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93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docx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模板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_模板

“作文片段仿写”教学设计

  

  石屏县异龙小学 李佳

  

  教学目标:

  

  1.    学习《荷花》一文的写作方法,能对事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2.    学会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    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对事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花图片,谁来说说:

这是些什么样的荷花?

  

  2.要怎样才能把一种事物说具体、写生动,一直是个让我们头痛的问题,对吧?

可是有人却能把一件普普通通的事物写得详细而生动,我们今天也来学学他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吧!

  

  二、写法指导

  

  1、(出示第二自然段)大家快速地看一看,这段话出自那篇课文?

  

  2、对,这段话出自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一文,接下来咱们边读它,边思考:

这段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荷叶和荷花?

(指名答,板书:

颜色 样子)

  

  3、颜色描写的指导

  

  (1)句子中的哪些词是写它们的颜色的?

(指名答后,变色显示)

  

  (2)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写颜色的词?

(指名说)

  

  (3)老师也搜集了不少写颜色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吧(齐读)。

  

  (4)这些词语可以随便乱用吗?

()对,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对事物进行描写。

比如:

玫瑰,我们可以说(   )的玫瑰……

  

  (提示孩子:

同一种颜色用不同的词语来描绘,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4、样子描写指导

  

  

(1)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句子是写荷叶及荷花样子的。

(指名答,变色显示)

  

  荷叶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荷叶比作了什么?

(大圆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修辞手法?

(板书:

比喻)

  

  

(2)你会说比喻句吗?

那我们来试着说几个比喻句吧!

  

  太阳像个_________。

  

  荷花的花瓣全展开了,看上去就像_________。

  

  那一个个的花骨朵好似_________。

  

  荷花

  

  

(1)这些荷花有几种不同的姿态?

  

  

(2)为了把这几种不同的姿态描写,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你能把那组关联词找出来吗?

(有的……有的……有的)

  

  5、抒情指导

  

  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象,作者忍不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抒发自己的——感受。

(板书 感受)来,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的感受。

(出示范文第三自然段,齐读。

  

  三、能言会道。

  

  1、(出示范文二、三自然段)你看,刚才我们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的内容,现在变成了那么生动具体的两个段落。

由此可见,写一种景物时,我们只要认真观察,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它的颜色、样子写清楚,最后再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了,对吧?

现在就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出示图片)请你认真观察一下,图上出现的是什么花?

它有几种不同形态?

(指名上台指出,老师用小标题做记录。

  

  2、现在我们把同学们观察到的这几种花的姿态用“有的……有的……有的……”这组关联词将它串起来读一读吧!

  

  3、和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比起来效果怎么样?

(干巴巴的,不生动)那我们就得用“比喻”的方法来帮忙了。

(引导孩子逐句的说比喻句。

  

  4、看着这么漂亮的桃花,你有什么感受呢?

(指名说)

  

  四、仿写文段。

  

  1、大家说得真棒。

其实,我们刚才进行的就是对《荷花》这篇课文的一个片段口头仿写。

现在,只要将刚才我们说的或是心里想的内容按板书上的顺序写下来,就可以成为一段很棒的景物描写了。

咱们赶快拿出作文草稿本,把它写下来吧。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文

  

  六、布置习作

  

  同学们,美丽春天已经来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许多景物值得我们去写。

今天回去后,就请你用老师教给的方法,选择一种春天里的景物来写一写,好吗?

  

  板书设计

  

  颜色

  

  写清         样子      用好比喻

  

  感受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能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⒋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位神仙为民着想战胜邪恶的故事,这位神仙我们一年级学汉语拼音是就认识他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22哪吒闹海

   ⒉板书课题22哪吒闹海

   ⒊解释题意,拼读”哪吒”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查字典,理解词语。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

     掀起随即机灵洗澡父子摇晃扔去

    ⑵指名读,注意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上区别。

    ⑶理解生词语掌握情况。

     重点词语:

     兴风作浪:

刮起大风,掀起大浪。

     胡作非为:

装做坏事。

    ⑷朗读生字词。

  三、读课文。

    思考:

按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写哪吒闹海的原因。

    第二部分:

(2~4)写哪吒闹海的经过。

    第三部分:

(5)写哪吒闹海的结果。

  四、写字指导;

    即:

左边的点紧靠提画。

  五、作业

   ⒈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⒉完成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⑶理解”称霸一方”、”作恶多端”?

