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668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docx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

  国家一级博物馆。

如浩瀚星空般地馆藏着数不尽的文物,种类齐全,品位价值极高,不乏众多的国宝级文物,展现了从中华民族起源到近现代社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一】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

3月11日,我有幸来到那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

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

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

我想,这也是放在那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构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构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

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

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

陈列透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取了马克思主义,选取了中国共产党,选取了社会主义道路,选取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务必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此刻眼前。

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

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

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思考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构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十分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持续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构成有机的结合。

不仅仅持续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

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资料,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

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二】

  上海博物馆总面积达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建筑以圆顶方体的基座象征着天圆地方,它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所得到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馆中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晴朗的冬日,我有幸与同学一同前往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这座沉淀了华夏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自豪的丰碑。

怀着一份期盼的情绪去寻觅历代能工巧匠和文人墨客的足迹。

  展馆宽绰,光线暗淡,人影稀疏,寂静幽幽的。

你能够静心、自由浏览,也允许拍照。

那里,没有喧哗,人们墨守契约,用眼和心观察,平和静穆,品位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沐浴一种精神享受。

  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

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面貌出此刻天空下,显示出他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在一件件的文物熏陶下,我们沉睡的感觉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

我只能说,有一些文物,他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留下了痕迹......

  在陶瓷馆里,各种形态迥异的陶瓷作品中凝聚着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我不禁为古人的心灵手巧而赞叹;在青铜馆里,我见识了中国铸造艺术的博大精深;步入绘画和书法馆,我顿时被那一幅幅大气恢宏的作品所感染,俗话说字如其人,透过风格各异的作品对各位书画大家的性情可见一斑;在历代钱币馆里,我们领略了中国及波斯等礼貌古国的货币演化的历史;四楼的明清家具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件件散发着檀木香的案几或是摇椅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去感受其中的独特韵味。

  从一开始看到上博的标志性古代铜板建筑开始,我们就对我们的参观充满了期盼。

从一楼的雕塑馆和青铜器馆到四楼的少数名族工艺馆和中国古代货币馆,每个馆都展示了中国历史独特的一面。

所有馆共同构成了辉煌的中国历史,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在看每一件展品的时候心中必须会有一种自豪感,一种作为中华儿女独有的自豪感。

我只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心中的感想:

中国,我以你为豪。

  此一游让我收获颇丰,让我暂时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解脱,让心灵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三】

  今天,我去了历史博物馆参观,而这次参观让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进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古代艺术气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饰出现在我眼前,接着我向里走去。

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古代工艺品、钱币、武器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著名遗址,有姜寨聚落遗址、玉门关遗址……

  我突然想起我学的古诗中就有玉门关这一地名。

据工作人员介绍,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壮观。

在第一展厅中,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由来,先是南方古猿变成能人,再变成直立人又变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

从图片中看出人的脑子越来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术,旁边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

让我对历史遗址大有了解。

  此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丝绸之路。

它讲述了张骞出使罗马13年开辟了这条路。

从沙盘上可以看出,这条大路横贯亚欧。

从洛阳出发,一直通到欧洲罗马,途中经过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应该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经过匈奴奇兵出没的地方,路上水源极少,戈壁风沙极大,一路上真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给我上了一节无比奇妙的历史课。

这次参观让我永生难忘。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四】

  五月的天气是燥热的,可是我们的心境却比这炙热的天气更来得热情。

我们预备党员一齐到福建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展厅,心境就像是澎湃的海浪无比的激动。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境,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福州市区风景如画的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之间。

那里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福建省博物馆。

福建省博物馆是集文化保护、文物考古、历史、自然标本、艺术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内设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考古研究、业务交流、自然馆等众多场馆。

那里拥有馆藏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

而参观博物馆也正是外省的同学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一个最方便、重要的途径。

  福建历史博物馆馆区由陈列馆、自然馆、综合楼、文博培训中心四座建筑组成。

整体建筑独具海洋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合了闽南石文化和福建古代建筑风格。

新馆同时设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影像厅、贵宾厅、会议会、博园文博培训中心、易安居茶艺室等设施,是一座设备较齐全、功能较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福建历史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

