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268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docx

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性附录

 

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36万吨/年醋酸技改项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报告书

XXX评字(2014)第07号

(资料性附件)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附件1评价依据3

F1.1法律、法规、规章3

F1.2规范性文件3

F1.3技术规范、标准3

F1.4基础技术资料3

附件2评价方法3

2.1职业卫生调查3

2.2职业卫生检测3

2.3职业健康检查3

2.4检查表分析法3

附件3建设项目概况分析过程3

F3.1建设项目概况3

F3.2公用工程3

F3.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及用量、产品及用量3

F3.4生产工艺流程3

附件4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过程3

F4.1总体布局调查3

F4.2设备布局调查3

F4.3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分析3

附件5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过程3

F5.1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3

F5.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3

附件6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3

F6.1建筑卫生学调查3

F6.2辅助用室调查分析3

附件8项目备案书3

附件9职业卫生健康文件3

附件10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平面布局示意图3

附件1评价依据

F1.1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2002)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1号令,2012)

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2012)

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9号令,2012)

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第48号令,2012)

F1.2规范性文件

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2《高毒物品目录》(卫监发[2003]142号)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4《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620号,1999)

5《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3)

F1.3技术规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160-2004)

6《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l2801—2008)

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230-2010)

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1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

1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2012)

13《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1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

1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

1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气体分析仪法》(GBZ/T160.28-2004)

1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二氧化硫的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160.29-2004)

2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甲醇的的气相色谱法》(GBZ/T160.48-2004)

2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Z/T160.29-2004)

2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23《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2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F1.4基础技术资料

1)委托书(附件1)

2)《河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附件3)

3)《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6万吨醋酸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河南省平顶山市职业病防治所PZF/ZWYP[2009]第03号)

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编制,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证:

豫卫职业健字(2008)第11号)

附件2评价方法

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施行说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的要求,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生产工人的接触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结合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1职业卫生调查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基本情况、建设情况、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

2.2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依据国家相关检测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生产现场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建筑卫生学检测:

根据国家相关检测规范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本项目建筑卫生设计、采暖、照明、空气调节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

2.3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使企业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2.4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具体的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项目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潜在危害。

本项目主要通过检查表法对该项目总平面布局进行评价。

附件3建设项目概况分析过程

F3.1建设项目概况

河南XXX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是昊华骏化集团、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共同打造的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新型科技企业。

利用河南骏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和合成氨装置放空的CO2,使用“甲醇低压液相羰基合成醋酸反应方法”2008年12月建成投产20万吨/年醋酸项目(一期工程)。

该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醋酸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使装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6万吨醋酸的规模。

该项目2007年经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核备案。

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提高企业竟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达到36万吨/年醋酸的生产能力。

采用“甲醇低压液相羧基合成醋酸反应方法”的生产工艺,利用一期工程公用、辅助设施,改造生产装置,新增部分设备和设施,投资少,见效快,降低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竟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于2013年11月开始建设,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4年10月24日批复了公司试生产备案,试生产(使用)期限为2014年10月24日至2015年10月23日。

试运行期间设备运行正常,基本达到了设计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河南XXX科技有限公司委托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F3.1.1自然环境概况

F3.1.1.1地理位置

河南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橡林乡周湾村蓝天大道中段东侧,南部与蓝天集团甲醇厂和燃气热电厂相邻,东部为农田,西面临驿城大道。

规划建设用地26.76公顷,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5.441公顷,本技术改造项目在原有厂址上进行,包括一氧化碳车间、醋酸车间及公用设施的扩建均在一期工程界区内的预留地上。

F3.1.1.2气象条件

该项目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型亚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根据驻马店市气象观测站近三年的资料统计结果,该地区的最多风向为NW风,频率为12.0%,次多风向为SE风,频率为8.3%。

夏季以S风最多。

该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年气象资料见表3-1,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见表3-2,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3-1。

表F3-1建设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年气象资料

项目

特征值

项目

特征值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9℃

日积雪最厚值

18㎝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7.4℃

年平均降雨量

939.4mm

年平均气温

14.8℃

十二月平均降雨量

12mm

七月平均气温

27.7℃

七月平均降雨量

193mm

一月平均气温

1.2℃

年平均风速

2.0m/s

表F3-2该地区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

风向

N

NE

E

SE

S

SW

W

NW

夏季

6.0

9.6

7.7

10

14.4

5.2

5.4

11.6

全年

7.9

7.2

6.4

8.3

7.7

3.5

7.7

12.0

 

