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773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讲义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

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质量:

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

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

01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

A

例:

(1)t3℃

时A的溶解度为

B

80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

((3)N点为,可通过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C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6)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无晶体析出的有,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分离:

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

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5H2O。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

的质量不变)

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

化钠D.浓硫酸

2.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B.28.6%C.31.6%D.40.0%

3.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4.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5.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

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

A、等于5.6gB、大于5.6gC、等于1.6gD、小于5.6g

6.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的不饱和溶液B、30℃的饱和溶液C、90℃的不饱和溶液D、90℃的饱和溶液

7.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

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

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8.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能是()

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

9.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

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相应的措施自救

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

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11.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

14.某种饮料由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等配制而成。

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

A.糖类B.维生素C.水D.油脂

1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的水C.升高温度D.恒温蒸发

溶剂

16.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

18.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A.36gB.3.6gC.7.2gD.10g

19.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B.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D.在蔗糖饱和溶液中再加少

量蔗糖

2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

普通水"

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对此的下列理

解不正确的是

A."

含有氮分子B."

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2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22.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二、填空题

23.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4.已知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在此温度下60克水中,需要溶解______克氯化铵才能得到饱和溶液。

25.某些

物质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________而使溶液能导电。

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所以氯化钠溶液不显电性

三、实验题

26.今年3月22日"

世界水日"

的主题是"

与水共生"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⑴水厂生产自来水常用适量的氯气消毒,以杀死有害细菌,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能溶于水,溶解的氯气部分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杀死水里的病菌,也能使有机色素褪色。

  ①有些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

  ②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加入到含有酚酞试液的烧碱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

赤潮"

、"

水华"

现象,这是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

①已知藻类含有C134H243O110N16P的物质,则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

②河水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假设以C6H10O5表示)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所需氧气的量叫生化需氧量(简称BOD),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

写出C6H10O5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7为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取20g溶液于烧杯中,加入5.5g盐酸(足量)使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反应,将产生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2.87g。

求上述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