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912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2.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与形式

2.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1]。

它实际上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上的优势,通过商品法规、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商品进口实行限制的一种措施,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之一[1]。

2.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1)广泛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渗透的范围不仅仅涉及初级产品,并且还涵盖中间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它包含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从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等等环节[2]。

技术性贸易壁垒触及到的方面很广,从法律到程序等各个方面。

(2)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虽说对全部的国家平等对待,但实则不然。

它情势繁多、变化多端、包含面广,很多国家很难捉摸,它约束进口的目的不是通过直接途径实现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环保、科技等指标作为进口的衡量尺度,这样就会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穿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而愈加富有隐蔽性。

(3)合理性。

WTO协议中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明确规定中不完全否定它存在的合理性,只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能对他国有歧视行为,不能干扰各国对外贸易的开展。

(4)影响大。

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影响力度很强,超过关税壁垒和一般的非关税壁垒。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旦发生扩散,就会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乃至全世界。

2.1.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颁布法规条令、健全各项认证制度等方式对产品设置严苛繁多的有关环保、卫生检疫、商标等标准等方面体现出来。

(1)颁布一系列带有强制力的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以强制力保证实施,在对外贸易上给予直接影响,影响力度强,体现方式多样化。

(2)设置严苛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虽是非强制性实行的,但也在卫生、安全以及环保上面遵循严苛的标准保证实施。

(3)实施苛刻的合格评定程序。

它涵盖两种方式:

体系认证以及产品认证,均是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按照相应的规则程序,合格后颁发证书或标志的形式。

(4)通过借助知识产权以及工业产权推行技术保护。

知识产权借助技术标准等推行它一定形式的合理性。

(5)各种其他形式的技术壁垒。

2.2我国机电产品的含义、种类与作用

2.2.1我国机电产品的含义

我国机电产品是指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即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总和[3]。

逐渐形成的并且被大家相沿成习一致认同的概念是泛指机械产品、电工产品、电子产品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它们所附有的零配件等等。

2.2.2我国机电产品的种类

按照机电产品的用途划分:

(1)产业类机电产品。

它在大多情况下用于企业的加工生产。

它包括:

普通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等。

(2)信息类机电产品。

它主要在信息的存储、转化以及运用上面发挥作用。

打印设备、扫描仪等等。

(3)民生类机电产品。

它主要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

洗衣机、电磁炉、电饭锅等等。

另外也可以将机电产品按照国家标准的分类方式划分:

(1)通用机械类。

机械制造产品、各类加工机械等。

(2)通用电工类。

电机、日常家用电器等。

(3)通用、专用仪器仪表类。

自动化仪表等。

2.2.3机电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机电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承载着支柱性作用,俨然成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牵连到各行各业,机电产品的发展创新推动着家电、汽车等相关产业不断进步,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优化。

自1990年以来,机电产业不断开拓发展,渐渐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支撑力量。

迄今为止,已经维持16年作为出口产品中第一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3.1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体概况

机电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据的比重很大,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除了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出口数量及出口贸易额减少以外,其他年度自2001年始,出口额一直呈逐步增加的态势。

我国机电产品占据总出口的比重大致上也是呈现出逐渐上升的状态。

早在200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据总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了50%。

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处于世界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据比重却依然超过了50%。

到了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为13107.15亿美元,2016年我国机电行业产能过剩,出口额为12097.4亿美元。

我国重点出口的机电产品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额比例最大[4]。

机械产品所占据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多。

从技术类型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比例较大,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额较低,还有待增加;

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比较严重。

3.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概况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况,且价格低廉、分布市场广阔,各国为维护国内产品市场,纷纷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国别集中、数量较大、形式多样等特点。

3.2.1从国别上看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遭受来自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干扰,这些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损失长期居于前三位,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严重障碍。

表3-1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单位:

