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472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考题-大题.docx

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

33、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急性感染、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或出血,有原发病症状,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多<100×109/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少见原粒细胞,常有明显粒细胞中毒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及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升高,无Ph染色体,治疗原发病为主。

慢粒白血病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脾肿大明显,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常>100×109/L,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粒细胞无明显中毒改变。

早期病例轻或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增生极度,粒系常占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为主,原粒+早幼粒<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绝大多数病人ph染色体阳性,治疗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主,亦可行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有哪些?

2、①红细胞寿命缩短,②红细胞形态改变,如出现球形细胞、盔形细胞、裂细胞、红细胞碎片等,③血浆乳酸脱氢酶增高,④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⑤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⑥血红蛋白尿出现,⑦Rous试验

(+),⑧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⑨尿胆原强阳性。

DIC的筛选和确证实验有哪些及其判断标准.

DIC初筛实验有1血小板计数<100X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3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

DIC确证实验有1.3P实验阳性2.纤溶酶原含量减少3.凝血酶时间延长

3S以上

人体抗凝血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人体的抗凝血系统主要包括

(1)细胞抗凝作用,如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肝细胞对进入血液的促凝物质和被激活的凝血(抗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

(2)体液抗凝作用,如肝和内皮细胞合成的抗凝血酶Ⅲ,在肝素的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丝氨酸蛋白酶,肝合成的肝素辅因子Ⅱ主要灭活凝血酶,其次灭活FXa。

其它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

1、简述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等因素损伤后静电屏障作用减弱和(或)滤过膜孔径增大,使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过,可见于各类原发和继发的肾小球疾病。

2、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主要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

1、试述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1、原理:

隐血是指胃肠道少量出血,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实,还对可利用血红蛋白有关的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显色,通过这种方法检测有无消化道少量出血。

临应意义:

对慢性消化道出血,如:

消化性溃疡,药物对胃粘膜的损伤、肠结核、克隆病等和消化道恶性肿瘤(如:

胃癌、结肠癌等)的筛选均有重要价值。

痰液检查可以发现哪些寄生虫卵和蚴虫?

见肺吸虫卵、阿米巴滋养体、蛔虫蚴、钩虫蚴、肺包囊虫病的棘球蚴等。

2、精子活动力是怎样分级的?

其临床意义如何?

精子活动力是指精子活动的质量,是测定精子活动能力的定性方法。

一般按下列4级报告:

0级(无活力,死精子),精子完全无活力,加温后仍不活动;Ⅰ级(活动不良)精子运动迟缓,原地打转或抖动;Ⅱ级(活动力较好)精子运动尚可,但游动方向不定,常有回旋;Ⅲ级(活动力良好)精子游动活泼有力,呈直线向前游动。

正常精子活动力在射精后60分钟内,应有50%或更多属良好或较好(Ⅱ~Ⅲ级,)如有40%以上精子活动力不良或无活动(0级~Ⅰ级),常为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

试述肝细胞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及尿内胆色素有何改变?

肝细胞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中度增加,CB/STB>0.2,<0.5。

尿胆原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试述血氨升高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多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等),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及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形成。

试述胆汁酸测定原理?

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随胆汁分泌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少量进入血循环。

因此胆汁酸测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并与胆道排泄功能有关。

它对肝胆系统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其它指标。

11、空腹葡萄糖增高可见于哪些情况?

1)1型或2型糖尿病;2)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病等;3)应激性高血糖:

如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塞等;4)药物影响:

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5)其他:

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6)生理性增高如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何谓高血钾症?

其临床意义如何?

