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013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一 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

5.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到: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诗句是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割让给日本

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6.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7.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B.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国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8.下边图片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①国共关系②红军创建③中共诞生④抗日战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9.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③④

10.观察右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

A.28周年B.29周年C.17周年D.36周年

11.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2.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1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4、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15、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

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③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④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2008年12月15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08年11月4日签署的有关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三项协议正式生效。

下列关于两岸“三搏”的说法,否正确的是

A.“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的限制逐步放宽

C.《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三通”问题D.“三通”的前提是“一国两制”

17、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的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建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18.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在外交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②参加万隆会议③中日邦交正常化④重返联合国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

20.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1.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3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其主要促成因数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24、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5、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会议

二、材料题(本题3小题,第26题12分。

第27题16分,第28题2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

《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

“共和造端,一人首揭。

�b我蒸民,振兴实业。

四万万众,人足家给。

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的用意是什么?

(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6分)

材料三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

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

……

(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

(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

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

《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

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

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

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

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

1949年

《申报》终刊。

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2)根据材料三,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并简要说明理由。

39.(22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x藏社会民主政治巨变

时间

重大事件

1959年前

《十三法典》、《十六法典》等旧x藏的法律。

(用野蛮、残酷的刑罚维护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人们生而不平等)

1959年

开始实行民主改革,旧x藏的所有“法典”被宣告彻底废除。

1961年4月

x藏各地乡一级基层普选开始。

1963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x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条例》。

1965年9月

x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了x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x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x藏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相继制定了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的法规。

材料二: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

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

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

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9年x藏民主改革有哪些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以x藏自治区的建立为例,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日本战败原因的几种观点。

如果站在“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的立场,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2分)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

(2分)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2分)

(4)、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本题16分)

(1)态度:

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

(2分)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

(2分)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

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

(2)领域之一:

近代政治。

《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领域之二:

近代新闻业。

《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

领域之三:

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族工业)。

《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

领域之四:

近代教育。

《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评分建议:

写出三个领域并说明理由,即得6分,其中“领域”1分,“理由”1分。

“理由”不得照抄材料。

如答其他领域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8、

(1)x藏的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x藏的一切法典;

按照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x藏各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享有作为共和国公民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6分)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观点:

战略轰炸的打击,优势的海军;

综合因素――日本经济潜力小,美国的决定作用;

苏联军队参战。

(3分)“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坚持持久战方针,始终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太平洋战争推迟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从而为美国提供了宝贵的战备时间;

中国与美苏英等主要大国一起召开德黑兰会议,倡导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派远征军参加滇缅作战使盟国能集中全力,互相配合,按统一的战略部署打击法西斯轴心国;

中国抗日战争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代价,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