%

地区/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欧盟

34.1

37.3

34.0

32.6

32.8

36.6

33.1

美国

31.2

27.1

31.1

26.1

31.5

25.3

26.2

日本

5.0

6.1

9.9

4.8

7.4

8.0

5.2

数据来源:

国家质检局开展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影响抽样调查得到。

3.2.2从数量上看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07-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在国外被召回的整体概况。

近年来,机电产品被召回次数有所减少,由2007年的753次减少至2013年的501次,但是次数总体数量仍然庞大。

机电产品占受阻非食品类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6.2%减少至2013年的29.3%,然而比例依然较大。

体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重阻碍。

表3-22006-2012年国外扣留(召回)我国机电产品的情况单位:

批次

年份

机电产品受阻批次

占受阻非食品类的比例%

2007

753

36.2

2008

917

37.4

599

21.2

516

19.3

405

28.3

541

31.4

501

29.3

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3.2.3从形式看

我国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许多国家制定的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中,大都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清洁环保、洁净程度等指标,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等不同环节严格把关,从产品的包装、商标、安全认证、卫生检疫等全面检查。

欧盟的双绿指令、环保指令和CE安全认证,指出了对环保的硬性要求,严格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尽可能的降低环境污染指数,增强资源回收利用能力。

美国的UL认证以及FCC合格评定程序严格规定了产品的清洁程度和安全指标,尽量地减少对人身健康安全有害的产品,从产品包装、卫生、商标等一一进行确认。

日本的JIS认证涉及到各行各业,从产品、基础、方法等标准严格把控,对产品的绿色环保、安全健康上有极高的要求。

以上这些不同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它所在的国家大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认知度以及独立性,数量多,覆盖面广,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构成了很大阻碍。

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4.1积极影响

4.1.1促使我国机电产品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

我国机电产业虽在近些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在当前国际市场中,还是存在产品缺乏科技含量的问题。

而我国面对的市场大都是高层次、高要求、高标准的消费群体,所以我国只能从改变自身出发,加强机电产品科技革新,加速机电产业优化升级,优化贸易结构。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会抑制出口,但长期来看,这种来自外界的排挤会改善产品的质量,优化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强化机电产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机电产品深度改革,这样就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从长远角度是有积极影响的。

同时,也为我国机电产品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铺垫道路。

4.1.2有利于我国机电产业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

我国机电产品大都没有十分重视绿色生产,并且在环保性能上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在绿色生产上缺少先进的生产设备,在环保上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国机电产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恰恰是在环保方面大做文章,我国虽然在短期内在环保方面为了达到国际标准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于促进我国机电产业改进生产技术、增强环保理念、推动产业革新、加强绿色生产上面大有帮助,这会使得我国机电产品改善当前格局,打破它所设置的障碍。

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绿色生产带来的机电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等额外效益的附加值是机电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乃至也为整个国家提升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做出了贡献。

4.1.3促进我国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与实施

国际市场上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消极影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在客观上,它也为我国机电行业加强法律法制观念、国家颁布落实相关法规的实施、促进机电产业标准化生产等有一定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国际贸易中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相关法律的出台与践行,相关法律政策也愈加完善,法律体系愈加健全,法制意识逐渐加强。

4.2消极影响

4.2.1提高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削弱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大背景下,随着各项认证、质量体系的日趋完善,市场标准的逐步提升,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各项要求接踵而至,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各项指标等硬性标准,我国机电产品大大提高成本来提升产品质量性能。

生产成本的提升势必会影响到销售价格,我国机电产品所依靠的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企业成本增加,价格优势日益缩小。

然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机电产品大都采用资本密集型模式,他们的产品原本就在技术质量上符合要求,完全在国际贸易中占领优势地位。

而我国却难以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鸿沟,并且自身优势并不能施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减少。

4.2.2构成市场准入限制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大行其道的国际贸易中,各国纷纷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限制外界对本国产品市场的冲击。

其中,欧盟的双绿指令、CE安全认证及环保指令等,双绿指令主要是包括关于废弃的电子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费用分摊问题和禁止内含某些有毒物质的机电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规定。