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高血钾症。

临床上常见于:

(1)摄入过多;心、肾功能衰竭时补钾过多、过快,输入大量库存血。

(2)排泄困难:

①肾衰竭少尿期或无尿期;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肾小管排钾减少;

③长期大量使用潴钾利尿剂;④长期低钠饮食,使钾不易排出而潴留。

(3)细胞内钾大量释出:

①严重溶血,大面积烧伤和挤压综合征等;②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酸中毒时,大量钾从细胞内释出;③休克,组织损伤,

中毒,化疗(4)细胞外液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使血钾升高。

试叙述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谱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谱变化:

1.CK在4-6小时左右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18-24小时,3日左右降低至正常。

2.AST在8-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出现高峰,3-6日降低至正常。

LDH在12-24小时出现增高,3-4天达到高峰,持续8-14日开始降低到正常。

131I

试述甲状腺摄 率的临床意义。

3小时及24小时值分别为5%~25%和20%~45%,高峰在24小时。

临床意义:

2、甲亢者:

3小时>25%,24小时>45%,且高峰前移。

缺碘性甲状腺肿也可升高,但一般无高峰前峰,必要时,可作T3抑制试验鉴别。

本法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中的病情变化,但可用于鉴别不同病因的甲亢,如摄131I率降低可能为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性TH引起的甲亢症。

本法受多种食物及含碘药物的影响,故测定前应停用药物

1~2个月。

ACTH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1.鉴别皮质醇增多症

(1)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血F增高,而血ACTH水平极低;

(2)伴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常轻度升高;(3)异位ACTH综合征:

ACTH含量明显增高,见于恶性肿瘤。

此外,还可作为异位ACTH肿瘤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以及复发的指标。

2.鉴别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1)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ACTH含量增高;

(2)下丘脑或

腺垂体功能减低所致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则ACTH含量下降。

1.腺垂体功能低下可引起哪些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减低?

可引起哪些症状

腺垂体功能低下,可引起促性激素FSH↓、LH↓,至女性E2↓,P↓,男性T2↓。

可引起ACTH↓,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T合成减少。

女性病人重者可引起停经,不孕,性激减退。

轻者,月经紊乱,妊娠始盘发育不良,死胎等。

男性病员:

性欲减退、阳萎、不育、生殖器缩小等。

TDM的临床应用指征包括哪些?

①已经建立了明确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药物,即按观察对大多数无并发症患者治疗有效时的药物浓度继续

执行;②有效浓度范围小及治疗有效浓度与药物中毒浓度很接近的药物,如地高辛;③短期内难以判断疗效的药物,如抗癫痫药物;④个体利用和代谢差异较大的药物;⑤怀疑患者未按医嘱用药时;⑥未见预期疗效或出现中毒症状时;⑦有生理变化(妊娠)或有并发症者可能导致药物的利用发生异常时;⑧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发生药物互相干扰时;⑨法医检查需要证据时等。

免疫球蛋白G增高常见于哪些情况。

①多克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肺结核、链球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SLE、RA等;②单克隆性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

简述补体C3、C4减低的临床意义。

补体C3减低见于70%以上的急性肾小球肾炎、、85%以上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78%狼疮性肾炎患者。

还见于活动性SLE和类风性关节炎。

补体C4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1型糖尿病、胰腺癌、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和遗传性IgA缺乏症。

简述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1、CD3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等;2、CD4降低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爱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3.CD8减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4.CD4/CD8:

1)、比值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等;2)、比值降低见于爱滋病;3)、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比值增高提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5.当CD1-8都增高可能为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简述抗核抗体阳性的标准和临床意义。

血清滴度>1:

40为阳性。

最多见于未治疗的SLE,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

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减低。

也可见于药物性狼疮(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00%)、全身性硬皮病(85%-95%)、多发性肌炎

(30%-5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其他还见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桥本甲状腺炎等。

简述渗出液、漏出液的主要鉴别点

试列表比较正常人及常见的三种类型黄疸时胆红素代谢的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包括血液、尿液、粪便)

2、腦脊液黃變癥的三大病因

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进入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破坏,释放氧合血红蛋白而呈现黄变;血清中胆红素超过256μmol/L或脑脊液中胆红素超过8.6μmol/L时,可使脑脊液黄染;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和脑膜炎时,由于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1.5/L)而呈黄变症。

神马是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血尿素氮增高的临床意义?

