

VBD支持使用SDP的声明详见第7.1节。

VBS支持使用H.245的声明详见第7.2节。

本建议书支持混合运行模式;

例如,一个设备可以支持VBD和传真中继但不支持调制解调器中继或文本中继。

在该混合运行实例中,调制解调器和文本信息的有效载荷以VBD模式传输,而传真的有效载荷以T.38传真中继模式或者以VBD模式传输.。

具有这些功能的混合设备的谈判应遵照SDP和H.245机制(第11节)进行。

本建议书规定了通过有效载荷交换方式过渡到VBD模式的默认机制,如第10节的规定和第11节中规定的使用SSE信息的非强制机制所述。

2参考文献

2.1规范性参考文献

下列ITU-T建议书和其他参考文献的条款,通过在本建议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建议书的条款。

在出版时,所指出的版本是有效的。

所有的建议书和其他参考文献都面临修订,使用本建议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建议书和其他参考文献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当前有效的ITU-T建议书清单定期出版。

本建议书中引用某个独立文件,并非确定该文件具备建议书的地位。

–ITU-TRecommendationG.168(2004),Digitalnetworkechocancellers.

–ITU-TRecommendationG.701(1993),Vocabularyofdigitaltransmissionandmultiplexing,andpulsecodemodulation(PCM)terms.

–ITU-TRecommendationG.711(1988),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

–ITU-TRecommendationG.726(1990),40,32,24,16kbit/sAdaptiveDifferentialPulseCodeModulation(ADPCM).

–ITU-TRecommendationG.729(1996),Codingofspeec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cturealgebraic-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CS-ACELP).

–ITUT 

Recommendation 

H.245(2005),Controlprotocol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

–ITU-TRecommendationH.248.1v2(2002),Gatewaycontrolprotocol:

Version2.

–ITU-TRecommendationH.323(2003),Packet-base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systems.

–ITU-TRecommendationT.38(2004),Proceduresforreal-timeGroup3facsimilecommunicationoverIPnetworks.

–ITU-TRecommendationT.120(1996),Dataprotocolsformultimediaconferencing.

–ITU-TRecommendationV.18(2000),OperationalandinterworkingrequirementsforDCEsoperatinginthetexttelephonemode.

–ITU-TRecommendationV.150.1(2003),Modem-over-IPnetworks:

Proceduresfortheend-to-endconnectionofVseriesDCEs.

–IETFRFC768(1980),UserDatagramProtocol.

–IETFRFC791(1981),InternetProtocolDARPAInternetProgramProtocolSpecification.

–IETFRFC2198(1997),RTPPayloadforRedundantAudioData.

–IETFRFC2327(1998),SDP:

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IETFRFC2543(1999),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IETFRFC2733(1999),AnRTPPayloadFormatforGenericForwardErrorCorrection.

–IETFRFC2833(2000),RTPPayloadforDTMFDigits,TelephonyTonesandTelephonySignals.

–IETFRFC3264(2002),AnOffer/AnswerModelwiththe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SDP).

–IETFRFC3388(2002),GroupingofMediaLinesinthe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IETFRFC3389(2002),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RTP)PayloadforComfortNoise 

(CN).

–IETFRFC3550(2003),RTP:

ATransport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

2.2资料性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IETFRFC2234(1997),AugmentedBNFforSyntaxSpecifications:

ABNF.

–IETFRFC3711(2004),TheSecure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RTP).

3术语和定义

本建议书规定下列术语。

本节中未出现的术语和定义见ITU-TG.701建议书(1993)《数字传输和多路技术词汇及脉码调制(PCM)术语》。

3.1generalswitchedtelephonenetwork(GSTN)通用电话交换网络:

该种网络包括ATM、PSTN、ISDN、无线网络和专用网络。

3.2H.248gatewayH.248网关:

遵守ITU-TH.248x系列建议书的媒体网关。

3.3mediagateway(MG)媒体网关:

媒体网关将一种类型的网络提供的媒体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网络所要求的形式,例如,媒体网关(MG)将电话交换电路网络(例如DSO)以及来自分组网络的各媒体流(例如IP网络中的各RTP流)与载荷信道相端接。

这种媒体网关能够单独或以任意一种组合处理视听和T120多媒体信号,并完全能够处理双向媒体转换。

这种媒体网关(MG)还能处理视听信息并能实现其他互动话音(IVR)响应功能,或者能实现媒体会议。

就本建议书而言,术语“媒体网关”指话音网关。

3.4mediagatewaycontroller(MGC)媒体网关控制器:

