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92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x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古诗词乐园

——诗词班队活动之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积累古诗词,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培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意识,提高运用诗词的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

教学准备:

1、背景音乐。

2、每个学生办一期诗词归类手抄报,班级展示。

3、相关的图片影像。

4、要求每组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演一演一首诗词的情景,提前抽签准备,候选诗词《游子吟》《悯农》《闻官军收某某某某》《小儿垂钓》,特别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一、接龙导入

一上课,学生接龙背诵诗词三十首。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打小我们就与古诗词做亲密的接触,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乐园,畅游一番。

二、诗词填空

诵读了不少诗词,看看你的收获有多少,准备纸笔,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填上重叠的词。

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__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题作者〔〕

〔2〕小荷才露_____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题作者〔〕

〔3〕梅子黄时_____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题作者〔〕

〔4〕留连戏蝶_____舞,自在娇莺_____啼。

诗题作者〔〕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____半江红。

诗题作者〔〕

2.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1〕故人___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某某。

诗题作者〔〕

〔2〕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题作者〔〕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__风放纸鸢。

诗题作者〔〕

〔4〕遗民泪尽胡尘里,___王师又一年。

诗题作者〔〕

3.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作者〔〕

〔2〕飞流直下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天。

诗题作者〔〕

〔3〕人间___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诗题作者〔〕

〔4〕春色满园关不住,___枝红杏出墙来。

诗题作者〔〕

〔5〕欲穷___里目,更上___层楼。

诗题作者〔〕

〔6〕烽火连___月,家书抵___金。

诗题作者〔〕

〔7〕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8〕--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4.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诗题作者〔〕

〔2〕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题作者〔〕

〔3〕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题作者〔〕

〔4〕___云团里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题作者〔〕

〔5〕骝马新跨___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诗题作者〔〕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丝绦。

诗题作者〔〕

〔7〕两个黄鹂鸣___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题作者〔〕

〔8〕春风又_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题作者〔〕

〔9〕江碧鸟逾白,山___花欲燃。

诗题作者〔〕

〔10〕日暮___山远,天寒白屋贫。

诗题作者〔〕

5.填上动物的名称。

〔1〕遍身罗绮者,不是养___人。

诗题作者〔〕

〔2〕意欲捕鸣___,突然闭口立。

诗题作者〔〕

〔3〕牧童骑_____,歌声振林樾。

诗题作者〔〕

〔4〕千山___飞绝,万径人踪灭。

诗题作者〔〕

〔5〕月落___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题作者〔〕

〔6〕两岸___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题作者〔〕

〔7〕两个____鸣翠柳,一行____上青天。

诗题作者〔〕

〔8〕江上往来人,但爱_____美。

诗题作者〔〕

6.填上植物的名称。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___出墙来。

诗题作者〔〕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___满皇都。

诗题作者〔〕

〔3〕停车坐爱___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题作者〔〕

〔4〕___花潭水深千尺,不与汪伦送我情。

诗题作者〔〕

〔5〕小___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题作者〔〕

〔6〕墙角数枝___,凌寒独自开。

诗题作者〔〕

〔7〕___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诗题作者〔〕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_少一人。

诗题作者〔〕

三、诗词速答

曹植七步成诗,反响敏捷,千古佳话。

接下来,我也来考考大家的反响能力,当然不是让你们写诗。

教师为每组准备了十道题目,要求每组同学在六十秒内完成,答不上的可以选择跳过,不过那道题不得分。

A、

1、有一首诗,诗人发挥想象力要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作者是谁?

2、背诵形容寺庙很高的古诗,

3、“天涯假如比邻〞的前一句是什么?

4、“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前一句是什么?

5、描写古代女英雄的诗歌是什么?

6、“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前一句是什么?

7、背诵写的表现山很高的诗句。

8、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对我们的教导,犹如春雨,用诗句来形容。

9、背诵表现粮食来之不易的诗句。

10、《江雪》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

B、

1、《悯农》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

2、岳飞表现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是什么?

3、谢谢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用诗句来形容。

4、背诵表现希望大力选拔人才的诗句。

5、“剜却心头肉〞的前一句是什么?

6、背诵表现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诗歌。

7、“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前一句是什么?

8、“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前一句是什么?

9、背诵表现诗人悠闲弹琴望月的诗歌。

10、有一首诗,写一位诗人送别朋友去某某,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作者是谁?

C、

1、有一首诗,相传是招待朋友的四道菜有感而写,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作者是谁?

