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72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docx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说“如果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阿瑟·克拉克想说的是()。

A、科技进步永无止境

B、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C、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

D、迷信权威会阻碍前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

C

【解析】:

2、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是()。

A、太阳中心说

B、能量守恒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力学体系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中外科技常识。

【名师详解】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A选项:

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B选项:

能量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C选项:

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

所以本题选D。

3、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效益的活动

B、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

C、传递知识经验的活动

D、培养人的活动

【参考答案】:

D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4、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

A、《汉书》

B、《战国策》

C、《论语》

D、《左传》

【参考答案】:

C

【解析】:

《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史书,《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

5、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参考答案】:

C

【解析】:

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履行道德义务往往是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B、教师道德义务是同谋求个人权利或报偿相对应的

C、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之后获得的赞扬、权利和报偿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教师行为选择的动机

D、教师履行道德义务,往往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

【参考答案】:

B

【解析】:

“义务”一词有两层含义,包括

(1)与权利相对。

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

(2)不要报酬的。

无论是哪层含义,“义务”都不是与谋求个人权利或报偿相对应的,选项B的说法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素质教育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8、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赖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参考答案】:

C

【解析】: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人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也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来自于教师的尊重。

故选C。

9、“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特殊的复杂性

B、独特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参考答案】:

C

【解析】:

“师者,人之楷模”,强调教师工作的示范性,故选C。

10、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知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

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

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感觉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的税负就是沉重的。

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加重要

【参考答案】:

B

【解析】:

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

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C。

11、()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童健全发展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12、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

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幼儿的间接经验

D、幼儿的直接经验

【参考答案】:

D

【解析】: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13、《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九派”,水的支流叫派,相传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个支派。

“中国”,就是国中

B、“沉沉”亦作“沈沈”,深远貌。

“一线”指横在眼前的京汉、粤汉铁路。

“穿南北”即横穿南北

C、“酹”,用酒祭地。

“把酒酹滔滔”是说把滔滔江水当酒,来祭奠大地

D、“莽苍苍”,迷茫的样子。

“龟蛇锁大江”,是说龟山和蛇山夹江对峙,制约着翻滚的江流

【参考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属于文学细节判断题。

项错误在于句子的本意是持酒对着滔滔江水,而不是把滔滔江水当洒,来祭奠大地。

故选C。

14、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教师的()。

A、本体性知识

B、文化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参考答案】:

A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名师详解】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15、教授:

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由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学生:

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亲的唯一妻子的唯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的

遗产。

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才可以是父亲的孩子

B、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C、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授指的是长子继承权,其条件是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婴,而学生指的则是唯一妻子生下的唯一女儿,两者并不对等,故选B项。

16、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

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

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解析】:

由文段可知,人口密度的含义并没有发生演变,之前表示的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后面也是,只是因为其表现力不够,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补充性密度指标,A项“人口密度含义的演变”表述错误,且文段的重点并非阐述出现补充性密度指标的原因,故排除A项;文段并未描述补充性密度指标产生的过程,排除B;D项明显不是文段要说明的内容,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17、低碳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

专家指出。

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问题上,首先需要澄清“低碳等于贫困”、“低碳等于高成本”等误区。

低碳经济是在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前提下,出现的一种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和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这个过程”指的是()。

A、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

B、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

C、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过程

D、转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解析】:

首先根据就近原则,“这个过程”前紧挨的是“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状态。

”再由后文对“这个过程”的解释,我们不难得出,文中所讲的“这个过程”指的正是“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过程”。

因此本题答案为C。

18、行政赔偿:

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是()。

A、交通警察孙某与出租车司机李某素有嫌隙,孙某诬陷李某违反交通规则,并吊销其驾照,李某要求交通管理部门赔偿其损失

B、某区政府工作人员王某驾驶区政府车辆外出办事途中顺路回家探亲,因超速行使撞伤村民张某,张某要求该区政府进行损害赔偿

C、公安局销毁了一片非法种植的罂粟,种植者刘某认为他种植罂粟的目的是为母亲治病,公安机关不应销毁,要求公安部门赔偿其损失

D、某市工商局发现某公司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将其产品扣押以备查实。

该公司以其有合格证、工商局扣押其财产给该公司造成损失为由要求赔偿

【参考答案】:

A

【解析】:

B项根本不是在行使职权;、D两项都没有违法行使职权。

故选A。

19、下列教师职业道德中,属于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的是()。

A、为人师表

B、真诚相待

C、诲人不倦

D、依法执教

【参考答案】:

C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

【名师详解】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来说是:

关爱学生,诲人不倦;从原则层面来说是:

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来说是:

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为人师表、依法执教属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真诚相待属于教师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20、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

A、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B、牛顿建立微积分学

C、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D、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

【参考答案】:

A

【解析】:

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地图的方向判别的方法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彩色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地图

C、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

D、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参考答案】:

B

【解析】:

(1)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3)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被称之为“书圣”的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的书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参考答案】:

C

【解析】:

王羲之的《兰亭序》为行书字帖,是其代表作之冠,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帖”。

23、我们应当在儿童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所有影响儿童权利的事项上,都应当倾听和尊重儿童的意见,这体现了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A、无歧视