环保指令在产品的研发、生产、交易等环节都加入了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

还有CE安全标识,这些都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构成了极大威胁,因为这些硬性指标要求高,我国机电产品很难达到这些标准,因此构成了机电产品出口的障碍。

日本的JIS认证和BAA认证等,JIS认证包括产品、基础、方法等标准,BAA认证主要是针对自行车的配置、组装的一项认证。

另外,美国的UL认证和FCC合格评定程序等都对我国加大了挑战,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难题。

4.2.3容易加大贸易摩擦

机电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多,在国际贸易中的顺差愈加增大,极易引发贸易纠纷。

但是由于我国机电产品成本较低,在出口贸易中占据价格优势,会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世界各国,对进口国的产品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力。

我国机电产品在产品性能、绿色环保上缺乏过硬的生产技术,而进口国家往往根据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限制我国机电产品,这种标准是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很难达到的。

为了维护本国产品市场,发达国家往往以维护消费者人身安全为借口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这样会在国际贸易中产生阻碍,逐渐产生贸易纠纷,加大贸易摩擦力度。

5我国机电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5.1外部原因

5.1.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伴随低迷的状态,各国为了使得本国经济稳步发展,免受世界经济大浪潮的冲击,纷纷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各国主张实施限制进口的措施,其目的是维护本国产品市场免受来自国外的排挤,这使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发猖獗。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多,出口数量巨大,这就更引起了一些进口发达国家的警觉,他们愈加对国内的商品进行保护。

因此,我国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肆虐,机电产品遭受的危害和损失越来越大。

更何况,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向来唱的都不是独角戏,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剧烈,一旦一国开始实行,其他国家必将纷纷开始效仿。

结果就是,各国相继进行对本国的贸易保护,它就会扩散至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出口企业及相关内需企业就会遭殃。

5.1.2WTO/TBT协议不健全,中国长期徘徊在贸易多变体制外

WTO自成立以来,为国际贸易的开展运行贡献很大,但它本质上却是各成员国分配利益的结果。

WTO协议及其争端解决机制有诸多弊端,并容易被有些目的不纯的国家所利用,从而损害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例如,WTO协议的执行期太长,依赖于各方对规则的善意遵守,缺乏有效的约束限制。

还有针对WTO协议,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很难实施交叉报复等等缺陷。

这些弊端会严重损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高效性和严谨性,给国际贸易体系造成消极影响。

就TBT协议来说,它的所谓的正当目标实际上涵盖了许多潜在的隐情。

在贸易争端上面,我国一直处于被排挤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无法充分利用WTO协议及其争端解决机制实际处理问题。

5.2内部原因

5.2.1政府层面

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不够到位,着重体现在政府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机电企业很难协调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政府缺少熟知国际标准的专业型团队,缺少对机电企业的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企业与政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性的信息沟通交流,信息传达不全面,没有做到上下一体的整体效果。

我国法律法规、认证体制尚不成熟,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使得我国机电企业很难获取有效信息,就会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很难在国际上立足,而遭遇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干扰。

5.2.2行业层面

(1)出口市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面向的市场主要是欧美地区、日本等,分布比较集中,出口总量大,其中这些国家就占据很大比例。

出口模式单一化、出口国家集中化,为他们对我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欧美等国本就是发达国家,对机电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十分严格,再加之为了保护本国不受对外贸易的市场冲击,更是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上面大做文章。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面发展不成熟,出口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面对的市场大都需要的就是这类产品,互补性较强,才会形成这种局面。

而在面对发展中国家上面,我国将市场目标放在了巴西、印度等,对这些国家出口机电产品,虽然出口增长率较高、增长速度快,但是在这些市场上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还是仅仅占据较小的比重。

(2)出口结构不合理。

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模式一直都是粗放型模式,以出口总量大、份额多来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往来。

