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042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肠癌病例讨论.docx

直肠癌病例讨论

直肠癌病例讨论

直肠癌病例讨论

一般资料

*姓名:

***

•性别:

•年龄:

70

•婚姻状况:

已婚

•职业:

退休人员

•民族:

汉族

•籍贯:

山东省

主诉

•大便带血、里急后重8月余,加重三天。

现病史

患者于2012年10月出现大便带血,出血呈鲜红的,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混合痔,给与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此后患者出现间断大便带血,有时呈鲜红色,有时呈深红色或浅红的,并出现里急后重,再次到医院就诊,建议做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肿瘤,患者拒绝检查,给与云南白药对症治疗,症状时好时坏,近三天来,患者出现大便带血,呈深红色,并出现里急后重,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直肠占位”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睡眠好,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患“回盲部结核切除术”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疫区久居史。

生活规律,无冶游史,无烟酒习惯,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婚育史:

25岁结婚,育有两子,配偶及孩子身体健康。

•月经史:

13/5-7/25-39/50,月经规律,经量正常,无痛经史。

•家族史:

父母已故,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可记载。

体格检查(2013,6,13)

•体温36.6℃,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40/70mmHg。

患者女性,发育良好,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无水肿,无皮疹,毛发分布正常,无压疮。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围血管阴性。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耳鼻无异常,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无畸形,双侧乳房对称,未触及明显包块。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8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无闻及病理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

脊柱呈生理性弯曲,脊柱正常,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腹壁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外科检查:

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侧腹部有长约30厘米的刀口疤痕。

患者膝胸位,肛门指诊,于右前壁可触及一质硬包块,固定,轻度压痛,指套带血,色呈暗红色。

化验室检查

•肝功:

总蛋白60(62-85g/L)前白蛋白119(200-400g/L)

•血常规:

血红蛋白76(110-150g/L)

•便常规:

隐血阳性+

初步诊断

•1,直肠占位

•2,胆囊炎

•3,右肾囊肿

•4,左肾错构瘤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第三位,英、美等国更多见,占第二位,每年约有4万~5万人死于此病,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晚期则低于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40岁以下也不少见。

男女性比例为2~3∶1。

癌肿在直肠部多在下2/3部位,通过直肠指检可扪及。

但癌肿初起缺乏症状,待增大溃破后出血,粘液血便又易与内痔出血、菌痢等疾病相混淆,有报道误诊率竟达88.57%,故欲提高直肠癌手术根治率和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的治疗。

概述:

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

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宛如岩石,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

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Ø饮食因素:

高蛋白,高脂食物能分解不饱和多环烃能治癌

Ø直肠慢性炎症

Ø癌前病变:

家族性肠息肉病、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

Ø遗传因素

分型

大体分型1、溃疡型.2、肿块型.3、浸润型

扩散与转移:

直接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

Ø直肠刺激症状:

便意频,里急后重,下腹痛

Ø肠腔狭窄症状:

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梗阻

Ø肿瘤破溃感染症状:

出血、粘液血便、感染

Ø侵犯邻近组织:

膀胱刺激症,骶骨痛

Ø晚期:

黄疸、腹水、恶液质

治疗

原则: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术前应作肠道准备。

最近研究表明,直肠癌向远端浸润<2cm,只有不到3%的超过2cm,因此,直肠癌远端切除3cm以上即可。

常规手术:

1.局部切除:

体积小、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高分化的癌

2.保留肛门的根治方法:

Dixon术

3.不保留肛门治疗法:

Miles术

4.单纯乙状结肠选口术,肿块不能切除:

Hartmann术

目前因强调提高生活质量,尽量保肛。

但不能为保肛而保肛,即不能为保肛而切除范围不够。

吻合器的发明使过去因操作不便而切除肛门患者而保留肛门,保肛术式增多。

护理诊断:

(1)排便改变:

与疾病和化疗放疗有关。

(2)营养失调:

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排便次数增多、放疗后胃纳差有关。

(3)潜在并发症:

感染,放疗副反应等。

(4)焦虑:

担心疾病预后,放疗的副反应和家庭经济过重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护

理的知识。

术后治疗

治疗要点:

消炎抗感染治疗

祛痰治疗

补液营养治疗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回病房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口敷料的渗血、渗液以及引流液的情况,造瘘口血运是否良好。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2.卧位与活动:

(1)常规给氧,保暖,防止误吸,麻醉清醒后6h(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与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若为人工肛门术后,应向人工肛门侧侧卧,以防止大便及肠液流出污染腹部切口。

(2)开腹术后的早期活动十分重要,有利于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可促进有效排痰,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预防肺部感染。

如病情平稳,术后24h即可开始床上活动,72h后下床活动。

术后的卧床休息使得肌肉萎缩.退化,削弱肺功能,诱发静脉血流和血栓形成。

故在疼痛可以忍受的情况下,应该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3.多种管道护理:

患者同时有胃管、尿管、氧气管、腹腔引流管或会阴部引流管,要注意维持管道的正确位置,保持通畅,注意无菌操作,特别要记录好各管道的引流量、颜色。

•4.饮食指导:

(1)禁食3-4天,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人工肛门排气是指有气泡从造瘘口溢出)后,可进流食,如无腹胀可进半流食,1周后进半流食,2周左右后可进容易消化的少渣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利于吻合口愈合。

(2)为了防止人工肛门排出的大便有恶臭,患者宜吃酸奶、藕粉等食物,避免蛋、蒜、葱、虾等食物,以防止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臭气,

•5.预防感染:

(1)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注意控制输液滴数,特别是高热量的液体,不宜过快,减轻患者心脏负荷。

(3)做好基础护理,定期更换床单,早中晚进行口腔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

•6.皮肤护理:

预防皮肤破损,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被褥清洁,鼓励协助病人增加活动量等。

•7.术后健康指导

•1.有规律的生活,精神舒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2大肠癌术后的患者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纤维素的食品。

坚持少量多餐,进食温和性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过敏性、高渗性食品以及过冷、过热、产气性食物,对乳制品敏感性强的患者禁用乳制品。

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

多食豆制品、蛋、鱼类等。

•3.清洗局部皮肤、便后用温水坐浴、局部涂擦防湿乳剂或氧化锌软膏等,是肛周皮肤清洁和干燥。

教会患者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而引起人工肛门黏膜脱出。

从上到下依次为

•鼻氧管

•胃管

•深静脉置管

•心电监护各导联线

•腹部及会阴部各引流管

•留置导尿管

一、氧气

1、氧气吸入的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术后氧气吸入促进伤口愈合

2、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

3、妥善固定保持管道通畅

4、定时更换湿化瓶

5、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及用氧安全

二、胃管

留置胃管的目的

术前有利于胃肠道准备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

还可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护理

妥善固定于床边

保持引流通畅

胃管冲洗

口腔护理

观察引流液

三、PICC管护理

•每次给药和输液前确定导管是否通畅,使用注射器回抽,避免反复抽吸,见回血后方可使用导管。

•每班观察局部情况。

•每天输液时观察重力滴数至少一次(应>80滴/分),如发现重力滴数减慢、不滴等情况立即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每周更换透明敷料、输液接头、肝素帽(按各品牌公司书面要求执行)。

四心电监护各导联线的护理

各导联线摆放有序避免缠绕打结

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注意观察

指导患者及家属

五腹部及会阴部各引流管的护理

•合适的体位

•妥善固定

•保持有效负压及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

•密切观察引流液并做好记录

六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目的

•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

•预防泌尿系感染

•观察尿液颜色性质量

•遵医嘱准确记录尿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