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795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docx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

课外短篇文言文50篇

 

今者臣来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解释画线的词。

①今者臣来②方北面而持其驾③我欲之楚④吾用多

2.翻译。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

“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流辈]人们。

[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得句]得到佳句。

[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诟](gòu)责骂。

 

1.解释画线的词。

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②使侄录之③侄罔然而止④执所书问曰

2.解释句中的代词。

①皆讥笑之②诟其侄曰③汝胡不早问④致余忘之

3.翻译。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太祖]指魏武帝曹操。

[校]比较。

1.解释画线的字。

①智意所及②时孙权曾致巨象③太祖欲知其斤重④祖悦,即施行焉

2.翻译。

(1)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2)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北人]北方人。

1.解释画线的词。

①仕于南方②席上啖菱③或曰:

“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

2.翻译。

其人自护所短。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暮戏闻善

2.翻译。

(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顾左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

“弃之。

’’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弃]断绝。

[士师]典狱官。

[已]罢免。

1.解释画线的词。

①顾左右而言他②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2.翻译。

①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②比其反也。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注:

[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春往而冬反②迷惑失道③乃掘地

2.翻译。

①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的来历,现比喻。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注:

[鬻](yù)歌:

卖唱。

[假食]糊口。

[枥]屋上中梁。

[抃舞]跳舞,抃biàn。

[逆旅]客店。

[曼声]拉长声音。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昔韩娥东之齐②既去而余音绕梁枥③左右以其人弗去④遽而追之

2.翻译。

①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

②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陈蕃立志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曰: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注:

[候]看望。

[事]服侍。

[清]整治。

1.解释画线的词。

①尝闲处一室②而庭宇芜秽③以待宾客

2.翻译。

①安事一室乎?

②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

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注:

[鼓琴]弹琴。

[峨峨]山高大的样子。

[泰山之阴]泰山北麓。

[援]拿,操。

[造]模拟。

1.解释画线的词。

①伯牙善鼓琴②善哉!

善哉!

③卒逢暴雨

④初为霖雨之操⑤峨峨兮若泰山⑥钟子期辄穷其趣

2.翻译。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②吾于何逃声哉?

3.本文叙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实际上一词源于此典故。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1.翻译。

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2.桓公最后为什么泫然流泪?

3.写出珍惜光阴的古代名句3~4个。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修身]指个人的品德修养。

[广才]使才智广博。

[淫漫]荒淫,怠惰。

[接世]为社会所用。

1.解释画线的字。

①诫子书②夫君子之行

2.翻译。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文章谈到几方面的问题?

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式]同轼,这里作动词,扶着轼。

[一]实在,的确。

[重](ch6ng)重叠,多数。

[舅]夫的父亲,公公。

[小子]老师叫学生可称小子。

1.解释画线的词。

①使子路问之②何为不去③死于虎

④今吾子又死焉⑤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分别说明下面句中“也”表示的语气。

①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

②何为不去也?

③苛政猛于虎也。

3.翻译句子。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②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许金不酬者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忘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乎?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济阴]郡名。

[贾人]商人。

[浮苴]水中浮草。

[巨室]世家大族。

[吕梁]地名。

[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1.解释画线的词。

①贾人急号曰②予尔百金

2.翻译。

①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②我济上之巨室也。

③渔者载而升诸陆。

④立而观之,遂没。

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遂与并辔而归。

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解释词语并给画线的字注音。

吟哦并辔左右

具流连布衣之交

2.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诗人用“敲”而不用“推”,一个字的差别,不仅是意境的不同,还表现出寺庙的情况有所不同。

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匡衡穿壁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有烛而不逮②邑人大姓③佣作而不求偿④资给以书

2.翻译。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妻适市来③顾反为汝杀彘④特与婴儿戏耳

2.翻译。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岳飞二三事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痢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

“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

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

“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本文记述的是朝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2.解释画线的词。

(1)遣人求访

(2)吴玠素服飞(3)却不受(4)遂绝不饮

3.给下列画线的词的解释选择正确的答案。

(1)飞至孝()A.达到B.来C.极

(2)武臣不惜死()A.可惜B.爱惜.C.吝惜(3)饰名姝遗之()A.遗失跌赠送C.抛弃

 

刘邦论成败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高祖曰: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陵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注[慢]傲慢。

[略地]夺取土地。

[降]投降。

[下]攻克。

[馈饷]粮饷。

1.解释画线的词。

①列侯诸将无敢隐朕②陛下使人攻城略地③决胜于千里之外④连百万之军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夫运筹帷帐之中B.有功者害之C.吾能用之D.渔人甚异之

3.文中“此三者,皆人杰也”,“此三者”是指谁?

