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0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docx

新闻采访第3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

第三讲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

教学目的:

1、掌握新闻敏感的涵义及其作用;2、理解如何培养新闻敏感;3、掌握新闻线索的概念及其特点;4、理解如何发现新闻线索;5、理解如何使新闻线索增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新闻敏感的涵义及其作用;2、理解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

面对大千、万事万物,记者应当怎样去发现新闻,进而去选择新闻?

这是新闻采访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采访活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

课堂导入

第一节新闻敏感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记者在工作中了解或接触到许多新近发生或变动的客观事实,它们到底能否构成新闻?

如果能构成新闻,那么这一条新闻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

这条新闻是不是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兴趣甚至震动?

要从什么角度去入手以使这条新闻收到更大程度上的效果等等,都是要靠从事新闻写作人的新闻敏感来解决的。

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

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

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

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

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

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

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

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

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

这个年轻的记者因为缺乏新闻敏感,而丧失一条很有价值的社会新闻。

以中国新闻社记者蔺安稳关于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的报道为例,这篇新闻的作用,充分体现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杨正卿的一句话上:

“如果当初没有蔺安稳的那篇报道,就不会有今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1974年春天中国新闻社记者蔺安稳回陕西省临潼县老家探亲,并无预定的采写目的,显然属于无意注意。

听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挖井时,挖出了同真人一般大小的“泥娃娃”,他才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转化为有意注意,便立即赶到文化馆仔细端详,立即断言:

“这很可能是稀世珍宝!

”返回北京后,连夜赶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一文,第二天送交《人民日报》。

从转化的速度上看,是”立即采访“、”连夜赶写“、”第二天送交“,够迅速了。

这是一次典型的新闻敏感过程。

一、新闻敏感

(一)什么是新闻敏感?

《新闻学大辞典》对它的解释是: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识别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

简而言之,新闻敏感就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

(二)新闻敏感的内容

作为新闻记者的一种职业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对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

根据国内外一些新闻学者的研究,记者的新闻敏感通常包括以下五种判断能力:

1、迅速判断某个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和传播价值的能力

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和传播价值,是指它对实际的导向作用和对受众的启迪、教育作用。

这就是新闻的思想性、导向性,包括了对工作的指导、对思想的疏导和对生活的引导。

我国的新闻记者,选择新闻首先要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看它是否切合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能否体现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策略,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否符合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新闻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所以新闻敏感首先表现为政治敏感,或者说,首先取决于政治敏感。

但政治敏感又不能等同和取代新闻敏感,必须把政治和新闻结合起来,按新闻规律办事,才能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1992年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再次到深圳特区视察,就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历史性的讲话,这既是对深圳特区的关怀和支持,对深圳人民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是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是对全国人民的鼓励和鞭策。

《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正是凭着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饱含激情地写出《东方风来满眼春》,通讯题材重大,情景交融,新闻价值极高,社会效果明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是中国新闻史上难得的新闻精品。

这篇通讯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迅速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能力

新闻姓新不姓旧,新字当头,记者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及时抓取时代尖端的东西,抓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刚刚冒出来的事情、情况和问题,做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当今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变动是新闻之母,社会的变动给新闻记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题材,就看你能否及时抓住他、表达它。

2000年8月10日,新华社上海分社发了一篇消息,讲新行当层出不穷,折射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息列举了经纪人、评估师、社区医生、形象设计师、市场调查员、保险推销员、股评人员、房产置换人、制片人、策划人等等新名词,新行当,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极具新意。

记者采访,要不断追求新事物,追求“第一个”,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网上拜年的人不少,这就是新事物。

除此之外,网上购物,网上募捐,政府开微博等等,这些都是新生事物。

值得引起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

具有生命力的新闻事物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新闻记者应当不断追踪这些新闻事物的发展变化,使新闻如涓涓之水,长流不断,常报常新。

