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842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格式.docx

第二,他总结新旧制度交替、新旧统治阶级之间的无常变动,指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

第三,他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百家争鸣”是本课难点,讲述这一子目建议如下:

首先,应明确“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

其次,讲述“百家争鸣”之前应先交待时代背景,因为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里涉及到的思想家大多数生活在战国时期,就更不应忽视战国时期的两大突出特点,即各国地主阶级通过不同形式先后夺取政权,封建诸侯割据天下并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都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流是总结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

第三,应体现出争鸣的特点。

每位思想家都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

例如,关于战争,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孟子则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

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孟子倡导“仁政”,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子则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第四,应注意利用孟子政治主张中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珍爱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各家观点介绍清楚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列表归纳各家学派及其主张,使之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还可以提问:

“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引发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思维碰撞,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双重目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联系。

第一,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经济、政治特点联系;

第二,注意不同时期同一学派观点的前后承袭关系;

第三,注意同一时期不同学派观点的联系;

第四,可以将学生课外知识与本课涉及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指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知识。

本课共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

但是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

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复杂学习内容的方法。

3.要让学生加强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本课学习内容或涉及政治,或涉及哲学,如果不理解,学习将变得十分乏味,如同嚼蜡。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2.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

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①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②我认为有用。

它使人认识到:

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

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活动与探究

1.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

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墨子的“兼爱”“非攻”;

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2.女孩说:

“诸子百家辩论争鸣,观点全是对立的,吵得可热闹啦!

”男孩说:

“百家争鸣的观点不可能都是对立的,但他们都踊跃发表看法,当然热闹。

”判断:

他们谁说的有理?

男孩说的有理。

3.填表:

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资料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

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

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

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是楚国贵族,避难迁鲁。

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

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

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

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

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

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

金滕》:

“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

”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

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

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

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

雍也》)。

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

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

他说:

“克己复礼为仁。

”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

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

尧曰》),“薄赋敛”(《说苑·

理政》);

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

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

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为“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孔子兴办私学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

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

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

卫灵公》),只要“自行束脩(十条干肉)以上”(《论语·

述而》)就收为门徒。

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脩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

孔子世家》)。

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内容)”。

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

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

如学生“问仁”“问道”“问政”“问君子”,他总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回答。

曾参的学问修养比较高,有一次向孔子问“道”,孔子就不直接点破,只是说:

“吾道一以贯之。

”让他自己去领会。

孔子走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说明他已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导。

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

如冉求和仲由问孔子:

“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回答仲由说:

“有父兄在,如何其闻斯行之?

”又回答冉求说:

“闻斯行之。

”公西华见他的回答不一样,感到不好理解,问孔子是什么道理,他答道:

“求也退,故进之(冉求遇事胆小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

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论语·

先进》)。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为政》,原文为: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春秋》

《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国的史记材料著成的一部编年史。

《春秋》记春秋时候列国的重大史事,以鲁国为主体,用鲁国的纪年、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结束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计242年。

《春秋》“绝笔”以后不久,孔子就死去了(死于前479)。

《春秋》文辞简约,据说一字一句都经过孔子的深思熟虑,寄寓他对历史事件的褒贬,号称“春秋笔法”。

例如,孔子主张尊崇周室,他写《春秋》对吴、越的君主不称王,只称呼他们原来受封的爵名──子。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

道家学派

道家指的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

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

至《汉书·

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

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

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道德经》)。

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子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

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

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

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

教材取前一种说法。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就是“无”。

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臭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

“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

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

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让人们重新过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的生活。

《道德经》

《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

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

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

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

墨家

墨家为战国时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子。

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本人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为中心,与儒家展开政治学术思想斗争。

战国末期,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乃至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

墨者组成具有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的俭朴生活。

据说他们都非常勇敢,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

泰族篇》)。

墨子死后,分为三派。

西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崇儒抑墨,墨学渐趋衰微。

墨子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

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自称“贱人”。

曾学过儒学,后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

《墨子·

公输篇》记载了一个故事:

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楚是大国,宋是较小的国,墨子从齐国赶到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国欺侮小国;

同时,他还派人赶到宋国帮助作好防守的准备,制止了楚对宋的战争。

不过,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神能够赏贤罚暴,这说明他仍未突破宗教迷信世界观的束缚。

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行为记载在《墨子》一书里。

今本《墨子》共15卷,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伋)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

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

“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

“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

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

梁惠王下》)。

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滕文公上》)。

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从公元前286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动时期。

荀子到过齐国和秦国,后来长期住在楚国。

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

晚年在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荀子》32篇。

荀子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亏蚀、风雨不调、怪星出现、四时代谢等自然现象,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论》)。

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天论》),即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张。

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们的贫、病、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

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

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

著有《庄子》一书。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

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

庄子的这种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

到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

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

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

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始皇,劝其先伐赵而缓代韩。

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

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

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

人主》)。

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

主道》);

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

显学》)。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

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

五蠹》)。

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有度》)。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春秋末年人,齐国田氏的后裔,后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

《孙子兵法》相传为其所作,计13篇。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

它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它重视政治斗争,认为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它认为在战争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敌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