控制与媒体网关中媒体频道的连接和控制有关的各部分的通话状态。

3.5modemrelay调制解调器中继:

传输通过使用了网关上的调制解调器终端的分组网络调制解调器的数据。

3.6MoIPgatewayMoIP网关:

一种遵守ITU-TV.150系列建议书的媒体网关。

3.7VBDgatewayVBD网关:

一种遵守本建议书的媒体网关。

3.8off-rampgateway出站网关:

请求答复DCE的IP网络接入点。

(缩写为G2。

3.9on-rampgateway入站网关:

由一种原始DCE呼叫的、与IP网络接口的接入点。

(缩写为G1。

3.10transcoding代码转换:

把一种媒体编码格式转换为另一种不同的媒体格式(例如,把G.711A律转换为μ律,反之亦然;

把G.711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转换为G.726-40K;

把G.711转换为工作在256kbit/s速率的宽带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等等)。

3.11audiomode音频模式:

在该模式下,频道处理语音信号。

该模式还包含了压缩算法的使用,以及其他不适合调制解调器或者传真信号传输的处理功能。

3.12voice-banddatamode话音频带数据模式:

这是一种先将话音频带数据编码为适合于如第6节中规定的调制解调信号,再通过分组网络的话音信道进行传输的模式。

3.13modem调制解调器:

本建议书中的术语“调制解调器”涵盖了所有的V系列调制解调器和ITU-TV.18建议书附件涉及的文本电话类型。

4缩写

本建议书采用下列缩写。

ANS应答音(遵照ITU-TV.25建议书)

ASNam应答音(遵照ITU-TV.8建议书)

/ANS相位反转应答音(遵照ITU-TV.25建议书)

ASN.1抽象句法记法1

ABNF扩展的巴科斯范式(IETFRFC2234中规定)

CED传真CallED音(ITU-TT.30建议书中规定)

CI呼叫指示器信号(遵照ITU-TV.8建议书)

CNG传真呼叫音(遵照ITU-TT.30建议书)

DS0数字信号,0电平

DTMF多频双音

FAX传真

FEC前向纠错

FoIPIP传真

G3FE三类传真设备

GSTN通用电话交换网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P网际协议

ITU国际电信联盟

IVR交互话音应答

MG媒体网关

MGC媒体网关控制器

MoIPIP调制解调器

OLC打开逻辑信道

PCMUμ律脉码调制

PSTN公众电话交换网

QoS服务质量

RTCP实时控制协议

RTP实时协议

SCN电路交换网

SDP会话描述协议

SIP会话发起协议

SS77号信令系统

TDM时分复用

ToIPIP文本电话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VBD话音频带数据

VoIPIP话音

V21-PreambleV21前缀(5.3.1/T.30中规定)

5惯例

ITU-T建议书按规定是非强制性的,是自愿遵守的。

因此本文对于“必须”("

shall"

),“务必”("

must"

),“不得”("

shallnot"

)和“决不能”("

mustnot"

)等带有强制性的词汇的使用将格外谨慎。

此类词汇将仅在必要时用于表明所给出的强制性条款,以便让建议书产生意义和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建议书的某些数值和/或建议书的某些部分非常重要,而这些数值和/或部分却没有得到完全承认或严格遵守,则建议书就毫无意义了。

只有当所有的强制性条款被满足时,建议书中的条款方才生效。

然而,在建议书中纳入强制性条款本身并不意味着要求任何一方遵循该建议书。

5.1建议书版本

为了满足前后兼容性的目的,给本建议书分配了一个版本号,版本号在此规定。

注-读者可登录ITU-T网站查阅更多本建议书的规范性或资料性修正案。

版本:

1

6VBD运行模式的定义

话音频带数据是通过分组网络的话音信道传输调制解调器、传真和文本电话信号的,该分组网络具有适合于这些信号的编解码器。

对于话音频带数据(VBD)运行模式,所有的话音频带已调制信号样本必须使用IETFRFC3550中规定的RTP协议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

VBD模式下,一种V.152的符合要求的执行应是:

•失真传递话音频带已调信号的编解码器。

该编解码器应指定为带有特定RTP有效载荷类型VBD的编解码器,它必须与第7节中规定的远程V.152实现进行协商。

•具有端到端固定延迟。

•使数据传输阶段不能进行话音活动检测和不能生成舒适噪声。

•使任何可以用语音编码器进行积分的DC移动滤波器不能使用。

同时应考虑下列适合的应用:

