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52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docx

滨海生态城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DOC

 

天津生态城滨海家园二期工程

模板工程

编制单位:

扬州市金盛劳务有限公司滨海家园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0年9月

 

1编制依据

1.1施工设计文件:

建施、结施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企业工艺质量标准》(LXQB-2003)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滨海家园二期10~15#楼(带裙房和部分地下空间),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生态城起步区中生大道与中天大道交口,地上十二~十七层,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夹层)。

车库为地室下车库。

主体上部层高2.80m,地下室层高3.6m,地下夹层2.11m。

3使用材料及要求

3.1模板支撑采用ф48×3.5mm钢管碗扣架和快拆接头。

3.2模板采用规格为2420×1220×15的黑色双面复合胶合模板,大部分模板均采用新模板。

3.3模板次背楞采用木方,主背楞采用ф48×3.5mm钢管,模板支架采用碗扣脚手架,剪刀撑采用钢管和扣件。

3.4模板使用之前必须刷脱模剂。

当模板出现破损及时修补、截边。

不能修补的要更新模板。

模板加工不能在现场加工,必须在木工棚,弹线切割,钻孔在同一部位、同一尺寸的情况下做好标示编号。

3.5由于进场的木方存在加工尺寸不准及弯曲的质量问题,从而大大影响混凝土成型的质量,因此对于进场木方要进行挑选,二次处理。

3.6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模板加工质量,模板制作须提前进行,对于施工过程中须更换的模板也须及时更换。

4施工工艺流程

墙定型模板加工制作→质量检验→柱钢筋绑扎→检验→安装柱模板→梁板底部支撑→安装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检验→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修补→涂刷脱模剂。

5模板方案选择

5.0地下部分CTL与底板上反部分采用木模板吊模处理,木模板内刷隔离剂,缝隙处用海绵条及粘胶带堵严。

四周剪力墙和CTL连接部分提前和CTL砼一起打300mm高,模板处理采用吊木模300mm,地下车库部分墙体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钢板宽度为300mm,并作45°折边2cm,第一次浇筑前固定位置见后图,并在第一次浇筑后在迎水面钉橡胶止水带。

5.1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复合模板,采用上下两块模板拼接而成,考虑装拆方便,不采用整体连接。

模板高度根据板厚度来定,板厚15mm,则定型模板高度为2800mm-18mm(层板厚)-15mm(板厚)-20mm(底部空隙)=2662mm,小定型模板螺栓间距、木方间距与外墙模板相同,竖向背楞为45×85木方,间距300mm,上下各压一条横向木方,背楞横向采用8#双肢槽钢,第一道从楼面150mm起,间距从下到上分别为600mm、600mm、850mm,螺杆的横向间距500mm。

每块模板背四道方。

采用30*30*3mm垫片与Φ14螺栓将层板、木方连接成一个整体,木方距离模板边缘为5mm,利于接缝部位处理,模板支模后采用Φ14钢筋制作成的夹具用木楔楔紧,楼面平整度不好,模板条下面采用砂浆填塞,保证不漏浆。

5.2梁模板

梁底采用50厚木板,用Φ48钢管布置,梁高H=400(600、900)mm,梁下立杆间距1200×900。

梁侧邦采用15mm厚复合板,木方采用35×85,间距小于250布置。

水平杆间距为1500mm。

扫地杆均距离楼面200mm。

5.3楼板

楼板的模板木方采用35×85,间距200布置,板下立杆间距小于1200×900(1200),模板垂直于木方方向铺钉。

5.剪力墙支模方法

1.模板采用1220mm*2440mm木模板,厚度15mm。

内外楞采用50mm*100mm松木方配合φ48*3.5mm钢管,钢管间距600mm,木方间距200mm,剪力墙靠下3排采用φ16防水对拉螺栓配双螺母,间距200-400mm,上3排采用φ12对拉螺栓,其中最下一排采用防水螺栓,且间距均600mm。

 

6模板的安装

6.1柱模板的安装

6.1.1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柱绑扎钢筋、下垫块-→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安装柱模板并拉结固定-→预埋填充墙拉筋-→自检-→浇筑混凝土

6.1.2为保证模板位置,特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根部焊接定位钢筋,在板筋绑扎完毕后预埋上一层30支撑套管,支撑套管间距必须保证每面墙有三个。

6.1.3柱模板在高度范围内每500mm设双钢管固定,以确保不胀模。

6.1.4在与下层结构面处帖海绵条,保证不漏浆。

6.1.5模板安装时,螺栓紧固分两次拧紧,第一次粗调至柱边线,第二次挂垂线调整柱模垂直度,再紧固螺栓。

6.2梁模板安装

6.2.1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自检-→验收

6.2.2安装梁板支撑,支撑间距施工时必须经计算确定,编专项模板支撑方法,经审核后实施。

6.2.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4m,梁底板起拱,本工程起拱高度为净跨度的2‰。