B、儿童利益最大化

C、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

D、尊重儿童观点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童的权利保护原则。

【名师详解】《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四项倡导性的儿童权利保护基本原则,即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和尊重儿童观点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第十二条规定,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地看待。

即在进行影响儿童利益的行为时,应当征求有自己理解能力的儿童的意见,并充分尊重其按照自己意见做出的选择。

在儿童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所有影响儿童权利的事项上,都应当倾听和尊重儿童的意见。

这体现了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

24、下列不属于送别诗句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参考答案】:

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古代诗词的考查。

【名师详解】A项是杜甫的《春望》,B项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剐》,C项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项是李白的《送友人》。

B、C、D三项均为送别之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5、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

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

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

用其所长,各得其宜。

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

这段话的主旨是()。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参考答案】:

D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善用优势是造就人才的关键的论断,其后阐述了在使用人才方面应注意唯器是适、用其所长。

D项“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或舒适的位置。

符合文段对于人才使用原剧的论述,故为正确答案。

26、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

有一天宿舍没有关灯。

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

小杨说:

“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

”小袁说:

“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

”小林说:

“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

”小夏说:

“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

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请你推测一下谁回来最晚?

()

A、小杨

B、小袁

C、小林

D、小夏

【参考答案】:

A

【解析】:

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所以选A。

27、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

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B、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C、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参考答案】:

D

【解析】:

根据片段可知,由于北极环境的变化,导致化极熊捕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故选D。

28、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

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

亚当?

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

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

这段文字作者要强调的是()。

A、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

B、人的活动受自利引导,市场以互利为原则,被普遍继承

C、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经济行为中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D、个人有追求自利的自由

【参考答案】:

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本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等在经济行为中会起巨大作用。

之后又引用著名经济学家的话进一步论证,C选项正确。

A项是用来引出要强调的内容,B、D两项不是作者要强调的内容。

2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

C、学校

D、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30、“任天而动,自然合节”,这句话生动地指出了儿歌的()。

A、天真活泼的稚趣美

B、歌戏互补的特点

C、形象性

D、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参考答案】:

D

【解析】:

“任天而动,自然合节”,生动地表现了诗歌有节奏有韵律的特点。

故选D。

31、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

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

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

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为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

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之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加热后食物中维生素损失的比例

【参考答案】:

D

【解析】:

很明显,本文的中心句是第二句,后面都是在说明“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的问题。

故选D。

32、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A、勤学

B、慎独

C、内省

D、自律

【参考答案】:

A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名师详解】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包括:

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

作为人民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勤学,不但要学习思想政治和专业文化,而且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法律,要不断地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

33、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

B

【解析】:

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的重要表现。

34、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A、辛弃疾

B、苏轼

C、王安石

D、柳永

【参考答案】:

B

【解析】: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人,王安石诗歌侧重于说理,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诗词的创始人。

35、属于佛教经典著作的是()。

A、《古兰经》

B、《三玄》

C、《华严经》

D、《伪经》

【参考答案】:

C

【解析】: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三玄》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伪经》,与《圣经》有关,但未被列入《圣经》正典的经文,亦作“秘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

故选C。

36、下列()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A、《伊索寓言》

B、《人间喜剧》

C、《希腊神话》

D、《一千零一夜》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文化素养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旧译《天方夜谭》。

全书充满着奇妙瑰丽的幻想,又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生活气息。

它以题材多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

37、最早提出教师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是苏联的()。

A、加里宁

B、列宁

C、凯洛夫

D、赞可夫

【参考答案】:

A

【解析】:

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最早提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里宁的这句话使教师这一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无与伦比的崇高。

38、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9、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句中的“杜康”,是指()。

A、益友

B、胜景

C、美酒

D、民歌

【参考答案】:

C

【解析】:

杜康酒历史悠久,三国时的曹操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

相传杜康是中国用粮食酿酒的创始人,杜康当年酿酒的遗址在汝阳蔡店乡杜康村。

这里三山环抱,一水旁流,群众历来多善酿酒。

酿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于杜康村的酒泉沟里。

酒泉水清冽碧透.味甜质纯。

每遇夏季,可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

杜康酒属浓香型.以优质小麦采制高中温混合使用,又精选糯高梁为酿酒原料,并采取“香泥封窖、低温入池、长期发酵、混蒸续槽、量质摘酒、分级贮存、陈酿酯化、精心勾兑”等先进工艺。

自1987年开始。

洛阳每年举办“中国杜康酒节”。

40、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途径是()。

A、教学反思

B、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C、观摩学习

D、师徒合作

【参考答案】:

B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取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想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这篇短文出自()国作家()的()。

(2)联系整个童话故事,说说小女孩为什么不敢擦燃一根火柴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

为什么后来“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3)短文中,对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文化素养的相关知识。

这篇短文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2)【考点提示】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相关知识。

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来源,一根火柴对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且“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使她产生了内疚和恐惧的情绪,她舍不得也不敢擦燃一根火柴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

后来小女孩“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与前面的不敢擦燃一根火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小女孩非常的寒冷。

(3)【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