展厅面积

  1、2万平方米,其中在临时展厅有6个,面积3000平方米。

现推出《福建古代礼貌之光》、《福建近代风云》、《福建古代外销瓷》、《工艺藏珍》、《福建戏曲大观》、《恐龙世界》、《动物万象》以及《馆藏中国历代书画展》等9个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

珍贵藏品有:

青铜大铙西周。

高76.8厘米、甬长29.8厘米,重100.35千克。

20世纪70年代出土。

大铙为双范合铸,两面各有18个乳突状枚。

器体布满以云雷纹为主的纹饰,甬的上半部两面各饰有兽目一对,与云雷纹组成变体兽面纹。

旋带以细云雷纹为地,饰突出的勾连C形纹。

舞面饰对称的粗云雷纹四组。

钟面饰粗大深刻的云雷纹,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饰浅细的图案化兽面纹。

该铙形体之巨大,纹饰之精美,在国内都属罕见。

德化窑文昌坐像明代。

坐像背有阴文何朝宗印篆书款,胎质洁白细腻,釉色乳白。

文昌正面端坐,眉目清秀、神情庄重。

其右手执如意,左手扶膝藏于袖内,外穿宽袖袍,腰束带,衣褶线条清晰流畅。

该藏品是德化白瓷中的精品。

吕纪《梅花天鹅图轴》明代。

纵240厘米、横151.5厘米。

绢本,无款。

以细笔作八哥、蝴蝶、天鹅与梅花等

  ,以粗笔画树干、顽石。

画风古朴淳厚,设色艳丽,幅面宽阔,为明代花鸟画大家吕纪之传世巨作。

高髻拱手女俑五代。

高102厘米,泥质灰陶。

福州市新店刘华墓出土。

俑面庞丰满,神情端庄。

头梳高髻,穿对襟广袖过膝外衣,袒胸,双手拱于胸前广袖内,着如意鞋。

此刻,我们驻足在博物馆的大门。

苍劲有力的福建省博物馆六个字以及宽阔的场地、庄严的石狮无不蕴藏了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步入博物馆的大门那一刻起我们就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把我们带入那远古的洪荒时代。

站在那古朴、泛着铜锈的青铜器前,我欣赏的已不是它的外形与它所刻的文字。

我只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它似一种气场,凝缩了中华几千年前的气息向我们展示着它的风采。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

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资料,而是站在远处看。

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当我凝视着那些发黄的巨型骨架,我为这群史前的巨大生物所震撼,也为它们的灭绝感到惋惜。

霸王龙的霸气,翼龙的灵巧,甲骨龙的厚实。

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深埋土地下的王者是不甘寂寞,凭庞大的骨架向世人展示它昔日的风采。

我的心境如潮水般大起大落。

最终趋于平静。

走出博物馆大门。

我还在回味着那福建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对老祖先的敬畏。

一切都随风儿去了,我的思绪也融入了滚滚的历史长河,激荡起一滴小小的浪花,而水面又平静了。

历史的洋流又再次拍打舵船,缓缓前行。

我们的时代又将继续。

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再次奋发。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知晓社会的良好形式。

也是促进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培养锻炼自我的才干的良好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与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提高素质。

总而言之,这次预备党员社会实践,使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期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1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与感想【五】

  今天上午,我和几位同学代表港北区建设小学去参观贵港市博物馆,为此感到非常的荣幸!

这次参观主题是行走的课堂:

探索文物的奥秘。

  到达博物馆门口,从馆外观望,博物馆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主馆建筑南北长73米、东西宽57米、上下高15米,占地面积384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61.43平方米。

真不愧是博物馆呀!

这么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样的文物呢?

我不禁这样想。

  走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童心圆小记者准备了马甲、帽子、采访本、笔、小记者证等物品。

整理好这些装备后,我和妈妈跟随着我们的带队老师与讲解员姐姐,一同参观这奇妙的博物馆!

  馆共有三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展厅。

其中,一楼主要为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通过讲解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复原室是由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整体保护、修复并迁移而来,是岭南地区同时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

复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规模和结构。

  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

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风采。

  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

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

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

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本文来源:

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