3、迅速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

记者采访的新闻最终是向公众传播的,读者(听众、观众)对所传播的新闻是否感兴趣,就成为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里讲的“兴趣”,即读者(听众、观众)的共同兴趣,而更重的是指广大受众的关心与注意。

受众兴趣的报道有:

(1)内容特别新鲜、重要的突发事件;

(2)社会热点、热门话题,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3)可以为受众释疑、排难、解忧的,体现群众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的内容;(4)有情节起伏、矛盾冲突,有争议的内容,有人情味的内容;(5)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

杨先生痛说给孩子诊病遭遇--《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

7日,武昌杨先生带着2岁的女儿到市儿童医院看病,没想到看一个"咳嗽"就要花1000多元。

因此,他于昨日投诉到本报新闻110。

据称,杨先生被导医引到专治哮喘的陈教授诊室,陈问了几句,让他先带女儿去验血,发现孩子对常见的31种物质的过敏反应均呈阴性。

陈教授根据孩子患过湿疹,判定孩子是过敏性体质,便在病历和处方单上分别开了处方。

杨先生见药开得很多,病历上字又看不懂,便问孩子得的什么病,陈教授说:

“按我开的药吃就行了。

一划价,药费加治疗费765元,加上验血费300元,共1065元!

有医务人员小声提醒杨先生:

"你的药开多了。

"杨先生返回诊室问陈教授,陈教授称这是一个疗程的药。

杨先生回家后发现,一种叫"贝亚宁"的药上写着:

过敏性体质慎用。

杨不解:

既然孩子是过敏性体质,为什么还要给孩子开这种药呢?

细看病历又意外发现:

陈教授开给药房的处方里写的是"贝亚宁6盒、臣功华芬愈美颗3盒、力欣奇4盒……";而病历上没有"贝亚宁"和"臣功华芬愈美颗"这两味药,"力欣奇"也只写有2盒。

再深入解读药品说明书:

6盒"贝亚宁"可用5个半月!

面对杨先生质疑,陈教授昨日解释:

"贝亚宁"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虽然是"过敏性体质慎用",但她是在给孩子开了脱敏药的前提下开出这种药的。

至于为何病历上处方药品数量比购药处方单上少,陈的原话是:

为患者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作考虑。

该院负责人就此表示:

陈教授的行为肯定是有差错的,院方会根据院内质量管理条例对其进行处理。

最后,应杨先生要求,院方将杨手上的价值210元的"贝亚宁"退掉。

 (《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

【资料】一位家长到本报投诉,他的女儿在武汉市儿童医院看了个咳嗽竟花去1065元。

取药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医务人员小声提醒他:

"你的药开多了。

"这位家长遂对该院药方产生疑虑。

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果然发现给孩子看病的资深教授开的药方存在"虚高"。

第一篇消息发表后,记者继续就教授缘何开出"大处方"展开追踪,最终将"大处方"背后的"医药回扣"黑幕公之于众。

这组"大处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武汉市一时热议的焦点话题,群众纷纷举报遇到的类似问题。

武汉市卫生局于报道见报第二天即派出调查组进驻市儿童医院,第三天召开了全市各大医院院长会议,要求各单位引以为戒,自查自纠。

市儿童医院对当事医生作出了解聘的处理。

武汉市卫生局纪委还组成专班对全市各大医院的处方进行抽查。

在各方努力下,"大处方"现象在武汉得到有效遏制,广大市民纷纷来电、来信称赞本报这组舆论监督报道抓得好。

由于"大处方"现象具有普遍性,这组报道还引起了全国几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8月12日-14日新华社连续报道此事;8月14日《人民日报》第二版报道此事并配发了题为《开处方要实事求是》的评论;8月14日-17日第1674期《报刊文摘》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报道了此事;新浪网、《羊城晚报》等网站及报刊也相继转载了本报报道。