•在VBD信道中回声消除器的使用。

•前向纠错(FEC)(例如RFC2733)或者使用其他形式的冗余度(例如RFC2198),仅当支持已经成功地与远程V.152实现进行协商时方可。

•适用于调制解调器和各种传真调制的话音丢包隐藏技术和算法。

6.1VBD运行模式的最低要求

为了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一种V.152一致性的实现必须至少支持G.711A律和G.711μ律两种编解码器作为VBD编解码器。

当协商VBD编解码器时,开始V.152实现必须包括有在各种VBD编解码器列表中提出的PCMA或PCMU二者之一(或二者都有),而其他VBD编解码器可以另外规定。

V.152实现对请求的答复必须要求至少一个VBD编解码器的支持,它不必是基于PCM的。

冗余度按照IETFRFC2198和前向纠错按照IETFRFC2733都支持各种选择。

7VBD支持和VBD编解码器选择及其他增强功能的VBD的协商

作为本建议书中规定的VBD数据模式使用和支持的协商,是在建立呼叫的端点的呼叫能力的初始交换期间,实现呼叫建立的。

这种支持表明需要分配RTP有效载荷类型给VBD以及其编解码器。

协商的机制取决于所使用的交换协议端点的性能,它可以是会话描述协议(在IETFRFC2327中规定)或者ITU-T 

H.245建议书中的呼叫控制协议,例如ITU-TH.323建议书中所规定的那些协议和IETFRFC3261中规定的会话发起协议(SIP);

和/或者ITU-TH.248和J.171建议书中规定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本节必须使用如下协议和建议描述机制的协商程序:

•会话描述协议(SDP)(在IETFRFC2327中规定),例如,不限于SIP终端/网关和H.248网关;

•遵照ITU-TH.323建议书的ITU-TH.245建议书。

本建议书不妨碍这些网关为传输非话音信号而协商支持其他机制,例如IETFRFC2833的电话事件、ITU-TT.38建议书、ITU-TV.150.1建议书和/或文本中继。

传输VBD必须用RTP。

7.1使用会话描述协议(SDP)协商

为了使用会话描述协议的实现,‘gpmd’(通用媒体描述符)属性必须用于使媒体信息(‘m’)线路的有效载荷类型与VBD模式结合。

这种属性线路的一般形式为:

a=gpmd:

<

format>

<

parameterlist>

在VBD说明范围内<

(<

格式>

)务必是一个RTP/AVP的有效载荷类型。

参数列表>

)是一个用分号隔开的”parameter=value””参数=值”对列表。

对于RTP/AVP格式,这些成对的地址参数并不属于其标准MIME定义的一部分。

对于支持本建议书的会话,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布尔参数”vbd”,它的值务必是‘yes’‘是’或者‘no’‘否’。

当其值为‘yes’(‘是’)时,该属性表明此实现支持如本建议书所规定的VBD模式。

根据本建议书的规定,在SDP会话描述中,对于任何编解码器,忽略设置‘gpmd’属性/数值对为‘vbd=yes’,则被认为其不支持VBD运行模式。

用来处理话音频带数据(VBD)的标有型号的有效载荷类型必须为动态有效载荷。

一个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如PCMU,可以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两种有效载荷,而只使用所标记的这两种其中之一为话音频带数据所用(参见下边的例1)。

如果一个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标注只支持静态有效载荷类型,如PCMU或PCMA,它还用于话音频带数据,那么该编解码器不得被用于传输话音(参见下边的例2)。

除支持V.152和相应的RTP有效载荷类型外,一个V.152实现必须包含'

maxmptime'

(最大分组时间)‘属性’,以指出对所有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有效载荷类型支持的分组周期。

a=maxmptime:

listofpackettimesseparatedbyspace>

该属性为media-level(媒体标准)属性。

这种maxmptime属性定义了以毫秒为单位表示的最大分组时间值一览表,端点能够将其用于(发送和接收)的衔接。

.在"

m="

线路中提供的每个<

入口一览表中,必须正好有一个条目。

每个条目隔开一定距离。

在这个一览表中的编号为j的条目定义了在"

线路中第j条目的最大分组时间。

在这个一览表中的第一个条目必须是一个小数,而后续列表中的各条目可以为小数或连字号。

对于那些没有使用单独最大分组速率的媒体格式(例如像电话事件或者舒适噪声这类非话音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必须在分组周期一览表的相应位置包含一个连字符(‘-’)。

当接收到一个SDP会话描述时,maxmptime属性传输最大分组周期一览表使得远程端点在此次联络中可以使用;

在‘m=’线路中的每一个媒体格式是一样的。

对于那些分组周期被定义为连字符("

-"

)的媒体格式,VBD网关必须使用在RF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