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246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信运营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

****电子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二〇一〇年二月

****电子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 前言 1

二 概述 2

2.1 系统设计目标 2

2.2 系统设计原则、依据 4

2.2.1 设计原则 4

2.2.2 设计标准及依据 5

2.3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6

三 系统总体方案 6

3.1 整体架构 6

3.2 宝龙工业区监控系统的设计 10

3.2.1 主监控室系统设计 10

3.2.2 分控中心设计 10

3.2.3 主监控室机房设计 11

3.2.4 前端供电解决方案 13

3.2.5 传输承载解决方案 14

3.2.6 防雷接地解决方案 14

3.2.7 前端监控点的防灾考虑 17

四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及选型 18

4.1 监控分中心设备技术参数及选型 19

4.1.1 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DVR) 19

4.1.2 图像监控PC机 23

4.1.3 液晶监视器、液晶拼接屏 23

4.1.4 电视墙 24

4.1.5 操作台 24

4.1.6 UPS不间断电源 25

4.2 前端监控点设备 25

4.2.1 一体化高速球形摄像机 26

4.2.2 一体化云台摄像机ES31CBW35-5N-X 26

4.2.3 超级一体化定位系统LEGACY 27

4.2.4 单相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开关 27

4.2.5 防雷设备 28

4.2.6 室外立杆 29

4.2.7 光端机设备 30

4.3 线材(光纤、铜轴、数据线及电源电缆)技术参数 32

五 监控点分布及配置表 32

i

一前言

宝龙园区作为深圳高新区的重点发展园区,已成为龙岗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宝龙园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组团,规划面积22.98平方公里。

园区地理环境优越,市政配套设施完善,已成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总额达182.28亿元人民币,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63.93亿元人民币。

在2004年-2008年期间,宝龙园区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1.1%,企业实际纳税年均增长率为40%。

2008年度园区实现了工业总产值198.6亿元人民币,税收2.8亿元人民币。

“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打造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率先基本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

深圳市政府通过建设深圳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实施“净、畅、宁工程”等一系列工作,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增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为打造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圳市龙岗区作为深圳占地面积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区,今后几年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设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社会治安电子监控系统,是响应市政府号召,完善新城区治安防控基础设施,提高综合联动指挥能力的重要工程。

通过建立科学的路面防控机制、指挥机制和运行管理体制,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提高警队的路面防控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深圳品牌,构建“听得见,看得着,查得到,控制得住”的路面防控体系。

深圳电信作为服务于深圳本地最大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具备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有责任有义务为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的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建设多作贡献。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龙岗区宝龙工业区电子监控系统项目,深圳电信针对宝龙工业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强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深圳市龙岗区电子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和《二○○六年龙岗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制定了本方案。

二概述

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利用先进的电子和通信信息技术与网络,提高公安部门监控、报警、指挥、联合行动的能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是要实现实时监控辖区治安情况,便捷提供报警手段,快速下达指挥命令,高效实施联合行动等。

电子监控系统是指挥系统的基础网络,系统集成商应提供基于网络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后期维护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全面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现代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1系统设计目标

在进行电子监控系统设计的时候,依照科技强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深圳市龙岗区电子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和《二○○六年龙岗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的基本需求,以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高性能价格比作为出发点,并依此作为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解决方案。

l架构合理

就是要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来架构系统,使整个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并具备未来良好的扩展条件。

l稳定性和安全性

只有稳定运行的系统,才能确保电子监控系统平稳运行。

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是系统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同时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麻烦。

良好的可扩展性则是为了发展考虑。

随着电子监控系统应用时间的增长,未来对电子监控系统的要求会更高。

可扩展性保证有更多的要求时,引入的新设备可以顺利地与本次配备的设备共同工作,进一步扩展与提高系统的性能。

l产品主流

系统是否采用当今主流产品,关系到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未来能否得到良好技术支持以及完整的技术文档资料。

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深圳市龙岗区电子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和《二○○六年龙岗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技术要求》提出的具体需求,同时考虑产品厂家的技术先进性,产品是否为主流产品,原厂商的产品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原厂商的技术支持力量和产品制造公司的发展前景。

所有这些是保证得到良好技术支持的条件,也是保障投资的基本条件。

l高性能价格比

力争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所采用的产品应是简单,易操作,易维护,高可靠度的。

系统是否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是判断一个系统优劣条件的重要依据。

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性是保证非专业人员使用好一个系统的条件。

高可靠度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易维护性的保障。

另外,本系统以建立科学的路面防控机制、指挥机制和运行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以提高警队的路面防控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深圳品牌,构建“听得见,看得着,查得到,控制得住”的路面防控体系。

“听得见”,是指利用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各监控分中心及时准确地得到各种警情信息,及时准确地调整监控区域,根据警情形成有针对性的监控体系。