此报道获2002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武汉新闻奖一等奖。

4、迅速地从同一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

采访时,记者要用新闻的眼光审视客观事物,着眼于抓住和突出事物的新闻价值,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记者要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对事实材料的轻重、主次、好坏、新旧作出鉴别,抓住新闻事实,抓住信息量大的事实,抓住与大众密切相关的事实,而不是不加取舍,主次不分,轻重不辨。

《唐山地震幸存者刘亚辉:

赈灾四川为感恩》

“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前来”——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入川赈灾

新华网四川北川5月16日电(记者丛峰、刘书云、陈君)“需要什么药,你们随便卸。

这些不够,我们再用火车运!

”在重灾区北川中学医疗点前,一位壮实的汉子指着满车药品对医务人员说。

他叫刘亚辉,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

那时,他仅仅6岁,地震夺去了他的爷爷和三个年轻的姑姑的生命。

现在,他是唐山一家制药厂的总经理。

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刘亚辉正在台湾考察项目。

16时许,公司打来电话,告诉他:

公司刚开了董事会,要去四川赈灾,你马上回来。

14日2时许,几经转机的刘亚辉回到唐山。

4个小时之后,他就带着6辆公司的赈灾车,载着价值300万元的药品向四川灾区进发了。

“我们每辆车配两个司机,人换车不停,饭在车上吃。

”刘亚辉说,“为了多争取一点时间,我们还派人先乘飞机到成都,提前办好了进入灾区的手续。

在重灾区北川县、安县,刘亚辉碰到了许多唐山老乡,有的是消防队员,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医生或护士。

“大家都经历过大地震,灾后余生渴望帮助的心情,我们最清楚。

”刘亚辉说,“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前来。

一场大地震改变了刘亚辉的人生,也影响了他的价值观。

“当年唐山大地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解放军救人。

我的奶奶,就是他们扒开垮塌的房子救出来的。

后来,他们还把军帽给我戴,和我照相。

”刘亚辉说,“所以,我后来选择了当兵,并时刻提醒自己,尽一切可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6日,刚到北川县送药的刘亚辉,正好遇到一个12岁的小男孩被从废墟里救出来。

“我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他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亚辉说。

1979年11月22日新华社播发的短讯《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是我国第一次公开报道唐山大地震伤亡人数的新闻,它是记者筛选事实的成功范例。

短讯全文如下:

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多人。

这两个数字是唐山、天津、北京地区在那次地震中死伤人数的累计。

这是今年11月17日至22日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宣布的。

唐山地震的震级为7.8级,震中裂度为11度。

地震发生的地点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发生的时间是3点42分56秒(北京时间),正当人们沉睡的时候。

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

由于这些原因,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在1979年11月成立中国地震学会的报告里,新华社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重要的新闻线索,作者把报告中提到的伤亡人数摘录出来,发了短讯,这篇迟到的新闻同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5、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的能力

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做出科学分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素质,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能力。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往往在对事物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能在大脑中建立起因果联系和事物发展过程的事物环链模型,并凭借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推测出事物发展的下一环,直到其结局,从而有把握地对事物做出科学预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个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但是有两个记者却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

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

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其二,一位记者在德国的断壁残垣里发现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来的鲜花。

于是采写出一篇《废墟上的鲜花》的消息,预见一个国家会像花一样再度绽放美丽。

这两篇报道引起国际报界的轰动。

如今,正如记者预见的那样,日本和德国均为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

这一点,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就是典型的一例。

在二战期间,当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欧美舆论大多认为苏联必败。

但斯诺于1941年7月在《新共和杂志》上撰文,认为希特勒进犯苏联,是他走上毁灭道路的开始。

后来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破裂以及中国与苏联关系的一度不和睦,斯诺都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作了科学的预见。

再如,日本共同社记者首先发布了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的消息,这也是对长期积累的资料进行研究,结合对实时发生的反常现象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作出的合理推测。