图F3-1驻马店市风向频率玫瑰图

F3.1.2社会环境条件

该建设项目位于驻马店市蓝天大道东侧,所在地周围无重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不属自然疫源地。

厂区周围500m内无学校、市场、居民密集居住区环境敏感点。

F3.2公用工程

在一期工程造气污水处理站南面新增1套造气污水处理装置;在一期工程循环冷却水站东面新增2台循环冷却水塔;循环冷却水站西部新建空压站和CO2罐区;新建锅炉房布置在厂区东部。

给排水系统:

该技改项目利用一期已建成的给排水系统,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供电系统:

一期工程在厂区内设置了一座10KV总配电站和110KV降压站,扩建工程新增设备电源均取自一期原有配电柜的备用回路或增加配电柜与原有配电柜并柜运行,一期预留容量可以满足本次用电负荷。

供热系统:

该技改项目在原一期基础上新建75t/h,3.8MPa锅炉1台,以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

F3.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及用量、产品及用量

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产品情况见表F3-3。

表F3-3主要原辅料及用量

序号

名称

规格

年用量

来源

运输方式

一氧化碳生产

1

冶金焦

含碳≥84.92%

41940吨

平顶山焦化厂

汽车运输

2

氧气

含氧≥99.6%

23.12×106m3

本公司空分装置

管道输送

3

二氧化碳

~97%

27.18×106m3

昊华骏化集团公司

管道输送

醋酸生产

1

一氧化碳

≥97%

76.5×106m3

本公司该项目

管道输送

2

甲醇

≥99.85%

89600吨

骏化公司

管道输送

3

碘甲烷

以碘计

0.14吨

外购

4

醋酸

360000吨

产品

-

F3.4生产工艺流程

该建设项目采用上海化工设计院“高纯度CO制备技术”和西南化工设计院的“甲醇低压液相羰基合成醋酸反应方法”生产醋酸。

总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2,其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如下:

2C+O2=2CO;C+CO2=2CO;CO+CH2OH=CH3COOH

图F3-2总生产工艺流程图

F3.4.1造气单元生产工艺流程

来自上焦工序的焦炭运往造气工序焦仓,焦炭自焦仓通过皮带输送机入造气炉备料斗,来自空分装置的氧化剂O2和来自骏马化工公司CO2按比例在混合罐内充分混合后由底部进入造气炉。

焦炭、O2和CO2在炉内高温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生产粗原料气。

粗原料气经旋风除尘器除去灰垢后进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并副产低压蒸汽。

之后与混合气化剂换热降温再进入洗气塔。

粗原料气在洗气塔内用闭路循环冷却水喷淋冷却并洗涤灰尘,洗涤后的粗原料气进入气柜贮存。

造气工序工艺流程见图F3-3.

图F3-3造气单元生产工艺流程

F3.4.2净化单元生产工艺流程

来自造气单元气柜的粗原料气先经电除焦油器除去焦油、灰尘,再经捕滴器分离掉液滴,经罗茨风机加压再经冷却器冷却除湿处理进入保护剂罐及水解罐,将大部分有机硫水解为H2S,水解后的粗原料气进入预脱硫塔,在预脱硫塔内用栲胶脱硫贫液喷淋吸收气体中的H2S组分,脱硫后的粗原料气进入压缩工序。

