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91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docx

新疆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新疆2018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古代思想家说:

“性能沈遂,则不可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

”这位思想家的意图是(  )

A.推行礼乐仁德B.强化血缘等级C.君主无为而治D.实行严刑峻法

2.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六国富豪和大族12万户迁到都城咸阳;西汉建都长安不久,迁入年俸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同时迁入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大族,共10余万人。

这种措施客观上有助于(  )

A.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增强城市经济功能

C.防范地方势力膨胀D.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3.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

A.秦末农民起义B.西汉文景之治C.三国赤壁之战D.唐朝安史之乱

4.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写道,“元代幅员十分广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中书省直辖地又称‘腹里’,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

”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B.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C.避免不同地区利益之争D.强化地方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5.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

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是晚近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这种现象表明(  )

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外来宗教传播

B.民间文化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浓厚

6.陈独秀认为:

“我们造国的程序是:

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笫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

”材料反映出陈独秀主张(  )

A.中国共产党放弃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

B.国共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

D.共产国际掌握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

7.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

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

这一措施的结果是(  )

A.便于官僚资本搜刮百姓

B.推动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C.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D.致使金属货币完全退出金融舞台

8.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日程安排。

这一系列活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影响是(  )

时间

主要活动

1992年1月17日

乘专列从北京赴武昌

1992年1月19日

视察深圳皇岗口岸并参观市容

1992年1月24日

视察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1992年1月30日

抵达上海进行视察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

9.1592年,布鲁诺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1600年被判死刑;同时期,李贽被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李贽和布鲁诺被视为“异端”,是因为他们(  )

A.誓死捍卫理想信念B.抨击封建道德主张发展个性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挑战正统思想威胁统治秩序

10.学者李剑鸣说:

“这个制度的所有部分都最终来自于人民,但相互之间仍然是独立的”。

“这个制度”出自于(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1.冷战后20多年间,美日同盟经历了三次调整,使同盟从最初的“专守防卫”扩大到“周边事态”,再进一步拓展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美日同盟关系的三次调整可以说明(  )

A.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控制

B.美日关系的不平等性在进一步增强

C.美日同盟的适用范围在缩小

D.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12.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脱欧派以2.8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获胜,公投结果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引发“断崖”效应。

英国被称为欧盟中的“特殊成员”。

“特殊成员”的含义是指英国(  )

A.是唯一不需要寻求联盟的欧洲国家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反对世界经济全球化

D.对以合作求发展的前景不乐观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

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

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

美国广告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北宋和美国出现商业广告的条件。

综上所述,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学中源说”发端于明清之际。

鸦片战争后,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

持有此说的士大夫认为,西方学术文化虽有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根源都是来自中国。

﹣﹣摘编自季荣臣《论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

材料二王仁俊据《论语》和《孔子家语》等书中关于孔子弟子冉求“好学博艺”的话,断定其所说说六艺专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最后一项“数”,即数学,进而通过其他资料,推断冉求所通数学为几何,最后断定《几何原本》原为冉求所著。

再如,《墨子•尚同》有“是故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一语,论者便断言“泰西有合众国、举民主,有万国有公法,皆取诸此”。

《淮南子》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说法,有人便论断这是“后世烧煤之始”。

王仁俊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已有“脑主知觉”说,西人关于“一切知识记忆不在于心而在头脑之内”的说法,“皆窃取许君义”。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赞同“西学中源说”的观点?

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以下三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腓特烈二世是普鲁士国王。

年轻时,读过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特别崇拜伏尔泰,与伏尔泰往来密切。

1740年,腓特烈二世登基,首先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他要求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纪律森严。

恩格斯曾经说腓特烈二世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政府都热心地仿效它。

他在政治上致力于建立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立银行,使普鲁士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腓特烈二世还热心于对外扩张。

上台不久,他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打败奥地利。

后来,与俄、奥两国瓜分了波兰,使普鲁士领土得到大大扩展。

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腓特烈二世提倡科学和艺术,设立科学院,聘请具有启蒙思想的学者任职,发展教育事业。

在历史上,他被称为“腓特烈大王”。

﹣﹣摘编自王順君《救世主还是恶魔: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性质及对普鲁士发展的积极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0年7月7日,日本公布《奢侈品等制造贩卖限制规则》,禁止制造绢制服装、戒指、领带及各种宝石类装饰品,禁止女性烫发,提出“奢侈是敌人”的口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提出“把纤维变成战斗力”的口号。

1940年代,日本各地都出现抢购日常生活用品的风潮。

1943年日本通过《关于确立战时国民思想的基本方案纲要》,“动员学者、思想家,阐明皇国之道。

消除学问、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确立以真正日本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渗透于实际的教育教化中”。

1943年,在内阁情报局第二部制定的《报刊等刊载限制事项》中,提出报纸、广播等媒体应重点宣传“我国是东亚轴心国家,而其他国家是卫星国家,只有依靠我国的领导或培养才能获得发展”。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裴秀,字秀彦,魏晋时期河东闻喜人,晋灭魏后出任晋朝司空(相当于宰相).他领导和亲自参与,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和疆域的基础上,历时数年完成了历史名著《禹贡地域十八篇》.他在该图序言中提出了“制图六体”: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辩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

”今天地图学上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裴秀几乎都考虑到了。

在裴秀之前不久,有人绘制了一幅《天下大图》,规模宏大,据说“用缣八十匹”,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

于是裴秀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缩绘成约为一百八十万分之一的《地形方丈图》,这样就简便了。

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纲要,也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

他绘制的《禹贡地域十八篇》是当时中国最精详的历史地图集。

他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

裴秀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摘编自陈连开《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地图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照抄原文不得分)

(2)根据材料,概述裴秀被称为古代地图学史上“灿烂明星”的理由。

 

新疆2018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古代思想家说:

“性能沈遂,则不可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

”这位思想家的意图是(  )

A.推行礼乐仁德B.强化血缘等级C.君主无为而治D.实行严刑峻法

【考点】38: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的含义即可.

