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055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讲备战中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成效明显,1.2万家企业成功转型……自主创新结出硕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讲考点——知识链接】

【关键知识】

①绿色经济;

②低碳环保;

③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资源节约型社会;

⑤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深化改革;

⑦科技创新;

⑧科学发展观;

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

①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人口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③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2.请你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加强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⑤实施有利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奖惩政策。

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如:

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②制定节能减排目标;

③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

⑤继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等等。

4.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说明了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被世界所公认;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世界。

5.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

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近几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这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

这给了我们那些警示?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2)①我们应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②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7.世界各国为什么普遍关注全球气候问题?

当前、全球灾难性气候频频出现,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同时,还引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

这些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①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

②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人类生活;

④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物种将大量死亡;

④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④疾病迅速传播,影响人类健康.

9.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②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

⑤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

人们生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10.学校开展了哪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活动:

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

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

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

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

⑤看节能减排宣传影片,增强节约意识。

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⑦学校开展了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⑧学校开展了“建立节能型校园”、“生态文明型校园”的活动;

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③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青少年在此次活动中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进境的基本国策,③积极参加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

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如:

公交出行、少开空调、随手关灯、拒绝豪华包装等)⑤同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

11.你认为我国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推进节能减排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②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理环境。

④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增强。

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12.十八大报告指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为什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做出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4.“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请说说近年来我国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燃油税费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

等等。

(3)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同时,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准备。

15.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

作为中学生。

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积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③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为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讲考题——题型解析】

【例题一】

(2016届重庆第七十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节俭务实的会风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会期减短、精简材料、不摆鲜花……各地两会节俭风依旧。

节俭办两会()

①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体现

②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④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两会期间,一切从节俭出发,这样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表现,也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提倡节俭不能起到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例题二】

(2016届广西钦州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在如何处理教育和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上,有人认为:

“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

”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答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2分)。

因为:

(1)经济要上是正确。

这是因为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3分)

(2)教育要让是不正确的。

这是因为,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水平。

(3分)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所以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分)因此,我们要全面协调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分)

未来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口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回答;

最后从教育对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的关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题型方法指导】

考查理解名言、诗词、成语故事等试题,此类题以选择题为主,以非选择题为辅;

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哲学道理。

引文型选择题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种是题干规定了基本理论知识,题肢为成语、俗语等引文;

第三种是题干和题肢都是名言、成语和俗语等引文,要求学生找出与题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题肢。

方法与技巧:

(1)透视主旨法:

适用这种方法的引文型选择题一般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

解答时,需提炼引文的中心意思,并分析各个题肢,选出相符合的题肢。

(2)臆断排除法:

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

(3)主体判断法:

以引文为背景材料,根据设问规定的行为主体,选择与其行为相符合的题肢,排除不符合行为主体的职能或行为以及说法错误题肢。

【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会议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我国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我们必须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于公民来说,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彻底转变,排除,故选C。

本题考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2.常熟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2015年要以推进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之所以要重视创新发展能力,是因为()

①我国强调以创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④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①是错误的,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所以正确答案选C

对创新的认识

3.从2015年起,福建将用5年时间完成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生态治水”由此正式取代“工程治水”,成为今后福建水利建设的主题。

这表明了福建省()

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②把生态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

④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

4.目前,有专家表示,我国一些河流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极限,如海河,黄河、西辽河等流域的开发利用率已超过70%,远超国际公认的4%的安全线,基本上没有进一步挖掘潜力的余地,水资源的短缺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我国必须()

①转移工作中心,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保护水资源,大力减少工农业用水

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材料展示了我国面临严重的资源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选择D选项。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①③是错误的。

本题考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5.近年来,雾霾天气逐渐增多。

对此,有网友调侃: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

见绳不见狗,狗叫我才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这告诉我们()

A.我国环境问题已无法解决

B.要把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C.我国必须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本题考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经济发展、创客、依法治国”等成为两会代表及社会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东营市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就以上话题展开了主题探究活动,并制作专题网页。

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聚焦市情话发展

九年级

(1)班学生以“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为主题召开班会,针对我市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展开了积极讨论。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2015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进出口总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5%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左右、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我思考】请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市在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

活动二:

创新引领谋发展

2015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为更好实现创新发展,九年级

(2)班学生以“创新引

领发展路”为话题开展讨论,搜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

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柴火空间创始人潘昊说,其直接服务的全球创客约16万,国内只占5%。

信息二: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

总理评价说:

“创客充分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

【我分析】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信息一反映了我国在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必须坚持哪些战略?

活动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齐参与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客”也成为社会热词。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社会也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

【我讨论】

(1)简要回答全社会应如何营造一种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出台一系列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众多“创客”为代表的小微企业铺平创业发展之路。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思考】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或答: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③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2分,回答出上述内容的4点即可得8分。

【我分析】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2分)国家采取的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回答出其中两个战略即可得2分)

(1)全社会必须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4分)

(2)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和战略;

创新;

“四个尊重”;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五练原创——预测提升】

1.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唱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十平米的小窝,孩子能顺利上大学,毕业就有好工作,每天上下班很畅通,没有早晚交通高峰,天天去户外做运动,看看蔚蓝的天空,养老生病不差钱,有政府来买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我国尚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

③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初级阶段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B

本题考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国家这一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同时富裕B.共同富裕C.同等富裕D.同步富裕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

故选B。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2015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党中央正在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

我国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总依据是()

A.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总依据,D是正确的,A是我国在国际上面临的形势,不符合题意,B也属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没有D更全面,C是错误的,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据基本国情制定的,排除,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

4.2015年,我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全国财政收入12.9万亿元,城乡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