2、背诵描写诗人高兴乘舟回江陵的诗歌。

3、“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前一句是什么?

4、“断肠人在天涯〞的前一句是什么?

5、背诵表现将军射虎武艺超群的诗歌。

6、“独怆然而涕下〞的前一句是什么?

7、把祝福献给同学朋友,祝福你们学习进步。

用诗句来表达。

8、韩愈表现春天的小草的诗句是什么?

9、王勃表现知心朋友天涯咫尺的诗句是什么?

10、《归园田居》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

…………

四、名句接力

亲爱的朋友,祝贺你的成功。

来,一起继续品尝收获的成果,诗词乐园等待你更大的成功。

对了,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天苍苍,---------,-----------------。

诗题作者〔〕

2、醉卧沙场君莫笑,----------------------。

诗题作者〔〕

3、但使龙城飞将在,----------------------。

诗题作者〔〕

4、------------------------,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题作者〔〕

5、------------------------,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题作者〔〕

6、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题作者〔〕

7、-------------------------,不与汪伦送我情。

诗题作者〔〕

8、-------------------------,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题作者〔〕

9、-------------------------,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题作者〔〕

10、-------------------------,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题作者〔〕

11、----------------------------,只是近黄昏。

诗题作者〔〕

12、-----------------------------,润物细无声。

诗题作者〔〕

13、莫等闲,-------------------,-----------------。

诗题作者〔〕

14、-------------------------,--------------------,古道西风瘦马。

诗题作者〔〕

15、-------------------------,-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题作者〔〕

16、年年岁岁花相似,-----------------------------。

诗题作者〔〕

五、诗词与表演

我知道大家精心准备了诗词情景剧,现在就把舞台交给你们,看看你们这些小明星带来全心全意的演出,展示的信心、勇气,能力。

掌声有请第一组。

学生按组次表演,大家点评。

六、活动小结

活动就要完毕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收获,无论多和少,都要祝福你,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要求大家积累诗词,看诗人传记。

 

“古诗词大擂台〞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的

这节课主要检测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以来背诵古诗词的情况,让学生在背诵古诗词中感受古诗词这朵奇葩的芳香,培养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操,提高语言修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默写题的命题方向。

二、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古典诗词,自习假如干首课处古诗词,记诵假如干名诗佳句。

2、准备参赛内容,确定抢答题、必答题。

必答题以抽签形式决定,由本组〔参赛队〕派代表回答;抢答题每位同学都可抢答。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竞赛队,比赛完毕后以累计分最多的一组为优胜队,教师颁发奖品。

竞赛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退居其次。

三、竞赛程序分四大板块

〔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问你答

〔二〕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猜诗谜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锦上添花

〔四〕读诗泉声满沧海,下笔流云走泰山-----对对子

四、竞赛的具体过程如下:

俗话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词能使我们才气纵横,气质不凡。

从初一开始,我们便开展“一日一诗〞的背诗活动,今天我们这堂别具一格的语文活动课-----古诗词大擂台,目的是检测同学们这段时间背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背诵积累活动深入开展,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现在,让我们在激烈而有趣的竞赛中一起走进诗的世界。

〔一〕第一环节-----我问你答

主持人:

我这里有四组题,每组题有两小题,〔为必答题〕答对1小题加5分,总分为15分。

下面请每组同学派代表抽题号,由本组同学回答,有20秒时间交流。

出示竞赛题

A组题

1、请背出写月亮的一首古诗

2、成语“悲欢离合〞的源出句

3、请背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古诗名句

B组题

1、请背出李白的诗一首

2、成语“心有灵犀〞的源出句

3、请背出一个直接描写女性形象的古诗词句子

C组题

1、古代很多道别诗至今流传,请背出一首

2、成语“青梅竹马〞的源出句。

3、古诗中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很多,请背出两句。

D组题

1、请背出描写冬季的古诗一首

2、成语“柳暗花明〞的源出句

3、请背咏花的古诗两句。

〔二〕第二环节------猜诗谜

主持人:

刚刚的“我问你答〞,第组的同学暂时领先,下面的活动更精彩,请让我们进入“竞猜活动。

这一轮比赛分必答题和附加题。

必答题共四组,每组同学自已抽题号,由本组同学回答;附加题共九道题,为抢答形式,全班同学抢答。

必答题每一小题5分,附加题有风险,对一题加10分,答错倒扣5分。

出示必全题

A组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猜季节〕——夏季

¬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猜诗中涉与人物典故〕——诸葛亮

B组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猜季节〕——秋季

②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猜一物〕——煤

C组①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猜季节〕——春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千古名句,但却不是吟咏梨花的,你知道它是咏何物的吗?