6.2.4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6.2.5水电的预埋管,要加穿泡沫板固定在梁板底,不要打孔穿管。

6.3楼板模板的安装

6.3.1工艺流程:

支立柱-→上立柱横向拉杆-→校正标高、铺设木方-→铺模板-→模板拼缝处理-→自检

6.3.2支撑纵方向顺直,间距要准确。

6.3.3楼板支柱顶部标高要拉水平标高线控制。

6.3.4标高经校正后,支柱间加水平拉杆,一般离地200mm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5米设一道。

6.3.5设置三向剪刀撑,即纵向、横向和水平向。

纵、横向剪刀撑下部顶在地面(楼板)上。

7特殊部位模板

7.1梁柱节点部位

因模板支、拆困难,阴角易吃模,不顺直等难点,特要按图施工。

周边模板尽量采用整型模板,相接处用一竖向85×85木方,通过木方将两方向多层板相连,上下四道,支模时将两侧模板放到阴角部位,要保证节点方正,缝隙严密,表面平整。

拆模时注意阴阳角部位模板的完整。

7.2板降低部位

楼层在卫生间部位板统一降低20mm,为保证此部位棱角顺直,则采用木方作为角模,以保证混凝土错台棱角整齐。

7.3后浇带部位

  后浇带部位在本层结构施工完毕后两个月后进行浇筑。

为保证后浇带部位施工质量,特要求在浇筑本层结构时后浇带处钢筋采用锯齿形多层板进行支撑和隔离,混凝土茬为直茬。

后浇带支模前先进行两边混凝土凿毛以及钢筋清理,后浇带两侧贴海绵条,对于缺口大的部位须采用砂浆填塞,混凝土浇筑时须掺加膨胀剂。

7.4配制模板

7.4.1配模原则

1)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模板的刚度经过计算满足要求,拼接缝错开,以增加其整体刚度。

2)根据模板方案和模板形式,绘制结构模板平面布置图和节点细部详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中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不同模板的编号,减少配板的种类。

3)做到选型和结构合理,通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易于装拆,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模板的组合,便于划分施工流水段。

7.4.2模板配模计算

详见第11~13章。

特殊部位节点参考其下88-100附图。

图表88:

6.7.11⑴底板后浇带模板安装

图表89:

6.7.11⑵电梯基坑、集水坑模

图表90:

6.7.11⑵电梯基坑、集水坑模加固

图表91:

6.7.11⑶外墙导墙模

图表92:

6.7.11⑷基础梁侧模

 

 

图表94:

6.7.11⑸地下室墙体阴阳角模板支撑

图表95:

6.7.11⑹地下室框架柱模

图表96:

6.7.11⑺门、窗、洞口模

图表97:

6.7.11⑻①柱头模

图表98:

6.7.11⑻②框架梁模

图表99:

6.7.11⑻③顶板模

图表100:

6.7.11⑻④顶板后浇带模

8模板的拆除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符合下列规定:

 8.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害后,方可拆除。

 8.2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梁

≤2

75

>2,≤8

75

>8

100

后浇带

100

悬臂构件

100

注:

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8.3底模及支撑拆除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提出拆模申请单,报监理批准后,方能拆除。

8.4质量检验要求:

8.4.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8.4.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8.4.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8.4.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9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9.1模板加工必须保证在木工加工房进行,现场不得随意切割多层板或木方,凡现场未经允许而切割多层板或木方者,项目部或工长可给予处罚,并没收电锯,现场在工长的同意下可用手锯进行切割,现场严禁对模板进行钻眼。

9.2在焊接钢板时须底部应铺设铁皮用来保护,以防止模板被烧着破坏,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焊渣须及时清理干净。

9.3水电管线穿过模板时,应通知现场木工工长,木工工长核实无误方能钻眼开洞,锯沫以及PVC管应及时清理干净,作到工完场清。

9.4模板安装应轻起轻放,不得碰撞已经绑扎完的柱筋,以防模板变形或损坏结构,预埋筋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移动。

9.5模板支设完毕后或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随意拆除底部支撑,拆除时必须签定拆模令,经项目部批准同意后方可拆除。

同时在模板拆除过程中,按照拆除顺序拆除:

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掉斜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对拉螺栓,接着拆掉横钢楞,抽出山形卡以及其附件,然后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柱面,严禁乱撬乱剔造成对模板破坏或混凝土损伤。

9.6模板因混凝土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污染,应及时进行清洗或处理,清理必须将两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模板每次施工完毕后按布置要求进行堆放,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保证模板表面洁净光滑。