二、新闻敏感的作用

美国新闻学家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

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

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

新闻敏感对于记者工作的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报道工作的成败与优劣。

新闻敏感的作用集中表现在采访过程中对新闻的辨认和认识能力。

具体地说,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新闻敏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触即发”——帮助记者迅速找到新闻线索

在采访中,新闻事实往往伴随着其他干扰信息一起涌到记者面前,只有具备了新闻敏感的记者,才会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产生“条件反射”,从而迅速抓住它。

西方一位记者曾说过:

“我可以嗅到一英里以外的某些东西。

生活里就是有这种事儿。

”具备较强新闻敏感的记者的确如此,他们往往“目光四射”,能够敏锐地识别新闻,并且都能抓到点上。

这样的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左右逢源,线索不断,常常为争取多发新闻而恨不得分身有术;相反,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却“吃了上顿没下顿”,时常为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苦恼不堪。

新闻敏感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一个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记者,还能凭借自身高超的评判能力,发现并开掘出“不成新闻的新闻”。

如《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在当记者时,有一次下乡采访,晚上住在公社办公室,没有接到一个告状报案的电话,也没有接待一位来堵门要粮要钱的社员。

虽然“根本没事”,敏锐的记者还是发现了这一值得庆贺的信息,于是写出了《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消息。

与此相反,记者若新闻敏感度不强的话,很可能就会漏掉重大新闻。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泰勒在当记者时,有一次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

泰勒到剧场后,得知演出已经取消了,便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其他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位女演员自杀的消息。

泰勒采访失败后,他的编辑告诫他,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取消了,本身就是新闻,其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新闻。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一天,工人日报社驻武汉的两位记者在公共汽车上无意中听到一位大娘在自言自语:

“这个鬼天气,说变就变,要不是有了大桥,怎么得了!

”这两位记者一听,便马上向老大娘求教。

第二天,在工人日报显著的位置,发表了这条有意义的新闻:

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在正式通车的第一天,就在武汉少有的八级大风所带来的惊涛骇浪的考验中,安然无恙!

(二)“慧眼识珠”——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并选取最佳角度来报道

记者采访某个事物,一般会得到大量的材料和事实。

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够准确地鉴别和判断其新闻价值之所在,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挑选出来,或者能够针对某个新闻信息,选取最佳的角度将其反映出来。

199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之前,世界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致简短新年贺词后,出任意料地用汉语说了一句“新年好!

”,并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鼓掌声。

对于这样一个细节,《人民日报》的记者凭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重大的新闻。

音乐会上,指挥家用汉语向大家祝贺新年还是第一次,这不仅说明了中国音乐演奏水平和听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上升。

记者抓住了这一细节,叙事寄情,用背景事实阐述了新闻事实的意义,不仅让读者获得了审美感受,受到了音乐文化的熏陶,还为祖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感到自豪。

(三)“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19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具有敏锐新闻嗅觉的记者,也就像这些大师一样,能够见微知著,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新闻事实。

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固然重要,记者理应迅捷地把握,但它们毕竟可遇而不可求;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而且看起来平凡、人们都习以为常的事情,这就更需要记者能够透璞识玉,发掘出价值连城的“珍宝”来。

近代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主张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动”。

1917年3月的一天,他在当时的国务院某秘书室中,听到隔壁国务总理的办公室里有人打电话给美国公使,说“下午3时,段总理要到美使馆会见美国公使”。

邵飘萍立刻意识到其中必定有大文章,当时正逢美德断交,美国肯定希望中国也一同采取措施,所以邵飘萍估计段祺瑞去美使馆与这件事情有关。

于是他马上赶赴美使馆,找到一位参赞,向对方询问当天下午段祺瑞来使馆的主要商谈内容。

他这么一问,令参赞大为惊讶,于是邵飘萍补充说,自己已经得知了此事,不过想再证实一下。

就这样,他又从美使馆参赞那里得到了美国政府给驻京使馆的电令。

之后,邵飘萍又马上回访段祺瑞,采访当天即将商谈的内容,同时暗示自己已经知道个中详细情况。

就这样,记者获取了一条关于中德断交的重大新闻。

可以说,如果邵飘萍没有很强的新闻敏感,他就不可能从国务院秘书的一个电话中发掘出这种属于机密性的新闻来。

(四)“一叶知秋”——善于预见到新闻背后的新闻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任何事物的进化或者向对立面的转化,一般都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我们知道,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不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变才是事物根本性的变革,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或者飞跃。