    ⑷说话:

用因为……所以……将这一段的两句话连起来。

    ⑸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他们。

这是他要去闹东海的原因。

   ⒉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⑶画出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语。

(板书:

跳进取下摆掀起)

     这些词和课题中哪个词儿联系的十分紧密?

    ⑷东海龙王怎么样了?

巡海夜叉是海里的小鬼,他出去查看会怎么样?

请看书上的插图。

   ⒊第3自然段:

(结合看图)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⑶什么叫”机灵”?

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

你们看小哪吒是多么勇敢,哪个夜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下子就打死了他。

这么一来,龙王怎么了?

请看第4自然段。

   ⒋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⑶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

你能把他们交战的情景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吧?

    ⑷画出关键词语,练读。

    ⑸小结:

2~4自然段描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三太子,处治你龙王,为百姓出气。

     齐读2~4自然段。

   ⒌第5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⑶小结:

这一自然段写哪吒闹海的结果。

   ⒍齐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深化故事,写小哪吒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有过上了太平的日子的事,表现了哪吒为人民着想,对恶势力敢于斗争而获得胜利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0《哪吒闹海》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练习3》优质课教案

  作者:

陆秀英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目,包括按笔顺写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读一读、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口语交际、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汉字各3个。

  1)、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2)、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3、照样子修改病句。

  4、熟记8条成语。

  5、通过口语交际实例,学会商量。

  6、练习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陷”、“遮”、“傻”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那里。

  (5)重点指导:

“陷”的第七笔是一左短“横”,第八笔是“横折”,第九笔是一右短“横”;“遮”的第五笔是一左短“竖”,第六笔是一右短“竖”,第七是一短“横”。

  3、练习

  

(1)学生练习。

  

(2)根据练习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自由认读这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认读。

  (3)出示“反犬旁”,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中,哪些字是“反犬旁”

  3、指导学生学习其他的偏旁,方法同上。

  4、练习。

  

(1)学生各自在自己的书上分别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同时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

  

(2)教师巡回指导。

  5、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及黑板上学生填写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的同学,指出问题并进行纠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的试读6个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思考:

这6个词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这3个词。

  (5)小结:

今后我们在学习时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揣摩、分辨,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

  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自由练读。

  4、反馈。

  

(1)请学生个别读。

  

(2)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请一位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这两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

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忙忙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

  (3)教师范读,让学生想象这两个句子所要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以前所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3、练习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进一步加强加深体会。

  4、反馈。

  检查学生的情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例句。

  

(2)出示第一句病句。

  (3)教师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

一读;二找;三思;四改;五再读。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找,三思,四改,五再读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下面的病句。

  

(2)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评议第二句。

  

(2)同法评议第三句。

  (3)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学生进行订正。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3个句子。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

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准备好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可选择三幅图中的一幅,找几位同学排练一下,以便在课堂上示范。

  2、谈话揭示课题。

  要点: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能辉碰到做事拿不定主意,可能会碰到做事时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呢?

我想,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去跟别人商量。

会不会商量可是一种本领噢,今天我们就学习去跟别人商量。

  3、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4、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5、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6、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7、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8、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己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1、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2、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的。

  3、启发学生出题,想一想平时自己还遇到过哪些与课本上相似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

  4、选两组公开表演他们是怎样商量的。

  5、小结:

我们平时遇到难事时,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好些。

  二、教学第八题(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交流提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生字词

  1.按照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学习:

一读,二画,三查,四找。

  2.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练习。

例:

  

(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

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理解词义。

  抽出:

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

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

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

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写生字词2、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观察方法,从而体会四季景物的相同美和不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词义。

这节课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季节变化特点,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二、读全文,读后谈谈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1.自己出声读全文。

  2.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

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

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

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2.自读课文,领悟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写,那么,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呢?

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3.深入读文,品词品句。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

为什么?

提示:

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抽出”是什么意思?

换成“长出”行不行?

通过采用近义词换位的方式,使学生懂得“抽出”是“长出”的意思。

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

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

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

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③“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

尤其是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这时教师可采用换近义词对比的方法,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

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④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

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

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

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⑤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⑥“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飞舞”是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

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在讲这句时,教师可采用近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⑦“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

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

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⑧“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⑨“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是只能这样。

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

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4.朗读课文,借读抒情。

  简单提示:

本文词语生动、形象,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采用不同语气指导朗读。

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

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

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三)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

  (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重点.总结课文是抓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层次清楚,按总——分——总顺序描写。

  附: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海 夏  万物生长

             秋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