——雪

D组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猜季节〕

②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假如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猜一物〕——菊花

出示抢答题

1、听诗句猜字词

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与生俱来就是/表里一个样——回

上有上的心/下有下的心/上下各怀其心/怎能遂意安神——忐忑不安

2、有个老翁请人写了一副对联:

“花甲重放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请问老翁多大年纪了?

——141岁

3、〔猜下面诗句涉与的历史人物〕

A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D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猜猜看,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季节,并说说理由。

〕——秋末初冬

5、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熏得凌波仙子醉,锦棠零落怯新凉。

〔猜一物〕——荷花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什么花?

你能再吟咏此花的古诗句吗?

——梅花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猜一自然现象〕——风

8、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垂。

无限旱苗枯欲死,悠悠闲处作奇峰。

〔猜一自然现象〕——云

9、听歌曲,猜诗句。

请猜一猜这首歌词是依据哪首古诗创作的,请朗诵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X继《枫桥夜泊》

〔三〕锦上添花

主持人:

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这一轮全部为抢答题,答对1题加5分,请同学们根据我用散文语言描述的内容背出相关诗句,用古诗词给我用散文语言描述的内容锦上添花,答对1题加5分。

1、教师,您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几条是为我而生?

您那头顶上的银丝,又有哪几丝是为我而白?

〔请把我描述的情景概括为一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晚上,我绞尽脑汁,思考着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焦虑之际,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拔,我豁然开朗,这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有篇写父亲的记叙文,全文一千字左右,而开头局部用近四百字逐一介绍家庭成员,

之后才着意刻画父亲,请你用两句古诗作个旁批:

〔提示,白居易的《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同学们,人只要有一次失足,就会造成无穷的遗恨,即使再回过头来,许多大好时光都已经白白溜走了,切莫因一时糊涂而犯下抱憾终身的错误啊!

请让我们用两句古诗来时时警惕自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5、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尽情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尽情拔节,花呀草呀也在湿润的空气里欢笑。

这是什么季节?

可以用哪些诗句形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对对子

主持人:

刚刚一场“实力大比拼〞,让好多同学诗情大发,出尽风头。

下面我们再来对对子,感受一下古代文墨客“衔觞赋诗“,气象万千的诗情画意。

我读出上句,请抢答下句,答对一句加5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海内存知已——天涯假如比邻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完毕曲:

1、评出优胜组、擂主,教师颁发奖品

2、教师小结

 

“古诗词诵读活动课〞教学案例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新课程标准要求:

7——9年级学生诵读优秀古代诗文80篇。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可见,古诗文的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何等地重要。

2、古诗文的教学一向比拟保守。

通常教师采用的教法是:

先让学生在某一时间内把古诗词背诵下来,然后是默写,最后由教师讲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与分析写作特色。

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有口无心,过后就忘;一知半解,时常出错;不会独立思考,不会拓展延伸等不良后果。

3、这节古诗词诵读课,试图还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自由,让学生把单纯的古诗文诵记化作多角度的自主、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研读古诗词,才能真正得到精神的体验。

二、教学过程

1、把准备用于诵读竞赛的40余首古诗词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仔细阅读,看谁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几分钟后,一连串问题出现了:

〔1〕讲义上“某某亲友如相送〞一句中的“送〞字,怎么是“问〞字?

〔2〕我的这两本书上,一本上写的是“千锤万凿出深山〞,另本上写的却是“千锤万击出深山〞,终究该信哪一个?

〔3〕女词人李清照是生活在宋朝还是元朝?

〔4〕李白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诗仙?

〔5〕很多诗人、文学家为什么总是遭贬谪?

……

2、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假如干2——3人学习小组。

3、请同学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类,形成有针对性的四个主攻目标,分工查证。

〔1〕查字典,纠正讲义中的错别字与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2〕查不同版本的古诗词书籍,通过比照选择版本。

〔3〕查资料文献,了解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理解诗的主题。

〔4〕背诵古诗词,总结出背诵规律。

4、归纳各小组查到的信息资料之后,相互交流共享。

学生自己解决了诸多问题。

如:

〔1〕查证后发现是讲义中写了错别字。

〔2〕把“凿〞、“击〞意义进展比拟,同学们认为两个都可以,但因前面是“锤〞字,所以后面用“凿〞更确切。

〔3〕关于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1?