【解答】A.题干所给材料中“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表明该思想家推行礼乐仁德.

B.血缘等级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C.无为而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D.严刑峻法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A.

 

2.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六国富豪和大族12万户迁到都城咸阳;西汉建都长安不久,迁入年俸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同时迁入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大族,共10余万人。

这种措施客观上有助于(  )

A.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增强城市经济功能

C.防范地方势力膨胀D.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考点】15:

秦朝统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统一时,首都人口的迁移,要求学生结合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内容和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

【解答】A.把世家大族迁入咸阳,并不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选项与材料无关.

B.把世家大族迁入首都,是为了对贵族进行控制,主观上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的扩大,加强中央集权,但客观上促进了首都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政治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功能.

C.防范地方势力膨胀是这一措施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效果.

D.从材料可以看出,把人口迁到长安是政府强制,而不是自由流通的结果.

故选B.

 

3.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

A.秦末农民起义B.西汉文景之治C.三国赤壁之战D.唐朝安史之乱

【考点】3N:

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时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春望》的名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十四年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写道,“元代幅员十分广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中书省直辖地又称‘腹里’,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

”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B.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C.避免不同地区利益之争D.强化地方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考点】1E:

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中元朝行省制度设置的背景来分析材料.

【解答】A.从材料中可知,行省制的确立没有体现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的目的.

B.材料反映了元朝行省制设置的特点是打断山川阻隔限制,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各自为政的能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C.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

D.元朝行省制的设置,从材料中看不出,其地理划分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故选B.

 

5.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

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是晚近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这种现象表明(  )

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外来宗教传播

B.民间文化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浓厚

【考点】3P:

明清小说.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关键信息是“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

【解答】依据材料“‘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可知,“八仙”的来历均世俗社会的有关现象相关,体现出“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故C正确.

ABD均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6.陈独秀认为:

“我们造国的程序是:

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笫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

”材料反映出陈独秀主张(  )

A.中国共产党放弃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

B.国共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

D.共产国际掌握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

【考点】9K: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笫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

【解答】依据材料“我们造国的程序是:

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笫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等可知B正确.

A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依据材料“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可知C错误.

故选B.

 

7.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

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

这一措施的结果是(  )

A.便于官僚资本搜刮百姓

B.推动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C.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D.致使金属货币完全退出金融舞台

【考点】A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解答】“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便于官僚资本搜刮百姓,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8.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日程安排。

这一系列活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影响是(  )

时间

主要活动

1992年1月17日

乘专列从北京赴武昌

1992年1月19日

视察深圳皇岗口岸并参观市容

1992年1月24日

视察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1992年1月30日

抵达上海进行视察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

【考点】G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

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答】根据“1992年”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日程安排,可知其历史影响是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9.1592年,布鲁诺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1600年被判死刑;同时期,李贽被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李贽和布鲁诺被视为“异端”,是因为他们(  )

A.誓死捍卫理想信念B.抨击封建道德主张发展个性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挑战正统思想威胁统治秩序

【考点】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解答】布鲁诺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李贽离经叛道,他们挑战正统思想威胁统治秩序,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0.学者李剑鸣说:

“这个制度的所有部分都最终来自于人民,但相互之间仍然是独立的”。

“这个制度”出自于(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考点】69:

美国《1787年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中央机构的设置,要求学生结合美国1787宪法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说道这个制度所有部分最终来自人民说明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但又说相互之间仍然是独立的,说明它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这一制度只可能是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它不是出自英国权利法案.

B.结合材料可知,这一制度是美国民主共和制,是美国1787宪法确定的.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民主是表面的专制是本质.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残余,不是标准的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政体.

故选B.

 

11.冷战后20多年间,美日同盟经历了三次调整,使同盟从最初的“专守防卫”扩大到“周边事态”,再进一步拓展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美日同盟关系的三次调整可以说明(  )

A.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控制

B.美日关系的不平等性在进一步增强

C.美日同盟的适用范围在缩小

D.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考点】D9: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后的美国和日本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美国仍然在控制着日本,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

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美日之间的关系不平等,而主要体现他们之间的合作.

C.从材料可以看出,美日同盟在拓展.

D.结合材料可知,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之上,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故选D.

 

12.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脱欧派以2.8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获胜,公投结果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引发“断崖”效应。

英国被称为欧盟中的“特殊成员”。

“特殊成员”的含义是指英国(  )

A.是唯一不需要寻求联盟的欧洲国家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反对世界经济全球化

D.对以合作求发展的前景不乐观

【考点】EJ:

欧洲一体化.

【分析】材料中只是涉及英国主张脱离欧盟,因此被称之为特殊成员,结合该点信息,进行问题回答.

【解答】A、由材料可知,英国主张脱离欧盟,因此是不寻求联盟的欧洲国家,正确;

B、C、两项的描述过于夸大,与历史史实不符合,排除;

D、材料描述的历史史实指的是英国脱欧这一历史史实,排除.

故选A.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

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

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

美国广告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北宋和美国出现商业广告的条件。

综上所述,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2N:

宋朝的商业发展;3B: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印刷业发展文化发展的现状,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和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

(2)本题主要考察北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和美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美国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材料.

【解答】

(1)从材料可知,宋朝进士人数与印刷书种类呈现出正相关,宋朝印刷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同时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知识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2)从经济条件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