4.子房之功人们常用成语“”来评价。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画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

谭乃高压求反。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画线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②辄以水沃面③食不给④乃至被谗受贬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翻译: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②惟读书是务。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人名)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时与游酢侍立不去②颐既觉

 

七录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

(《明史•张溥传》)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日沃汤数次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B.钞已朗诵一过C.情不能自已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②名之者谁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吾曰:

非然也。

1.解释画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

惟弈秋之为听。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节选《礼记》)

1.解释画线的字。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

2.翻译。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故曰:

教学相长也”。

  

勤训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教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尤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

[文]掩饰。

[年登婚宦]成年以后。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性甚严正②年逾四十③少不如意④冀其自改

2.翻译:

①少不如意,尤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②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杨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

“多歧路。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亡一羊()②既反()③奚亡之()

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③何追者之众()

④亡之矣()⑤奚亡之()⑥吾不知所之()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

 5.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誉之曰()②以子之矛()③或曰()

④何如()⑤夫不可……()⑥同世而立()

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

①楚人有卖盾与矛者。

→这是一个判断句。

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③于物无不陷也。

→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④"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劝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

②輮:

烤。

③其曲中规:

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

④虽有槁暴:

槁暴,太阳晒。

⑤挺:

挺直。

⑥日参省乎己:

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学不可以已()②取之于蓝()③水为之()

④虽有槁暴()⑤輮使之然()⑥故木受……()

 2.翻译。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意思是()。

 

床头捉刀人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②,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③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

曹操。

②形陋:

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

③捉:

握。

 

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魏武将见匈怒使使崔季硅代

B.既毕,令间谍问群响毕绝

C.魏武将见匈奴使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翻译句子。

不足雄远国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

"不足恨,今还卿③。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

恺惆然⑥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

车辆、冠冕和服装。

②铁如意:

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③卿:

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④条干:

枝条树干。

⑤如恺许比:

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

⑥惘然:

失意的样子。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3)世罕其比()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

人问曰:

“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

”对曰:

“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注]①中山:

国名。

②疽:

毒疮。

③创:

伤,伤口。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②将军于若子如是③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2.翻译。

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履②,贸贸然③来。

黔敖左奉④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⑤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⑥闻之,曰:

"微与⑦!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礼记·檀弓下》

[注]①黔敖:

春秋时齐国一富翁。

②蒙袂辑履:

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

③贸贸然:

眼不明亮的样子(陈浩:

垂头丧气之貌)。

④奉:

捧。

⑤从而谢:

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

⑥曾子:

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

⑦微与:

小事情啊。

微,细小。

与,句末语气助词。

 

1.解释加点的字

⑴黔敖为食于路⑵以待饿者而食之⑶嗟,来食

⑷予唯不食嗟来之食⑸以至于斯也⑹可去⑺其谢也

2.翻译。

(1)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乃置②,不肯为通③。

陈王出,遮道④而呼:

“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夥颐!

涉之为王沉沉者⑤!

”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⑥,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⑧。

或说陈王曰:

“客愚无知,颛(专)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此其所以败也。

注:

①宫门令:

守卫宫门的官长②置:

放在一边,不理他③通:

传达④遮道:

拦路⑤夥颐!

涉之为王沉沉者:

夥,多。

颐,语气词。

沉沉,深邃貌。

⑥夥涉为王:

形容一个人的突然富贵。

⑦发舒:

放肆。

⑧故情:

指陈涉贫困时情况。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已为王,王陈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③自辩数

④或说陈王⑤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⑥由是无亲陈王者⑦此其所以败也

2.翻译句子。

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1.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比三日立市比肩继踵而在B.人莫之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愿子还大府召是儿,幼愿耳D.去而顾之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一样的一项()。

A.臣有骏马欲卖之B.愿子还而视之C.去而顾之D.臣请献一朝之贾

3.加点的字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愿子还而视之(huán)B.臣请献一朝之贾(ɡǔ)

C.臣请献一朝之贾(zhāo)D.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jǐng)

4.省略的部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A.人莫与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