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90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能量守恒的应用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题文】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G2

【答案解析】【解析】D解析:

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

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题文】4.将左下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B.Cu电极质量增加

C.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闭合K,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F3F4

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钾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

A、电子从Zn→a,b→Cu路径流动,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

B、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铜,质量增加,故B正确;

C、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Zn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发生置换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闭合K没有电流产生,故C错误;

D、电解池中,b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b电极附近生成氢离子,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所以b极不变红色,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易错点.

【题文】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D.A→C反应中ΔH=E1-E2

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故B错误;

C.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故C正确;

D.整个反应中△H=(E1+E3)-(E2+E4),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易错点为D,注意把握反应热的计算。

【题文】6.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

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

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

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

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D.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F3F5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雨水酸性较强,开始时生铁片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酸性减弱发生吸氧腐蚀,故B错误;

C.墨水液面回升时,说明U形管内压强降低,则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故C正确;

D.先发生析氢腐蚀,消耗氢离子,后发生吸氧腐蚀,产生氢氧根离子,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侧重于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题文】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

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

10-14mol/L的溶液中:

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D.c(Fe3+)=0.1mol/L的溶液中:

K+、ClO-、SO42-、SCN-

【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B1

A.pH=1酸性溶液中,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c(OH- 

)=1×

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HCO3-均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H+)/c(OH-)=1012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各离子可以共存,故C正确;

D.Fe3+和SCN-不能共存,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题文】8.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

 

A.

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

B.

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

C.

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D.

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H1

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如醋酸pH比盐酸pH大,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可说明为弱酸,A不选;

B.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可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判断酸性的强弱,故B不选;

C.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如醋酸为弱酸,也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少于盐酸,可证明酸性的强弱,故C不选;

D.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不能证明酸性的强弱,故D选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法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判断弱电解质的角度,把握正确的判断方法。

【题文】9.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知识点】新型电源F3F4F5

A.放电时,活泼金属锂做负极,氧化石墨烯作正极,故A正确;

B.放电时,活泼金属锂做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故B正确;

C.充电时,该电池是电解池原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Li+从阳极极迁移到阴极,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判断。

【题文】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

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G2

【答案解析】【解析】A解析: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证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故正确;

②未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故错误;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证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故正确;

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体积是不变化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任何状态都不改变,故错误;

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当达到了平衡状态,不再变化,故正确;

⑥如果反应开始只加入NO2,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不能作为平衡的判断,故错误;

⑦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证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故正确.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题文】11.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G3G5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错误;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错误;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符合,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图象,难度较大,明确温度、压强、浓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是解本题的关键。

【题文】12.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

B.图乙表示向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则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

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物的焓

D.图丁中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电化学防护F1G2F5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H<0,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pH变化小于盐酸,所以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故B正确;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催化剂能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焓变,故C错误;

D.图丁中开关K置于a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处于b时铁做负极被腐蚀,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物质之间的反应、反应热等知识点,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注意: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可逆反应平衡移动,不影响焓变,为易错点.

【题文】13.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

10-5mol/L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两种溶液的c(Na+):

①>②

【知识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H6

A.H2S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2S⇌H++HS-、HS-⇌H++S2-、H2O⇌H++OH-,根据上述反应知,pH=5的H2S溶液中,c(H+)=1×

10-5 

mol•L-1>c(HS-),故A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后促进了其电离,其溶液pH变化比强碱小,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故B错误;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c(H+)=c(OH-)+c(HC2O4-)+2c(C2O42-),故C错误;

D.酸性:

CH3COOH>H2CO3>HClO,根据盐类水解规律:

组成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的碱性越强,则pH越大,故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大小为:

①>②>③,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判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文】14.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2(g)+H2(g)

2HI(g)ΔH1=-9.48kJ/mol

I2(s)+H2(g)

2HI(g)ΔH2=+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C.反应

的产物比反应

的产物稳定

D.反应

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

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

B、根据盖斯定律,用题干中热化学方程式②-①得到I2(S)⇌I2(g)△H=35.96KJ/L,当反应②吸收52.96kJ热量时,反应了2mol氢气电子转移4mole-,故B错误;

C、反应①的产物与反应②的产物为同一物质,具有的能量相同,则稳定性相同,

故C错误;

D、气体I2比固体I2能量高,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知识应用,主要考查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焓变是完全反应是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题文】15.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

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向10mL浓度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

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知识点】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H1

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h=[c(H+)•c(NH3•H2O)]/c(NH4+),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c(NH4+)/c(NH3•H2O)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b=[c(OH−)•c(NH4+)]/c(NH3•H2O),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c(NH4+)/c(NH3•H2O)逐渐减小,即c(NH4+)/c(NH3•H2O)始终减小,故B错误;

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H4+)=c(CH3COO-),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

【题文】

16.标准状况下,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mol/L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H1

A.b点时H2S恰好反应,消耗SO20.112mL÷

22.4L/mol=0.018mol,由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n(H2S)=0.018mol×

2=0.01mol,则c(H2S)

=0.01mol÷

0.1L=0.1mol/L,故A错误;

B.d点时,亚硫酸浓度约是0.1mol/L,酸性比同浓度硫化氢强,H2S的酸性比H2SO3弱,故B错误;

C.b点溶液为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而c点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C正确;

D.H2S和H2SO3均为二元酸且d点溶液酸性比a点强,故d点溶液导电性强,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图象、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水的电离、溶液酸碱性、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注意B选项中应根据溶液物质的浓度相等时pH大小进行判断,学生容易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题文】1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

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G4

【答案解析】【解析】C解析:

A.由图象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则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c,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与a相比c点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是由于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降低NO2浓度增大趋势,但到达平衡仍比原平衡浓度大,平衡时NO2浓度比a的浓度高,NO2为红棕色气体,则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象可知,a点NO2的体积分数大,则T1<T2,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点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c,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图象,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定一议二”“先拐先平”原则即可解答,难度不大.注意B选项为易错点,改变压强的本质为体积变化。

18.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

常温下,向2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

为1.0×

10-11mol/L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

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当NaOH溶液加入20mL时,c(CH3COO-)+c(CH3COOH)=c(Na+)=0.18mol/L(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知识点】中和滴定、溶液中的浓度关系F5H6

A.a点是c(H+)=10-pHmol/L=10-3mol/L,根据Kw=c(H+)•c(OH-),得溶液中的c(OH-)水=1×

10−14÷

10−3=10-11mol/L=c(H+)水,故A正确;

B.溶液中电荷守恒:

c(Na+)+c(H+)=c(OH-)+c(CH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