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2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docx

名校专题攻略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专题过程性评价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同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见下图。

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mg/L

2mg/L

0mg/L

A.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端优势

解析:

乙与丙对照,看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顶端优势。

顶芽摘除后,解除了顶端优势,侧芽生长加快。

答案:

D

2.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影响的曲线,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  )

A.若B点对应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B.若B点对应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B、C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

解析: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故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植物水平放置时,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答案:

D

3.(精选考题·马鞍山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解析: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才能得到无子番茄;在太空中,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但并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植物的向光性原因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比向光侧快,从而使植物表现为向光性,并没有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由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

D

4.(精选考题·北京高考)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解析: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树突呈树枝状,扩大了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它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这些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树突较多,轴突较长;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被立即分解而失活;多肽类激素合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上,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答案:

C

5.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

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神经递质、④是突触后膜、⑤是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者抑制。

答案:

C

6.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神经元①、②、③都会能产生兴奋

B.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C.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D.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解析:

由于B处的结构与突触类似,所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答案:

C

7.下列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调节方式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

A.H+         B.胰岛素

C.组织胺D.递质

解析:

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在兴奋的传递过程中,由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属于神经调节的一部分。

答案:

D

8.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②酶活性的变化 ③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④汗腺分泌量的变化 ⑤抗利尿素分泌量的变化

A.①③B.①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

解析: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因通过汗液排出的水分减少,故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人是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不变,酶的活性不会改变。

答案:

A

9.(精选考题·达州模拟)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

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解析:

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用一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答案:

D

10.下列有关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颞下回后部(H区)受损伤,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B.刺激中央前回对应的皮层代表区,可引起胃肠蠕动

C.用电刺激皮层运动区某一区域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D.第一运动区皮层代表区范围大小与其所支配的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呈正相关

解析:

大脑皮层H区受损伤后,患者出现听觉性失语症;刺激下丘脑的某些区域,可引起胃肠蠕动;大脑皮层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答案:

D

11.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

解析:

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体内激素分泌大都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激素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共同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答案:

D

12.雄性幼犬与母犬一样是蹲着排尿的,但性成熟以后便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

如果给雄性幼犬注射雄激素,会使未成年幼犬也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知(  )

A.雄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B.雄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C.性成熟雄犬的排尿方式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D.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是一种趋性行为

解析:

给雄性的幼犬注射雄激素,也会出现成熟雄犬的排尿方式可知,雄性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答案:

A

13.(精选考题·贵阳调研)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所获得的氧气是直接从(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

解析:

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皮肤表皮细胞可以从组织液中获得的氧气,而不能直接从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答案:

C

14.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尿中仍然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  )

①肾小管、集合管病变,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

②胰岛A细胞受损

③接受胰岛素刺激的受体细胞功能失常

④胰岛B细胞受损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注射胰岛素后本来应该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但在尿中仍发现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不能识别胰岛素,导致无法调节血糖浓度,另外还有可能是在肾脏中滤过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地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答案:

C

15.下图空白框处的名词①~④依次为(  )

A.血浆 组织液 内环境 酸碱度

B.组织液 血浆 循环系统 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酸碱度

D.血浆组织液 循环系统 细胞内液渗透压

解析:

淋巴可由组织液形成,并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共同组成了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可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

答案:

C

16.(精选考题·柳州模拟)右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

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

解析:

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使新陈代谢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弥补热量的散失;动物在迅速奔跑时,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同时出汗导致散热量也增加,产热量与散热量仍然保持动态平衡,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如果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便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其分泌的激素含量减少。

答案:

B

17.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解析:

组织细胞③中的物质进入淋巴液④中也要通过组织液;如果③为脑细胞,因为脑细胞要消耗氧气,释放CO2,所以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如果③为肝脏细胞,因为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高,此时肝细胞会把血液中的糖转变成肝糖元,所以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如果③为胰岛B细胞,因为饭后半小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含量要升高,所以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

答案:

B

18.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

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解析:

只有体液免疫才产生抗体;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则在胸腺中成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可产生记忆细胞,二者均属特异性免疫。

答案:

D

19.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

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

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解析:

题干所述为自身免疫病,A是过敏反应,B是免疫缺陷病,C是正常的体液免疫,D是自身免疫病。

答案:

D

2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机体一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解析:

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而发生的反应。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1)材料用具: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

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溶液中;

第三步:

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

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的NAA溶液浓度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浓度梯度差为1.0ppm)。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3)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4)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配制NAA溶液的浓度为2、3、4、5、6ppm。

(2)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目。

该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中要记录不同浓度的NAA在相同时间内对插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最终计算处于同一浓度NAA对促进插条生根的数目的平均值。

(4)实验前作预实验是为了确定比较准确且比较适宜的NAA浓度范围。

答案:

(1)2ppm、3ppm、4ppm、5ppm、6ppm

(2)NAA溶液的浓度 生根的数量(或长度)

(3)

生根条数

天数

NAA浓度

2ppm

3ppm

4ppm

5ppm

6ppm

1

2

3

平均值

(4)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

22.(8分)(精选考题·蚌埠模拟)细胞通讯通过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而实现,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图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③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若②表示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则它的靶细胞为________,功能激活后,靶细胞的渗透压将会________。

(3)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如果胰岛素与③结合,则激酶激活的特殊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胰高血糖素与③结合,则激酶激活的特殊功能刚好相反,同时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这种信息的调节机制叫________________。

(4)人类的糖尿病有Ⅰ和Ⅱ两种主要类型,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如胰岛细胞抗体等多种抗体,由此显示Ⅰ型糖尿病应属于________病;Ⅱ型与靶细胞有关,试根据上述过程阐释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B所示为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传递信息。

(2)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其效应表现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从而使靶细胞的血浆渗透压下降。

(3)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元的合成、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

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4)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机体产生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物质而出现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从靶细胞角度理解Ⅱ型糖尿病形成机理是靶细胞受体可能发生改变,因而无法正常识别相关的激素分子。

答案:

(1)受体蛋白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下降 (3)促进糖元的合成、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 反馈调节 (4)自身免疫 靶细胞受体无法正常识别相关的激素分子

23.(6分)以下是与维持机体稳态相关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是实验小鼠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①、②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④表示________。

若用①刺激神经,在③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没有收缩,再用②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图示中________部分受损(填标号)。

(2)图2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寒冷、过度紧张刺激时,则分泌物是________,该分泌物的分泌细胞位于________。

(3)图3表示人体免疫的某一过程,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________(填字母)特异性识别;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

解析:

(1)图1中④表示突触;若用①刺激神经,在③处记录到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但用②刺激骨骼肌时可引起收缩,表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⑤处可能受损。

(2)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可追溯到分泌物来源于上一级分泌细胞——下丘脑。

(3)效应B细胞(图3中c),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若抗体在消灭病原体的同时,也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则属自身免疫病。

答案:

(1)突触 ⑤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3)c 自身免疫

24.(9分)Ⅰ.下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

请据图回答:

(1)A、B、C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体液________增多。

(2)如果①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则③表示________,此时________(激素)分泌量会降低。

Ⅱ.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a、b、c、d四种细胞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_。

A.记忆细胞B.b

C.cD.d

解析:

Ⅰ.

(1)A是血浆,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

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2)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素含量降低,肝糖元分解为血糖。

Ⅱ.

(1)分析题图可知,a、b、c、d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b、d。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

(3)记忆细胞和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

答案:

Ⅰ.

(1)A和C C(或组织液) 

(2)肝糖元 胰岛素

Ⅱ.

(1)b、d 

(2)a 吞噬细胞 (3)AB

25.(17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_______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

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手术/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1

不做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9

请回答:

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________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②表中第________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内环境稳态,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由于没有神经调节,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①实验设计要注意对照原则,探究激素的调节要注意选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题干有“卵巢”“子宫”等相关信息,不难知道应该是雌性幼鼠。

②表中第1组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答案:

(1)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

(2)体液(或激素)

(3)促性腺激素释放

(4)①雌性 ②1 ③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26.(教师备选题)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激素

分泌腺体

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

胰岛

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催乳素

性腺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第二性征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催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功能是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

答案:

B

27.(教师备选题)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A

调节方式

化学物质主要通过血液传送

以反射方式,通过反射弧完成

B

作用范围

局限

广泛

C

作用时间

持久

短暂

D

反应时间

缓慢

迅速

解析:

相对于神经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