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823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docx

教育电视系统摄像系统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手册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摄像系统基本操作

(1)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1、熟悉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及附件的基本性能

2、了解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功能特点

3、熟悉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操作面板及基本摄录功能按键的分布情况

4、熟悉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附件

5、掌握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基本调整

6、掌握白平衡调整的基本操作方法

7、掌握黑平衡调整的基本操作方法

8、掌握变焦距镜头的调整和操作方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认识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

1.功能特点

2.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规格

3.熟悉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操作面板及基本功能按键(共58个功能按键)

(二)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的基本调整

1.摄像机操作步骤(从接通电源到可以进行正常拍摄,以及拍摄完毕后的关机操作)

开机步骤:

1)将电池按正确的方向插入电池仓,或用DC输入导线为摄像机供电;

2)将摄像机【OFF/ON】开关设置为【ON】,接通摄像机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亮;

3)滑动【EJECT】杆,打开盒盖,将磁带按正确方向插入磁带仓,关闭盒盖,并按下【PUSHLOCK】按钮,锁定盒盖;

4)根据所需拍摄角度,调整取景器或LCD监视器;

5)打开镜头盖,接通摄像机光路;

6)调整摄像机光圈、聚焦、黑白平衡等;一般情况下将【AUTO/MANUAL/PROG.AE】开关设置为【AUTO】,摄像机即可自动完成这些调整操作;

7)开始拍摄:

按下摄像机的【拍摄开始/停止】按钮,【CAMERA】指示灯亮,即表示录制开始,此时在取景器或监视器的屏幕上会显示【REC】;

8)停止或暂停拍摄:

再次按下摄像机的【拍摄开始/停止】按钮,就可停止或暂停拍摄;

9)结束拍摄时,滑动将滑动【EJECT】杆,打开磁带仓,取出磁带,并关闭磁带仓;将【OFF/ON】开关设置为【OFF】,关闭摄像机电源;盖上镜头盖,关闭摄像机光路;

10)按电池弹出按钮【PUSH】,取出摄像机电池;或者拔下DC输入导线以断电;

11)将摄像机放入机箱。

2.摄像机黑/白平衡调整的基本步骤

1)选择及现场拍摄光源相符的滤色片;

2)在现场拍摄光源下,将摄像机对准某一标准白卡或白色物体;

3)按下自动白平衡按钮,取景器或LCD监视器上会出现正在调整白平衡的指示,数秒钟后,白平衡调整好,寻像器上会出现相应的信息。

4)黑平衡调整:

盖上镜头盖,按下自动黑平衡按钮数秒钟后,黑平衡就调整好了,屏幕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指示。

3.变焦距镜头的操作方法

1)变焦的目的:

是为了实现画面的推拉或景物的变换。

2)需要变焦时,可使用摄像机的变焦杆【W/T】进行相应的操作。

六、实验报告

主要功能按钮名称及作用

NV-MD9000EN主要功能按钮名称及作用:

(1)白色平衡传感器

(2)录影指示灯(3)遥控传感器(4)镜头(5)镜头遮光罩(6)镜头遮光罩安装钮(7)聚焦环(8)眼罩(9)取景器(10)液晶显示监视器打开键(PUSHOPEN)(11)液晶显示监视器(12)复位键[RESET](13)扬声器(14)多功能刻度盘[PUSH](15)方式选择开关[AUTO/MANUAL/PROG.AE](16)数位效果键[DIG.E](17)表面效果键[PIC.E](18)菜单键[MENU](19)聚焦[FOCUS](20)倒带/倒带搜索按钮、反向搜索按钮[SEARCH-、录制检查按钮(21)停止按钮[■]、淡变按钮[FADE](22)播放按钮、逆光按钮[BLC](23)快进/快进搜索按钮、向前搜索按钮[SEARCH+](24)暂停按钮、画面静止按钮[STILL](25)目镜校正旋钮(26)智能式附件座(外部主体声麦克风等可安装在此)(27)麦克风(内置、立体声)(28)外部麦克风插孔[EXT.MIC](可连接外部麦克风或音频设置,当使用该插座时,内置麦克风将不会工作)(29)拍照按钮[PHOTOSHOT](30)变焦杆[W/T](31)手执带(32)肩背带(33)次级变焦杆(W/T)(34)次级拍射开始/停止键(35)电池推出键[PUSH](36)电池固定器(37)直流输入插孔[DCIN](38)DV端子[DV](可将该端子连接至数字视频设备)(39)S-VIDEO输入/输出插座[S-VIEDOIN/OUT](40)视频输入/输出插座[VIEDOIN/OUT](41)音频输入/转出插座[AIEDOIN/OUT](42)头戴耳机插孔[PHONES](43)磁带弹出柄[▲EJECT](44)磁带固定器(45)磁带舱盖锁定键[PUSHLOCK](46)磁带盒盖(47)状态键[MODE](48)操作模式指示灯[CAMERA/VCR](49)拍摄开始/停止按钮(50)开/关键[OFF/ON](51)三脚架座(用于把录像机安装在三脚架上)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1.给电池充电

2.安装电池,DV磁带

3.将开关打到拍摄档

4.用正确的方法拿住

5.当然别忘了拿下镜头盖:

P

6.对着要拍摄的对象取景

7.按下开始拍摄的按钮(一般在调off、拍摄、拍照和观看档的中间)

8.期间可以移动并调节变焦(特写、广角)

9.按第7步的按钮结束拍摄

10.观看(液晶屏幕、连到电视)

11.关闭光路,闭关电源,取出存储介质,卸下电池(完全断电)

白平衡调整步骤

1.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

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

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

2.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

3.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

4.搬动一下手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WHITEOK”表明白平衡调好。

如果出现“NG”表示未调好。

会出现一些提示信息。

可能原因有光线太暗,或者物体不合适,或者滤色片选择不对。

在调整前还应检查把白平衡选择开关(BRRS/AUTO/PRESET)置于自动(AUTO)位置,当这个开关置于预置(PRESET)位置时,不用调整。

机器本身已设置好,是按3200K的色温条件。

一般用于在来不及调整,并且用3200K新闻灯的情况。

在室外也可用这一位置,滤色片要置于5600K位置,偏色也不大。

5.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BLACTKOK”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6.通常黑平衡调节会影响白平衡状态所以调完黑平衡后,应再调一产次白平衡。

即白→黑→白平衡。

有时也可以省去第一次白平衡,直接先调黑平衡,再调白平衡。

实验总结及反思

1.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包括专业数字摄像机、家用机等。

2.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3.通过实践操作我基本了解了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主要功能按钮名称及作用,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步骤和白平衡调整步骤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该生实验过程(□认真□较为认真□不认真),实验报告(□详实□较为详实□不详实),总结反思(□深刻□较为深刻□不深刻),成绩为分。

指导教师:

2015年月日

 

实验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

(2)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摄像机的4个操作要领——平、稳、匀、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摄像机的4个基本操作要领

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1.平

a)“平”的含义:

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b)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便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

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c)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及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平”的要求。

d)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2.稳

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

支架式和手持式。

1)支架式:

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e)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

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f)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

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手持式:

a)肩扛的姿势:

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

站姿:

肩扛摄像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录制时,如果镜头不长,最好屏住气,直到录完一个镜头。

尤其在长焦状态时,轻微的呼吸会使画面产生较大晃动。

在摇摄时,要事先选好起幅、落幅,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避免最后失去平衡。

在移动拍摄时,步幅要均匀,最好用广角镜头。

跪姿:

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

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

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武术表演、体操表演等。

b)怀抱姿势:

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

这种姿式能使机位更低,用于表现高大或深远的场合。

各种手持的姿式,其特点是灵活机动,特别适合于拍摄一些新闻节目,或其他来不及摆布的专题节目。

缺点就是画面的稳定性差,为此手持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可借助物体作支撑物。

掌握好呼吸。

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3.匀

1)“匀”的含义:

在拍摄运动镜头(推、拉、摇、移、升、降)的时候,镜头运动的速度要均匀;除非要表现特殊内容。

2)在拍摄过程,镜头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

3)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开始动时,应是缓慢起动,为匀加速运动,到一定速度时保持匀速,至落幅时,要慢慢减速,为匀减速。

起幅和落幅:

指镜头在开始运动前和运动过程完成后所保留的若干秒静止画面。

起幅和落幅的作用是:

既在画面视觉形态上保持了静态到动态的过渡,又为后期的编辑创作留下余地。

4)推拉时控制好变焦杆,变焦过程中速度均匀。

5)摇摄时要控制好,使把手(或机身)的转动速度均匀。

6)移、跟时,控制好移动工具作匀速运动。

4.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

构图准、聚焦、色彩还原要准。

1)取景构图准:

这是对准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聚焦、光圈、白平衡调整都是硬件的标准,而构图则不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代替摄像人员的取景。

构图的准又包含很多内容,如:

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的布局安排。

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等构图要素的表现(构图要素)。

正、侧、斜、背;平、仰、俯、顶拍摄角度高度的选择(机位的选择)。

远、全、中、近、特写各种景别的运用

推、拉、摇、移、跟运动镜头的拍摄,及起幅落幅的确定(运动技巧的运用)。

这些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构图的“准”能使得画面更好地表现内容,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2)聚焦要准:

拍摄的画面中主体应是清晰的。

对于主体运动(水平方向)或距离远近的变化(垂直方向),有时需要跟焦点,即随主体的移动变化而变焦,以保持清晰。

聚焦时要赶前不赶后。

对主、陪体变化的情况,要做好记号,或试验后再拍,做到一次到位,聚焦清晰。

对有一定景深要求的画面,可采用小光圈、短焦距或远距离拍摄。

在拍摄变焦的推镜头时,也应先在长焦时调好聚焦,再回到广角,从广角开始推,这样图像才能整个过程都保持清晰。

3)色彩还原准

曝光要准:

由于电视摄像系统有一个有限的亮度范围20:

1,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能够接受光线,并且能按光线的相对比例再现出来。

在实际拍摄时,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摄像机可容纳的亮度范围时,就得作出决定,究竟是损失一些阴暗部分的层次呢?

还是损失一些光亮部分的层次,还是取折衷值?

总之通过选取适当的光圈和控制被摄景物的亮度范围,使得拍摄的图像符合要求。

色彩还原要准:

影响色彩还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景物受到不同色温光线的照射,二是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及滤色片面的选择。

对于前者在摄像时就要靠合理用光,控制色温不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明,对后者在拍摄前根据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滤色片进行黑白平衡调整,当然如果是有意使画面偏色则另当别论。

5.另外在拍摄中需注意的问题

1)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摄像机运动。

“拉风箱”就是反复使用推拉镜头。

“刷墙”是指摇摄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摇拍。

这些也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这样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目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2)多录“5秒钟”:

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后,应留有5-10秒钟的静止画面。

在连续记录中的镜头,如果不停录像机,可不必留5-10秒钟,留足镜头用的时间就可以。

对于运动镜头,起幅多留5秒钟还有两个好处:

一是便于进行“动及动”“静及静”编辑;二是能选出静止镜头。

六、实验报告

摄像要领掌握情况总结

1.平:

1)我在肩扛摄像机操作中,能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及这些线条相平等,在静止拍摄中能基本做到“平”的要求。

2)但在进行运动画面跟拍时,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没有做到“平”的要求。

稳:

1)在肩扛拍摄中能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基本操作方法,在拍摄过程中镜头起幅、运动镜头、落幅完整并且能做到画面“稳”的效果。

