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88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docx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doc

附件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

(2009年度)

 

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

2009年9月制

 

一、概述

建立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制度,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的重要措施。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制度建立和相关认定工作的开展,对于积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2008年认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

二、认定原则

1.要突出重大性。

产品必须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者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2.要体现自主性。

产品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并且具有明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存在争议;

3.要具有标志性。

产品必须是在认定领域内代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产品。

三、认定领域范围

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主要选择6个高新技术领域,认定进入市场销售环节、符合相关行业发展方向的产品。

6个领域分别为:

1、计算机及应用设备;2、通信产品;3、现代化办公设备;4、软件;5、新能源及装备;6、高效节能产品。

每个领域的具体认定范围详见附表2。

四、认定条件

申请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单位必须是具有一定研究开发能力的产品生产单位,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2)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权益状况明确。

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指:

申请单位经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我国依法拥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依法通过受让取得的中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在我国依法拥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同时,申报单位对知识产权使用、处置、二次开发不受境外他人的限制。

(3)产品具有自主品牌,即申请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

产品销售使用的商标初始注册地应为中国境内,且不受境外相关产品品牌的制约。

(4)产品创新程度高。

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

(5)产品技术先进,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包括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或产品某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或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且产品已经出口等情况,或性能价格比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等情况。

(6)产品质量可靠,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检测。

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须具有国务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产品生产许可;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须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

(7)产品已经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

五、认定程序和组织管理

产品认定依据《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认定工作包括四个阶段:

申报、初审与推荐、认定评审、审定与发布。

1、申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以下简称地方科技部门)会同本级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局)(以下统称地方综合经济部门)组织产品申报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提出申请,并按申报渠道和流程的具体要求(见申报说明第六条)提交申报材料。

2、初审与推荐

地方科技部门对本地区申报的产品进行形式审查和汇总,并会同地方综合经济部门根据《2009年度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评审手册》的要求,组织专家组进行初审,形成专家组初审意见。

专家组要求包括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专家。

地方科技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产品择优排序后向科技部推荐,同时提交产品推荐意见、产品推荐名单及产品申报材料。

3、认定评审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汇总各地申报材料,组织专家组开展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评审工作。

产品认定评审专家组按领域设置,专家组包括研究开发、生产、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来自相关行业协会或行业骨干单位的专家。

量专家组对产品进行评价,对重要信息进行复核,形成专家组认定评审意见。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汇总专家组认定评审意见,综合形成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意见。

4、审定与发布

科技部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意见,形成《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产品目录》)初步意见,并向社会公示。

公示无异议的,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定和发布《产品目录》,颁发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并向全社会公告。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管理与监督按照《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政府采购政策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产品目录》的基础上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

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政策扶持。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程序与组织管理见下图。

六、申报渠道和流程

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和评审材料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络域名,)进行统一报送。

各产品申报单位首次登陆申报中心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单位用户信息注册备案工作,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在线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单位所在地区的科技部门进行审查。

申报材料在线提交后,系统将生成完整的PDF文档,申报单位须下载打印,附上与申报表中填写一致的具体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受理。

全套书面材料必须按要求装订、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后,提交到当地科技部门。

七、申报材料和要求

申报单位应准备的申报材料包括:

(1)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表;

(2)相关必备材料和其他证明材料,要求与申报表中顺序一致。

产品流水号

产品编号

附件: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表

(2009年度)

产品名称[A01]

产品品牌[A02]

产品型号[A03]

申报单位名称[A04]

(公章)

单位法人代表[A05]

(签章)

单位所在地区[A06]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

单位详细地址[A07]

邮政编码[A08]

联系人[A09]

联系电话[A10]

传真号码[A11]

电子信箱[A12]

单位网址[A13]

填表日期[A14]

(YYYY-MM-DD)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填 表 说 明

1.申报表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申报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

2.请按要求逐项填写申报表,包括填空(文字或数字)和选项。

请将符合条件的选项代码填写在相应空格内;附表1~3提供相应分类及代码。

3.单位详细地址务必写明省市县(区)以及具体的街道、门牌号等信息。

4.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各项内容,应保证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材料的真实性。

由此可能引起的法律纠纷,由申报单位负责。

5.申报表用A4纸打印(允许表格跨页),与附加材料一起装订成册。

6.产品申报要求:

申报产品应能够体现申报单位当前核心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在所属产业、技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产品名称、品牌、型号应分别填写,且简洁、清晰、规范。

每一个产品只能申报一个型号,型号中不出现“系列”、“系列产品”等词语;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产品应逐一申报。

产品名称应用中文,名称中尽量不出现英文词组或缩写;名称中不出现“系列”、“系列产品”等词语。

例如,“超临界600MW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名称繁琐,可简化规范为“超临界600兆瓦凝汽式汽轮机”。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A04]

组织机构代码

[B01]

单位登记注册

类型代码[B02]