(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

血尿素氮高,尤其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血尿素氮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血尿素氮(BUN)可超过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

(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

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

(3)肾后性增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

3、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增高的临床意义?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是肝细胞损害的非特异指标,黄疸出现前1~3周即开始升高,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活性升高标志临床肝炎活动,常急速上升,缓慢下降。

谷丙转氨酶一般高达正常高限值的十余倍至数十倍。

谷丙转氨酶值表示炎症活动的程度,与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病初的谷丙转氨酶也不能预示病期的长短。

谷丙转氨酶升高超过天冬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害,较能说明组织破坏的严重度,特异性较谷丙转氨酶为低。

谷丙转氨酶峰值持续不下,或天冬氨酸转氨酶超过谷丙转氨酶,须警惕转为重症或慢性肝炎。

乳酸脱氢酶标志肝损害的程度,其上升幅度超过转氨酶时可能发生重症,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提示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严重。

病变较重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酸转肽酶可轻微增高。

1.肌钙蛋白是哪个器官的标志物,临床意义是什么?

心脏1.cTnT:

1).诊断AMI:

cTnT是诊断AMI的确定性标志物。

AMI发病后3-6h即升高,10-24h达峰值,恢复正常需要10-15d。

其诊断AMI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和LD。

对非Q波性、亚急性心肌梗死或CK-MB无法诊断的病人更有价值。

2).判断微小心肌损伤:

微小心肌损伤(MMD),只有检测cTnT才能确诊。

3).其他①可作为判断AMI后溶栓治疗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灌注、评价因手术期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心肌受损程度的较好指标②钝性心肌外伤、心肌挫伤、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左心衰时cTnT也可升高。

2.cTnI:

1)诊断AMI2)评价小范围心肌梗死3)评价溶栓治疗效果4)不稳定心绞痛病人的预后

2.肾小球功能检测有哪些项目及临床意义?

1、血尿素氮(BUN)临床意义:

增高:

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临床意义:

增加:

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

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血尿素临床意义:

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临床意义:

增加:

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5、尿肌酐(Cr)临床意义:

增高:

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

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6、尿蛋白临床意义:

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

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

生理性增加:

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临床意义:

增高:

肾小管损害。

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

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临床意义:

增高:

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降低:

急性肾小管坏死。

淋病的病原学检查及特

1、直接涂片检查 取患者脓性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

取材部位一般为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或有脓性分泌物的部位。

也可取前列腺液、精液、尿沉渣检查。

但是细胞外查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只可作为诊断线索,仍然需做培养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确诊。

值得注意的是淋菌性咽炎涂片检查无意义,因为正常咽部存在其它类型的奈瑟菌。

2、淋球菌培养及生化试验 淋球菌培养有确诊意义。

但是缺点是费时、操作繁琐。

涂片染色做出初步诊断。

3、单克隆抗体检测法 主要有荧光标记和酶标记法,也有人用协同凝集试验,这个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4、基因诊断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因探针、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等特殊方法,在DNA分子水平上检测淋球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检查方法不能区分淋球菌是否存活,治愈后不久,仍会有死亡的淋球菌排除,这个方法检测仍然会持续阳性,复查的患者,应该在治疗3周后再复查。

5、药物敏感试验 用来确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层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由于淋球菌的耐药性发展很快,一直检查淋球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对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方法有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改良碘量法。

1、骨髓象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适应证:

a包括贫血、出血、白血病;b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伴有幼稚细胞,考虑有血液寄生虫病

(如黑热病、疟疾等),骨髓转移瘤和异常蛋白血症等。

c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恶病质;总之,凡遇上述情况之一,都可以作骨髓穿刺,以前三种最为常见。