记者应当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对有关资料的科学分析,透过事物变化的某些征兆,预见到事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在事物即将发生质变或者部分发生质变时抓住新闻。

1985年去世的新华社英国专家露丝·史密斯女士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

她认为采访的一个窍门就是预见性。

当她在英国《工人日报》(英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现改名为《晨星报》)任记者时,有时实在没有时间下去直接采访,便作间接采访,翻看各种报纸,从中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

有一次,她发现了一条消息:

钢铁股票和羊毛股票上涨了。

本来,股票的涨跌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她从这条平平常常的新闻背后发掘出更为重大的新闻——马上要打仗了。

为什么呢?

她分析:

因为造武器要用钢铁,做军服要用羊毛,如果不是要打仗,就不需要多生产武器,也不需要多生产军服。

现在钢铁、羊毛都涨价了,这正是战争即将爆发的一种征兆。

于是,史密斯就从准备打仗的角度,采访到了更重要的新闻。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宝贵素质,主要是通过在实践中培养训练而获得的,也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地培养提高。

新闻记者为培养新闻的敏感性,要做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敏感是一个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与综合体现,是新闻敏感的核心。

记者的政治敏感,集中表现在对于政策的把握上,政治敏感度高的人未必新闻敏感强,但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人,一定要有相应的政治敏感。

只要记者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他的政治敏感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克林顿公开重申对台湾“三不”原则》,也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和成功传播的范例,说明作者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

这篇消息虽然只有375个字,但短小精悍,突出报道了克林顿在1998年6月底至7月初访华期间第一次公开明确地阐述美国在台湾的“三不”政策,即:

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这也是“三不”原则第一次出自美国总统之口,它集中体现了涉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以及在国际舆论所关注的这个焦点问题上美国的最新承诺。

这篇主题重大、影响巨大的重要稿件的采写,是新华社记者邹春义、周解蓉从克林顿在上海图书馆与市民座谈时即席发表的大量言论中捕捉到的。

虽然这场不起眼的活动事先没有列入发稿计划,但记者一听到克林顿说出此话,就立即一面用手机向总社报告,一面根据笔记很快整理成稿,请在场的外交部负责人转有关领导核实、审定,并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审定稿,又及时发至总社,使总社得以及时以中、英等6种文字抢先发出。

稿件播发之后,引起台湾当局、美国朝野、国际社会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大多主流报纸几乎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条消息。

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的准确把握。

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种强烈冲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

记者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就具备了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案例:

农机下乡了)

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敏锐地发现哪些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新闻事实,才能迅速地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历史的瞬间。

第二、博学善学,在平时的积累中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记者在细致繁琐的工作中点点滴滴地去积累、磨练。

记者的积累越丰富,思维的运转以及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就越灵敏,发现新闻的能力就越强,而缺乏积累的记者,外界的信息在强烈,再珍贵,其思维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新思维。

新闻敏感的培养、灵感与顿悟的产生,往往就凝结在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当中。

记者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储藏的“宝藏”越丰富,思维的运转以及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也就越灵敏。

有了丰厚的知识给养作为记者潜意识的保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事物、新问题,记者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激活潜在的新闻敏感,捕捉最有价值的事实信息,从而迸发出引人注目的光彩。

1963年1月下旬,日本新泻、福井、石川县发生雪灾,积雪深达4米,覆盖了公路、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