9.7装拆模板时,上下有人接应,并及时随拆运转,严禁将模板抛仍或放在外架上。

9.8模板拆除后,柱的阳角和楼梯踏步用废旧模板条进行保护。

10安全文明施工

10.1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紧帽带,不准穿拖鞋、硬底鞋进入施工现场。

10.2操作高度超过2m,必须系安全带。

10.3临边作业时,上下层不得垂直作业。

使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放稳,以免发生高空坠物。

10.4做好“四口”的安全防护工作。

对于电梯井处进行封闭,防止吊物伤人。

10.5施工现场禁止吸烟、酒后作业。

10.6施工现场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发生危险。

更不得打架斗殴。

10.7严禁高空抛物。

10.8下雪和下霜后模板上湿滑,要特别注意防滑,在清除后方可在上面作业。

10.9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动火作业须办理动火申请,易燃物存放处设防火标识牌,并配备灭火器材。

10.10每天或每项工作完成后要把施工作业层清扫干净,剩余材料按指定范围堆码整齐。

11柱模板设计计算书

11.1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木方截面宽度=35mm;

木方截面高度=85mm;

木方间距l=200mm,

胶合板截面高度=15mm。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11.2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6.667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m/h;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2.315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F1=42.31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4kN/m2。

11.3胶合板侧模验算

胶合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木方间距,计算如下:

胶合板计算简图

(1)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42.31+1.4×4.00)×600.00/1000=33.823kN/m

l──木方间距,取l=200mm;

经计算得M=0.1×33.823×(200.00/1000)2=0.135kN.m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W=b×h2/6=600×(15)2/6=22500.00mm3

σ=M/W=0.135×106/22500.000=6.013N/mm2

胶合板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2)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τ=3V/2bh

其中V为剪力:

v=0.6×q×l=0.6×(1.2×42.31+1.4×4)×600×200/106=4.059kN

经计算得τ=3×4.059×103/(2×600.000×15.000)=0.676N/mm2

胶合板的计算抗剪强度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

(3)侧模挠度验算:

W=0.677qa4/(100EI)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42.31×600/1000=25.386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I=b×h3/12=600.000×15.0003/12=168750.000mm4;

a──木方间距,取a=200mm;

E──弹性模量,取E=6000N/mm2;

经计算得W=0.677×25.386×200.0004/(100×6000.00×168750.00)=0.27mm

最大允许挠度[W]=l/250=200/250=0.80mm

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

11.4木方验算

木方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如下:

木方计算简图

(1)木方抗弯强度验算:

M=qB2/8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42.310+1.4×4.000)×200/1000=11.274kN/m

B──截面长边,取B=600mm;

经计算得M=11.274×(600/1000)2/8=0.507kN.m;

木方截面抵抗矩W=b×h2/6=35×852/6=42145.833mm3;

σ=M/W=0.507×106/42145.833=12.030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强度验算:

τ=3V/2bh

其中V为剪力:

v=0.5×q×B=0.5×(1.2×42.310+1.4×4.000)×200×600/106=3.382kN

经计算得τ=3×3.382×103/(2×35.000×85.000)=1.705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大于1.6N/mm2,所以不满足要求!

为此另加钢管补强。

(3)木方挠度验算:

W=5qB4/(384EI)

其中q──设计荷载(kN/m):

q=42.31×200/1000=8.462kN.m

I=b×h3/12=35×853/12=1791197.917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600mm;

E──弹性模量,取E=9500N/mm2;

经计算得W=5×8.462×6004/(384×9500.00×1791197.92)=0.839mm

允许挠度[W]=B/250=600/250=2.400mm

木方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

12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12.1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B=200mm,

梁截面高度H=4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35×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12.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0.300kN/m2;

钢筋自重=1.500kN/m3;

混凝土自重=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80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8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6.000kN/m2。

12.3梁模板底模计算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30.00×1.50×1.50/6=11.25cm3;

I=30.00×1.50×1.50×1.50/12=8.44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M/W<[f]

其中f——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0×0.30+24.00×0.30×0.60+1.50×0.30×0.60]+1.4×2.50×

0.30=6.67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6.666×0.3002=-0.060kN.m

f=0.060×106/11250.0=5.333N/mm2

梁底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00×6.666=1.20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200/(2×300×15)=0.40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0.30×0.30+24.00×0.30×0.60+1.50×0.30×0.60=4.680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4.680×300.04/(100×6000.00×84375.0)=0.507mm

梁底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0.507mm小于[v]=300/250,满足要求!

12.4梁模板底木方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12.5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M/W<[f]

其中f——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80+1.4×6.00)×0.60=25.776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25.776×0.3002=-0.232kN.m

f=0.232×106/22500.0=10.310N/mm2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00×25.776=4.64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640/(2×600×15)=0.77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28.80×0.60=17.28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17.280×300.04/(100×6000.00×168750.0)=0.936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0.936mm小于[v]=300/250,满足要求!

12.6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

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13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0米,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b=1.20米,立杆的横距l=0.90米,步距h=1.50米。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

13.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000×0.100×1.200+0.350×1.200=3.42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2.000+1.000)×1.200=3.6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20.00×1.80×1.80/6=64.80cm3;

I=120.00×1.80×1.80×1.8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