“看得着”,是指通过建设有线闭路监控系统,集中监控和分散监控相结合,利用基本覆盖街道办的主要公路、主要路口、复杂路段、复杂部位、复杂场所、案件高发地段及偏僻易发案地段的监控镜头和网络实现各监控中心对辖区治安情况的实时掌握。

“查得到”,就是通过监控系统的录像回放功能,为侦察破案提供最直接的图像信息。

“控制得住”,是指能够有效调度各监控中心的力量,使各监控中心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案发后设置层层电子关卡。

本方案将本着上述设计原则,来进行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电子监控系统的设计。

深圳电信将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技术实力与工程经验,进行整个电子监控系统工程的安装、测试以及验收,完工时将同时提交与工程相关的每个设备的安装使用手册、及系统的各种图表等各项文档资料,还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出技术培训和有偿服务的建议。

2.2系统设计原则、依据

2.2.1设计原则

在方案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现场的特殊要求,本系统工程属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所以系统方案设计时必须从紧密结合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的现有资源,以现有的网络结构和布局出发,结合实际使用需要,以及国内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参考国内其他省市数字网络监控技术建设的经验,借鉴其部分建设经验,在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几项总体原则:

l先进实用: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易于操作性,易于管理和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

采用技术成熟的数字监控技术和设备及通信技术,同时要考虑对现有设备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原有的投资。

l智能化:

在本监控系统中采用的产品和系统必须具有智能特征:

自主编程、记忆功能、防撬防剪,前端设计与系统必须有良好而且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

l多媒体化:

采用的产品和系统,还必须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使操作员能方便地学习和操作系统完成监控任务。

l网络化: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为应用的今天,设计完成的网络数字监控系统中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我们充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不是提倡采用非网络技术应用产品,因为他们在新的世纪中将很快被淘汰。

所谓实用是指要求所采用的产品和技术经过了市场的考验,能满足目前龙城街道电子监控系统的需要,而无华而不实之嫌。

l成功的应用性:

系统设计时采用的产品和系统,都是经过了一定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特别是在中国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l合理的配置:

系统设计时,能灵活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被改变的,甚至在工程实成后,这种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和方便的。

l良好的操作性:

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

特别是操作性,应使一般缺少专业监控知识的民警,在略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l系统运行可靠:

系统的运行要求可靠。

要求从计算机的配置到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要都仔细考虑到设置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

l保存和恢复设置方便:

在实际运行中,即使系统的故障率非常底,也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出现问题。

所以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设置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

l升级维护——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选取用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

l软件升级:

系统的软件是最有可能升级的,选用的系统管理软件都有厂家的免费升级承诺。

升级的操作由系统管理员即可完成,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和专门的技术。

l模块化结构:

为方便硬件的维护和升级,设计时采用的设备应尽量为模块化产品。

由其组成的系统应是模块化的。

这样,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l在线式维护:

由于深圳市龙岗区电子防控工程应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系统的维护必须是在线式的,即在系统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单元的备件。

上述系统设计的原则必须自始自终贯穿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2.2设计标准及依据

l《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l《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l《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l《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l《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l《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l《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I6572-1996)

l《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

l《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

l《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6677-1996)

l《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l《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l《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

l《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l《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50198-94

l《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

l《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2.3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一类点)电子监控系统计划建设51个监控点(其中有2个监控点为监控室自身防范用),覆盖宝龙园区重要路段,实现7*24小时全天候监控,结合宝龙园区的定位,本次监控系统安装高标准建设,力争建设成为深圳市领先的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全部采用国际领先的设备,传输部分采用全光纤传输,监控系统设置监控中心和分监控中心,图像集中存储在监控中心,分监控中心只是对调用监控中心的图像实时进行观看。

三系统总体方案

3.1整体架构

整个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部分、传输部分和各级监控中心等几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

主要实现视频信号采集,每个派出所按治安环境的实际情况设有不同数量监控镜头。

传输部分:

所有镜头通过光纤、光端机以模拟图像的方式分别接入到派出所监控室,所有监控图像不直接接入分局监控中心,而是通过现有公安的派出所至分局的千兆光纤网将数字化图像接入分局监控中心。

具体实现上采用每台硬盘录像机直接以以太网方式连接到公安系统网上。

监控中心:

监控分中心系统主要实现对来自前端的视频流进行实时显示、存储和回放,并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宝龙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分为主监控中心和分监控中心。

主监控中心完成图像的集中存储、显示和回放,主监控中心设置电视墙和矩阵设备以及操作终端;分监控中心从主监控中心调用图像在本次电视墙显示和控制。

根据以上需求龙岗区宝龙工业区电子监控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监控点

监控点

交换机

流媒体服务器

UPS

交换机

机组

光端机接入

光纤

接入层

n

1

硬盘录像机

电视墙

视频矩阵

视频分配器

光纤数据网

u

系统说明:

1.前端摄像设备: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室外摄像机的防灾措施,特别是设备的防雷接地处理。

依靠先进的集成技术,各监控点全部采用快速球形一体机,内置变焦镜头、变速云台、防护罩、解码器和相应的防护罩等,使结构更紧密、拍摄效果更好,更美观更具隐蔽性。

2.数字传输方式:

前端监控信号通过光端机、光纤传送到派出所监控室。

3.图像存储在派出所监控室:

派出所监控室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嵌入式DVR设备进行图像存储,系统图像压缩采用MPEG4/H.264标准:

H.264是最新视频技术压缩标准。

图像录像质量可达八路全实时D1(704*576分辨率),或向下可设置兼容DCIF格式(528*384分辨率),解决了D1在码流过大和CIF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每台录像主机配备所需容量的硬盘,可在DCIF格式下提供30天的数据存储的要求,同时通过该联网设备将数字图像经网络传输到龙岗公安分局监控中心。

4.派出所监控中心图像实时清晰:

派出所监控中心通过矩阵设备将图像上电视墙,通矩阵切换,操作界面简单易用具人性化。

5.集中与分控管理:

整个系统在控制中心实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操作及功能设置,保证系统高效、方便、可靠的运行;分局监控中心和派出所监控中心可以对管辖范围内多个本地和远程监控前端进行实时监控,不同的用户可根据预置或需求分配不同的控制权限。

现场图像可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监控组,以4分屏、8分屏或者16分屏方式显示,组内图像可自动轮巡,切换时间可以任意调节,可设置手动录像、计划录像和报警自动录像等多种录像方式。

当发生报警时,可任意联动其他设备,如警灯、报警器,同时可在客户端弹出报警提示。

6.权限和访问级别控制:

系统以所有的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作服务器,以许可进入数字视频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客户机,在管理服务器上分配每个不同用户的图像浏览权限,所有对监控系统的访问需通过管理服务器的认证,包括控制监控前端摄像机、云台、镜头等的画面监视与控制。

进入软件系统需要有口令验证。

从网络级、用户级和软件级多层次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7.先用核心联网和图像编码设备:

视频处理机(DVS)和视频录像机(DVR)二者功能协调运作,保证实时多路图像的网络传送,DVS/DVR设备能保证满负荷下的录像与网传;

8.采用视频代理机制,解决多用户监控问题:

多个用户集中访问某一路图像时,在监控中心建立转发机制,此路图像经流媒体服务器复制后转发给访问请求的用户,保障了嵌入式DVS/DVR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网络带宽的占用率,有效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更满足了对突发事件的大量实时监视,同时,图像传输可以设置采用“组播”、“点播”方式。

3.2宝龙工业区监控系统的设计

宝龙工业区监控系统工程整体上由监控设备系统和传输承载两大部分组成。

监控设备系统由派出所监控室及前端设备组成。

3.2.1主监控室系统设计

主监控室对所辖所有监控点实行总控管理。

主监控分中心基本配置:

12台液晶监视器,2*2的液晶拼接屏,定制电视墙、PC控制解码终端若干台。

前端49个监控点图像通过光纤直接传送到宝龙派出所,监控室把前端49路图像送给监控主机(DVR)。

主监控室配置7台监控主机(DVR)进行录像,共配置49个1T容量硬盘,以保证每路视频以D1格式保存30天;配备高性能网络交换机;监控主机自带10/100MRJ45网络接口,通过RJ45接口连接网络交换机,将前端监控点的图像通过光纤数据网上传到公安分局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

同时1台录像机控制键盘对前端49路图像进行控制和监视;一套矩阵设备,对12位电视墙的20路画面进行控制和监视;一套图像拼接控制器对2*2的拼接屏进行控制和监视。

3.2.2分控中心设计

分控中心设置在派出所值班室。

分控中心基本配置:

6台液晶监视器,定制电视墙,矩阵控制键盘。

分控中心通过矩阵键盘将主监控室矩阵中的图像输入后传输到分控中心电视墙显示。

3.2.3主监控室机房设计

监控中心控制室是电子防控系统工程的神经中枢,是实现人机对话的场所,中心控制室是整个系统的重要部位。

为了保障值班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人员和设备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中心控制室须满足下列要求:

1、中心控制室装修

监控中心室的其装修要求如下:

地板:

采用高档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为200~300mm。

天花:

采用铝合金针孔吸音天花,规格是600*600mm,白色亚光。

该天花板机械强度高、不变形、不起尘、易清洁、有吸音效果,色调柔和。

天花板采用铝合金塑料板面,有吸声薄膜,配合铝合金龙骨,便于安装维修。

此外,铝质天花兼有EMI电磁屏蔽作用。

墙面:

采用易清洁的阻燃墙纸作墙面装饰处理。

灯具:

采用3*40W嵌入式铝合金格栅灯制成灯带,可提高光效。

减低眩光。

该种灯具功率因素可达0.95,耗电少,散热好,寿命长,且发光效率高,美观大方。

中心控制室照度在300-500LUX。

应急照明选用高效冷光灯源,该灯体积小,光色好,保证在应急时有5LUX左右的照度供停电和疏散用。

监控中心室应配有冷暖空调。

进入控制中心的大门必须安装防盗门。

内外部通讯联络需配备对外通讯设备。

2、供电要求

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电子防控工程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及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在此我们整个系统的电源供给提出如下要求:

要求送入控制中心智能化系统的电源必须接在整个建筑主体电源供给的第一回路上,且不受任何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的控制;

因此我们配备了在线式UPS电源,如果停电后能正常工作八小时以上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连续的工作。

3、消防部分

整个机房应具有安装设烟雾、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报警警铃和指示灯、配备电子专用灭火器2支。

机房火灾报警主机设在值班室。

4、玻璃隔墙

无框玻璃隔断,应采用槽钢、全钢结构框架。

墙面玻璃厚度不小于10mm,门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

表面不锈钢厚度应保证压延成型后平如镜面,不不平的视觉效果。

5、机房布置图

6、机房效果图

7、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严格安装施工标准,应与大楼的墙面及柱子保持800cm的距离。

UPS电源与监控设备机柜之间保持1200cm的距离。

前后两排设备之间保持1200cm的距离。

设备机柜到位后进行垂直度调整,采用水平仪调整。

机柜的安装要求竖直平稳与间接角垫实。

设备机柜不能直接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需制作支架进行固定在地面。

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

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面应在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连接螺丝(比如:

连接地线与紫铜排的螺丝)必须采用要有弹簧片和垫片;

机柜、操作台等设备的风扇要求正常工作。

每个公安监控设备都要单独的层板(目的:

保证散热)。

操作台位于电视墙机柜的中心线上。

3.2.4前端供电解决方案

目前同类城市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只有两种:

一种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一处;另一种是分布式供电(单点),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

综合考虑合理利用现有通信管道和光纤资源、工程施工、取电的便利等因素,本方案采用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

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

片区大小可以是一个监控点,也可以是靠近的几个监控点组成,片区汇聚点具体位置及覆盖区域(即多少监控点)依据现场查勘来定。

各个片区共用一个电源源点,通过管道和电缆将电源分别引到摄像机等前端设备。

本方案要求政府负责出面协调片区汇聚点的具体位置及电费等与业主相关的问题,施工方依据现场查勘提出建议。

在管线查勘和工程实施时,充分考虑片区汇聚点到前端图像采集点的电源管道及电缆工程。

本工程电源管道采用铠装电力电缆直埋式,开挖路面标准不低于(混凝土路面150MM以下)300*500,敷设PVC管道(20MM),对于穿越道路的管线,为了增加抗压度,需在PVC管外加套SC25镀锌钢管,设备箱内配装两位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开关。

3.2.5传输承载解决方案

所有监控镜头均按照管辖范围以模拟图像的方式接入所属派出所监控室,分局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实现对监控镜头的调用。

1、逻辑架构

从逻辑上分为一层:

接入层。

接入层:

负责从前端监控点到派出所监控室,传输采用高质量光纤。

具体实现,利用市政管道布设4芯、12芯、24芯、36芯、48芯、96芯光缆,就近选择最佳路由,连接至派出所监控室,对未能衔接到市政管道段,则新建管道。

3.2.6防雷接地解决方案

监控系统直击雷防护分为前端设备的直击雷防护、传输线路的直击雷防护、终端设备的机房直击雷防护三部分。

8、前端设备的直击雷防护

前端设备有室外立杆安装和室外墙装两种情况,安装在室外墙壁上的设备因旁边的房屋存在一般不会遭受直接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而室外立杆的设备则需同时考虑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如广场、马路边的摄像机,处于相对开阔和位置较高的地方,遭受直击雷风险较大,应安装避雷针。

宝龙派出所电子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摄像机绝大部分安装于室外金属杆上,需安装避雷针使其置于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施工方便,避雷针一般架设在摄象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或选用Φ8的镀锌圆钢或35mm2铜导线,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为防止电磁感应,沿支撑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应穿在钢立柱管内敷设,钢立柱可靠接地.

避雷针

金属杆

接地

摄像机避雷针安装示意图:

注:

避雷针采用Φ=12mm圆钢制作,针长L=500mm。

地下部分采用:

1、在监控设备的旁边埋设一组镀铜钢棒垂直接地极。

镀铜钢棒接地极之间的连接采用特制连接器连接(见图)。

2、将镀铜钢棒垂直接地极与设备立杆之间连接好。

3、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