(填代码)

注册资本(金)

[B03]

万元(人民币)

单位登记注册

时间[B04]

法定代表人

[A05]

国籍

[B05]

单位总人数

[B061]

其中:

研发(R&D)人员数

[B062]

主要经济指标

及研发投入(万元)

营业收入

[B071]

利润总额

[B072]

资产总额

[B073]

投入R&D经费

[B074]

2008年

股权结构

[B08]

请注明当前中方、外方所占股份情况,第一大股东名称及其股权比例等。

 

单位简介

[B09]

(限500字)

单位所属

行业代码

[B10]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见附表1)填写单位行业门类、大类

□-□□

注:

“[B02]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及其代码为:

·内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150

有限责任公司

120

集体企业

160

股份有限公司

130

股份合作企业

170

私营企业

140

联营企业

190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10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30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220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企业

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330

外资企业

320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事业单位

410

高等院校

420

科研院所

二、产品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A01]

产品品牌

[A02]

产品型号

[A03]

产品技术领域

[C01]

A电子信息B先进制造C航空航天

D现代交通E生物医药与医疗机械F新材料

G新能源与节能H环境保护I地球、空间与海洋

J核技术应用K现代农业L其他

产品分类

标准编码

[C02]

请根据《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及代码第一部分》填写产品8位标准编码(标准下载地址:

□□□□□·□□□

产品是否高新技术产品[C03]

A是B否

若选A,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见附表2)填写下列8位代码:

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类别码[C04]

□□□□□□□□

产品主要性能

与配置[C05]

(限500字)

 

产品功能

与用途[C06]

(限500字)

 

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情况

注:

如果产品研发中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请复制下表逐项填写能表明该产品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每项知识产权务必附上证书复印件;对于专利,仅填写已经授权的专利。

序号

[D01]

1

知识产权形式

[D02]

A.授权发明专利B.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C.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D.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

E.植物新品种

知识产权名称

[D03]

授权号/登记号

[D04]

权利人

[D05]

批准时间

[D06]

授权国别

[D07]

权益情况

[D08]

A.本单位主导或独立开发,拥有全部所有权

B.本单位与国内单位或公民合作开发,联合拥有所有权

C.由国内单位或公民技术转让,本单位拥有全部所有权

D.由国内单位或公民技术许可,本单位拥有使用权,但无所有权

E.其他,请具体说明[D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D10]

A是B否

注:

如果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或形成了本单位独特的核心专有技术,请填写专有技术内容和作用。

产品核心专有技术情况(可视情况自行添加表格行,不超过5项)

序号[D11]

专有技术名称[D12]

技术内容和作用简介[D13]

1

2

3

4

5

四、产品自主品牌情况

注:

如果产品销售过程中使用了多个商标,请复制下表逐项填写。

每个商标务必附上证书复印件。

商标中文名称

[E01]

商标英文名称

[E02]

商标图案、图形

[E03]

商标所有权人

[E04]

商标注册日期

[E05]

(yyyymm)

专用权期限

[E06]

(yyyymm)至(yyyymm)

商标注册国别

[E07]

商标注册号

[E08]

商标所有权获得途径[E09]

A.本单位申请获得B.从国内单位或公民购买获得C.其他

产品品牌

自主性评述

[E10]

请说明本单位拥有产品品牌的自主程度、商标初始注册国别等(限500字)

 

五、产品创新性及技术水平

产品创新内容

[F01]

(可多选)

A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B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

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

C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请附详表说明)

附表:

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的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F011]

采纳部门[F012]

采纳时间[F013]

标准号[F014]

1

2

3

4

产品创新性

[F02]

A国内首创B重大改进C较大改进

产品创新类型[F03]

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产品技术

先进性[F04]

(可多选)

A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B产品某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C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D产品性价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产品开发形式

[F05]

A合作开发B独立开发C引进消化吸收D其他

产品采标

[F06]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企业标准D其他

产品创新性及技术水平评述

[F07]

请简述本产品创新内容,核心技术以及主要采用标准。

并与国内外同类典型产品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创新性及技术水平(限500字)

 

产品是否必须经过特殊行业许可或强制性认证[F08]

A是B否若选A,务必在下表中说明。

[F08]产品通过的国内外权威部门认可的各类检测、认证、许可情况(可视情况自行添加表格行,不超过10项)

序号

检测/认证/许可名称[F081]

检测/认证/许可部门[F082]

时间

[F083]

有效期(何年月-何年月)

[F084]

1

(YYYYMM)

(YYYYMM-YYYYMM)

2

3

 

[F09]产品技术研发已获国家级科技计划资助情况(可视情况自行添加表格行,不超过10项)

注:

“[F013]资助计划名称”及其代码为:

A.国家科技重大专项B.863计划C.973计划D.支撑/攻关计划

E.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F.国际科技合作计划G.火炬计划

H.星火计划I.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J.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K.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L.其他计划(详细说明)