脱硫后的富液在再生槽中用空气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循环使用。

富液氧化再生析出的硫磺经分离、熔硫制得副产品硫磺。

预脱硫后的粗原料气经压缩工序一氧化碳压缩机,经四段压缩至3.6MPa,送入脱硫脱碳工序。

由压缩机送来的粗原料气进入脱硫塔,在塔内与NHD脱硫贫液逆流接触,脱除绝大部分有机硫和残存的H2S及部分CO2,然后由塔顶排出去脱碳塔。

脱硫塔底排出去的脱硫富液经脱硫高压闪蒸罐、脱硫低压闪蒸罐分段减压闪蒸出溶解气,然后进入再生塔。

再生后的贫液经富液换热器等降温后进脱硫塔循环使用。

脱硫塔高压闪蒸槽闪蒸出的含有CO、CO2的气体经闪蒸气压缩机加压后返回脱硫塔以回收CO。

粗原料气在脱碳塔中与NHD脱碳贫液逆流接触进一步脱除CO2和残存的硫组分,然后由塔顶出来去精脱塔。

脱碳塔底排出的脱碳富液经脱碳高压闪蒸罐减压闪蒸出溶解的CO2等气体后进入气提塔再生,再生后的贫液经氨冷气冷却降温后进脱碳塔循环使用。

气提塔解析出的CO2返回造气工序。

精脱塔经新鲜脱硫贫液吸收后的原料气经干法精制系统进一步精制,首先经脱硫罐脱除残存的微量H2S和有机硫至总硫≤0.2×10-6,再依次经入脱氧罐和脱氯罐脱除氧和氯,得到合格的CO原料气经冷却送往醋酸合成工序。

净化单元生产工艺见图F3-4.

图F3-4净化单元生产工艺

F3.4.3合成单元生产工艺

来自骏马化工公司的甲醇和来自净化车间脱硫脱碳工序的CO原料气进入反应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醇反应生成醋酸,气相中尚有未反应的CO及副反应生成的CO2和H2从反应釜进入转化釜,在转化釜CO与甲醇继续反应生成醋酸,转化釜中尚未反应的CO以及其他气体由塔顶排出,经冷凝后,液相返回反应釜,气相进入吸收工序高压吸收塔。

经转化釜深度转化的反应液减压进入蒸发器内闪蒸,液相由循环泵送回反应釜,气相从蒸发器顶部送至精馏工序脱氢塔。

从脱氢塔顶出来的醋酸、水和碘甲烷混合气,经冷凝冷却后,冷凝液进入分层器,重质溶液自底部经泵加压送回反应釜,分层器内的稀醋酸回流入脱氢塔。

来自脱氢塔的粗醋酸由泵送入脱水塔,脱水塔顶排出的水和醋酸混合气经冷凝后液相部分返回脱水塔。

塔底得到干燥醋酸进入成品塔进一步蒸馏,得到成品醋酸送中间贮罐。

塔底的丙酸等溶液靠压差进废酸槽。

脱氢塔顶和脱水塔顶出口未冷却的气相送吸收工序低压吸收塔。

来自合成工序的高压尾气进入高压吸收塔,用甲醇吸收尾气中的碘甲烷,吸收后的尾气去制气车间造气工序。

来自精馏工序的低压尾气进入低压吸收塔,用低温甲醇吸收尾气各的碘甲烷,吸收后的尾气送火炬焚烧。

经高压吸收塔和低压吸收塔的甲醇富液送反应釜作原料甲醇用。

催化剂工序是为醋酸车间开车配制必需的催化剂和助催剂,并为日常生产中补充少量的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技改项目选择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的以铹螯合物为主的催化剂,提高CO、甲醇的反应效率。

冷冻站提供工艺生产装置用6℃冷冻水。

图F3-5合成单元生产工艺流程

附件4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过程

F4.1总体布局调查

F4.1.1总平面布置

按技改扩要求和工艺条件,主要分为生产区、贮运系统和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三方面进行改扩建布置。

1)生产区:

在原造气厂房内扩建二台造气炉;在预脱硫工序设备区新增一台电除焦油器;在压缩厂房东侧扩建布置一台压缩机厂房;原脱硫脱碳工序北侧扩建了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的装置区;在原脱硫脱碳工序的北侧新建一套变压吸附装置;在空分厂房的西南新建一座厂房,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

醋酸车间的技改分别在1#、2#、3#框架内新增设备,不另占用地。

一期造气污水处理站南面新增一套污水处理装置

2)贮运系统:

新建3台5000立方米醋酸成品罐,分别建在原醋酸罐区的西侧和甲醇罐区的东侧。

3)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

在循环冷却水站东面扩建循环冷却水系统,在循环冷却水站的西面新建了空压站和CO2罐区。

新建锅炉房、煤棚布置在厂区东部。

建设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件2。

F4.1.2竖向布置

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装置采用室外集中布置,采用敞开式多层钢结构框架。

F4.2设备布局调查

F4.2.1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该建设项目内容有:

成品贮罐区扩建:

新建5000m3甲醇罐2个、5000m3醋酸贮罐2个;

造气厂房扩建:

新建Φ2740造气炉2套;

压缩厂房扩建:

新建一氧化碳压缩机1套;

预脱硫扩建:

增加脱硫再行罐、硫泡沫罐、事故罐和贫液罐各一个;

脱硫脱碳能力扩建:

新建一套脱硫脱碳装置;

醋酸装置扩建:

增加16万吨/年醋酸生产能力,新增甲醇原料泵、重相泵和冷却器各1台;

新建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座。

该技改项目新增设备见表F4-1.

表F4-1新增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主要生产设备

规格

数量(台套)

造气炉

¢内2740

2

废热锅炉

¢2200

2

洗气塔

2

脱硫再生罐

1

硫泡沫各间罐

1

事故罐

1

贫液罐

1

罗茨风机

Q=207m3/min

1

贫液罐

1

富液罐

1

脱硫再生塔

1

熔硫釜

1

CO压缩机

排出压力3.8MPa,排气量11860m3(标)/hN=2200kW

1

脱碳氨冷器

固定管板式

1

脱硫富液泵

2

脱硫贫液泵

8

脱硫塔(罐)

填料塔

各1

脱碳塔(罐)

填料塔

各1

精脱塔

填料塔

1

气提塔

淋降板及填料塔

1

再生塔

旋流板及填料塔

1

甲醇原料泵

不锈钢

1

重相泵

1

冷却器

1

脱水进料泵

1

事故泵

1

成品中间泵

V=1000m3

1

甲醇中间泵

V=600m3

2

氮气鼓风机

2

罗茨真空泵

2

罗茨鼓风机

2

闪蒸汽压压缩机

1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UG-75/3.82-M

1

F4.2.2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布局

造气工序在已建造气房内增加2台(套)造气炉;压缩工序在已建压缩厂房东侧扩建1台压缩机厂房;预脱硫工序增加脱硫再生罐、硫泡沫中间罐、事故罐和贫液罐各1台,布置在一期工程预脱硫厂房东侧;一期工程脱硫脱碳工序的北侧扩建了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的装置区;在原一氧化碳回收工序东侧新建羰套变压吸附装置;醋酸合成车间技改项目分别在1#、2#、3#框架内新增设备,不另占用地。

贮运系统:

在一期工程新增1台5400m3醋酸贮罐和2台5000m3甲醇成品罐,分别建在原醋酸罐区的西侧和甲醇罐区的东侧。

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

在一期工程造气污水处理站南面新增1套造气污水处理装置;在一期工程循环冷却水站东面新增2台循环冷却水塔;循环冷却水站西部新建空压站和CO2罐区;新建锅炉房布置在厂区东部。

给排水系统:

该技改项目利用一期已建成的给排水系统,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供电系统:

一期工程在厂区内设置了一座10KV总配电站和110KV降压站,扩建工程新增设备电源均取自一期原有配电柜的备用回路或增加配电柜与原有配电柜并柜运行,一期预留容量可以满足本次用电负荷。

供热系统:

该技改项目在原一期基础上新建75t/h,3.8MPa锅炉1台,以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

F4.3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分析

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分析见表F4-2。

表F4-2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GBZ1-2010

5.2.1.1

厂区总平面布置明确,生产区按工艺流程布置。

符合

2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50187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GBZ1-2010

5.2.1.2

总平面布置图包括建建筑物位置、道路、绿化等内容。

符合

3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

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清洁要求的建筑(部分)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GBZ1-2010

5.2.1.3

总平面功能分区一次整体规划,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

符合

4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GBZ1-2010

5.2.1.4

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符合

5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GBZ1-2010

5.2.1.5

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生产单元分开设置。

符合

6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GBZ158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2010

5.2.1.6

生产区域未全面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不符合

7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GBZ1-2010

5.2.1.7

造气炉安装有一氧化碳报警仪。

醋酸合成设有固定式甲醇、醋酸报警器。

为巡检工配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