2)在肩扛向前运动拍摄中,刚开始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运动速度,导致画面出现抖动、断断续续。

通过几次练习下来,我基本能做到步幅均匀。

3)我还练习了怀抱姿势,这种拍摄相比肩扛拍摄要稳很多。

匀:

1)在练习推拉变焦杆时,由于操作不熟练,导致拍摄的画面运动时快时慢,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经过长时间练习,我能做到推拉时控制好变焦杆,变焦过程中速度均匀。

2)能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基本保持匀速拍摄

准:

1)在拍摄前,我在脑海里中构思好要拍的景物,反复调整画面构图,突出主体,避免出现干扰因素。

2)在“聚焦要准”这方面有时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在拍摄推镜头时,推到主体上时没能使主体清晰的呈现出来。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在拍摄变焦的推镜头时,应先在长焦时调好聚焦,再回到广角,从广角开始推,这样图像才能整个过程都保持清晰。

3)在“色彩还原准”方面:

我能正确对拍摄物体进行曝光,熟悉白平衡的调整方法。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该生实验过程(□认真□较为认真□不认真),实验报告(□详实□较为详实□不详实),总结反思(□深刻□较为深刻□不深刻),成绩为分。

指导教师:

2015年月日

实验三摄像系统基本操作(3)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了解几种常见的运动镜头,并掌握其拍摄方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几种常见的运动镜头的含义及其拍摄方法

1.推镜头

1)含义:

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接近被摄对象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小。

2)分类:

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和不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3)拍摄方法:

(a)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装在移动车上向前接近被摄对象进行拍摄;

(b)不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操纵摄像机上的变焦杆(W-T),变化方向为:

由W向T变化。

2.拉镜头

1)含义:

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远离被摄对象的一种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

2)分类:

改变拍摄点的拉镜头和不改变拍摄点的拉镜头。

3)拍摄方法:

(a)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装在移动车上向后远离被摄对象进行拍摄;

(b)不改变拍摄点:

操纵摄像机上的变焦杆(W-T),变化方向为:

由T向W变化。

3.摇镜头

1)含义:

摄像机的机位不作位移运动,而是利用三角架云台的空间可变功能,使摄像机的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各种运动,以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求得不同的画面效果。

2)拍摄方法:

摄像机机位点不动,而是以机位为轴心进行机身的运动。

当肩抗式或手持式拍摄时,拍摄者所处位置即为机位点。

4.移镜头

1)含义:

即摄像机机位的位移拍摄,也就是摄像机在空间范围内,按一定运动轨迹进行运动拍摄。

2)拍摄方法:

一般要借助一定的摄像辅助器材(移动车、移动轨)或者是及场景中相关的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火车、船等)。

3)分类

a)按移动方向分:

横移、斜移、纵深移

b)按移动变化方式关系分:

推移、移推、拉移、移拉、跟移、摇移、移摇、

5.升、降镜头

1)摄像机离开地面,在空间作上、下位置移动的拍摄。

2)拍摄方法:

借助摄像辅助器材(升降机)进行拍摄。

六、实验报告

运动镜头拍摄要领掌握情况总结

在拍摄运动镜头时,我都能事先对所拍摄物体进行练习拍摄。

镜头中,起幅、运动、落幅能保证完整,其次对拍摄要求中“平、稳、匀、准”能基本做到。

以下是我在拍摄不同运动镜头中的掌握情况分析。

1)推镜头

推镜头拍摄时,我能熟练掌握拍摄的基本要领,在拍摄过程中画面匀稳,拍摄主体清晰。

不足之处,在推的过程中画面构图有些瑕疵。

2)拉镜头

拉镜头的具体要领及推镜头相似。

首先,要明确拉镜头的目的,选择好起幅和落幅。

其次,镜头在拉开的过程中要平稳,并且拉开的速度应及画面内在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3)摇镜头