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改善出口结构问题,但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仍然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我国机电产品一直处于国际市场中的低值产业链,商品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粗放式的结构在长期内没有得到成效。

而出口所面对的国家大都在技术科技、产品性能、高端品质上面有着自己本身严格的要求,这恰恰是我国机电产品结构应该注重提升之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推进结构性改革。

这样就能够规避发达国家对我国机电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必要的障碍。

5.2.3企业层面

产品缺乏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上有待提高。

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低成本优势来获取市场占有率。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能成为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支柱,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产品市场。

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都缺乏核心科技,在产品的科技、研发、创新上面缺乏动力。

而发达国家往往对产品性能、科技含量等较为注重,我国仅仅依靠粗加工模式、单一化生产是无法长久地立足于国际市场的。

因此,真正地改进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研发力度才是规避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之策。

6.我国机电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6.1政府层面

6.1.1充分掌握WTO协议并利用其争端解决机制

当前我国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歧视性待遇,我国政府应按照WTO相关规则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

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不能仅仅依靠机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等努力,政府应该担起自身的责任,承担起国际贸易中宏观调控的作用。

政府应该多多参与双边谈判、多边谈判等,在国际交流中吸取教训,在各国之间谈判协商中积累相关经验。

政府应深刻的认识WTO协议、WTO争端解决机制及相关国际法律,并对机电行业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增强行业相关法律意识。

政府还应该将各项措施具体化,明确我国机电产业发展改进方向,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问题,怎样才能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利益损失等等。

并也要向企业进行宣传,让企业自身明确应该怎么做,以何种途径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等等问题。

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可以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诉讼请求,解决国际贸易纠纷。

6.1.2加强科技研发,积极引导企业绿色生产

面对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政府应该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机电产业进行科技研发,鼓励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减轻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危害。

首先,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对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选材、加工等进行严格筛选,淘汰重污染、耗能高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

其次,加强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积极学习并运用到生产上,在此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生产。

6.2行业层面

6.2.1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和法规,建立有效的行业预警机制

机电行业应不断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机电行业协会应该借鉴吸收其他国家行业协会的先进标准体系,交流学习相关经验,丰富发展本国的行业相关标准体系,使它满足国际相关规定要求,使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机电行业要时刻保持应有的警觉性和警惕性,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行情,了解相关动态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

针对发展情况,对机电企业进行相关通报并及时部署战略。

机电行业还要不断完善行业预警机制,

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安全防范能力,在机电企业遭受损失时,帮助企业主动及时应诉。

6.3企业层面

6.3.1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加强技术革新

我国机电企业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改善优化机电产品,加强自主创新意识,积极搞研发,开发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与使用价值的类型产品。

机电企业应该掌握机电产品的核心技术,提高机电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发展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注入活力。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注重环保,加大在绿色环保上面的投资力度,开发绿色产品,淘汰落后产业工艺技术,废弃老旧落后设备,降低污染。

企业应该努力强化环保理念,加强优化技术革新,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状态,增强我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当前的出口现状,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大肆危害。

6.3.2提高企业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面对当前机电产品出口状况,企业应该增强危机感,机电产品出口遇到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利益,会使得企业受损。

企业应该在研发、科技、环保上面加大投资力度,这样虽然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但一旦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就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

因此,企业应有自身的生存危机感,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状况。

除此之外,企业自身对于WTO相关规则和法律知识不清楚,导致不会使用WTO争端机制处理问题,不会捍卫自身的权益。

企业要多多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进行交流沟通,积极吸取经验教训,积累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知识,了解最新国际市场动态,掌握市场行情,将危害降到最低。

7结论

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愈加频繁,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不断发展,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市场,减少市场冲击,纷纷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抑制进口。

许多学者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理论,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方面进行了研究。

我在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综合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第二,机电产品遭遇来自欧盟、美国、日本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干扰,并且数量庞大,次数繁多。

第三,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和WTO协议不健全。

内部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