序号

资助部门

[F091]

资助时间

[F092]

资助计划名称

[F093]

项目名称

[F094]

项目编号

[F095]

1

(填代码)

2

3

[F10]产品研发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情况(可视情况自行添加表格行,不超过10项)

注:

“获奖类别”及其代码为:

A.国家级技术发明奖B.国家级科技进步奖C.省部级技术发明奖D.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序号

获奖时间

[F101]

获奖成果名称

[F102]

获奖类别代码

[F103]

1

(填代码)

2

3

 

六、产品经济、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产品成熟度

[G01]

A产品样机(样品)B小批量生产C批量(规模)生产D其他

投放市场情况

[G02]

A未投放市场B已投放市场,投放时间[G021]年度

能否替代进口

[G03]

A能B否

产品已实现

经济效益

[G04]

年度

销售

数量

[G041]

计量

单位

[G042]

销售额

(万元)

[G043]

利润

(万元)

[G044]

出口创汇额

(万美元)

[G045]

上缴增值税

(万元)

[G046]

2007年

2008年

产品预计今后

经济效益

[G05]

年度

销售

数量

[G051]

计量

单位

[G052]

销售额

(万元)

[G053]

利润

(万元)

[G054]

出口创汇额

(万美元)

[G055]

上缴增值税

(万元)

[G056]

2009年

产品市场

前景评述

[G06]

请简述本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方向、在本行业中的位置、对本行业或相关行业发展的作用,并对产品市场前景进行分析(限500字)

产品及其生产环保、节能降耗减排等情况

产品及其生产

环保情况

[G07]

A已达标B未达标C不涉及环保问题

是否为节能、

降耗、减排产品

[G08]

A是B否

生产工艺流程是否

节能、降耗、减排

[G09]

A是B否

产品在环保和节能、降耗、减排方面发挥的作用

[G10]

请简述:

①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减排,环保达标、清洁生产情况,及所采用的标准;②本产品在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效果(限500字)

七、参与政府采购情况

产品目前是否属于

政府采购品目分类

[H01]

A是

B否

选A,请根据《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2006)》(见附表3)填写5~7位编码[H02]

□-□□□□-□□

是否入选《节能产品

政府采购清单》

(财政部、发改委)

[H03]

A是

B否

入选批次[H031]

节字标志认证

证书编号[H032]

有效截止日期[H033]

(YYYY-MM-DD)

是否入选《环境标志

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财政部、环保部)

[H04]

A是

B否

产品类别及执行标准

[H041]

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证书编号[H042]

有效截止日期[H043]

(YYYY-MM-DD)

产品参与政府采购

情况介绍[H05]

请介绍产品近3年来参与各级政府采购的中标、采购额度、占产品销售额份额等情况,并描述本单位的履约情况和供货能力,说明对本单位发展经营的影响(限500字)

 

八、其他信息

单位研发支撑条件

及质量认证情况

[I1]

A是B否

[I11]是否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命名的创新型企业

A是B否

[I12]是否国家科技部等部委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

A是B否

[I13]是否承担过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等)项目

A是B否

[I14]是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A是B否

[I15]是否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A是B否

[I16]是否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是B否

[I17]是否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

A是B否

[I18]是否通过ISO质量认证体系

A是B否

[I19]产品是否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证书编号

[I191]

项目名称

[I192]

发证时间

[I193]

单位承诺

特此声明,在此申报表中所填内容以及附件材料均属实。

若出现问题,本单位承担一切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名:

(公章)

日期:

地方科技厅(委、局)、部门科技司(局)审查意见:

 

(公章)

日期:

九、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

必备材料:

A.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股权结构,注明当前中方、外方所占股份,第一大股东名称及其股权比例等;

B.关于产品知识产权权益状况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各类知识产权证书等;

C.关于产品自主品牌状况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相关的产品商标、企业商标证书等;

D.省级以上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特殊行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E.产品采用标准证明,产品采用或提出的主要技术标准等;

F.典型产品销售合同或用户证明,及代表性政府采购合同;

G.涉及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达标证明,以及主要的环境标准。

其他证明材料:

H.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奖励证书;

I.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J.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K.节字标志认证证书;

L.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证书;

M.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N.国家级高新企业证书;

O.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Q.其他

按照以上必备材料和其他证明材料分类,依次填写如下清单。

如某类材料超过1个,自行编写二级编号,如C1、C2、C3…:

编号

[J01]

材料名称

[J02]

出具部门

[J03]

出具时间(年月)

[J04]

有效期(何年月-何年月)

[J05]

A

(YYYY-MM)

(YYYYMM-YYYYMM)

B

C

D

E

 

附表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

门类

大类

类别、名称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2

林业

03

畜牧业

04

渔业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

饮料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制品业

30

塑料制品业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

金属制品业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