在横摇拍摄中,我会控制自己的呼吸,以免造成画面的抖动。

不足之处,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速度和摇动的角度。

4)移镜头

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拍摄意移镜头时,速度很难保持匀速,画面也出现了抖动现象。

经过对技巧的学习,我基本能实现移镜头中做到匀、稳。

5)升降镜头

经过实验练习,我能实现升降镜头中做到匀、稳摄像机从平移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现整体。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该生实验过程(□认真□较为认真□不认真),实验报告(□详实□较为详实□不详实),总结反思(□深刻□较为深刻□不深刻),成绩为分。

指导教师:

龙英艳年月日

实验四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及NV-MD10000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1.了解影视镜头的不同类别及其功能

2.掌握摄像构图的技巧

五、实验内容

(一)影视镜头的类别

1.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有不同景别的镜头: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

2.根据摄像机镜头运动方式的不同,有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运用推、拉、摇、移等技巧拍摄的镜头);

3.根据表现方法的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4.根据拍摄方向不同,有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及背面角度拍摄的镜头;

5.根据拍摄高度不同,有仰拍、平拍和俯拍镜头;

6.根据镜头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和短镜头;

7.空镜头:

只拍摄自然景物。

(二)摄像构图

1.摄像构图贯穿整个摄像创作和再现过程,包括摄像机位选择、镜头运动等。

2.摄像构图中心的处理口诀

一忌“七扭八歪”,或画面横竖,中间分割

二忌“面壁思过”

三忌“横线切脖”,或近景特写,前挤后松

四忌“顶天立地”,或主体直立,掐头去足

五忌“缺边少沿

六忌“顾此失彼”,目的不明

七忌“头重脚轻”,即远近不分,上阔下空

八忌“刀光剑影”

九忌“杂草从生”

十忌“哆哆嗦嗦”,推拉摇移,摆来晃去

十一忌“空洞无物”

十二忌“起落不稳”

十三忌“运动随意”

十四忌“犹豫不定”

十五忌“或快或慢”

十六忌“主体游移”

十七忌“长焦摇晃”

十八忌“越过轴线”

十九忌“没有主题”

二十忌“背影重重”

二十一忌静止构图,拍中还校

二十二忌摇摄画面,人卡一半

二十三忌画面纠正,突然生硬

二十四忌前后重叠,主体不明

(三)摄像机位

1.拍摄机位

正拍:

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善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构图,给人以宽广、平稳、安静的感觉。

但立体感不强,呆板。

斜侧拍:

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善于表现景物的斜线构图。

侧拍:

善于表现景物的轮廓线、主体的动作姿态、人物对话、教师备课等;立体感较差。

反拍:

改变了主体及陪体的位置,突出了陪体及环境,可将人物及背景融为一体。

2.拍摄方位:

使画面地平线位置的高度、前后景物的可见度和透视度均发生变化。

平拍:

摄像机及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具有真实感,善于表现景物的对称构图;画面显得平淡而有分割感。

仰拍:

摄像机低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上拍摄。

善于表现景物的垂线构图;能升高、突出前景降低、简化后景;仰拍正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显得高大。

俯拍:

摄像机高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下拍摄。

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善于表现曲线构图;擅长表现广阔地面上的景物规模、数量、位置,给人以辽阔壮观的气势;能表现物体顶部的外形;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俯拍反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渺小。

3.拍摄距离:

指摄像机到被摄景物的距离。

景别变化方法:

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构图变化;在同一拍摄距离上,还可以利用变焦距镜头,通过改变摄像机的视角产生景别变化。

焦距及距离: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构图是不同的。

短焦近拍镜头:

背景范围大,景深大,前后景拉开,纵深感强。

长焦远拍镜头:

背景范围小,景深小,后景拉近、放大,空间被压缩,纵深感弱。

(三)画面布局

画面布局:

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