禁忌证:

a严重出血的血友病

患者,禁忌作骨髓穿刺;b晚期孕妇慎做;c小儿及不合作者不宜作胸骨穿刺。

2.粪便培养标本采取和送检的注意事项

常规检验留取指头大小(约5克)新鲜粪便即可,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容器送检。

作细菌培养的粪便

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并立即送检。

不应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若标本混入尿液,可使柔弱的寄生虫致死。

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以避免外来成分影响检测结果。

留取粪便时应选择其中脓血黏液等部分,以提高病理成分的检出率。

采取标本后,应在1小时内送检。

1.空腹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

1.FPG增高:

FPG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为空腹血糖过高;FBG增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

(1)生理性增高:

餐后l-2h、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高①糖尿病②内分泌疾病:

甲亢、巨人症等③应激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④药物影响:

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强的松等⑤肝脏和胰腺疾病:

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腺炎等⑥其他:

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

2.管型的形成原理和条件。

①原尿中有清蛋白,T-H蛋白:

这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其中T-H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②肾小管有浓缩尿液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浓缩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质及盐类浓度增高,而酸化则促进蛋白质进一步变性凝聚、沉淀。

③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

尿液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各种成分沉析、凝聚成大的有形体。

④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有利于管型的形成与排泄。

4、何谓OGTT,其适应症有哪些。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

适应症:

①无症状,随机血糖或FPG异常,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者②无症状,有糖尿病家族史③有症状,FPG未达到诊断标准者④妊娠期、甲亢、肝病时出现糖尿者⑤分娩巨大胎儿或有巨大胎儿史的妇女⑥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

1.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包括哪些?

1)HBsAg与抗HBs:

HBsAg阳性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则不能排除HBV感染,因为可能有前

S基因突变株存在。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感染产生对HBV的免疫力,抗HBs阴性说明对

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HBeAg与抗-HBe:

HBeAg持续阳性表明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抗-HBe持续阳性提示HBV复制处于低水平,HBVDNA可能已和宿主DNA整合,并长期潜伏下来。

3)HBcAg与抗-HBc:

HBcAg阳性意义同。

低滴度抗-HBc阳性提示为过去感染,高滴度抗-HBc阳性则提示HBV有活动性复制,可能是低水平的。

4)HBVDNA血清中HBVDNA阳性表明HBV有活动性复制,血循环内存在HBV颗粒,传染性较大,肝细胞内HBVDNA阳性已同宿主DNA整合,并长期潜伏下来。

3.试述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检查的参考值及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80-100fL、MCH27-32Pg、MCHC320-360g/L

4.血小板测定的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

(2)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阻塞性黄疸、过敏性紫癜)。

(5)用药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

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细胞毒性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增多

(1)疾病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2)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6.简述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的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 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无异常;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白蛋白减低、α1、α2和

β球蛋白也减少;γ球蛋白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肝炎后肝硬化增加显著。

2.M蛋白血症 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白蛋白轻度降低,γ球蛋白明显升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脂增高,可致β球蛋白(是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增高,白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4.其他 结缔组织病伴有γ球蛋白增高,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球蛋白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表现为白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α2球蛋白则增高。

7.简述常见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A、肌酸激酶(CK)测定 1.CK增高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3)溶栓治疗(4)手术2.CK减低:

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等B、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

CK-MB增高

(1)CK-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达100%,有高度的特异性

(2)其他心肌损伤,CK-MB也可增高(3)肌肉疾病

及手术 CK-MB/CK常小于6%,以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C、乳酸脱氢酶:

1.心脏疾病:

出现晚(8-18h开始增高),24-72h达到峰值,持续6-10d。

如果AMI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次出现梗死。

2.肝脏疾病:

肝脏实质性损伤3.恶性肿瘤4.其他:

贫血、肺梗死等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检测。

E、cTnT:

1)是诊断AMI的确定性标志物 2).判断微小心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