〕,号易安居士,某某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菩萨蛮》、《蝶恋花》、《永遇乐》、《如梦令》等。

〔4〕对“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同学们各抒己见:

因为李白的诗写得好,就像神仙所作,一般人不能比;

因为李白的诗很有浪漫气势,读他的诗,有如神游仙境;

因为李白的个性气质像仙人,不拘一格,豪迈气魄;

因为……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有关李白的更多信息。

如,李白的出生,所受的教育,李白一生中的坎坷经历,李白的生活、性格,李白诗歌创作的成就等等。

同时又联想到了“诗圣〞、“诗痴〞……

〔5〕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在作品中表达出了遭到封建统治者的贬谪后的忧愤之情。

如苏轼,一生经历十分曲折。

他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不容于朝廷。

于是自求外放,调任某某通判。

苏轼在某某待了三年,被调往密州、某某、某某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后来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元丰二年〔1079年〕,他被诬陷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后被降职为某某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1084年〕,赴汝州就任。

途中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哲宗即位,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不久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与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再度自求外调。

如白居易……

经过查找资料,共享资源,同学们对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更多的诗人、文学家有了心理的体验,促进了对作者诗歌创作意义的理解。

5、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首诗,体会“一诗一画〞的意境。

〔1〕如何选择?

先朗读,后闭目想象,展现画面。

〔2〕如何作画?

对照诗句,想象情境,勾画大意。

6、小组内评论交流,修改补充。

7、小组之间交流欣赏,互相评论。

8、请同学们小结一下今天学习古诗词的感受。

案例分析:

1、还学生自主体验的权力

  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古诗词,别担心学生会敷衍了事,他们的做法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更切实。

学习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所以课堂的主动者是学生而非教师。

〔1〕通常,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的伙伴。

自由组合还学生讨论学习的自由,便于取长补短,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深入讨论问题,使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深刻。

这节古诗词诵读活动课,学生体验了正确诵读、准确理解、灵活背诵等学习能力。

〔2〕四个主攻目标,其实都源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的设定,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的需要来确定的,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古诗词,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字典、古诗词集等〕,查证、比拟、选择、思考。

不难发现,其认真仔细的态度,你追我赶的劲头,与教师命令他们时相比,判假如两人。

〔3〕归纳、交流、共享,使学生的学习从“自主〞走向“合作〞。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学习古诗词,经交流,在有限的时段内获得了来自不同角度的解读信息,不仅是知识容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能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

2、胜于传统教法的几点优势

〔1〕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局面,一扫以往枯燥单调的重复记忆,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态度积极。

〔2〕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古诗词,从不同角度理解诗词意义,甚至敢于质疑名人名诗名句。

〔3〕教师不再过多占用时间,除协助组织小组讨论,维持讨论秩序,适当点拨外,课堂时间根本上是学生自主学习,或查阅,或比拟,或讨论,或交流,学习的主角是学生。

〔4〕学生所掌握的诗词量明显增加,学习的面也不断延伸扩展,不限于单纯的诗句记忆,而是联系到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相关人文等。

从学生的提问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学习的效果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的积极性又来自于学生自觉体验。

不管是古诗词诵读还是其它内容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走近古诗,走进意境》教案

教学内容:

鉴赏古诗,体味意境

课型:

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积累、整理古诗词,学习鉴赏古诗。

2、训练理解古诗、联想意境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古诗,鉴赏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联想意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教师语: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许,当你登上顶峰沉醉于青山峻岭而浮想联翩时,耳边已有人在大声感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许,当清幽的月光洒落窗前勾起你无限思家之情时,耳边也已传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吟哦……羡慕他人的才华之余,你或许会想——此时此地此景为什么千百年前的古人会与我们心心相通?

为什么那些流传千古的字字句句至今依然震撼心扉?

这也就是中国古诗词的最大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古诗,走进意境。

〔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开展活动

过渡语:

古诗可诵可歌,可入画可言传,都是你已经感悟诗人内心情绪的表现。

活动一:

朗诵古诗

1、点同学朗诵自己最喜欢的诗。

2、全班评价:

谁读得最有感情,最能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活动二:

歌唱古诗

1、共同收集、演唱以古诗为词的歌曲。

2、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多媒体展示〕

活动三:

观赏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