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551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Word下载.docx

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

(1)班有35人,二

(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二、知识探究

1.二

(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师:

求“二

(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5+2=

2.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说出自己摆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

3.用小棒摆:

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整捆的相加。

先算5加2得7,7再加30等于37。

(将计算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同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

这几种算法都是把哪部分先合起来?

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确:

都是先把几个一合起来,再与几个十合成两位数。

4.刚才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

师板书示范。

(强调:

相同数位要对齐,用尺画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让学生观察竖式,说一说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6.试一试:

32+6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

(从直观操作演。

到抽象算理,结合摆小棒时的操作过程,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笔算的一般方法。

四、巩固练习,第12页的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一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该如何列。

2.第二题,先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

(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  

五、看书质疑

观察课本内容,反馈有不明白的问题,集体交流。

(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得到大家的帮助。

六、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35+2=37

35

+2

37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集体研讨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1、竖式计算:

32+7= 

 

 

30+23= 

21+7=

(订正时强调:

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使学生初步理解用竖式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个位和个位对齐,渗透相同数位对齐。

②先加个位上的数,渗透从个位加起。

2、口算

40+35= 

28+60=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导入新知。

在参观博物馆的四个班中,我想知道二年级

(1)班和

(2)班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待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师问:

“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

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

口算法:

35+32=67 

30+30=60 

5+2=760+7=67 

或者35+30=6565+2=67

生2:

摆小棒法。

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

最后合计6捆零7根。

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

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3个珠子,个位上拔5个珠子。

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即6个珠子,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合起来是67。

生4……

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

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

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

(三)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1、那么32+35该如何写竖式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种新的算法。

刚才我们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7根,再把3个整捆的和3个整捆的小棒合起来,是6个整捆的,一共是67根,所以35加32得67.想一想:

计算时先把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再加哪一位上的数?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汇报:

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7根,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5加2得7,在横线下面个位上写7。

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6个整捆的,也就是6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6.

教师板书:

2、阅读教科书13页例2,填上得数。

回答问题:

①在上面的竖式里是怎样对位的?

②在上面的竖式里,是从哪位加起的?

引导学生得出: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35+23= 

43+26=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

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35 

47 

17 

8

+4 

+12 

+ 

22 

+11

75 

58 

192 

91

四、知识深化,拓展提高

 

2()

+4() 

+()2 

+()3 

6

五、巩固练习:

教材15页1—3题。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方法,写竖式是,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个位算完再算十位。

七、布置作业:

数学同步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年级

(1)班和

(2)班一共有多少人?

35+32﹦67(人)

35

+32

67

第三课时进位加法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

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

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自主探索、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一、复习

1、口算

2、笔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再来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提问:

(1)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学,35+37=

先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

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

板书课题:

进位加法。

4、看一看,想一想35+37=与昨天学的35+32=有什么不同?

(个位满10了) 

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

(1)独立思考。

(2)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

(4)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

(学生进行自我优化) 

5、完成65+28,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

再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6、总结算法。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到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1)班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35+37=72(名)

35 35

+317 →+317

272

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第四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5—11。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得真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教材第16页7题计算。

45+47=25+63=32+18=76+5=9+56=37+38=

教师: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16页8题。

在○里填上“﹥”“﹤”或“﹦”。

4+38○40+3876+21○99-567+9○69+7

83-3○83-857-5○38+1725+47○35+35

3.完成教材第16页9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进行检查。

4.完成教材第16页10题。

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计算结果。

5.完成教材第16页11题。

玩具飞机玩具汽车玩具火箭玩具轮船

23元14元27元30元

(1)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艘玩具火箭,一共要用多少钱?

(2)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困生进行指导。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在以后的练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进行计算,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同步相关习题。

加法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材18页)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指导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情境图

课型:

新授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

(中国金牌51枚,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英国19枚,德国16枚。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会解答吗?

(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代表团获得奖牌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教学例1.

代表团

金牌数

美国

36

俄罗斯

23

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板书算式:

36-23=

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

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2、怎样计算。

(1)让学生说口算方法。

30-20=10,6-3=3,10+3=13,用口算。

(2)笔算,用竖式怎样算?

先用圆片画一画。

拿出练习本,用圆表示36,再从去掉23,观察还剩多少?

一生到黑板上画,边画边说。

①从个位算起;

②个位上6个一去掉3个一,还剩()个()

③十位上3个十去掉2个十,还剩()个()

让学生从旧知出发,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间的迁移,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

3、小结:

先自己归纳,再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3636

-23→-23

313

三、巩固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同学好像掌握了,那我们就来练习几道题,让老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请同学们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先用圆片画一画,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5-3=64-()=

45()

2.48-18=25-21=

4825

-18-21

3.教材20页1、2题。

(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

两位数减两位数

:

例1:

36-23=13(枚)

-23→-23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材19页。

1、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坚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1、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通过抽象概括笔算减法的法则,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1、由口算到笔算,抽象计算法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竖式的书写,引导学生感悟到文字书写的美,体会到美,增强审美意识。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主题图、小棒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通过情景的再现,对学生进行迁移默化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回答(51-36=)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1.教学例2。

中国

51

(1)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2)分小组交流想法:

(3)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A、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在数位表上摆出51根小棒

提问:

从51根中去掉36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

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1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1根,从11根中去掉6根剩5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3捆还剩1捆,所以51-36得15是正确。

B、可以用竖式计算。

(1)借助表象:

理解从十位退1。

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1减6不够减,怎么办?

”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

(2)讨论:

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3)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的道理,(用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方法,本身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层次的学生的思考结果。

在此有意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自然地沟通了算式和操作的关系,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对竖式的算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教师明确:

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个位上1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11减6得5。

2.教学例3:

出示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做一做:

1.教材20页4、5题。

四、小结:

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两位数减两位数

例2:

51-36=15(枚)

51

-36

15

例3:

50-24=26

50

-24

26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课)教材21-22页。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练习法

练习课

图片和题卡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21页第6题。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21页第7题。

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21页第8题。

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

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

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4.完成教材21页第9题。

先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再算出它们的差。

5.教材21页第10题。

夺红旗:

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计算的又对又快。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教材22页第11题。

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

指名汇报、订正。

2.完成教材22页12题。

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22页第13题。

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同学们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在以后的练习中我们要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

相同点:

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

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第八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

教材23—24页例4及相关习题。

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解决“求比一个

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主题图

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1、抽牌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喜欢)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抽牌游戏,看谁抽到的数最大,谁就是获胜者,就能得到小奖品。

2、引入课题: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数量比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